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文以载道的国旗下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以载道”。
不论是走在繁华街头还是寻常巷陌,我们都经常会看到“中国特色”四个字。每当此时,我都不禁自问,中国特色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千百年来的中国文学是其中最不可忽视的维度之一。不仅仅在于中国文学亘古绵长,而且还在于它始终带着关照社会的使命意识,承载着“道”的要义。西方常常以文学的审美功能,来区分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并且认为体现单纯的审美价值,才是真正的文学艺术。然而,如果拿这样一个标准来看待中国文学,我们会发现有很多难合之处。因为中国经典总是“文道统一”,关照深沉现实。
众所皆知,中国是一个诗歌王国,我们不妨先从诗歌说起。中国诗歌有着强大的抒情传统,但是所抒之情,不是纯粹的形而上的情绪,而是与客观现实息息相关。《诗经》开辟了现实主义的源头,其中的《硕鼠》有言:“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这是对被剥削的下层百姓的现实写照;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其中家喻户晓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露了当时社会残酷的阶层分化;陆游弥留之际所说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让我们看到了山河飘摇之时,他却无力继续建功立业的至死遗恨。哪怕是神游天外的“诗仙”李白、性情冷僻的“诗鬼”李贺,也时常抒发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散文方面更是如此,作为“载道”的直接载体,中国的散文体现出强烈的政论色彩和干预精神。诸子散文纵横捭阖的谋略,从一开始就紧紧地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发愤之作”《史记》不仅 “述往事”,更 “思来者”;唐朝浩浩荡荡的古文运动,韩愈和柳宗元高举“明道”和“贯道”两面大旗驰骋文坛;明清之际的黄宗羲以文写史,以史鉴文,他的《原道》敢言人之不敢言,自有一种狂飙卷地的力量。
即便是在中国古代并不发达的小说,也体现着强烈的批判意识。“四大谴责小说”,以社会上丑恶现象和弊端构成情节的主要矛盾,用嬉笑怒骂的形式进行着犀利的批判;《红楼梦》之所以伟大,也绝非因为它描绘的闺阁闲情,而在于它深刻的批判力量,来源于贵族家庭的兴衰际遇背后关于政治、经济、伦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暴露。
回顾中国文学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们的文学似乎从来都不是单纯地对艺术本身的痴迷和沉醉。从古至今,“文以载道” 已经作为一种底色、一种根基,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和走向。那么促成“文以载道”精神传统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呢?不同于西方国家,中国人往往不相信人死后可以进入天堂。我们往往把对生命短暂、光阴易逝的遗憾都化为对现世价值的追寻上。特别是在儒家文化的长期影响下,这种意义主要就体现为一种为家国天下、为苍生黎民的抱负和志向。这也是千百年来华夏民族文化认同的文脉。
尽管历史的车轮行进入现代,中国历经了一场翻天覆地的新文化运动。我们仍旧可以骄傲地说,这种文学的责任、文人的担当,一贯的文脉始终未断。谨以“民族魂”鲁迅为例。阅读鲁迅我们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鲁迅为什么不写长篇小说?各种原因被考证和解读:忙于政治活动、演讲、时间仓促、精力不足甚至是英年早逝等等,但很明显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一个显在的事实是,比起长篇小说,鲁迅更愿意写杂文,从1918年9月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随感录》,到逝世前一个月写下的《死》,鲁迅的杂文创作历时18年,将近八十万字。无论是字数还是创作时间和精力,鲁迅对杂文的投入足以写成好几部长篇小说。这说明鲁迅对于长篇小说是“能写”却“不写”。至于原因就像鲁迅自己说的“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用杂文作为投枪匕首介入社会现实:从农民问题、妇女问题到国民性的批判、民族命运的探索等等。就像冯雪峰对鲁迅评价的那样:“鲁迅十余本杂感集,对于中国社会与文化,比十余卷的巨篇巨制也许更有价值,实际上更为大众所重视。”
今天我们的文学发展,形式越来越多元,文学所传达出的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元。文学的蓬勃发展固然是好事,但是我们始终不能忘记文学创作的根本价值是什么。国家的崛起、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的安稳让当下的中国已经和当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一个成熟的民族,一个成熟的国家不仅在危亡时刻能够肩负起救国救民的担当,在安稳的生活状态中能够居安思危,保持反思的意识甚至更加重要。我们审视当下,如今的中国人有多少还愿意从文学中思考?当下的文学作品又有多少还因承载着思想启蒙而值得人们去品味?这才是我们如今重新回望载道传统的价值,也是真正静下心来反思当下文学发展的意义所在。
谢谢大家!
【文以载道的国旗下演讲稿】相关文章:
幼儿国国庆国旗下讲话稿(精选12篇)09-18
国旗下演讲稿范文关于国旗下演讲稿08-03
国旗下讲话07-01
国旗下的演讲08-06
国旗下的讲话08-05
国旗下讲话08-06
在国旗下讲话08-06
国旗下演讲07-29
美食国作文09-12
无名国作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