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地理教学经验交流分享
在知识的广袤天地中,地理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着世界的奇妙与多彩。初中地理教学,既是开启学生认识自然与人文世界的重要钥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全球视野的关键环节。下面小编为你带来初中地理教学经验交流分享,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地理教学经验交流分享 1
过去一年的地理教学主要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教研;二是抓课堂教学;三是针对新教材,实施新的教学改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以便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教研方面:
过去的一年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第一年,是关键年。地理教研组全体教师通过教研会取得了以下共识,力求作到几个转变。
共识一: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 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
共识二: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最重要的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要具有创造性,要能结合课堂具体情境和学生的兴趣即兴发挥;知识的学习不必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因势利导;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不必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力求作到以下主要变化: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教学的重点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而且更要看“学”。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也是明显的教学弊端。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发展能力的过程。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对知识的概念、原理、定理、规律的掌握不是通过自己思维获得的,那只能是死记硬背或生搬硬套。
4、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传统教学中,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二、课堂教学方面: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刻铭记“十条警戒线”:①教学语言平淡,无启发性和激励性;②有排斥、歧视、挖苦、羞辱或体罚学生行为的;③出现知识性错误;④有严重的“满堂灌”倾向;⑤有严重的“满堂问”倾向;⑥有严重的“满堂练”倾向;⑦学生自主学习、研讨、训练时间累计不足30分钟;⑧教师课堂提问面不足班级学生的一半;⑨教学结构、密度、节奏设计或调控不当,长时间“空堂”或拖堂;⑩课后作业布置无目的、无要求、无提示、无创意。
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刻铭记“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① 课堂气氛不仅活跃,而且宽松和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教师和蔼可亲,尊重学生,能与学生平等沟通,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有平等参与教学活动和回答问题的机会;③ 教师能赏识学生,经常恰当地给学生肯定与鼓励;④ 教师能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有吸引力和启发性;⑤ 教师授课能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循序渐进,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⑥ 教师的语言表达准确、生动,有幽默感,深入浅出;⑦ 教师的板书不仅有条理,而且美观,教具操作规范熟练;⑧ 教师的课堂容量适度,难度适当,语速适中;⑨ 教师能及时注意信息反馈,能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照顾学生的反映。⑩ 教师在课堂上,不讲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内容;不发牢骚、不讽刺、不歧视、不体罚学生,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针对新教材,实施新的教学改革:
(1)重视活动课文
地理新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体现了地理学的实用价值,反映了地理学和社会的新发展。教材以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重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地理新教材始终贯穿着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在教材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教材按照“章——节——目”设计,每“目”中的内容都被分解为“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两部分。教材中的“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转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这种形式,不仅能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而且还能增强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千万不能忽视“活动式课文”的教学。更不能把“活动”拿来做做简单的“练习”或“作业”。
(2)活用新教材,让学生活动起来
地理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其突出特点是以活动带动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把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地理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设情境,诱发动机,让学生活动起来。运用不同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发挥教师教学主体作用的根本所在。
①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学习“天气与气候”一章前,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并自觉养成每天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学生在收看天气预报的过程中,熟悉了一些常用的天气符号,这样学生在家里就能接触到课本上的知识,为学习新的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白河乡的学生在学习“多变的天气”一节时,我们的教师教同学们可以抓住白河乡雨水比嵩北多这一特点,一上课就可以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白河乡同处在嵩县境内,为何白河的降雨比嵩北丰富?”。从而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同学们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有关天气的知识呢?”学生肯定会说:“想”。这样,巧妙地联系实际,借景导入课题,缩短了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可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接着,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朗读课本插图中的有关“天气与生活”的描述,自然进入下一个问题的学习。
②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观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不仅能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数量,而且可以配合动感的图像,使学生对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获得感性认识,从而为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在学习“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这一问题时,可以制作一个多媒体软件:一个运动的云朵,遇到山地的阻挡,顺着山坡逐渐上升,到达一定的高度,形成降水,而到了背风坡,云朵逐渐下降,却没有形成降水。学生在观察中自己就可以得出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③充分运用地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
地理新教材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图文并茂。各种地图中贮藏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地图并从图像上获取信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教材增加大量图像的出发点。
运用地图,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动手绘制一些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如学习“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节,在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和“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某地的月平均气温的资料,指导学生绘制一幅气温曲线图。首先让学生明确此类图的结构,知道绘图的步骤,然后再去绘图。
总之,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很广泛,运用恰当适时,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活动中学习,学习中活动
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扩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等各方面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相互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
⑤让学生走上讲台——给学生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
以活动教学为中心,放手发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教师则由台前退到幕后,成为导演、策划者、组织者;教师也可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一员。在教学中,可以尝试着选择部分课题让学生讲解。事实证明,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成效。开始时,可以先安排班里学生进行分组备课,然后,教师再给以点拨,使他们能考虑到各个环节的过渡。讲课时,小组成员先在组内试讲,然后各组展开竞赛,选一名代表上台讲。尽管有的小组讲得不很生动,但学生讲课的语言、思维方式更适合学生的口味,更易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学习效果令人满意。学生初次讲课的成功,更加增强了台下学生的自信心,激起了那些没上台讲的学生的表现欲望,大家都想体验一下当教师的感觉。课堂上讲课的是学生,回答问题的是学生,评课的还是学生,人人参与,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总之,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走上讲台,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勇于探讨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经验交流分享 2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巧用多媒体资源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例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时,通过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引入生活实例
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比如,在讲解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时,让学生结合本地的气候特点,讨论不同气候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活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地理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例如,在学习地形地貌时,可以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山区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地形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二、优化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例如,在讲解世界气候类型时,我先提出问题:“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气候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和自己的知识积累进行思考和讨论,最后由我进行总结和讲解。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和讨论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例如,在学习区域地理时,我让学生分组研究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然后让各小组进行汇报和展示。
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具体的地理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例如,在讲解环境保护问题时,我以某个地区的环境问题为例,让学生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措施。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注重知识巩固
课堂练习
在课堂上,我会适时地安排一些课堂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练习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通过课堂练习,我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讲解和纠正。
课后作业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作业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既要满足基础较好学生的需求,又要照顾到基础较弱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要及时批改作业,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复习总结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可以采用思维导图、表格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要注重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复习和强化,确保学生掌握扎实。
四、培养综合能力
读图分析能力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读图,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和读图方法。例如,在讲解世界地理时,我让学生通过阅读世界地图,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同时,我还会让学生根据地图进行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同时,我还会让学生进行地理问题的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实践能力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我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地理实验等。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初中地理教学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方法,注重知识巩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初中地理教学经验交流分享】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12-21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08-16
初中地理教学总结11-10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03-28
地理初中教学总结12-30
初中地理教学总结03-16
初中地理教育教学随笔初中10-22
最新地理初中教学总结初中地理归纳总结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