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赏析

时间:2021-09-10 10:30:25 赏析 我要投稿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赏析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赏析1

  【原文】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赏析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绝顶峰攒雪剑)

  张可久

  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

  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

  比人心山未险!

  【注释】

  天台:即天台山,在浙江省天台县北,相传汉时有刘晨、阮肇人天台采药遇仙故事。

  绝顶峰攒雪剑:山峰绝顶尖峭,高寒积雪如同雪剑。攒,聚积。

  悬崖水挂冰帘:悬崖处有瀑布直泻而下,如同挂着冰帘。

  哀猿弄云尖:猿猴在山峰上,山峰之高如入云端。哀猿,猿猴,呜叫声音凄切,故称哀猿。

  血华啼杜宇:传说杜鹃呜叫,直到喉咙出血为止,故有“杜鹃啼血”的说法。杜宇,即杜鹃。

  飞廉:传说中的风神。

  比人心山未险:形容人心的险恶,比天台山峰更加险恶。

  【赏析】

  天台山瀑布是有名的。瀑布由峰顶直泻而下,如同山峰上倒挂的雪剑,又如同从悬崖上垂下的水帘;它高不可攀,只有哀猿在峰顶倚树弄云;而瀑布落下的声音,如同风神的怒吼!这是一幅多么震撼人心的景象啊!然而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这奇观异景的惊叹和赞赏中,他笔峰一转,道出了“比人心山未险”这样的警语,让读者从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中猛然回到尘世中来,从而激起人们对世事的沉思。

  【题解】

  此曲主要笔墨是描写天台的“险”景,而最终想告诉人们的,则是黑暗乱世中,人心的险恶,以引起人们对世事的沉思。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绝顶峰攒雪剑)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赏析2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作者:张可久

  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

  倚树哀猿弄云尖。

  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

  比人心,山未险。

  注释

  天台:山名,在浙江天台县北。

  瀑布寺:未详。内容与诗庙无涉,“寺”字疑为衍文。

  攒:聚积。

  雪剑:寒光闪灼的.宝剑,喻群峰。

  冰帘:指瀑布。

  哀猿:叫声凄厉的锆猿猴。

  弄云尖:在白云缭绕的山巅帝叫、嬉戏。

  “血华”句:即“杜宇啼血华”,谓杜鹃帝血,鲜血变成了鲜红的杜鹃花。华,同“花”。

  飞廉:风伯,传说中的风神,此指风。

  末句:谓同人心相比,这山峰并不算险恶。

  译文

  尖削的山峰像闪着寒光的宝剑聚集在一起,悬崖上挂着一张张冰帘。倚着树猿猴哀鸣飞跃戏耍在云间。杜鹃鸟凄厉鸣叫,吐着血华,阴洞里狂风在怒吼。但是比起人心的险恶,山算不上危险。

  赏析

  此曲写天台瀑布的壮观,突出天台的高险,并连类取譬,针砭世情,将写景和讽世巧妙而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独出一格。笔势峭拔雄健,景观瑰奇,针砭有力。末句画龙点睛,振起全篇,近乎词中豪放一派。

  这首散曲别具一格,它借写景来讽刺世情,借山势之险恶抒写人心更险恶,从中可见作者对元代世道危艰、人心险恶的社会现实的慨叹与愤懑。

  全曲可分两层:前五句为一层,突出天台山和天台山飞瀑之险,从而为第二层(“比人心山未险”)的议论作好铺垫。

  第一层:写山与瀑布之“险”。前两句分明写实,写雪剑‘‘峰攒”,写冰帘“悬崖”,突显这两种实景之险峻高寒。继之三句,对前两种实景作进一步的渲染烘托。猿之哀,鸟之啼,风之吼,三种声音之出现,使“险恶”的天台山染上更为悲凉凄厉的氛围。通过这奇妙并层层深化的景物描写,酿造一种一触即发的“险恶”势态,第二层写人心更加险恶便显得意味无穷。

  第二层:写人心之险。这层就一句:“比人心山未险”,并且以之煞尾,颇出人意外。不过,上下观照,读者恍然大悟,原来前面所写的天台山之“险”全在于托出这一句。也因为有了这一句,才使全曲艺术境界大大超出一般的写景之作,成为格高意深之杰作。真乃豹尾。

  作者将写景与议论巧妙结合,寓情于景,情与景交融,构成作者所要表现的某种意境。张可久善于写景,他的写景意念极为高超,所酿造的“险恶”意境非常奇妙。天台山因其高,所以寒,以致峰攒白雪,水挂冰帘;因其险,所以峰如剑,崖如悬,又招来哀猿、杜鹃、飞廉。然而,作者用意不在写景,而是通过写景去揭露险恶的人心。在作者看来,实现这目的,由“议论”手法去完成最得当,于是便出现“比人心山未险”这一收煞句,从而达到写景为议论服务、议论深化写景的艺术效果。正由于两者紧紧相连,结合得当,于是一种针砭世情、痛斥奸心的愤恨之情表现得既鲜明又新颖。

  此外,本曲立意奇特,构思奇妙:名为写“寺”,笔墨并非在“寺”;看似写“山”意又不在“山”。当险恶的天台山染尽恐怖气氛时,笔锋一转,“比人心山未险”一句推出戛然而止,看似突兀,实则意味无穷。其发人深思并痛恨人心险恶的力度,实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从中见出作者对元代世道危艰、人心险恶的社会现实的慨叹与愤满。不知道相声“抖包袱”的结尾艺术是不是受此启发。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赏析】相关文章: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注释及赏析01-27

《中红绣鞋·天台瀑布寺》赏析05-13

红绣鞋·天台瀑布寺原文及赏析01-27

《中吕·红绣鞋·雪》赏析03-17

《中吕·红绣鞋·晚秋》赏析05-13

关于张可久《红绣鞋·天台瀑布寺》阅读答案附赏析07-27

《红绣鞋·晚秋》赏析01-25

《红绣鞋》原文及翻译赏析03-11

红绣鞋·晚秋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