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早寒江上有怀》阅读答案及赏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早寒江上有怀》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简析“乡泪客中尽”一句中,“尽”字的意蕴。(3分)
(2)阅读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3.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2分)
4.“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5.用简洁的语言描绘“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的景象。(3分)
6.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7.说说“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景的妙处。
参考答案:
(1)尽:用完,没有;(1分)思念家乡的泪水已经在客乡流完(1分);一个“尽”字道出了作者离家之远,飘零之久。(1分)
(2)诗人描写了江上早寒的凄清景色(1分),异乡漂泊的境遇(1分),抒发了旅人怀乡,思归不得的悲戚(1分)和仕途不顺,人生失意的落寞(1分)。
3.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从诗中木落叶、雁南度和北风吹,可知写此诗时是在秋季。
4.不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透露出了作者思乡念亲的心情。
5、秋风乍起,树叶纷纷飘零,大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涌起层层巨浪,令人倍增寒意。
6、诗歌表达了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7、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树叶渐落,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点出题目中的“早寒”。作者活画出一副深秋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二:
1、 本诗写的是哪个季节?
答:本诗写的是深秋季节。
2、 简要概括“木落雁南度”所描绘的两个场面。
答:树叶凋零 大雁南飞
3、 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落木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萧瑟凄清的景象。
4、 说说“乡泪客中尽”中“尽”字的表达效果。
答:“尽”字夸张的写出了诗人因思乡而眼泪流干,淋漓尽致的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5、“平湖夕漫漫”这一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烘托出作者迷惘、茫然、苦闷和傍徨的心绪。
赏析:
《早寒江上有怀》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此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之情。
本诗从萧索的秋景入手,写出客居异地时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以及面对隐居与从政的抉择时的迷茫心情。诗人在异乡遥望故乡,深深地眷念襄阳、襄水,但故乡可望而不可及,只能垂下思乡之泪、遥看天际孤帆。这一种飘零之感只有羁旅中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这首诗透露出作者长安碰壁之后的牢骚和惘然,思乡之情和写景之句浑然一体,深沉含蓄。全诗情景交融,言淡而意远。而发自内心对寒江的怀念之情,由此引发了首尾呼应。
创作背景
公元727年孟浩然曾(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至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当作于漫游长江下游时期的一个秋天。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早寒江上有怀》阅读答案及赏析】相关文章:
《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原文及赏析05-16
元好问《秋怀》阅读答案及赏析01-13
齐己《早梅》的阅读答案及赏析10-19
春夕旅怀阅读答案附赏析04-24
温庭筠《商山早行》阅读答案及赏析01-17
题寒江钓雪图原文及赏析12-11
白纻辞月寒江清夜沉沉翻译及赏析02-20
《北山》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09-23
《岁暮》阅读答案和赏析11-09
秋月阅读答案附赏析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