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话题作文语言通顺方法
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特别是作为主要学习作文类别之一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比命题作文和命意作文带有更多的创造性,关键是对话题要有深刻的洞察力、敏锐的反映力、流畅的表达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话题作文语言通顺方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话题作文语言通顺方法
【能力解说】
语言通顺指的是语言规范、准确、连贯、得体。高考要做到语言通顺,就要尽可能使语言准确、简洁、生动。准确,就是要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形貌,用词造句要合乎事理逻辑,要仔细地区分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要区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简洁,就是简练、干净、明白、晓畅,就是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要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文约事丰;生动,就是活泼优美、感染力强,要使语言生动,就要注意遣辞造句要有形象性和新鲜感。
【策略解读】
1、语言规范。在写作中,要符合语言规范的要求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用词要体会词义的轻重、词语适用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不能随自己心意生造词语;二是句子不能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和误用关联词语等毛病;三是除了在记叙性文章中为了描写风土人情的需要可以适当使用方言、俚语外,一般不使用方言俚语。
2、语言准确。要符合语言准确的要求就要注意有些问题有些看法要表达得十分准确才行。“我认为”“大家都这样看”“一部分或者说是一小部分人的不良行为”“从全局看是好的”“这只是一个人或少部分人的看法”“不是有不少人这样去干吗?”“我愿意这样”等等,是全称还是特称,一定要搞清楚,千万不要以偏概全,以个别人的不良行为加到全体人员身上。有些说法还需要婉转。如:“发牢骚,是人们将内心积压的意见、见解、看法说出来,虽然有时态度或形式有些不太合适,但终究是一些真实的意见,当然里面不免有些偏激的成分,但是我们干部一定要认真地对待啊!”这段文字,考生掌握的分寸就比较好,“有些不太合适”,“里面不免有些偏激的成分”,两个“有些”马上界定了牢骚的特点,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牢骚”的弊端。这正是语言“准确”的集中体现。
3、语言连贯。要做到语言连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章中的每一段文字,都要统一于一个话题,围绕着一个中心;二是一段话要按照各句与中心的关系以及各句之间的关系合理地组织起来,可以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根据句子的意思和思路的展开依次排列,也可以凭借语法手段(关联词、方位词、数词、代词等)或修辞手段(排比、对偶、层递等)来组合各个句子;三是句子之间要有语言和语气上的联系,如用主语承前省略、利用代词呼应、使用关联词语、适当重复上下文的内容或语言等方法来确保语言呼应;四是增添必要的过渡性语言,避免由于思维的速度大大高于表达的速度而带来的中间环节被省略或淡化了的“跳跃”现象。
4、语言得体。要达到语言得体的要求一要注意表达对象,“心中要有读者”是写作的重要原则,只要试题中规定了写作对象,语言的运用就要考虑到这一条件。二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文体:记叙性文体要以情动人,以叙述、描写为主,语言形象生动;议论性文体要以理服人,以阐述、议论为主,语言严密概括;说明性文体要以知授人,以解说、说明为主,语言准确简明;应用性文体要以事告人,以叙述、说明为主,语言平实简洁。
话题作文语言通顺方法
所谓“语言通顺”,就是要求语言表达规范、准确、连贯、得体,读起来文从字顺,通畅流利。那么,怎样才能把语句写得通顺呢?这个问题涉及多个方面,下面笔者就主要的几点来谈一谈。
一、用词要推敲,力求准确
古人云:“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国。”一词之差可以引起一场战争,一言之差可以使一个国家丧失。可见,说话、文章用词准不准确非常重要。
做到用词准确,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劳动。要从辽阔无比的词汇的海洋中,选取一个词语去准确地叙事、状物、表情、达意,需要刻苦学习的精神,下笔时千万不能因为怕麻烦怕烦琐而不去细推敲,而用类似的词儿敷衍了事。
二、仔细辨析词义,区别近义词
在汉语里近义词非常多。有些近义词,粗看起来,意思区别不大,但细细辨析一下,含义完全不同。使用时我们如果不注意,不仅会使语句不顺,而且很容易产生歧义,使读者造成误解。比如,“激烈”“热烈”“猛烈”“剧烈”“强烈”五个词的意思基本相同,都是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但是运用到具体的句子中就不同了。用在战斗中,就说“激烈”,如“激烈战斗”;用在情绪上,就说“热烈”,如“热烈欢迎”;用在性质上,就说“猛烈”,如“药性猛烈”;用在光度上,就说“强烈”,如“光线强烈”;用在体育运动上,就说“剧烈”,如“剧烈运动”。
因此,在选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时,我们必须注意这些词的细微差别。
三、仔细区别词语的语体色彩
选词造句的时候,我们要仔细区别词语的语体色彩。例如有个学生在作文里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很明显,“处心积虑”这个词是贬义的,不能用于老师,应该改成“呕心沥血”或“劳心劳力”。可见,区分词语的语体色彩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
四、句子要写得自然,完整
句子是文章的骨干。句子写好了,文章的语言就能达到最起码的要求――通顺。
句子不能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和误用关联词语等毛病。一个完整的句子,要符合两个要求:一是表达的意思要完整;二是结构要完整。结构完整的句子一般有两部分内容。前一部分主要讲“谁”或“什么”,后一部分主要讲“干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或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一定要把句子的这两部分内容都写出来。比如,“风儿掠过麦田时,恰似黄河的滚滚波涛上下起伏。”这句话缺主语,应在“恰似”前加上“麦浪”一词。
五、注意介词的使用
介词不能单独做语句成分。在句子中,介词后面往往有名词性的短语或从句。常用的介词有“在、从、像、把、对于、跟、被”等。比如,“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渡过患难、共同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这句话缺少介词,应在“和”字前再加一个“与”字。
六、建议多写短句
短句是指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的句子。在考场上写文章,时间紧且要保证卷面整洁,没时间也不宜过多修改。若在考场上书写结构复杂、词语多的长句容易出现语句成分重复、语意杂糅的毛病。因此,建议多写短句,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句。比如,“她在暑假里看了一部描写清朝雍正时期后宫女人争斗的情节曲折、故事惊险、人物语言生动的电视连续剧。”这个句子太长,内容复杂,让人看了不容易明白意思。此时,就得使用“化句”大法,把长句变短:“在暑假里,她看了一部描写清朝雍正时期后宫争斗的电视连续剧。这部剧情节曲折,故事惊险,人物语言生动。”变短之后,结构简单了,句子简洁了,句意更明确了。
七、切忌一味求新,滥用新语
比如,“在春雨绵绵得让我的心都发霉的日子里,我漫步在楼梯上,我撩撩凌乱的头发们,深呼一口气,心中竟有些得意。嘿,他还在三楼呢。谁知一不小心,鞋子们滑落了。该死的Shoes竟不偏不倚地掉在男生捧着的Book上,惨了,My God!”
这段文字中英文夹杂,不伦不类,读起来苦涩难懂。我们在写作时应该注意规范用语,慎用英文、新语,要确保句意清晰明了。
八、避免“学生腔”
“学生腔”是指人物的语言不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都是清一色学生的腔调,用词具有很浓的书面语色彩,显得不自然。比如,“父亲对我说:‘孩子,你今后一定要好好做人,好好学习,争取做一名共产党员,向焦裕禄、孔繁森等优秀党员学习。’”文中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这段话不像一个农村的老父亲说的,倒很像党报上的话。这就是“学生腔”的一种形式,把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夸大作用,任意拔高了。因此,我们在写作时,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身份特点,不要“学生腔”。
话题作文语言通顺方法
一、话题作文的表述篇──记叙经历
记叙经历,除非命题中有特殊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既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经历;既可也写自己的亲身体验,也可以写自己的所见所闻,甚至可以编述故事。如果没有特殊规定,选材时就不要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把思路仅仅局限在“我”上,而一旦突破“我”的限制,选材的天地就广阔的多了。
首先,要学会描写。
①学会观察对象。描写是把事物的状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所以描写之前必须细致观察对象。
②学会选择细节。描写再现事物的状态,不是把一切感受到的东西都写出来,而是要有选择地描写,作者要有明确的目的,选择最具表现力的细节,以此再现事物特征。
③学会安排结构。写作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合理地、有序地安排文字,一层层写来,最终形成一个整体形象。
④学会修饰语言。讲究修饰的最好手段是多用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拟人、夸张、对比等。
其次,避平铺直叙。
①在材料组合上:可以用三处地点,或三个时段,或三个镜头,或三张照片,或三件物品,或三段经历……来组织全文,并配上小标题,如“童年”“少年”“青年”、“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等等,以避免平铺直叙;
②在结构安排上,可用设置悬念或运用倒叙来增加曲折;
③在人称使用上,可以第一人称为主、兼用第二人称;
④在表达方式上,可用日记或书信去代替一般化的记叙。
再次,要合理虚构。在记叙经历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反映生活本质,更好地表现主题,在经得起推敲的前提下,应该进行合理虚构。
①移花接木法。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改造、拼接、更换,将几个人的特点融于一个人,或将几件事的情节剪辑组合为一件事,或将发生在不同时段性质相同甚至相反的事剪辑到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内,使人物与事件更具典型性。
②添枝加叶法。真实的事件本身简单、平淡,或只是一个轮廓、梗概,可以此为基本框架,展开想象,补充细节,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使事情具体、曲折、生动。
二、话题作文的创新篇──语言求美
作文语言首先要通顺。“语言通顺”就是要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不能用文言或半文半白的语言行文;遣词造句时,句式选用要贴切,努力克服用词不当,修辞不妥,不合语法、逻辑等毛病;词与词之间、中小学辅导网/提示您:句与句之间要上下衔接,一脉贯通,不要尚未理清思路就急于动笔,信口开河,凑字凑句,信手写来;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目的和交际的场合、对象的差异,把语言表达得准确、清晰、连贯、得体。
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要让高考作文的语言亮起来,语言鲜活有文采,是每个考生都十分渴求的。那么,语言鲜活从何而来?有的是顺手拈来,有的是冥思苦索,但是,最根本的在于自己的文化积淀和语言修养。不读书,不看报,不实践,不思考,不研究新事物,不学习新鲜语言,不锻炼思维的敏锐,腹内空空,思想僵化,那么只能人云亦云,毫无鲜活可言。平日坚持学习积累,不断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不断进行语言的操练,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在关键时刻得心应手,写出鲜活的语言来。为此,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①在词语上下功夫。高考作文要力求词汇丰富,特别要恰当选用最有表现力的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语。
②在句式上下功夫。要在文中善于变换多种句式,主要包括长短结合、整散结合、恰当使用变式句等。
③在修辞上下功夫。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是增加文采、提高文章品位的重要手段。
④在引用上下功夫。在高考作文中要注意适当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口语俗语、优美的诗句、歌词、广告语等,就更加能够增加文采。当然,鲜活语言总是以不同形式显示出力量,这种力量主要来自情感(作者的情感或人物的情感)的力量。
三、话题作文的立意篇──化大为小
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宽泛政策,使有的学生“天马行空”,有的学生有“无从下手”。前者在一个话题中信手走笔,穿梭于几个话题中,什么都写了,什么都不可能写好、写细;后者却只能望话题兴叹。因此,要写好话题作文,在理解话题的基础上还要树立“化大为小”的观念。
化大为小,就是作者通过对话题的整体思考,从宽泛的话题中演绎成一个小角度,从一人一事,一斑一点,一枝一叶,片言只语落笔,联想生发,洞隐烛幽,深入发掘,大题小做,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通过平凡的现象挖出不平凡的本质,在叙事写景中透视深刻的人生哲理。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非常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作一个僵死的概念,笼而统之去写文章,势必出现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要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选择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如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要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一个大范围“化大为小”,变为一个具体的小范围,如生活态度、辨明是非、意识转变、思维方式、教育改革、道德教养、人物评价、历史反思、职业选择、个性发展等等方面的都可以写。再如,请以“压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善于“以问领写”:“什么可以构成压力?”“有没有压力?”“压力来自何方?”“压力带来什么?”“怎样对待压力?”等等,然后自己回答这些问题,从这些回答中选择一二来写文章,达到“化大为小”的目的。可以写压力来自过重负担,也可以写压力来自责任感;可以写压力从无到有,也可以写压力从有到无;可以写压力来自外界,也可以写压力来自自身;可以写在重压下喘不过气来,也可以写变压力为动力;可以写要善于自我减压,也可以写“把压力放在肩上,不要放在心上”等等。要选择其中一个来写,不要贪多,否则会造成东拉西扯,空谈漫议。这样“化大为小”,文章才会“出彩”。
总之,写话题作文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针见血”。笼统而缺乏具体内容,那就只会大而化之,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写法只能列入“基本符合题意”的一档,最高得42分;如果大话、套话太多,文句也不够通顺,则很可能只拿个及格分(即36分),甚至更低。
四、话题作文的思路篇──时空联想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变化、发展着,在一定的空间存在、运动着。而反映客观现实的作文当然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范畴。要拓展话题作文的思路也可以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角度进行联想。
时间,即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中叙事,也可以将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如2000年全国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将计划经济的一元化时代与市场经济的多元化时代相比较,也可以将封建时代的一人独尊与现在的民主政治比较,等等。
空间,包括领域、地点、场合等,往往不同的空间背景会赋予话题不同的内容。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从领域方面进行拓展:在文学创作上,要提倡百花齐放;在科学探索上,要寻求多种可能性;在哲学界,百家争鸣;在艺术界,流行着各种风格;在教育界,要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等等。
五、话题作文的创新篇──构思求巧
构思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所以要善于动脑筋。同时构思并没有一个死的条条框框,它所涉及的种种问题,都是灵活多变,因而构思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文章各有常见的思路模式,在结构安排上往往有明显的轨迹可循,如记叙文的“总—分—总”式,议论文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一般材料议论文和读(观)后感的“引—议—联—结”式等等。构思的意义在于能合理利用材料,充分表现中心思想,构思创新就必须打破常规思维模式,适当变通,制造波澜。
记叙类文章的构思创新。
①角度求巧。如果大家都从正面切入,你不妨从反面或侧面切入;大家都着眼整体,你不妨着眼局部;大家都从大处落笔,你不妨来个以小见大,等等。由于立意的独到新颖,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强烈的感染力和振聋发聩的作用,从而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顺序求变。如果大家都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的顺序组材,你不妨采用倒叙或插叙;大家都先写主后写宾,以突出主的地位,你不妨先宾后主,这同样突出主的地位,等等。
③方式求异。如果大家都用第三人称叙述,你不妨用第一人称甚至第二人称;大家以叙述性语言为主,你不妨以描述性语言为主,等等。
④结构求活。记叙文结构要灵活多变,一波三折,曲径通幽。激起文章波澜的技法常见的有:一是抑扬法。是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意料,从而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二是悬念法。构成文章悬念的技巧一般为“起悬──垫悬──释悬”。可以用三处地点,或三个时段,或三个镜头,或三张照片,或三件物品,或三段经历……来组织全文,并配上小标题,如“童年”“少年”“青年”、“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等等,以避免平铺直叙。此外,还可以运用“误会法”“巧合法”等,以引起矛盾,增加波澜,从而深化主题。
议论类文章要特别注意论证求新。比较容易做到的方法:
(1)举例新。举例的来源:
①身边的新鲜事。
②“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实话实说”和各地电视专栏节目中所谈的内容。
③ 报刊文摘 每期第3版上的小故事。
(2)引文新。引文来源:
①新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
②报刊上的最新数据、资料。
【话题作文语言通顺方法】相关文章:
话题作文中语言通顺的解说07-02
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语言通顺07-03
话题作文拟题方法07-29
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05-11
如何才能写出通顺的英语作文06-30
话题作文得高分的方法06-29
让话题作文有亮点的方法07-03
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的方法07-09
话题作文拟题方法的几种妙招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