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四景读书笔记
现如今红学已经是一门很热门的学问了,相信喜欢红楼梦很多人都知道,在红楼梦中有四大美景,这美景不是单纯的环境、景色描写,更多的是环境与人物的两者相互衬托,突出景之美,人之美,更多的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这四大美景是:晴雯撕扇、宝钗扑蝶、黛玉葬花、湘云醉卧。
其一景晴雯撕扇也。原文中写到:虽是端午佳节,但宝玉的心境确很糟糕,一连串遂心的事让他很郁闷。“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宝玉见宝钗淡淡的,也不和他说话,自知是昨儿的原故。王夫人见宝玉没精打彩,也只当是金钏儿昨日之事,他没好意思的,越发不理他。林黛玉见宝玉懒懒的,只当是他因为得罪了宝钗的原故,心中不自在,形容也就懒懒的。凤姐昨日晚间王夫人就告诉了他宝玉金钏的事,知道王夫人不自在,自己如何敢说笑,也就随着王夫人的气色行事,更觉淡淡的'。贾迎春姊妹见众人无意思,也都无意思了。因此,大家坐了一坐就散了。”
好好一个端午节,就这样淡淡的就没了,教素喜热闹的宝玉郁郁而归,“宝玉心中闷闷不乐,回至自己房中长吁短叹。”
宝玉回到房中,“偏生晴雯上来换衣服,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将股子跌折。”试想宝玉此时心内糟糕之极,一腔无名无有宣泄之所,这晴雯恰于此时将扇跌折。若在平时,以宝玉宽仁之心必不计较,此时晴雯就成了倒霉的出气筒了。宝玉因叹道:“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事,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
这里宝玉借机发作一番,而且对象是自己房中的一个丫鬟,而且就跌扇一事而言,言之亦未太过,不算故意挑晴雯的不是。此时若换做袭人,麝月等其余丫头或许就顺着宝玉的口气,认个错或者顾左右而言它,就遮掩过去了。偏偏晴雯是块暴炭,立马反唇相讥。这下宝玉房内炸锅了,连带来劝架的袭人也落了个灰头土脸。最后,宝玉一定要回了太太去,至袭人一干丫鬟跪下求情才罢。
这一场吵闹之后,宝玉房中诸人都很不自在。适时黛玉过来调侃了几句,缓和了一下房中的紧张气氛,其他人或许就揭过去了。然而,当事人宝玉和晴雯内心的芥蒂仍存着呢。然后是呆霸王请吃酒,归来时已带了几分酒意了。注意,从拌嘴至醉归,宝玉和晴雯都还没说过和解的话,两人内心还别扭着呢。然后还是宝玉主动寻求和解:“你的性子越发惯娇了。早起就是跌了扇子,我不过说了那两句,你就说上那些话。说我也罢了,袭人好意来劝,你又括上她,你自己想想,该不该?”能和宝玉处一个屋内,也算晴雯之福了。然后宝玉说出了一番对物用的态度,“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这里宝玉一再主动寻求和解,直到说出一番物用的道理:高兴就好!晴雯何等冰雪聪明,马上打蛇上杆,“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甚至宝玉夺过麝月的扇子,递与晴雯,在宝玉的嘻笑和纵容下,晴雯毫无顾忌,也撕了几半子。
这一“景”毫无疑问刻画了晴雯天真幼稚,张扬率性的性格特征,也为其后来的遭遇埋下伏笔。同时反映了宝玉对物用的态度,只要自己开心就要,不要生气时拿着器物来出气,至于是否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到在其次了。这一“景”中的确有遥应褒姒笑狼烟之典,侧写晴雯之貌美,设若把晴雯换做袭人或麝月一干人等,恐怕宝玉无此一番言论。
其二景宝钗扑蝶也。原文中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描述了四月二十六这天,薛宝钗在滴翠亭附近赏春扑蝶的场景。原文道:“宝钗逶迤往潇湘馆来。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罢了,倒是回来的妙。想毕抽身回来。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宝钗也无心扑了,便欲回来。”
通过对宝钗内心活动的描写,显示了宝钗平和、稳重的性格。不过,宝钗虽是平和稳重,但毕竟是个少女,少女那种天真活泼的情趣,也就当然会在她身上表露出来,给人一种轻快的感觉!
再从宝钗扑蝶的细节描写来看,先写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将蝴蝶飞舞时的形态,描写得十分逼真。这不仅为我们增添了绘画美,而且十分自然地引出了人物的活动:“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这样的人物行动描写,不仅显得真切、动人,而且给读者留下了丰实的想象。
其三景黛玉葬花也。流水知音,惜花惜人。第二十三回原文道:“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感花伤己,葬花词吟。在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结尾和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开头中:“宝玉因不见了林黛玉,便知她躲了二,想了一想,索性迟两日,等她的气消一消再去也罢了。因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叹道:“这是她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花儿来了。待我送了去,明儿再问着他。”说着,只见宝钗约着他们往外头去。宝玉道:“我就来。”说毕,等他二人去远了,便把那花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哪房里的丫头,受了委屈,跑到这个地方来哭。”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听她哭道是: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林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葬花的时候有一段对话,成为《红楼梦》中一场情人之间解除误会的绝唱。
其四景湘云醉卧也。湘云醉卧出于《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她,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这是大家公认的红楼美里最美的场景之一。塑造了湘云纯真、美丽、憨态可掬的少女形象。
这四“景”可谓是笔笔“露骨,”处处是皆景,亦处处非“景”,以景绘人,以人现心。刻画人物是恰到好处,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
【红楼四景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误读红楼读书笔记感悟06-08
《红楼梦》读书笔记08-28
红楼梦的读书笔记11-03
红楼梦读书笔记01-21
《红楼梦》读书笔记05-22
红楼梦读书笔记05-22
经典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07-19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作文04-28
红楼梦读书笔记范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