观后感

《大宁静》观后感

时间:2021-09-12 12:07:1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大宁静》观后感

  《大宁静》观后感(一):He is who he is 《大宁静》观影笔记

《大宁静》观后感

  我很久都没有信笔写过什么和电影有关的东西了。影评写久了,写出过颜色以后,一切都是从以最高要求——精准、耐读、存有丰富的信息,以至于到现在,不经过缜密的思考我就无法写出看完一部电影之后的感动,因为形容词、感叹词是这样苍白无力,无奈只能用信息砌墙,像证明数学题一样证明自己的感动并不是无稽之谈。然而长久下来也不自由,常面对有话说不出的痛苦。今天能生出冲动在看完电影不到一个小时里就说点什么,实在是依托圣灵感动,哈利路亚。

  《大宁静》是一部十分特别的纪录片,特别到我这样喜爱它也不打算将它看第二遍。就和《追忆似水年华》一样,你明知道这是一本精致到浓缩了所有的小书,但你可能真的不会把它再读多几遍。原因不是不值得,而是多读无益。圆满之道本身就是圆满,容不得切牛排一样解构、分析,浑然天成,在诞生那一刻就是圆满。很深的思想埋在里面,大道无形,却能一发中的。

  《大宁静》需要在足够大的空间里观看,不宜在小屏幕里锱铢必较,也不适合在小黑屋里独享。在黑暗的影院里,你才能听见被放大的静默,静默背后是细小的,无限的运动和喧闹,只是这种动静是小小的,小到像雪花那样,只有足够多、在足够大的空间里,才能听到那些生命撞击地面的声音。怎么样知道一个静默的物体是生的还是死的?也许只有与它一般静默才能听见生命在空气里流动的声音,生命在血管里的声音。生命并没有那么狭隘,它不仅仅是心跳的声音,也不仅仅是血液流动的生意,它可以是很多,甚至是眼睛看见的声音。

  “听见”这个词很奇妙,有“听”就够了,为什么还要“见”呢?也许是听见的可以是色彩,看见的也可以是声音。《大宁静》的开头真的几乎一点声音都没有,只有光,像油画那般静默的光,慢慢的,才有声音,声音就变得很大了。我最喜欢摄影机追逐的地板上的阳光,普通的阳光在静默的修道士身边却好像自己有了生命和个性,正在静默中歌唱。这样,死板的木头也会唱歌了,它们死了几百年了,和石头一起站在冰冷的阿尔卑斯山谷中;还有那块洁手的白麻布,本已经是死命,在静默中却活了。是主送来风,也是主送来了光明,于是它们就静静唱起歌。

  修道士的生活是无聊的、单调的、极度克制的、极度孤僻的,但也可以是宁静的、纯真的、纯净的、有规律的、有信仰的,《大宁静》将近三个小时展示的,也是一种纯净的事实,不带任何意见或伪装为事实的观点。没有,事物是它本来的样子,没有渲染气氛的音乐,更没有让一切都闪闪发亮的灯光。日本的宣传是说修道院在十六年申请之后终于同意拍摄,只是不允许有额外的灯光也不允许有额外的音乐。究竟采用这样“裸”的方式是谁的意见,谁的想法,其实都不太重要,21年制作,已经足以让一个人成为它的拍摄对象,导演除了记录之外也别无可说,因为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部片子在影像上具有的独特风格也是由以上提到的这种方式带来的,当然,也不仅仅是这方面的。不过,没有照明这一点上对我触动很大。前段时间我一直在考虑买Sony的A7s,其看家本领就是低光下ISO开的很高也能保持画面的清洁,然而在看完《大宁静》以后我开始思考,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放弃我们看不见或者说是不应该看见的东西呢?黑暗是甄选光明的筛子,如果没有黑暗就无从见证黑暗里的明星,如果不是提着一盏马灯,有谁会在白天的城里发现主发光的脸庞。这让我想起前两天在画展上看到的一副莫奈(也有可能是马奈)的画,我已经记不得那幅画究竟是画一座教堂还是一片麦田,唯一记住的是画面的中央有一颗小星,丁点大的白色颜料有什么好动人的,但在它描摹一颗夜空中的星时,它的光芒实在不可忽视。一味的明亮、均一的照明让我们看清不该看清的阴影,也让人失掉了多少好奇心。

  导演在电影里穿插了不少胶片的片段,那种高噪点的画面增加了生命的质感,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导演也不完全依赖胶片。这种呈像材质的穿插创造出非常丰富的视角,但不带暗示性的使用胶片真的让人非常震撼。这部影片的自由就在于它没有特定的结构,就算是开头和结尾的片段相互呼应,我觉得也是理所应当,感觉不带一点匠气。作者消除了所有表达的欲望、叙事的欲望从而消除了所有的表演、所有的思虑,正符合了片中某句引言:"Anyone who does not give up all he has cannot be my disciple。"

  我很久没有看这种让我从头到尾保持头脑清醒而不陷进去的电影/纪录片了,经常看完电影都是一路哭着回家,《大宁静》并不打算“打动”谁,从构图上就看得出来,它的构图就像是古典主义的油画,而使用胶片的片段,因为噪点和胶片呈像的原因,看起来非常有印象派的质感。片子里时常出现静物,这也是我特别受震撼的地方——我原来一直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很多大画家如高更米勒之辈还喜欢画静物,这种在我看来是为了让人练习把握“形”的枯燥练习为什么会成为某些画家倾注一生的题材。而在影像里,这个现象变得容易理解的多,静默的物体给死去的空间带来了生命,这一秒的静谧往往是一连串的动作所造成的,只不过时间突然停止,只有静默在流动,这种静默的传递真的非常动人。

  肖像也是这样,我一直非常喜欢雷若阿的人像,那种勃勃生命被永久暂停在一帧内的感觉是独特的。静默的凝视也是《大宁静》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有某器官的特写之类的),这种“我看他”、“他看我”的凝视中所传达的信息估计是现有任何介质都不能够呈现的。灵魂其实是独立于肉体存在的,感性也是独立于思想存在的,灵魂上的凝视可以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一切已知和未知。

  《大宁静》里没有时间,因为神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所以隔离了时间仿佛就能听见神的心跳。时间原来是可以被蒸馏过滤掉的,在静默里,时间没了踪迹,日东升西落,冬去春来,时间早已死去,只剩神,还在看顾这片花园。

  He is who he is。

  《大宁静》观后感(二):那一句祈祷,肩负着世界,凝聚了一生

  电驴上看到有人批评说,Chartreux的修道生活是逃避艰苦的尘世义务,逃避真正需要努力的斗争和慈善事业,是在遁世中的自我陶醉。

  出世修行的确要冒这样的危险。很多时候,人们放弃世界,只是因为懒惰,懒于存在,懒于行动。很多时候不说话也仅仅是因为懒。因为说话是件费力的事,所以绝大多数的人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说着那些毫不费力便能说出的话去填充时间的寂静,就像往漏水的池子里注水,永远在惶恐之中重复着自身的焦虑。

  因此,如果没有把祈祷当成一件真正严肃的事,当成一件艰苦的工作,便不会懂得这其中的意义。只有真正如劳动般坚持祈祷的人才会知道,坚持每天专注地、纯粹地、有效地向着上帝/天主祈祷,是多么难、多么劳累。至少对我来说,这比让我每天读书写论文都要难。人的精神总是贪图智性上的享受,而与上帝的对话是不断地、无底线地给出自己。

  ——纵然我的心常常被忧愁扰乱,我的头脑常常为这世界而眩晕,但愿我的舌头洁净如祭台,我的双手清洁如良心。

  那里的寂静透明得发光。只有在弥撒中,在如同呼吸节奏一样的日课中,修士们才发出唱诗或诵经的声音。甚至祈祷,也只是悄悄流淌在静默中,无声的祈祷赋予这寂静一张温柔的.脸,通过镜头凝视着观众。

  如果真的有信仰,如果真的相信,那些勇敢地投入黑洞的话终有一个倾听者,那么为他人、为穷苦人、为世界的祈祷,就是在真真切切地分担着他人的苦难和忧虑。跪下祈祷,这个动作,像德肋撒修女帮助穷困人的工作一样艰苦。

  走出世界,才能扛起它。

  祈祷是很难的,像写作一样难。

  如果知识分子和任何以写作为志业的人相信,他们的写作对这个世界有意义,并且不只是有虚构上和想象上的意义,那么他们也会懂得如此的祈祷的意义。

  那种意义,就像那个白胡子老修士手中安静切着的蔬菜瓜果的意义,像透过简陋而整洁的厨房窗户洒到砧板上的阳光的意义,是那个年轻的黑修士用力拉动锯子制作家具、准备柴火的意义。生活是这样被赢得的。那不是人吃肉吃腻烦了吃点野菜的生活。

  说出一句真正的祈祷,那不是像读休闲小说般的感受,不是像在快感中写作的感受,也不是像对情人激情表白的感受。

  为了那一句话,要把一生,生活在沉默之中,这是需要多大勇气去承担的命运。

  所有的沉默只是为了那几句祈祷,为了哪怕能作出一句真实的祈祷。那也是值得的。

  誓愿终身沉默的生活,无法由几个星期甚或几个月的退省避静体验得到。哪怕避静者可以在修院里呆上一年半载,可以极期严格地遵守修院的规章,可以每天与修士们过一样的生活,做一样的事,但是,避静者的生活与修士们的生活仍然是完全不同的。那种最终由言说的希望所照亮的沉默,就像由刑满释放的日期所安慰着的有期徒刑,无论它多么漫长,它都无法听懂那些被永远流放到无边的沉默中去的词语。

  我们的沉默只是一种生活体验,而对于他们,这沉默就是生活本身。我们体验自己的沉默和世界的宁静,而他们永远在沉默中体验这个世界,担负起一个由我们的喧嚣来体验的世界,这个世界,若无他们的黑暗,将没有光明,若无他们的沉默,亦没有声音。

  《大宁静》观后感(三):蝉鸣林愈静

  电影节的宣传海报上写的很直接:

  Duration: Approx 162 mins

  Language: Almost No Dialogue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却几乎没有对白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要怎么欣赏?如何体会?

  当语言退化的时候,各种细小的背景声音就会格外突出。比如下雪的声音,水滴落在水面和石板上的声音,各种飞物翅膀振动的声音,吞咽食物和水的声音,钟表指针走动的声音,还有那神秘而悠远的吟唱,还有观众的咳嗽声,变换座姿的声音,手机在袋子里振动的声音,手掌在面颊上拂过的声音。

  电影连色彩都被简化。最多的就是黑白色,黑色的屋顶和石砖、远处的山峦,白色的墙壁、雪、修士袍子、手和山间的雾霭。间或出现的色彩格外鲜艳和令人感动。深浅不一的绿,橙色的花,夜间祈祷时在一片漆黑中神台中间的不停跳动摇曳的红色烛光,梨字、土豆、苹果、奇异果、面包还有芹菜的颜色,褪色的镀金圣母像,甚至流转的水波之间的光影明灭。

  在最严格和单纯的记录下,所有的一切显得简单却又充满了细节。有一种克制的繁华,因为没有焦点,所以什么都可以是重点。所有的局部都可以有意义,可以看到本相。

  世界仿佛不存在了。“我”即是一切。

  《大宁静》观后感(四):可奈光阴似水声

  仪式感在宗教和政治上都很重要。单看服装,大概新入门弟子穿黑衣,而经验略长的可以着白衣。佛教亦有类似要求,参看一九四三年上海佛学书局版《佛教仪式须知》第二十六页搭衣及制服条:凡未受五戒者,仅准穿海青;如已正式受过五戒者,可搭缦衣。在缦衣与袈裟之说明条中,还解释说:缦衣无条惟用两幅布做成,色用黄褐色。而在第六章服具丛说之出家法服条中说:在汉魏之世,出家者多著赤色僧伽梨。后梁有慧朗法师,常服青纳。因之今之僧尼著墨色衣者多。凡出家者,毁其形好,著粪草衣,是谓出家法服也。

  德国修道院内亦定时削发。和佛教的“剃除须发,当愿来生,远离烦恼,究竟寂灭”的剃发,可以参照。白化文《汉传佛教与佛寺》(2009年3月第2版,北京出版社)中第198页:

  据佛传说,悉达多逾城出走成功后,便以利剑自剃须发,并发愿说:“今落须发,愿与一切断除烦恼及习障。”接着,悉达多又和途中遇见的一个穷人交换衣服,把身上所穿王子新装换成破烂不堪的旧衣。此后托钵乞食为生。这就为僧人立下榜样。僧人受戒时,必须落发。并接受僧衣和钵盂,所谓“衣钵相传”是也。

  落发,又称剃发,指出家时剃净须发。从内心说,这是为了去除“憍慢自恃心”,憍慢,指的是自高自大凌物不逊,仗着自己的智力势力等轻侮佛门。从外表说,这是为了和一切“外道”即非佛门的其他修行者相区别。从悉达多断发时的宏愿说,则是以这种举动立誓,从此要为了给世界上一切有情(包括人畜等有知觉者)断除烦恼习障而奋斗。烦恼是梵文的意译,亦可译成“惑”。是佛教对于扰乱众生身心使发生迷惑、苦恼等精神作用的总称。

  影片并没有具体交待饭食的情况,只能推断修道院内进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侍者由小窗口送食,修士在房间里;一种是大聚餐,还有专人站在高处用麦克风诵经。

  从厨房来看,俱是素食,而且他们有自己的菜园。水果则应该是在外采购或者有人赞助的,还贴着小圆标签,看起来很好吃。题外话,“荤”现在许多人都用来泛指动物类食品,而《说文解字》早有解释:荤,臭菜也。就是说,指有气味的菜,葱蒜之类。《尔雅翼。释草。茖》云:葱有冬葱、汉葱、茖葱。。。。。。古者此等通名荤菜。西方则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列为五荤,以为熟之则发淫,生啖增恚,皆有损于性情,故绝而不食。中国僧人不吃肉,视为“荤”,公认始于梁武帝的《断酒肉文》,他威胁说“白衣(僧人)食肉,不免地狱”,由此,禁食肉被列入戒律,连鸡蛋也不碰了。

  大概在修行期间或在修道院内是不允许交谈的,但在院外可以。佛教的“禁语”,比这个严格。在《佛教仪式须知》第五章行仪丛说之禁语条说明:禁语者,是禁止自己说话。经云: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经又云: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时。一切众生,生死轮回,皆由三业之所招感。若三业不造,则生死顿息,直证无上菩提矣。凡禁语时,须自备一小木牌,作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禁语”二字。凡遇人欲和伊谈话,将所备小木牌从身上拿出,则人自知禁语矣。我邪恶地想,如果遇见不识字的人可怎么办?

  唯一的修道院冬天娱乐似乎是滑雪。这样大家看起来就并不大像一群自闭症患者聚会了,甚至可以听到笑声。

  导演在结尾处说,他1984年就与修道院联系拍摄事宜,直到十六年后才得到通知说准备好了。我猜测也许因为大家对时间的理解并不一样。如果他们读过中国古典诗词,或许会对导演说:须知一盏花前酒。占得韶光。莫话匆忙。梦里浮生足断肠。

  《大宁静》观后感(五):怎样都是一生

  两年前看了这部片,还见到了非常"安静"的导演。他看上去很象他的影片,呵呵。我虽然一直很能接受安静而且缓慢的片子,但这部电影在我的观影经历中还是太特别了。它真的是几乎没有对白的(只有一小段,当修士们在好象是一个月一次的例行远足时,他们被允许交谈,他们讨论了一些关于神的问题)。两个半小时的影片只有环境声和修士念经的颂歌。镜头也很少运动。开始的半个小时中,我逐渐感到有点难熬,如果不是画面实在太美,让我实在舍不得闭上眼睛,我可能会打盹。熬过最初了半小时之后,我开始感到那种无边的寂静慢慢把我吸进去了,不仅视觉,我的听觉也越来越敏锐了,风吹过山谷的声音,水声,脚步声,冰雪融化的声音,我似乎感到我能够听见那些沉默的修士的呼吸。一个小时以后,我觉得我开始体验那种极度的寂静,尽管我身边坐满了观影的人。慢慢地,又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感觉让我觉得又古怪又难受,觉得心好像是空的,又好像是满的。那种感觉是悲悯吧,对自己,对人类,还有孤独,那种终极的孤独。。。还有挣扎。这些感觉在平日我们也会有,但基本都是短暂的,我们在俗世中会找到办法来努力忘记这种孤寂,但它其实永远存在于我们心灵的一角。它相伴我们终生直到死亡。而在这观影的两个半小时,我无从逃避,只能和那些修士们一样置身其中。他们选择无声的修行,我们选择喧嚣的世界,然而无论在怎样的世界里,这种终极的孤寂却是我们所有人的命运。我们是一样的。

  影片结束,我热泪盈眶,真不知是为了什么。

  《大宁静》观后感(六):圣默 。 冰糖

  这是一部缓慢平淡、无音乐、无情节、罕有人声,没有匠气凿痕,连镜头都不刻意唯美的写实影片。是隐修士生活最素的素描。朴陋的长廊,朴拙的劳作,修士松弛平和的神情,严冬粗麻的长袍,不温暖不洁白也不飘逸,鱼贯而入或擦肩而过的行走,彼此间空气一样的存在。

  它似乎聚焦修士,既无从觉察一丝忍耐苦寂,也不作表象之后灵命心智的透视。只是因为单调到极致的纯和简穆重复,使隐默到仿至人性净透的这一群落,在观影的视觉中涣散,反而雪雨岩壁植被,以及茸茸猫儿们的灵动扑面而来。裁剪、翻阅、淘洗、铲雪、锯木的声音细致入耳,每个似为陪衬的细节都突兀着、闪耀着无异于圣咏的光辉。

  它似乎并不试图表达或传递什么,甚至是篇不动声色的从容叙述。无关眼目的取悦,心潮的起伏,信仰的感动。修士们光洁的额和头颅更多得遮盖在风帽之下,若有所思,若无所思。

  ”他们渴望自己是一个消逝的声音,只将活泼清洁的道显在周遭人的心中“———Mrs。Jessie Penn—Lewis

  在冷冽的午后,并不觉得观之沉闷,反有渐新的专注,如饮一樽粗陶中融杂着野草本的雪水,均匀着呼吸,消灭着呵欠,安笃着失语。

  觉着稠密的思维话语文字开始有些吵和累赘。 Into Great Silence 在舒缓回旋中聚力,片时的愣怔里,拂过远空弥散的气息,自然原朴,澄澈清甜。 然而太多的圣之平实,慢慢合成气流,聚沙成塔的默观,让人忍不住有钟楼塔尖所指的仰望。

  融身(声)万有,醒觉里清明安息,沉静中以马内利。

  衔默心口,如化冰糖,低头合十。

【《大宁静》观后感】相关文章:

宁静的随笔01-10

关于宁静的名言05-08

宁静就好散文08-20

精选优美散文:宁静05-02

经典散文:宁静的夏天11-19

经典散文:心灵的宁静06-06

宁静的村庄随笔06-30

午后的宁静散文07-05

宁静的小镇经典散文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