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的读书笔记(通用12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荷花淀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荷花淀的读书笔记 篇1
初春,姥爷便开始忙乎起来。年过八旬的他还拥有一口湖,他在湖里栽种莲花,在初春时就忙着在湖里填肥了。
姥爷其实是希望我随他一道去的,他想把这口湖留给我照料,姥爷并没有什么亲戚,但这口湖是他一辈子的心血,姥爷舍不得它。
但那时我是怕姥爷的,我还记得姥爷呵斥舅舅时的样子;姥姥护着舅舅被姥爷鞭打时的样子;舅舅跪在姥爷面前的样子。于是我开始躲着姥爷。
气温转热了,房梁上去年的新燕已经有了它们的孩子,每天正忙于照料燕雏,姥爷出去的次数更频繁了。
某个晌午,我正在捉母鸡,旺哥惶惶张张跑来,冲姥姥耳旁说了什么,姥姥手中的竹篮瞬间倒地了。
从那以后我就没见过我的姥爷了,姥爷成了儿时的一个踩破的梦,是破碎的,也是虚无的。
七月的中旬,天气已经十分燥热了,赤脚在石子路上走是刺痛的了。
舅舅带着我一大早便出发去姥爷的荷花淀了,清晨时露水还尚在,空气微微湿润,清凉的风带着露水扑在脸上,舒服极了!舅舅抑郁的心情也大为好转。
我伏身在船上,看着老大的太阳慢慢爬上来,舅舅在船头驭船,望着太阳,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了。
很快的,便划到了湖中心,那里,荷花正迎着太阳绽放开来,碧绿碧绿的荷叶中,还含着昨晚的露珠,晶亮晶亮的。
荷叶,荷花,在荷花淀中交错着,缠绕着,延伸着……
我伏在船上,手拨弄着清澈的湖水,看着水底的鱼从指间缓缓游过。
太阳已升得老高了,周围也嘈杂起来,我摘了一顶荷叶顶在头上,阻挡着炎热。
并剥下一颗一颗饱满的莲子塞进嘴里,那莲子的芬芳就从我的齿间溢出,扩散开来。看着我吃得不亦乐乎,舅舅也终于绽开了那久违的笑颜。
黄昏,那金黄金黄的鳞片仿佛镶嵌在荷花淀上,闪烁着亮光,荷叶,荷花也都涂上了金色。
舅舅背着手中拿满莲子的我,往回走。
我相信姥爷,一定在荷花淀中微笑着,他一定原谅了舅舅,他一定还在荷花淀中的,只是我看不到他。
只是我再也不可能和姥爷一起在荷花淀中采莲子,挖莲藕了。
但我知道明年荷花淀还会这样美……
荷花淀的读书笔记 篇2
《荷花淀》是最能代表孙犁小说风格的优秀短篇小说。孙犁是一位以写冀中农村人民抗日斗争而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冀中平原的泥土气息,在艺术上,独有一种清新、真挚、自然而又明丽的风格,其作品素有“诗体小说”的称誉。
《荷花淀》讲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的故事。
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
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妇女典型。她勤劳、能干,编苇席,一会儿“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贤慧、温柔,敬重老人,疼爱孩子,体贴丈夫,在她身上有着我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水生嫂虽然爱丈夫、爱家庭,眼光却不狭隘,她能识大体、顾大局,懂得如何处理爱国与爱家的关系。当她知道丈夫报名参了军,虽然也心疼丈夫,依恋不舍,但她还是很快欣然同意,并为丈夫准备好了行装。
白洋淀的妇女不仅是勤劳、能干、识大体的,也是多情的、乐观的、坚强的。男人们参军才走几天,水生嫂和几个青年妇女便找借口去探望他们,她们对自己的丈夫有着深切真挚的爱。当然,她们又是乐观的。在没有见到自己的亲人时,她们虽然最初“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但她们“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这些情感丰富,爱说爱笑的女人们在遇到敌船时,虽然也心跳,但却不胆怯,不手软,她们机智地将船往荷花淀里摇,并下定决心,“假如敌人追上了”,决不投降,“就跳到水里去死”,表现出了坚定沉着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回村后,这些经受了战争洗礼的妇女们的精神境界有了新的飞跃,她们很快也学会了射击,拿起了枪杆子,成立了一支自己的队伍,“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水生嫂等妇女们的成长,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冀中人民在民族自卫战争中的巨大变化。作者通过塑造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群像,歌颂了冀中地区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战的革命斗志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荷花淀的读书笔记 篇3
《荷花淀》是孙犁在抗日时期写的小说诗化的文章。孙犁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都是极具鲜明个性的存在。明明描写抗日战争,却甚少描述战势的硝烟,而多在描绘冀中白洋淀一带水乡农民的斗争生活。这一首清新优美的抒情诗令我尤为喜欢。
《荷花淀》突出描写了一个女性人物——水生嫂。
开篇描绘了夏夜里水生嫂在院中编白洋淀席的静谧场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晚的静,更突出了水生嫂的心灵手巧、勤劳等特征。“她像坐在一片洁白地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句话,运用了两处比喻,表现了水生嫂能干,也表现了水生嫂是一位普通的心灵纯洁的农村勤劳的妇女。
“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说明了水生嫂每天都会给水生留门,表现了水生夫妻关系的亲密。同时也为下文水生说明天去大部队埋下伏笔。在水生回来后,没有苛责,而是站起来要去端饭,也说明了夫妻俩的信任和恩爱。在后来听到水生要去大部队。“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侧面描写了水生嫂听到消息后,又惊又喜的心理。惊在水生明天就要去出生入死了,时间那么急,任务又那么重,水生嫂对水生的担心和心疼,喜在水生要为国家、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作为妻子也为他感到自豪。“你总是很积极的”同样也是这个意思。
在水生等青年人走后没几天,几个妇人便偷坐一只小船上,去找自己的丈夫。快到晌午,“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这句话写了凉
风和水,用一阵风使周围的景都动了起来,生动形象地为下文女人们朝着愉快地事情想,变得快乐起来埋下伏笔。又“水面没有一只船”,说明有大事即将来临,之后,日本船只发现了她们,女人们想:假如敌人追上来,就跳进水里去死吧!表现了这群农村妇女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段话,把荷花淀中的大荷叶比作铜墙铁壁,把粉色荷花箭比作哨兵,哨兵是正义的象征,在这儿为下文遇到战士们及水生等人作了铺垫。
女人们在那儿之后,学会射击,学会配合子弟兵作战,与日寇作斗争,表现出她们是中华好儿女。《荷花淀》塑造了一群勤劳淳朴,顾全大局、深明大义、勇敢机智的农村妇女形象,令我深深敬佩!
荷花淀的读书笔记 篇4
以诗化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战争中的人性美、人情美的颂歌——题记
孙犁的作品以写冀中农村人民抗日斗争而著名,其作品具有浓郁的冀中平原的泥土气息,在艺术上,独有一种清新、真挚、自然而又明丽的风格,素有“诗体小说”的称誉。而《荷花淀》则是最能代表孙犁小说风格的优秀短篇小说。
该文主要描述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青年妇女逐步由普通劳动者成长为机智勇敢的抗日游击战士的过程,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以及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值得关注的是,该文如诗般的语言、环境和对新型农民人性美、人情美的赞颂特别是对男女间的爱情的大胆抒写,这与国统区小说中对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愚昧、残酷的揭露是完全不同的。但也因此,文章中对北方农民的描写也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浪漫主义色彩而缺乏全面性、客观性。
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作者写人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抓住最能展现人性美、人情美的场面,人物语言、动作,细节等,准确传神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凸现人物的可贵品质。作品写水生嫂等妇女如何组织队伍,练兵习武,如何配合主力部队打击敌人等场面、情节,采用的是粗线条勾勒,而对于那些最能表现水生嫂等妇女内心深处感情世界的细节、举止、言谈、场面等,则采用工笔细描。如水生嫂与丈夫话别那个片断,就写得很精彩。
深夜,水生归来,告诉妻子自己“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疼爱丈夫的水生嫂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她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个细节非常传神,其中“震”、“吮”两个动作,把一个钟爱自己丈夫的妻子,不忍与他分离,又极力克制自己感情的复杂内心准确地表现了出来。接着,“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这简短的话语,既带有对丈夫的赞许,又似有依依不舍的嗔怪,同时又似乎透露出人物不甘落后的自尊。再后来,“女人没有说话”,同样准确地传达出了水生嫂此刻内心既痛苦,又强压痛苦的复杂心态。但也有人指出某些地方体现了作品人性的缺失,如战斗结束时,“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但我觉得这看似冷酷,实际上包含了一种埋怨和担心:“不是才告诉你们要坚强的吗?怎么我们才走几天就受不了了,刚才有个万一怎么办?”
如诗般的语言和环境描写。作品开篇便从水生嫂“月下编席”切入,景色被渲染得很有诗意,它使人物与明月、清风、银白的水、透明的雾以及清清的荷香,共同构成了妙不可言的诗的境界;同时,这景色又与具有人情美的人物交相呼应,彼此映衬,有力地烘托出了人物的心灵美。再有:“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这段景物描写,通过奇妙的比喻,使景中有情,很好地抒发了作者对抗日军民的深切之爱。
至于作者的主观性和浪漫主义,在描写人物以及战争场景方面都有体现。作者所描写的抗战时期的北方人民,有人说是作者的“美化”,我觉得倒不如说是“选择”,或者“过滤”。因为在抗战时期,众多革命作家都按政治标准将人归类,而作者正是“选择”了那一部分积极参与抗战的底层民众,而且是“选择”了他们身上的'热心抗战、充满信心、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和人类亘古不变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作为讴歌的对象。这也成为在战争时代能够激励和鼓舞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国家的力量的源泉。作者所描写的战争场面,只有短短两句:“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而后面战士们的欢笑、议论才是主体。作者将战争的残酷与激烈略写,也是经过“过滤”的。作家创作时的主观性当然和他的革命战争的经历和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荷花淀的读书笔记 篇5
孙犁小说中的故乡景象不仅仅充满了现实的生活感受,还充满了对故乡的诗意描述。
例如,在《荷花淀》的开头,作者写道:“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啊!明月,凉院,白苇眉子,少妇……短短几十个字,作者呈现了一轮美丽的水乡农家美景。
这些诗意的描述几乎让人感受不到战争带来的沉重压力,作者敢于打破既定的现实生活框架,以绚丽的浪漫色彩凸显残酷的现实斗争,这是他家乡情结的特殊表现。孙犁用这样如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完美的家乡画卷,展现了冀中平原与白洋水淀上的诗情画意。
孙犁作为一个农民,从本质上讲,深深地眷恋着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冀中平原土地,这是他的根。仅有深深扎根在家乡的土地上,才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作品。
孙犁作为一名农民知识分子作家,他将创作的触角延伸到冀中农村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具有各自的情绪色彩,深情地记录当时年代农村的狂风暴雨,生动地体现了农民在那片土地上的战争和革命。
孙犁像艾青一样,用感激的泪水写下了对家乡土地的热爱,唱着家乡美丽辽阔的平原水淀,赞美着家乡淳朴善良的人们。
荷花淀的读书笔记 篇6
《荷花淀》是孙犁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描述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白洋淀地区的一个令人喜悦的故事。作品充分体现了孙犁鲜明的三大创作特色:描述的是冀中一带尤其是白洋淀地区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善于用精练的笔墨,写出人物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小说带有浓郁的抒情味道,用散文诗的语言来写小说。作品选取白洋淀一隅,在抗日战火硝烟弥漫的大背景下,主人公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就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荷花淀》不只是一篇小说,由此发端,构成了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创作流派。它的不事雕琢和语言的简洁清丽,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荷花淀》也不只是一篇课文,由此发端,给学生以清新的生活气息、浓郁的语感和美感,让语文课属于学生,使他们有机会发表、有时间思考、有空间参与,在新课程标准下更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本事、辨析本事、表现本事。所以,我把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采用“引疑——-议疑——-释疑”的基本方式进行师生双向交流。但因教学时间限制,仅就“夫妻话别”前的景物描述和“夫妻话别”、“商量探夫”两段对话描述进行鉴赏讨论,到达让学生掌握学习小说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的特点,从环境描述、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的目的。
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述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掌握学习小说一般方法。
这就是我对《荷花淀》这篇课文的看法。
荷花淀的读书笔记 篇7
读罢孙犁的《荷花淀》,就仿佛有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朴鼻而来,一幅幅淡雅、幽静的画面展此刻眼前,使人感到“诗体小说”的诗意:用诗一样的语言,创造了诗一样的意境。
作品第三节,写水生嫂深夜编席。“她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两个比喻,既写出了夜的深远,又表现了水生嫂勤劳、朴实的品质。作者让画面随人物的视线推移:“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写银白的淀,使画面淡雅,写轻纱般的雾,又使画面静中有动,而荷叶荷花香更使这宁静优美的意境增添了色彩和质感,这是作者经过周围的景物抒写了自我完美的感情、愿望和梦想。不仅仅如此,这幅画还隐寓着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景色是平静优美的,而水生嫂的心境却不平静。夜这么深了,丈夫还没回来,她正在焦急地在等他呢。可见水生夫妇的笃深情意和恩爱,这与后面描述夫妻话别场面相照应,突出了人物性格的构成和发展,表现了水生嫂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可是,日寇的侵略破坏了这完美的生活,这就奠定了水生嫂最终决定参加抗日斗争的思想基础。这一段的景物描述把写景、抒情、心理刻画融合在一齐,象一曲随风飘来的乐曲,又象涓涓流水奏出的完整的乐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言尽而意无穷。
这夜景的描述作者抓住了“静”,文中对中午的描述却抓住了“动”。“这风从南面吹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象无边跳荡的水银。”廖廖几笔勾勒出了中午的荷花淀动态中的静美,衬托出荷花淀的明朗。景物描述的明快节奏使我们从中看到了这群年轻妇女装了一肚子的不快,那跃腾的浪花正暗暗反映出这群妇女乐观的精神。
淀上风光的描述,词浅意深,意境优美。能够想象:一群妇女坐在小船上,身后是一望无际的荷花淀,近景远景层次井然,线条分明。让这群妇女处在这种特定环境中,从她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同时从稻秧、芦苇、浪花的起伏跳跃,我们仿佛听到这幅画面外的风声、水声,那就是当时风起云涌的抗日的时代潮流。一处景物的描述,竟然能反映如此深刻的资料,可见作家笔底的功力的深厚。
倘若我们对文中的几段景物描述比较嘴嚼一番,会从中获得无限完美的享受。它们的构图不一样、意境不一样,那诗一样生动而凝炼的语言,创造了画一般美的充满诗情的意境。孙犁“诗体小说”的风格,我们从中可见一斑。
荷花淀的读书笔记 篇8
《荷花淀》这篇文章,不长,细细地品读下来,也就花了10分钟的样子。但是读完后,给我带来的震撼,却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荷花淀》讲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的故事。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妇女典型。她勤劳、能干;她贤慧、温柔,敬重老人,疼爱孩子,体贴丈夫,在她身上有着我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水生嫂虽然爱丈夫、爱家庭,眼光却不狭隘,她爱自己的丈夫,作为一个女人,这可能是她的全部,这是自私的;但是她更爱自己的祖国,这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全部,这是无私的。白洋淀的妇女不仅是勤劳、能干、识大体的,也是多情的、乐观的、坚强的。
读完这篇文章,仿佛感觉一阵阵的荷花香扑面而来。水生的阳刚,水生嫂的贤惠与开朗,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当我读到水生坚定地对水生嫂说到的一句:“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时,我的精神为之一振,一种叫感动的东西蔓延我的全身。我从水生这句话中读出了中华民族的坚强,读书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豪迈气概。水生嫂流泪了,我想,她的脑海或许浮现了许许多多的画面,她也曾犹豫,也曾不舍,但是为了和平,为了幸福的生活,牺牲小我,又算得了什么?
水生终于还是和水生嫂告别了,没有情谊绵绵的不舍,也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辞,平淡得甚至像杯淡淡的白开水。然而就是那普通的话语,却让人回味无穷!国难当头,有多少儿女私情被置之脑后,在涓涓细流之下,却是暗涛汹涌。这种宁静祥和的生活即将被残酷粉碎,作为炎黄子孙,又怎么能坐视不理?
从这篇文章中,我读到了美,人情美。人情美就美在乡中的人民既热爱自己的家乡,又热爱自己的家庭。我们难以想象二者的分离,此地一别,或许来日就永远也无法再相见。然而如果人物只顾个人的缠绵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我们会报以鄙夷;如果人物为国家利益而完全置家庭于不顾,我们又多多少少感到一些遗憾。作者将两种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一份真挚和谐温馨美丽的人情。这群热爱生活的人们生活在荷花淀,荷花淀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更加美丽迷人,他们也因为荷花淀的映衬而更加美丽可爱。一幅幅美丽温馨的画面为我们诠释了美的真谛,美在自然,美更在人的心灵。
读完全文,我竟感到了一丝遗憾——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见过战火硝烟,也就无法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情的温暖和任何的崇高。但又转念一想,只要我们去热爱生活,用心感受生活,也就能发现生活中的荷花淀。
荷花淀的读书笔记 篇9
夏日的五六点光景,沿着天边微白的亮,我顺着一条青石砖的小路走近了荷塘。
曲曲折折的荷叶,小心地呵护几颗晶莹的露珠,清凉的晨风吹着整个荷塘舞了起来。这像是一次清晨的舞会,碧绿的荷叶自愿充当伴舞的使者,一倾一转都衬着美丽的新娘。它们中间有的优雅地展开粉色罗裙,有的害羞的还不敢自由的起舞,就仅仅露出了白皙的脸庞,像是一位刚出水的美人,亭亭玉立,在荷花中央荡着兰州,转身对你回眸一笑……
我像是听见了荷花深处的鸥鹭拍着翅膀飞走了,整个荷塘都从睡梦中醒来,抖去惺忪的睡意,精神抖擞地望着荷塘的边缘,像是在等候着什么。到底是谁,谁惊扰了它们的清梦?拍水声由远而近,一滴水快速地和水花溅在空中又迅速的落下,却从不见有间隙,都和着一种急速的拍子快速前进,就在荷花的边缘,我看见一只小巧的木舟快速地驶了进来,船上人的黑发被风吹乱,不一会儿就消失在了荷花深处……
可水面还是异乎寻常地热闹,几个女人的小舟后面还有一艘硕大的日本军船,他们笔直地向荷塘开来,却又迫于水面低下,在荷边停了下来,朝着荷塘随意地放了几枪,又惊起一排鸥鹭凌空而去。女人们在荷塘里,手扶着小舟的边缘,船上空无一人,只有一只来时摘下的莲蓬,稳稳地睡着。军船想要掉头走了,然而却又有一排枪声响起,有的打中了船,有的打伤了军船上的日本人。船开始进水了,船上的人设法抽走已经进仓的水。又是一排枪声,又有几个日本人应声倒下,野鸭都扑棱棱地飞走了。这一片荷花动了起来,枪声一次比一次紧,比一次急,像急促的鼓点,又像滚坡的大石。军船上的人也备好架势开枪,然而却看不见到底是谁在开枪,谁在射击,只能胡乱地打到荷叶上,荷叶微微抖了一下便也就又和刚才一样,一声一声枪声比暴风雨来的还猛,十几分钟后,枪声总算歇了,一片沉寂,几名战士从荷叶下露出头来,这些战士当中也有几个女子的丈夫,然而他们并没有嬉笑,女人们又上了船,轻轻地拍着水面离开了荷塘,剩下一片静静的荷花……
又看见了荷塘上空一片广阔的水田,那淀中的女人们在快速的弯腰,插秧。又望见了旁边水田中的我和奶奶,奶奶的秧苗已经快要插到尽头,而我的一排秧才插了寥寥几行。她们的秧横竖都成直线,被风吹着轻轻地舒展身体,像一道亮丽的风景。我插的秧横七竖八,歪歪扭扭,像一堆乱草。望望她们,腰上别着几个秧团子,一只手按着团子底部,另一只手取下一小撮秧苗,伸长手臂插入田中,一取一插,一插一取,连续动作成百上千次,腰却一直是弯着的。我试着按着这种办法插秧,却不一会儿就完全累的趴下了,腰又酸又痛,赶紧站起身伸了一个懒腰。再过几日,这里的田全被她们有生命的颜色装点完了,一片绿色。过了几个月,秧苗已经长大了,一片金黄,风吹着热浪一层一层涌,女人们的背影又消失在田野中,只听见刷刷的镰刀声,荷香夹着稻香飘到了我的鼻中。
我眼前的景色渐渐褪去了,剩下一片美丽的荷塘。我突然坐正了身子,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怀。我一直以为革命,国家的存亡离我们很远很远,那是历史的走廊的最后一节,而我们走在充满阳光的外廊。那是经历了几十年沉下的历史。就像一本发黄的教科书,如果不被翻起,将永远被少年遗忘在历史的角落。我原本以为爱国,为国捐躯是一种男子汉所特有的行为,却从不明白女子一样可以惊天动地。哦,不,不是惊天动地,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着,本本分分地为共产主义提供资本,也为他们创造机会,那是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气概,是一种舍生忘死的精神,是伟大亦是平凡。
九十年的风风雨雨,我们拼搏而又神气的走过了,那一路的腥风血雨,艰难困苦都让我们的先辈挡去了,留下了一个像血一样热情,莲一样清白高雅的中华大地。我们的生活多美啊,她像春天一样绚丽。也许我做不了像他们一样伟大,但是先辈们的精神早已融入我的血液,我将为国贡献出我全部的力量。当我听见山区小学堂书声琅琅,看见荒废的土地变成田野,街边不再有蓬头垢面的异乡人,我将多么自豪,多么大声说:“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我回头又看了一眼荷塘,晨间的阳光照在荷花上,我的脸上,一种别样的温暖袭上心头。我伟大的母亲啊,你多像这一池的荷花,而我就将永远像露珠一样,陪伴你度过每一个寂寞的黑夜。最终,化为雨点,投入你永恒的芬芳中。
荷花淀的读书笔记 篇10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题记
2019年7月11日,是孙犁先生逝世十七周年纪念日。作为孙犁先生读者,我想写篇文章纪念他。2004年春季学期,学习抗日小说《荷花淀》,认识孙犁先生。《荷花淀》选自《白洋淀纪事》(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版)。经作者同意,略有改动。
1945年5月15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孙犁小说《荷花淀》。《荷花淀》发表三个月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孙犁先生发表小说《荷花淀》,就像庆祝自己32岁生日。后来,写中国文学史的,追认孙犁先生为“荷花淀派”创始人。2004年学习《荷花淀》,是什么感受,只能翻当时的笔记。十五年后,重温《荷花淀》,是什么感受,只能麻烦读者继续看下去。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小说开头很美,接着是白洋淀人的劳动生活: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低着头”表现水生嫂性格:传统贤惠的农村妇女,对丈夫很顺从;用不满的语气表达满意的心情,有一点生气,但没反对,说明水生嫂深明大义。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前面说过水生嫂深明大义,现在可以看到,水生嫂对家庭很有责任感,对丈夫依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表现水生嫂坚强,对丈夫给予的理解感到欣慰。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说明水生嫂坚强和对丈夫的忠贞。这一句是小说中分量最重、内涵最丰富的一句话。
“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
‘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
‘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通过对话描写,表现她们不甘落后、追求进步、追求平等、勇敢自信。“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小说结尾,就如《论持久战》指出的那样——兵民是胜利之本。
荷花淀的读书笔记 篇11
这天,我上网去读了孙犁的《荷花淀》,读完后,一幅幅淡雅、幽静的荷花画面展此刻眼前,使人感到“诗体小说”的诗意:用诗一样的语言,使人身临其境。
作品第三节,写水生嫂深夜编席。“她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两个比喻,既写出了夜的深远,又表现了水生嫂勤劳、朴实的品质。作者让画面随人物的视线推移:“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写出了淀中的完美景物,使画面淡雅,突出了水生嫂像雪白的淀一样善良,而荷叶荷花香更使这宁静优美的意境增添了色彩和质感,让人看上去更加真实,更加朴素。不仅仅如此,作者还用画来衬托出人物的感情,景色是平静优美的,而水生嫂的情绪却不平静。她在这么晚的时候编竹席其实是为了等他的丈夫回来。可见水生夫妇是多么的恩爱,这与后面描述夫妻话别场面相照应,突出了人物性格的构成和发展,表现了水生嫂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但是,日寇的侵略破坏了这完美的生活,这就衬托了了水生嫂最后决定参加抗日斗争的坚决果断。这一段的景物描述把写景、抒情、心理刻画融合在一齐,象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又象一首用轻音乐奏出的完整的乐曲,以景衬情,情景交织在一齐,还很和谐。
这夜景的描述作者抓住了“静”,文中对中午的描述却抓住了“动”。“这风从南面吹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象无边跳荡的水银。”廖廖几笔勾勒出了中午的荷花淀动态中的静美,衬托出荷花淀的美丽。景物描述的明快节奏使我们从中看到了这群年轻妇女装了一肚子的不快,那跃腾的浪花正暗暗反映出这群妇女乐观的精神。诚实守信 《荷花淀》在结构上也很有特色,它结构简洁、灵活。从全篇结构看,作品力避平铺直叙地串联故事情节,而是采用了把“生活的碎块”连成一体的结构方法,以水生参军为开端,以水生嫂性格发展为线索,透过夫妻话别、探望亲人、淀中遇险、伏击敌人、奋起抗战等一连串充满生活情趣的典型画面,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而这一连串生活画面,有的详写,如“夫妻话别”;有的略写,如“伏击敌人”。这样,使作品疏密相间,详略得当,具有一种诗的节奏美。
淀上风光的描述,词浅意深,意境优美。能够想象:一群妇女坐在小船上,身后是一望无际的荷花淀,近景远景层次井然,线条分明。让这群妇女处在这种特定环境中,从她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同时从稻秧、芦苇、浪花的起伏跳跃,我们仿佛听到这幅画面外的风声、水声,那就是当时风起云涌的抗日的时代潮流。一处景物的描述,竟然能反映如此深刻的资料,可见作家笔底的功力的深厚。
如果我们对文中的几段景物描述再细细比较一下,会从中获得无限完美的享受。它们的构图不一样、意境不一样,那诗一样生动而凝炼的语言,创造了画一般美的充满诗情的意境。孙犁“诗体小说”的风格,我们从中可见一般。
荷花淀的读书笔记 篇12
作为一部战争小说,《荷花淀》的意境是优美的,语言是诗化的,与传统战争文学血雨腥风的场面大相径庭。为了体现这一特点,张兴良教师以一个神话故事的诞生——荷花淀导入,加深了学生对“诗化”的理解帮忙学生融入到美丽的荷花、荷叶场景中去,获得了感官上的多重享受。
《荷花淀》是最能代表孙犁小说风格的优秀短篇小说,很早就被收录于高中语文课本,“荷花淀”文学流派由此诞生,华北明珠白洋淀所以名扬天下!
孙犁是一位以写冀中农村人民抗日斗争而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冀中平原的泥土气息,在艺术上,独有一种清新、真挚、自然而又明丽的风格,其作品素有“诗体小说”的称誉。
【荷花淀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孙犁荷花淀优秀读书笔记心得08-07
《荷花淀》的教案12-05
荷花淀的优秀教案06-18
荷花淀的教案参考12-04
《荷花淀》读后感08-16
语文《荷花淀》教学设计11-27
荷花淀,语文教案11-29
荷花淀的语文教案12-01
荷花淀-语文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