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一些活动,能够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数学思考的能力。
3.在活动中初步感悟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并会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性质,能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明确课题:小数的性质。
(二)自学例4,例5
1.明确例4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4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
(1)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为什么?
(2)从左往右观察0.3和0.30这两个相等的小数,你又能发现什么?
3.交流。
交流内容
1.你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2.说说为什么橡皮的单价和铅笔的单价相等?
要点:
(1)用具体钱数解释,都是3角;(2)用图表示;
(3)结合计数单位理解。
同学们想出了多种方法都能证明0.3元=0.30元,说明这两个小数确实相等。
4.学习例5。
(1)先看图填一填再全班校对。
(2)比较0.100、0.10、0.1的大小,你是怎样比较的?
(3)从左往右观察0.100、0.10和0.1这三个相等的小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你能发现什么?
提示: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怎样变化,小数大小怎样?
初步体验小数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观察例4和例5的比较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
点拨: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怎样变化?从右往左看呢?
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6.学习例6,并完成试一试。
组织交流,校对和订正。
明确小数化简的方法。
知道小数改写的方法,特别是将整数改写成若干位小数的方法。
这些物品价格中哪些0可以去掉,在书上填一填。
3.05元中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小数中的0是否都能去掉?只有小数哪里的0才可以去掉?
重点指导把10改写成三位小数的方法。
(三)练习
【基本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思考:数轴上的各个小数是怎样得到的?
观察每组中的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0.1=0.10,数轴上的这个点还可以用哪些小数来表示?
2.练一练第2题。
思考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不可以,为什么?
3.练习六第1~5题。
直接将答案写在课本上,后进行集体交流,逐题表达想法,进行校对和订正。
第1题为什么不把0.018和0.180连起来?
第5题用元作单位表示钱数时,因为人民币元后面还有角分,所以钱数一般改写成两位小数。比较一下,用元作单位改写成两位小数后有什么感觉?
【创编练习】
(1)只动三笔,变成三个相等的小数。
6020 602 60200
(2)写几个和30.200相等的小数。
(四)课作
完成《补充习题》第24页上第1、4、5、6、7、8 题。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所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一个整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就比原来的数大324,原来这个整数是多少?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反思12-03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11-29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教案11-25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06-10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06-28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11-25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反思范文12-03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范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