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预习习惯有哪些方法

时间:2022-10-08 15:05:44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培养孩子预习习惯有哪些方法

  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预习就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预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培养孩子预习习惯有哪些方法

  预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一、把握预习习惯培养的时机

  预习习惯的培养通常是从三年级正式开始的,因为此时孩子对学习中各个环节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具备了培养预习习惯的基本条件。家长不要忽视这一阶段对孩子预习习惯的培养。

  二、引导孩子合理控制预习时间

  要做好预习,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保证。许多家长认为预习的时间越长,就会学得越多,其实这是预习的误区。引导孩子预习之前,家长要先了解学习的流程,即快速复习当天内容—做当天的作业—预习第二天内容。每一项流程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只有引导孩子掌握学习的流程后,才能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预习时间可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来定:完成作业剩余时间多时,预习就可以安排得多些;时间少时,预习可安排少些。同样,家长还要引导孩子通过日预习、周预习、学期预习的方法合理安排好预习时间。

  三、给孩子提供一些合理预习的方法

  布雷斯福德罗伯逊说过:“在世界的进步中,起作用的不是我们的才能,而是我们如何运用才能。”

  有一位妈妈用这样的方法教孩子预习“月份”:书上是用“一、三、五、七、八、十、腊”的方法记大月和小月的,预习时,我把我小时候用拳头记大月和小月的方法教给孩子,他饶有兴趣地握着两个小拳头,点着凸起和凹下的部位,兴致勃勃地记着大、小月。第二天中午,他高兴地对我说全班就他一个知道用拳头法记大、小月,陈老师还表扬他了呢!

  课前预习的好处

  (1)预习可以看清听课中的“拦路虎”。预习不可能把新教材全都理解了,总会遗留下一些不懂的问题等到上课时解决。这样听课目的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好。

  (2)预习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如果预习了,孩子在上课时就会游刃有余地举手发言,预习让孩子在课堂上获得了锻炼的机会,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常见的预习方法

  (1)浏览教材。先将教材粗读一遍,了解教材的内容。对一些有感触的地方可以做出标记,这样就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2)标记重点。预习时,在课本上初步标出重点范围,不懂的地方要打上问号,待研究的问题要记下来。这些就是上课要重点注意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

  (3)寻找疑难。对教材中新观点和疑难之处,并非一定要在预习中全部弄清楚,只要求知道难点在什么地方,问题都在哪里就行了。找到了疑难之处,听课就会专心致志,从而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

  (4)回想重温。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把书合上,自己回想一遍,书上讲了哪几个问题?主要思路是什么?这样做既可以加强理解和记忆,又能起到检查预习效果的作用。

  (5)适当做点习题。预习,可适当地做些练习题,检查预习的效果,巩固、深化知识系统,为上新课做些必要的准备。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学习方法】

  (1)灵活安排预习时间

  预习时间要在服从学习整体计划的前提下灵活安排。根据每天的空余时间,决定预习的科目及每科的时间,要保障所选择的重点学科。课前预习一般在20分钟左右,时间多时预习可以充分点,钻研的深点,闲时可以多搞一点阶段预习和学期预习。

  (2)预习要持之以恒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说:“学习这种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有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后,感到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就想放弃预习。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学习成绩与多种因素相关,只有在搞好预习的同时,要搞好其他学习环节,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另外,预习的质量也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预习不能浅尝辄止,持之以恒方能奏效。预习应从课前预习入手,逐步发展到单元预习和学期预习。通过这些预习可以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可以使初中与高中、高中与大学的学习顺利衔接。

  (3)预习中要防止两个极端

  预习中要防止两个极端:一是预习过粗,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预习目的。二是预习过细,以至于上课没什么可听的,甚至打乱了整个计划,影响了其他学科,虽然有收效,但时间利用得不经济、效果不好。一般情况下,适度的预习应该是:

  1、重温相关知识,扫清听课障碍;

  2、大致了解新课的内容和思路;

  3、找出疑难问题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总的来说,预习是为了提高听课效率,加强理解,培养独立思考等自学能力,而不是用预习代替听课。

  (4)要总结出正确的预习方法

  复习方法 对于刚上中学不会预习的学生来说。切记不要盲目的去预习或者干脆不预习,而要主动向老师或高年级的学生请教,总结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

  (5)要培养预习的兴趣

  学生不预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预习内容不感兴趣,如果能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主动预习的好习惯。

  (6)及时提醒自己预习,进行自我监督

  每个人都有惰性,如果能经常提醒自己、监督自己,并且长期坚持,就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培养积极、主动、自觉地预习习惯,就是在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每个学生都要重视预习习惯的培养,以便于提高自己的听课效率。

  (7)克服预习的随意性

  有些同学也知道要预习,但在预习时只是把书本随便翻翻,这样不但不能收到预习效果,反而会养成马虎的坏习惯。随意性还表现为有时间就预习,没时间就算了。

  预习是一种习惯性的学习过程,许多学生认为初一、初二时预习并不重要,等上了初三再预习也不晚。其实不然,任何好习惯的养成都要从最初开始抓起,“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翻阅一下科学文化界的名人传就会明白,他们所建造的科学文化大厦的根基都无一例外的坐落在上学最初时养成的好习惯上。

【培养孩子预习习惯有哪些方法】相关文章: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方法有哪些03-08

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德的方法有哪些10-19

培养孩子的兴趣的方法09-16

培养高智商的孩子的方法10-10

培养孩子方位意识方法04-08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方法03-29

培养孩子吃苦精神的方法10-29

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的方法10-26

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方法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