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如何化解学生学习困境论文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 教师经常会听到学生抱怨" 无话可说".笔者观察发现,学生写作文有" 四怕":一怕" 缺少素材",二怕" 表达不清",三怕" 难以取舍",四怕" 视野有限".正是由于学生对写作的" 四怕",让他们陷入了" 山重水复"的思维误区,进而对写作产生排斥和恐惧心理。 其实, 只要教师悉心引导,就能激发学生" 柳暗花明"的写作灵感,让学生在豁然开朗的同时感受到写作的无穷乐趣。 本文以学生写作文的" 四怕"为切入点,探寻作文教学的" 通幽曲径".
一、丰富素材积累
初中生在作文课上抱怨" 没的写",这一现象并不少见。学生写作文时" 没的写",主要是因为作文素材匮乏。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对于周围事物的了解过于表面化,难以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认识, 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
例如为配合" 中秋咏月诗"的教学,教师以《 中秋月》为题布置了作文。学生看到作文题目后,写下的不外乎月光皎洁、亲人团圆之类的陈旧素材。从作文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 中秋月"这一题材的把握仅限于表面。于是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下收集关于" 中秋月"的古诗词和传说故事。学生对于这项作业很感兴趣,在之后一次的作文课上,多数学生都拿出了整理过的素材内容, 其中有不少关于中秋明月的经典诗词摘抄。 教师重新根据这些素材与作文题目之间的联系进行讲解, 要求学生重写作文, 学生也努力创新,在新的作文中加入了" 中秋传说"" 中秋情感"" 中秋思绪"这样的拓展性内容。通过教学实践,学生意识到了积累素材的重要性, 并初步掌握了搜集素材的方法。
二、强化表达能力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 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制约其写作水平的一个问题。同一题材的作文,为什么有的学生可以写得活灵活现, 有的学生却表达生硬甚至偏题跑题?其实这与学生的表达能力有直接关系。
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需要长期的课上练习和课下强化,而且这关系到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表达能力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意识到,如果单纯想让学生" 写得好",不如先引导学生" 说得好".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有着密切关系, 如果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强,那么书面表达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在作文课上,先让学生" 说出来",可以使学生的表达思路更清晰,同时也更能抓住表达重点。
例如在" 七子之歌读后感"的作文教学中,笔者先组织学生讨论了闻一多写这组诗的时代背景,并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的阅读感受。 起初学生的观点拘泥于诗歌表面的" 爱国"" 思念"等情感的表达,于是教师进一步提问": 哪句诗表现了作者对殖民主义的抗争意识?" 学生经过思考后指出":'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表现出作者的抗争意识。"教师继续提问": 哪一句表现了作者无奈的伤感? 哪一句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情眷恋?"通过教师的层层点拨,学生在其中探索到" 悲愤"" 无奈"" 思念"" 深情"" 忧郁"等多种情感,通过口头讨论,学生的书面表达也更加精准。这说明在学生作文表达能力的提升中", 说"与" 写"可以同时进行。
三、合理取舍素材
著名作家雨果在谈到写作技巧时曾说:" 我就像贪心的孩子摘来无数的果子,但是我给你品尝的只是其中最甜的那几个。"这句话形象地说明提炼素材有多么重要。初中生写作,有了素材之后将要面对的就是" 素材取舍"问题。有些学生认为自己辛辛苦苦积累的素材最好能全部用上,也有学生认为素材越多作文内容就越丰富,这些片面的认识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逐步纠正,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中" 主次有别"的重要性,也就是提炼素材的必要性。
例如在完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后,教师布置了以" 童年"为主题的半命题作文。一位学生以《 童年的记忆》 为题目,记述了自己在外婆家度过的童年时光。从选题角度来看,学生对素材的选择是恰当的,但是在实际写作中,学生同时写了" 外婆做菜"" 舅舅浇地"" 捉蛐蛐"" 偷苹果"等回忆,这些素材交织在一起,使人看不出重点,而且表达也很混乱。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 大刀阔斧砍下去",要突出" 万绿丛中一点红",这样才能突出重点,使读者眼前一亮,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经过教师指导后,该生保留了" 外婆做菜"和" 偷苹果"两部分素材,重点通过外婆做的饭菜来突出" 童年的味道",通过写" 偷苹果"详写童年的快乐。这样的作文能够做到重点明确、表述清晰,而且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更有条理。
四、拓展写作视野
学生的认识视野决定其知识结构。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认知被局限于教材当中,造成了其知识体系的单一与片面。 素质教育则要求学生拥有更丰富的知识储备,学习视野要具有开放性和拓展性。这一教育理念的转变反映在作文教学中, 则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更多" 探索世界、认识自我"的机会,并将这种人文情感渗透在作文教学中。
例如在以" 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利用幻灯片让学生观看当下环境遭到破坏的恶果。对于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学生们感想很多,笔者要求学生将这些认识融入作文中,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但是在批阅过程中,笔者看到学生对于" 环境保护"的认识多数都是" 口号式"或者" 呼吁式"的,不但感想雷同,而且作文格式也高度相似。
为什么会有上述现象? 在深刻反思后笔者意识到,学生从画面了解到的内容与实际生活有较大距离,由于视野局限,学生对这一主题的认知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认识到这一点后,笔者以" 我的低碳生活"为主题再次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天去实际感受并践行" 低碳生活",而且必须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写作素材。在二次作文批阅中,笔者看到学生作文中的" 假大空"现象明显减少,有的学生列举了" 与父母坐公交车去公园"" 步行去买菜"" 收集家里的废旧电池和电子垃圾"" 帮妈妈制作洗洁精"等内容,其文笔虽然稍显稚嫩,但是对于作文内容的把握以及真情实感的表达却有很大进步,而这正是拓展视野的结果。眼界决定境界,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站位要高、视野要宽、观察要细、抒情要真。
初中作文教学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强化,也是为高中作文打下基础的关键阶段。在新课程视野下,初中作文教学不能再满足于" 思路清晰、语句通顺"这样的基本要求,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而言,作文更是其知识储备、社会感知、自我价值、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综合表达。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在学生陷入" 山重水复"的思维误区时,帮助学生找到写作方向,引领学生进入意趣盎然的写作新天地。
【初中作文教学如何化解学生学习困境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几何教学如何入门教育论文08-19
作文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观察论文04-05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的论文03-23
如何巧妙化解职场冲突11-29
如何用沟通化解冲突04-26
如何正确化解职场压力12-19
论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论文07-12
钢琴教学如何提高学生演奏能力论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