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范文

心血管疾病中的中药诊疗的毕业论文

时间:2021-07-11 18:51:16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心血管疾病中的中药诊疗的毕业论文

  第1篇:心血管疾病中药诊疗的毕业论文

  作为我国的国粹,中医在我国已应用了几千年的历史,为现代医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宝贵的依据。相比化学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缺点,由于中药与中药复方制剂的多组分性,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抗氧化、扩张冠脉、改善微循环及增加血流量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分析中医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

心血管疾病中的中药诊疗的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选题

  相关信息

  科技期刊在选题策划实践中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中美会计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比较研究基于JSP的毕业设计选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法学论文格式、选题、提纲及写作技巧浅谈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如何科学选题《高级英语》毕业选题论文(共3篇)简论从选题看纪录片如何记录河南关于会计法学科研选题的探讨在写作护理论文选题时的原则试论心理健康教育课选题

  ,我院对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5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5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27?84岁,平均年龄为(55.5土4.5)岁,病程在11、月?15年,平均病程为(5.25土1.26)年。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16例肝气郁者,14例气滞痰郁者,12例心脾两虚者,9例阴虚火旺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中医治疗。给予丹参、葛根、川芎、红花、银杏叶等药物治疗,取l000mL清水浸泡中药30mm后用武火将水煮开,并用文火煎30min,一天2次,一次350mL,于饭后lh服用,以10d为11、疗程,共治疗3f疗程。

  1.3疗效判定

  ①痊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心电图指标为正常值,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②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指标变化明显,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③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心电图指标变化不明显,患者在生活中不能做剧烈运动。④无效:经过治疗,上述不良症状均没有改变,心电图指标没有任何变化,对患者在日常生活上造成极大的影响。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研究例数x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

  2结果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所有患者中痊愈18例,占35.29%,显效20例,占39.26%,有效9%,占17.65%。无效4例,占7.84%,其总有效率为92.16%。

  3讨论

  3.1中医在心血管疾病临床上的应用现状

  3.1.1大型医院应用较少,基层门诊应用较多

  当前在我国的二级医院与基层门诊中应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是比较常见的,以冠心病为例,患者通常都需要应用1种以上的中药注射剂与1种以上的中药口服成药制剂,甚至还要配合中草药共同治疗。但在三级医院中,特别是三甲综合医院与大型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基本上不会应用中医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

  3.1.2中药制剂多,草药较少

  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的主要给药形式,具有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汤剂等特点。传统的用药方式主要是饮片入药,临时煎汤。但由于对中药的煎煮需要较多的时间,在急症的救治应用不上,因此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全面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在中药处方中,中药汤剂所占的比例由20世纪50年代的85%以上下降至现在的20%左右,且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中药汤剂与中成药的用药比例由20世纪70代的7:3将至现在的2:8,中药饮片治疗的比较不断降低|21。也就表明,在目前临床上(吏用中药汤剂的比较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吏用各种注射剂、片剂及胶囊剂等。无论是大型的综合医院,还是中型的中医医院都是这样。

  3.1.3口服药物少,注射剂较多

  目前,在我国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中药注射剂已有100多种品种,其中应用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品种有28种,而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主要是复方丹参、丹红、银杏叶、红花、川芎嗪、血塞通等品种,但注射剂的销售额却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中药口服制剂的种类虽然有上千种,但其销售额的比重非常小。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制药企业大力抢占中药注射剂市场。但近年来中药注射液引发患者重大不良反应的报道时有发生,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3.2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

  3.2.1中药具有抗心肌缺血的功效

  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属于中医“心痛”、“心悸”、“胸痹”的范畴,其病理机制主要为“因虚至瘀,气虚血瘀,脉络瘀阻”。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心律失常、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等。应用中医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可划分为活血化瘀类、补气安神类及化痰理气类等。若按照药物的有效成分化合物分类可分为黄酮类、生物碱类及皂苷类等,尤其是黄酮类中药,对心肌缺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人参的生理活性成分主要是人参皂苷,而人参皂苷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抗脂质过氧化及消除自由基的作用,以起到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葛根素是一种提取物,具有阻断(3受体、扩张血管及降低心肌耗氧等作用。

  3.2.2中药具有抗心律失常的功效

  心率失常属于中医上“心悸”“怔忡”的范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抗心律失常的中药常见于生物碱类。在苦参中可提取出苦参总碱,可以通过对心肌细胞膜钾、钠离子传递的影响,从而降低心肌的应激反应,并有效抑制异位节律点,对心理失常具有良好的对抗作用。附子含有乌头多糖与生物碱。乌头碱具有镇痛、强心、消炎与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作用,而去甲乌头碱的作用与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相近,能有效缩短希氏束心电图从A?H间期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附子注射液具有改善缺氧的耐受力、治疗心肌缺血与抗心率失常的作用。

  3.3小结

  祖国医学认为,心血管疾病属于中医“心悸”、“郁病:的范畴,是由肝气郁结、情志所伤引起五脏气机不和形成的,主要与肝、脾、心等脏器受累与气血失调有关。或由于郁怒不畅,导致肝失调、气失疏泄,使肝气郁结导致血瘀的形成,而肝郁可造成蕴湿生痰阻络,因此心烦易燥、心悸不宁。或由于情志不遂导致心脾两虚、耗伤心气、气血不足及肝郁抑脾等,导致失眠多梦、心悸胆怯及心烦善虑等。心血管疾病在发病初期由于气滞出现痰湿血瘀,主要为实证,根据病情应以利湿行血、理气化痰、镇心安神治疗为主。久病者的病症由实转虚,如辨证为久郁伤神、阴虚火旺及心脾俱亏等,应以补血益气、扶正安神治疗为主。在中医辨证中,心血管病症可划分为肝气郁结型、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气郁化火型、痰浊内阻型,根据辨证釆取相应的治疗,疗效更佳。龚一萍认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釆用中医治疗,辨证施治,治疗效果明显|3’41。潘成轩认为,应用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能有效调节五脏气机,且均有利湿行血、理气化痰的功效,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16%,说明中医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第2篇:中医疾病诊疗的医学模式分析

  1中医疾病观与叙事医学的内涵

  中医疾病观是中医学认识疾病本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它以时-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中医学是时空医学,这个定性在“病”字中得以呈现病”为形声字。“病”字从“疒”从丙。“广”本义为疾病之意;“丙”既是形声,又是形意。丙是十天干之一,十天干既表时间,又表空间方位,古人用丙来代表天干,将丙置于疒内,说明疾病与丙所代表的时间、方位有密切关系。从中医角度看,疾病是人体阴阳失衡及五脏六腑功能失调的心身状态,而中医疾病观的形成是多学科交融发展的产物,蕴含整体观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疾病诊疗方面,中医疾病观还特别重视既病防变和未病先防。

  “叙事”顾名思义,即按时间顺序讲故事。叙事医学是指医务人员通过倾听患者叙事,将患者故事进行解读和反思,从患者角度出发,把患者的体验经历加入到诊疗的过程中,从而发挥医生和患者双方在诊疗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其核心是共情与反思0。2001年哥伦比亚大学医生丽塔.卡蓉率先在美国提出“叙事医学”的概念,意味着当代医学模式进入“叙事医学”的新时代。

  2叙事医学与中医疾病观的特点

  2.1中医疾病观的思维特点

  2.1.1整体观念(心身)

  疾病就是机体与环境和机体自身对立统一的关系遭到破坏。中医认为机体内外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局部病变和整体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有学者提出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是“时-空-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包括解剖、病理等基础医学,疾病诊断、治疗、预防等临床医学以及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等。

  2.1.2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预防、诊疗疾病的原则。首先,运用辨证论治原则防治疾病时,既重视辨病,更重视辨证。其次,辨证论治主张用药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甚至考虑用药与七情或人格特征相合。《灵枢?通天论》中记载:“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中医主张对疾病的诊疗应遵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深入了解个体化病理机制。

  2.1.3重视心理社会因素

  中医疾病观强调环境、社会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认为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论》63中指出:‘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他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乃至虎狼毒虫,金疮矮折,疰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实际上是对患者患病前后身心状态、体质情况,以及当时自然、社会环境的考察等几方面信息综合分析的结果。

  2.2叙事医学的理论特征

  叙事医学通过深入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改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而医护人员通过他者(包括患者及其他医护人员)的叙事,读懂患者的生活史和内心世界,提高认知、理解疾病历程的能力,增强与患者的交流能力,提高临床治疗的效率,其特点主要有去专家化、社会建构、异质化、重新编排与诠释等7,这也是叙事医学与中医疾病观视域融合的主要表现。

  2.2.1去专家化

  医护人员受传统医学观念的影响,重视专家化的医学形象,重视医疗技术的获得和专业技术的训练,诊疗模式往往比较单一,容易忽视患者对疾痛经历的叙说,不利于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叙事医学并非认为专业技术不重要,而是意识到了长久以来“重技术、轻人文”的医学取向,旨在让医生克服专业主义,重视人病分离,从多方面尤其是患者角度解构疾病病理,培养医护人员的同理心8。

  2.2.2用社会建构的眼光看问题

  社会建构主义强调,每个人的生活轨迹是由社会环境、历史和文化等建构出来的,并非由单纯的生理或心理因素所决定的。叙事医学从后现代的视角出发,在肯定生物因素影响病情的同时,强调社会制度、家庭伦理、人文关怀、个人感受对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以社会建构的视角来看待人类疾病的发展历程。

  2.2.3尊重个体化特征

  不论是医护人员还是社会大众,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对于人的'生理特征等外在差异比较容易察觉,比如肤色、身高等。然而对于心理特质等内在的差异,则表现为较低的觉察力。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注重个体异质化特征,重视心理因素和患者认知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善于聆听患者的叙说,用开放性的态度接受个体间的异质性,提高对疾病诊疗过程进行反思的意识。

  2.2.4疾病故事编排与诠释

  一方面,叙事医学重视患者对过去经历的诉说,采用流动的治疗形式,打破以往封闭式的医患对话,以开放式对话的方式开展一种疗愈和自我疗愈的新模式,重在找寻内在力量,鼓励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重建生命的完整和统一性。另一方面,疾病叙说与重新诠释的过程是医患双方重新认识和反思的过程,通过对患者疾痛的重新诠释,医生自己的心理动力活动在治疗患者过程中持续起作用,斯坦因提出“反向转移”的观点,其内在原则就是“你就是你的患者”,也就是说医生关注自己也就是关注患者,关注患者就是在关注自我,反思自我9。

  3中医疾病观与叙事医学的关系

  3.1整体失调、内外并重的发病观视角下的去专家化理念

  中医学发病观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特异性,同一种病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证候,否认单一封闭的专家化诊疗模式,诊疗疾病时需系统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而非过分依赖专业技术,对疾病的诊疗应深入了解个体化病理机制,对症治疗。

  叙事医学的去专家化理念,主张不仅仅是从专业角度去定性疾病,而是通过聆听患者,与患者沟通,获得更多与疾病相关的个体化因素,充分发挥医患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为疾病康复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中医学内外并重的发病观认为疾病发病情况复杂多变,要结合多方因素充分了解其发病因素,为叙事医学的去专家化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3.2中医整体辨证的诊疗观视角下的个体差异化理念

  中医疾病观十分重视病机的整体联系、恒动变化,其诊疗原则是辨证论治。《黄帝内经》从整体辨证的观点出发,描述了由于人的生理、心理特征,行为特点等的不同,疾病的性质、治疗法则也各不一样。根据阴阳含量不同,将人分为太阳、少阳、阴阳平和、少阴、太阴5种不同的类型M。对疾病的诊疗应遵循“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原则,以患者为中心,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是疾病诊疗的关键。

  叙事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重视个体异质化特征,认为疾病是患者整体的一部分,其内心世界的建构更多来源于其生活史的其他方面,重视心理因素和患者认知因素对患病经历的影响,主张医护人员应善于聆听患者的叙说,收集患者个体化经验,用开放性的态度接受个体间的异质性。

  由此可见,中医注重个体个性特点的疾病诊疗观,为叙事医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同时,叙事医学重视患者心理因素对疾病进程的影响,为中医疾病观注入了新的活力。

  3.3中医疾病观为叙事医学奠定了人文关怀的思想基础

  中医学历来重视人文关怀,强调医疗活动要以患者而非疾病为中心,诊疗过程要贯穿人文精神,尊重患者,关怀患者。首先,医生在诊疗疾病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尊重个体化特征《素问?疏五过论篇》中就曾记载医生临证之时易犯的5种过失,医生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由于忽视患者的生活境遇、情绪变化、疾病始末、精神内伤情况以及诊脉不明等状况,易导致误诊误治。因此,古代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十分重视患者的个体化特征,明确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体现出中医学深刻的医学人文关怀。其次,医生要重视医德问题《素问?征四失论篇》提出不辨明病症的表里虚实是第一失,不辨明病理机制是第二失,不察明患者体质和宿病是第三失,不知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是第四失。第三,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12中的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医乃仁术”的人文观念。要求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还要至诚至仁,感同身受。

  医者与患者交谈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患者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个性特点与患病历程,应全面系统地了解疾病进程,避免先入为主和受定式思维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精神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等经常会被负向建构,被社会贴上“失能者’“异常”等标签。这些患者为此蒙受污名,滋生负性自我认同。因此,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最重要的一点是为其正名,打破被建构起来的不合理概念,认清“异常”和疾患,带着共情理解的态度去面对患者,深入患者内心,为其树立战胜疾患的决心和信心,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

  由此可见,叙事医学的核心是共情和反思,通过解读来访者的生命故事,诠释生活事件对当事人生命的意义,促使其向积极方向转变,说明叙事医学的实践本质上是人文关怀在医疗活动中的体现。

  3.4医者反思

  中医疾病观强调运动变化是永恒的,不仅体现在疾病病程是运动变化的,还体现在医患双方的互动程度、心理因素的影响等方面。早在中国古代,中医医家就开始重视对诊疗过程的反,思《孟子?公孙丑上》云:“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作为医者,要善于反思与剖析疾病的病程特点,分析疾病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疾病转归、预后中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等,要善于把握主要矛盾,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疾病,以不变应万变方能做到正确地辨证论治。

  疾病叙说与重新诠释的过程是医患双方重新认识和反思的过程,通过对患者疾痛的重新诠释,医生自己的心理活动在其治疗患者过程中持续起作用。在医患互动过程中,医护人员在倾听患者诉说故事的同时,表达对患者的尊重,帮助患者对故事进行重新编排与诠释,把问题与个人分开,启发医患双方的思考,重新构建患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结语

  毫无疑问,中医疾病观尤其是其整体辨证观的思想和叙事医学的理念本质上是相通的,医学回归人文,是对中医医学模式的一种肯定。中医疾病观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认识到“无病即健康”二元论的局限性,善于运用望闻问切四诊疗法,对疾病进行辨证诊疗,其整体辨证思想在叙事医学思想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方面,中医疾病观不仅为叙事医学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为现代医学模式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另一方面,叙事医学的出现,赋予中医疾病观新的内容,而且也证实了中医疾病观的系统性、科学性。

【心血管疾病中的中药诊疗的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中药鉴定毕业论文07-19

陈去疾诗词04-17

病中随笔散文10-01

在疾控的实习心得05-21

疾控实习每月总结09-27

疾控实习自我总结09-27

疾控实习小结范文09-27

疾控工作表彰决定01-04

疾控先进表彰决定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