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不出国》读后感
先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安妮鲜花。
畅销书《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作者。
安妮是个爱笑的小女孩,有个弟弟叫小宝。安妮爸爸王湣,清华大学本科、硕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MBA.安妮妈妈郑献民,中国政法大学本科,律师。
安妮爸爸妈妈以安妮鲜花为名开博(http://blog.sina.com.cn/annieflowerchina)记录安妮和小宝在加拿大的学习生活后,在家长中引起强烈反响,她所倡导的按照母语方式学英语以及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使数万名家长和孩子受益。
作者以自己孩子亲身经历的加拿大基础教育为主线,结合另外三名美国博友的记录,对北美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分析与思考,给读者呈现不一样的北美教育。为中国孩子盼未来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我是看完了《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这本书后,又忍不住看这本书的。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震撼的,以前对北美教育知之甚少,看了这本书后,我真正体会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虽然现在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但是教育却没有跟上去。之前很多让我耿耿于怀的很多问题,都让我通过这本书慢慢理解其中的原因。中国典型的重男轻女思想、婆婆与媳妇关系紧张问题、亲子关系不融洽问题等等很多社会现象,都跟教育有很大的联系。虽然北美教育也有其不足之处,但是不可否认,北美教育总体上是优于中国教育的,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去移民去国外读大学了。
一、公民教育比优等生重要。
北美教育是非常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里,老师们除了教书外,还时刻关注着孩子的行为,孩子们的行为稍有不当,就要受罚。而在中国,老师们主要的任务还是教书,学生们发生比较严重的行为,老师才会站出来管。
关于北美教育的童子军,这个项目是非常普及和深得大众的认可和支持的。在中国,却很少有孩子去公众场所参加义卖,不如北美那么普遍。北美童子军有很多野外生存的训练,普及到每个年龄阶段,而在中国,要参加这种野外生存训练估计只能自己报名参加外面的私立机构举办的训练了,而且价格不菲。
北美教育的运动会都是集体运动会,每个孩子都参加,所有的项目都是团体项目,没有个人竞技项目,而且趣味性非常高。在中国,只有成绩比较好的孩子才能参加若干个项目,比如这个孩子跳绳比较好,他就参加跳绳比赛,比如这个孩子踢球比较好,他就参加踢球比赛。我女儿就是属于那种每个运动项目都比较弱的那种,所以小学的这几年,每次运动会都只负责看别人比赛,女儿对运动的兴趣也不大,每次运动会都是别人家孩子的运动会。
北美普遍的家长义工。在中国刚鼓吹义工的时候,北美的义工已经成为全民的活动,在各种大型活动都能见到义工的身影。而中国的义工,估计只有大学生和小部分社会人士参与。
北美的孩子才是社会的宠儿。北美的博物馆非常多,在那里,大部分的东西都是可以让孩子动手的,简直就是为孩子而设计的博物馆;北美的动物园,孩子们可以和动物们亲密接触;即使是社区小公园,都有孩子玩的秋千和滑梯。想想我们的博物馆,都是只能远看不能亵玩的,所以孩子们都不怎么喜欢去博物馆。我们的社区,一般的社区是没有小公园,只有新的社区才有,即使有小公园,也很少有孩子玩的秋千和滑梯。我们小区是新建的,后面有个大的绿地,但是仅仅限于绿地而已,除了绿色的草和树外,没有孩子玩的器材,平时也很少人在那里玩,感觉这个绿地的意义就是个摆设。
二、阅读是一辈子的事
北美教育非常重视阅读,不仅体现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上,比如每天雷打不动的家庭阅读作业,更体现在几任总统亲自出马不惜重金抓阅读。在北美,阅读是一个浩大的国家工程,不仅有资金支持,还有国家法案在支撑。北美的`图书馆大到市图书馆,小到社区图书馆和学校班级图书角。社会上有很多组织机构在推进阅读,学校里有阅读教学义工,真的是阅读无处不在。看这本书的那天刚好是在三甲医院的儿童口腔科排队等候,虽然是儿童口腔科,除了墙壁上跟儿童相关的一两张儿童贴纸外,什么都没有。等待的孩子们大部分都在百无聊赖地玩着大人的手机,玩游戏,看视频。假如在墙壁上能贴几张牙齿科普的宣传画、摆放一些牙齿科普的宣传册,或者一些儿童绘本,那该多么美好。在上海的三甲医院没有,估计在其他公共场所更不会有。北美的阅读从出生就开始了,家长们每天都给孩子读书、给孩子唱歌、反复念诵儿歌,在孩子还只会爬的时候已经参加社区图书馆的亲子阅读活动。在中国,孩子1岁以内,最主要是给它吃与喝,在上幼儿园以前,孩子基本都在家里度过,而且是由老人帮忙带,孩子在家就是看看电视、玩玩手机来消磨时间。只有自己全职带孩子的妈妈才刻意给孩子读读书、唱唱歌。但是,在孩子上幼儿园前,政府组织的社区阅读活动真的非常少,即使有,也是马上就报名满额,很多时候都轮不到你。在北美,阅读是全社会的事,()中国是差了不是那么一点点,所以无怪乎有很多很多的家长都没有阅读的习惯,都不喜欢看书,也就会出现读书无用论的现象。这是中国的悲哀。
三、玩出来的兴趣与创造力
在北美,非常重视玩。学习从玩开始,在玩中发现并拓展自己的兴趣,有兴趣才有动力,有内动力才可能有所成就。北美,在4年级以前都没有教材的,但是学校的课程内容却是非常丰富的。学校的数学课、单词课、图书馆课都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孩子的很多作业都是涂涂画画,在玩中学习。学校不以传授知识为主,二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主要目的。不管在学校,还是在校外,都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北美也有很多的课外班,但是他们的孩子却非常享受,因为课外班以玩的开心为基本原则。哪像中国,真正火爆的课外班都是一些语文写作班、数学提高班、高考复习班,孩子不愿意上,家长强迫孩子上,结果花了不少钱,孩子还厌学。女儿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中国舞,跳了2年后,她不愿意再跳了,我思考再三,还是结束了。女儿现在上三年级,先后上了不少的课外班,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只有钢琴,现在的她对钢琴比较喜爱,我庆幸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没有强制她每天练琴之类的,保护好了她的兴趣,才走到现在。
体育运动是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北美从1岁到青少年到成年人,都有适合自己年龄的体育项目。美国人那么喜欢运动与健身,这个跟他们从小参与体育运动是离不开的。美国人去健身房是常态,是日常生活,而中国人,最多只是跑个步、打个球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无怪乎中国人年轻的时候用健康换金钱,年老时用金钱换健康。中国近些年的全民运动刚刚开始,马拉松比赛参与人数逐年增加。在我身边,我每次晨跑都会碰到几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也在锻炼身体,或跑步,或练健身器材。但是,还有更多的人则是宁愿坐着玩手机和每天吃药,也不愿意走出家门去锻炼。
北美小学的活动特别多,都认为是重要的,倒是学习成绩没人特别强调。北美注重的是多角度评价,孩子可以参加很多活动,而中国则以成绩高低为评价唯一标准。虽然近年来,中国的小学已经没有分数排名,一般以星数来评价,但是以星数,家长基本就知道自己的孩子的大概名次了。
四、精英之路不容易
北美也有择校、学区房,区别在于个性发展下的需求多样化,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考虑让孩子挤入精英阶层。北美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公立学校的核心目标是全体孩子的公民教育,不是培养精英。只有一小部分人才会让孩子上天才班或私校。孩子要有拿得出手的特长和丰富的社会经验,才能跻身名校。在中国,每个孩子都要参加9年制义务教育,接受一样的教育,初中毕业后,成绩好的读高中,成绩差的上中专。
五、中国孩子路在何方
任何一种教育都不适合所有人群,对中国教育和北美教育客观分析、扬长避短并选择一条适合自家孩子的未来之路,才是最明智的父母。
北美教育是成功的,因为它培养了无数诺贝尔奖得主,虽然也有其不足之处。我们站在中国,北美教育的很多方面都是值得我们中国去借鉴的,因为它的很多做法都是非常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
在读这本书前,我一直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因为她不仅学习成绩一般、运动一般,而且性格有些内向;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更焦虑了,一是感觉自己的匮乏,二是觉得如何教育好女儿,让她活成自己,是个太大的责任。
里面有句令我感受非常深刻的话:"一个人只有在轻松的状态下才能有最高的效率;一个人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不畏困难辛苦勇往直前。这种内在的动力决定了孩子能走多远。"
北美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以教育差别也很大。
这是本不错的书,值得好好读上几遍。
【《出国不出国》读后感】相关文章:
出国留学08-21
出国留学08-21
出国留学08-08
出国作文01-18
出国留学排行08-16
出国留学的费用08-16
出国留学申请08-17
出国留学专业08-01
出国实习证明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