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婆婆来了》观后感

时间:2021-07-07 19:17:5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婆婆来了》观后感

  岁月如歌(常青)

《婆婆来了》观后感

  在以婚姻为载体的家庭生活里,婆婆媳妇间的和睦相处是人们对幸福最高的期望值,尤其对那些与婆婆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年轻夫妻来说更是如此。

  年轻的夫妻间闹点矛盾是小事,俗话说:夫妻没有隔夜仇,床头吵架床尾和。但如果加上婆婆就会使问题复杂很多,因为中国尊老爱幼的传统就意味着对老人不仅要听从,有时甚至是要屈从,做不到那肯定就会麻烦不断。

  《婆婆来了》讲得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婆婆王美琳看到儿子王传志大学毕业并考上了公务员,而且是在北京当公务员,认为自己的儿子将来是要有大出息的人,以后当大官是没跑的了,所以在儿子结婚后,并不征求儿子媳妇的意见,直接转让了家里的土地,然后拿上二十万元的转让费举家来到了北京。她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一家人能够生活在一起,在北京发展并一起创造全家人的幸福生活。这种想法有错吗?本来没有错,关键是机会吗?却也不是什么机会。

  到了北京的婆婆王美琳用她那农村特有的质朴与直率的性格直接插手儿子的这个家,支配着这个家。于是婆媳之间两个不同时代的、都有着独立性格与主见的女人就不断地爆发出各式各样的冲突。

  婆婆认为这个城里长大的媳妇不是过日子的人,只有自己的儿子才是家里的顶梁柱,而媳妇能花钱、爱购物、不找工作,除了漂亮之外,几乎没有哪点能入婆婆的法眼。何况这位北京女孩脾气还那么大,听不得一点"指教",受不得一点委屈,一生气动不动就跑回娘家,儿子却拿自己的媳妇没办法。在拿媳妇没辙的时候,背后就只有教育自己的儿子,能有点男子汉气概,使儿子也开始跟自己的.媳妇闹对立。

  这一闹可不得了,本来可以通过商量能够解决的事情,逐渐闹成了一种僵局。儿子的心里因为背着要报答一家人供自己上大学的情债,所以宁可委屈自己也决不愿自己的母亲与哥嫂受半点委屈,他只有当母亲与自己的媳妇发生冲突的时候无原则地站在母亲一边,让媳妇一起跟自己受委屈,他的潜意识里觉得夫妻间的伤口好弥合,却没有考虑到这样做是否有自私的嫌疑,是否会造成对夫妻感情的伤害,是属于一厢情愿。

  其实婆媳之间的冲突,完全是两种文化意识和两种生活观念的冲突,是城乡间两种不同的教育背景、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所造成的矛盾。当媳妇何琳为大哥大嫂找到工作全家一起高兴的时候,对方因不久又失去了工作埋怨都最终落在了何琳头上,当何琳因听到婆婆与别人议论自己家人的"不是"冲突起来挨了丈夫打的时候,不知内情的丈夫总是把错归结到妻子一边,这种不被理解、甚至误解、曲解的行为是那么深地伤害到一颗同样善良的城市女孩之心,使何琳一度绝望决心走上离婚之路。

  难道婆婆真的希望自己的儿子媳妇离婚吗?当然不是,不然的话我们就无法理解她的质朴和善良是否真实。在儿子媳妇的婚姻关系出现危机的时候,婆婆是主动站出来承认错误,进行抚慰、规劝和挽留的人。她突然表现出的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和对媳妇的好,让两颗同样善良的心于一刻间实现了包容、关爱与感恩。

  如果说从《婆婆来了》最初的矛盾与冲突中,大儿子因打人而失业,女儿因做买卖而债台高筑,二儿子因心不宁造成工作失误公务员被辞退,从而我们把矛盾的根源归结为婆婆决策失误和一厢情愿的话,那婆媳间的和好甚至彼此尊重,我们是否该把功劳归结为彼此认识的提高和心地的善良所致?

  婆媳间矛盾的和解其实来源于一种角色的转换,婆婆最终理解媳妇其实很爱这个家,她为这个家也在做着种种努力,包括给自己其他的儿女找工作,虽然他们因为做不好或者期望值太高而没有取得成绩甚至失败了,这都怨不得别人。而媳妇对婆婆的理解是因为婆婆能从对立面站到了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当媳妇怀孕的时候,婆婆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仍在坚持不懈地为媳妇熬汤来补充营养,当大儿子和媳妇失业以后,她去卖煎饼来贴补家用,当儿子要把房子卖了去还债的时候,是她站出来反对,要求必须争得媳妇的同意,当二儿子公务员被辞退的时候,她解决了家庭的债务危机和感情危机,并为大儿子买下菜摊,找到了一家人和睦相处才是福的正确生活之路。

  这就是生活,尽管可能出现种种波折和坎坷,尽管可能因相互缺乏理解而不和,尽管可能因自己对生活的期望值太高而失落,但都不足以阻挡生活的脚步,只要我们够坚强,能够明白生活和幸福的真正意义,就一定能把失去的幸福重新寻找回来,一家人其乐融融。平凡怎么了?平淡又怎么了?虽然缺乏奢华和人为的浪漫,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

【《婆婆来了》观后感】相关文章:

婆婆来了 语录05-19

婆婆来了的经典语录台词08-30

婆婆来了读后感09-01

小说《婆婆来了》读后感05-24

偶像来了的观后感06-05

狼来了的观后感08-12

感谢婆婆01-19

《死神来了》观后感08-27

我的婆婆经典散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