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相正兄两首诗的赏析
天气渐暖的时候
只有这个日子让我知道
偶尔流过脸颊的泪,还有些凉
就这样,我顺着记忆
仰望那更远的天
我发现,天际到大地的距离
和记忆一样,虚幻而长
这个节气,即使有雨
也总泛着清新和明亮
一些莫名而又触手可及的心绪
很容易地,就铺满眼前
微风吹来,麦苗青青
泥土湿湿的气息让我明白
从这天开始,我的任务
就是对你微笑,侍弄庄稼,迎接花开
赏析:
此诗结构层次清晰:首节写忽然落泪,泪落而吁天长叹,目、心因泪洗而愈发亮、清,于是看雨也清新,清新雨气扑心则心振作,于是完成了一个心绪的过程——这是一个有着中国传统文化涵养的文人的心绪飞快调适过程,转瞬之间心内花开花落,波澜不惊。这内容有儒,有道,有禅。同样是清明,同样是追思,同样落泪,这诗却不着一坟字,不着一哭字,不着一所思者名字,就已经将清明给人的感觉道尽,这中间有写作的技巧,但更多是作者的内涵与底韵决定的。 本诗的语言技巧也值得称道。首段泪的凉与天的暖的反衬,不动声色地把内心的痛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段,酸泪流而仰天,人的习惯动作。泪眼看天看到什么呢,发现天际到大地的距离,虚幻而长,这是很真实的心理视觉描写。泪洗过眼后,视线转清晰,鼻翼酸后,鼻孔能吸到大口清新的空气,于是雨的清新,雨的明亮就出现了。有了这个过渡,最后一段最终完成了心理的调适。“微风吹来,麦苗青青/泥土湿湿的气息让我明白/从这天开始,我的任务/就是对你微笑,侍弄庄稼,迎接花开”。这样的诗,第一不单调,不是忘乎所以地一味追思痛哭。二是读来很美,无论语言还是语言构铸的意境,还是层次的递进,思想的波澜,都值得人品味。三是积极上进,尤其最后一节文字优美而深刻,与其在这天痛哭流涕,不如“对你微笑,侍弄庄稼,迎接花开”,这也是湿湿的泥土下那埋葬的`人所希望我们的。
孔子说,温柔敦厚,诗教也。一首诗如果语言结构无可挑剔,又表达出一种温柔敦厚的感情,那么,它就是成功的,值得读的诗。
群居,在水一方
于是,水以拥抱的姿势节节洇入生命
亭亭相依,一望无际,蒹葭苍苍
风来沙沙,秋来茫茫
这种被风和雨诗意了的植物
经先民们一遍遍抚摸,吟唱
便葳蕤了纵横的阡陌,浪漫了上古诗册
且千年不衰,灿然疯长
而今,在故园,芦苇依然偏安山乡
尽管山重水复,尽管愁绪梦遥
倾听,何须皓首耳聪
合眼,已是遍地苍茫
一苇可航啊,从都市,到乡村
从青丝,到鬓霜
赏析:
这是一首写得非常完美的小诗。
一是画面上的美。首段是静态的壮观。镜头上先是一片芦苇花,然后是被水洇着的芦苇杆,然而一个极大极壮观的芦苇海场面,芦苇“亭亭相依,一望无际,蒹葭苍苍”。一个“蒹葭苍苍”把人的思绪一下子拉长上千年。二段是声光的交溶,“风来沙沙,秋来茫茫”,有声音,有光感,有画面。“这种被风和雨诗意了的植物?,经先民们一遍遍抚摸,吟唱;便葳蕤了纵横的阡陌,浪漫了上古诗册”,这是承节上节的“蒹葭苍苍”,把人拉向了那浪漫诗意的中古。这里面的画是风雨诗意,声是先民们的吟唱,光是先民们抚摸后的光感,纵横的阡陌传递出的美感,上古诗册的灿然。可谓声光电画交溶,让人陶醉其中。
至“且千年不衰,灿然疯长”一句,如一段音乐渐步向极致的高潮。气势全出来了,也把诗境从中古拉到了现实。到了第三节,寂然一声,回归画面的宁静,悠然几句,把人们引入更深一层的思绪,这思绪便是浓浓的家国乡愁,芦苇何在,古人何在,乡土何在,我又何在。“倾听,何须皓首耳聪;合眼,已是遍地苍茫。”这是千古文人之愁,也必然引起千古文人的通感和共鸣。一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又如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最终一句“从青丝,到鬓霜”,可谓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给人以无限的感慨和回味。
二是韵律上的美。方、苍、茫、长、乡、霜,整首诗一韵到底,用的是非常容易抒情的“ang”韵。李白用这个韵写过“窗前明月光”,苏轼用这个韵写过“十年”,都是节奏韵律上非常美,非常抒情的诗。另外这诗在节奏上有个特点,每到韵脚处,往往以排比或对偶的句式出现,如:“亭亭相依,一望无际,蒹葭苍苍”“ 风来沙沙,秋来茫茫”“千年不衰,灿然疯长”“倾听,何须皓首耳聪;合眼,已是遍地苍茫”“从青丝,到鬓霜”,使本来容易拖音的“ang”韵,因前奏的重复,变得更加抒情,读来更加上口。
【对相正兄诗的赏析】相关文章:
杜甫诗《蜀相》赏析01-29
杜甫爱国诗《蜀相》赏析03-24
送兄原文赏析03-12
送兄原文及赏析08-20
《送兄》的解释赏析08-18
送兄原文、翻译及赏析02-26
蜀相赏析04-07
谒金门·空相忆_韦庄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27
蜀相原文赏析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