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李煜《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赏析
宋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高手众多,佳作如云。其实除了宋词,其他朝代的词人也写出过极为精彩的词作,其水平毫不逊色于宋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煜《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乌夜啼①
林花谢了春红,②②
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③
相留醉,几时重,④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
①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凋谢。
③脂泪: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
④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品评】
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起句“林花谢了春红”,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里,一边是生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胜缱绻。“胭脂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林花为风侵欺,红^叟鲛肖(左应加鱼旁),状如胭脂。“胭脂泪”者,此之谓也。但花本无泪,实际上是惯于“以我观物”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作者身历世变,泣血无泪,不亦色若胭脂?着一“醉”字,写出彼此如醉如痴、眷变难舍的情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吁出了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无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
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气呵成益见悲慨。“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赏析】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此词即景抒情,通过描写暮春景物,抒发了李煜亡国伤痛感喟之情。全词以清景无限来烘托、暗示人物情感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深婉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林花谢了春红”,一开始即写林花凋谢,春红已逝。着一“了”字,表现出林花凋谢的一幕已经完成。“太匆匆”,则使读者的震动之心,惋惜之情,溢于言表。“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凌,而词人也就此写出了自己的困厄处境。
“胭脂泪”,遥接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着一“泪”字,就使这景物具有了人的感情。两相对比,林花遭雨侵凌,红湿而凋谢;美人受冷风吹拂,珠泪纷落,两相对照,令人凄婉不已。“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已凋谢,人已憔悴,相留醉,即一起为花而醉或为人而醉。从意思上讲,“留人醉”更悲。
“几时重”实际上是林花与美人的交融同情之语的双关之笔,亦此亦彼,婉曲而深沉。全词以问句作结,寄寓了词人深沉的感慨。
整首词中,既有对林花凋谢的感叹,又有对自身命运的伤怀,词人以花自喻,以花写人,含蓄蕴藉,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令人感慨不已。此外,词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这首词既具有形象美,又具有音乐美,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佳作。
【李煜《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赏析】相关文章:
乌夜啼原文及赏析08-19
[精]乌夜啼原文及赏析01-31
【精】乌夜啼原文及赏析08-19
乌夜啼原文及赏析(实用11篇)08-19
乌夜啼原文及赏析【通用11篇】08-19
乌夜啼原文03-09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原文及赏析01-28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原文及赏析03-02
【集合】乌夜啼原文15篇03-11
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原文,赏析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