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预防措施

时间:2022-11-25 05:05:59 预防措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产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预防措施

  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健康包括什么呢?在《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所以,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当今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却有所忽视,比如目前马加爵的例子,堂堂一名大学生应该为自己的来来充满理想,但他们会有如此的做法,不得不令我们教育界人士的深思。造成一些心理弊病除了自身以外,还与社会环境、家庭、学校有密切的关系。有些人可能认为这离现实很远,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事例:

  舞蹈班刚刚下课,5岁的丫丫就兴冲冲地跑到妈妈跟前,对妈妈说:“妈妈,我跳地好吗?”妈妈看了看她说:“是不错,就是那个动作做得不好看,瞧!你们班的某某某就做得比你好。”丫丫一听马上跳了起来,气急败坏地说:“我就这样,不行啊”说完头也不回走了,妈妈只是给丫丫提点意见,给她的结果竟是这样,此时妈妈心里非常难过。其实象这样的例子很多。就象去年高考一样,一位考生在考完数学的时候,感觉自己考的极差于是第二天就选择了了跳楼一一自杀了。其实去年高考数学就比较难考,考生心理素质极差心里承受能力小,以至选择了自杀,这何等的可悲!

  一、产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据有关幼儿园的调查显示,很多幼儿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心里承受小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个性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心理学定义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如何把握好这个关键期?这主要取决于教师与家长的正确引导。在有的家长看来,家长的任务是让幼儿吃好、穿好、不生病,家长对幼儿的衣食及身体保健舍得投资,却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认为教孩子是幼儿 园的事。现代家庭中,存在重健康知识灌输,轻行为习惯培养,重饮食营养摄入,轻情感需要的满足:重成人包办代替,轻幼儿独曳性培养,独生子女现象造成对孩子溺爱非常普及,如有一位小女孩儿的裙子被别人摆了一下,她冲上去抓别人的脸,老师刚要准备和她谈谈,她就大声哭着说:“我爸爸知道你批评我,会心疼的,”而家长知道这件事后,却一笑了之。另外一些父母妈妈忙于工作无法全身心照顾孩子,必然会请老人或保姆帮忙照顾孩子。一方面祖辈和保姆的知识水 平通常叫父母要低,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看管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所以他们对给孩子心理成长上的帮助远不如父母;另一方面祖辈和保姆为避免孩子受伤,总是限制孩子的活动,或吓唬孩子有危险,这也使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受到影响。

  二、重视幼儿心理健康必须要做到的几点

  未来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竞争的加剧,要求未来的人才除具备良好的智力、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实践证明,心理健康的孩子学习轻松,愉快,成绩好,心理健康也影响着一个人能否成功,有才华而事业未能成功不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影响其才华的发挥。联合国专家预言说:“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堆象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多么的重要,应从小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增强其对心理疾病的“免疫力气”。

  首先,应重视孩子心理健康的思想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份资料:写了一位美国心理学博士对其女儿心理关照的事例,很是感人。有一天早上这位心理学博士妈妈送3岁的女儿上托儿所,却怎么也找不到钥匙,女儿也帮忙找,但还是没找到了。没办法,她俩没锁门就去了托儿所,送了女儿回来,她有接着找,最后终于找到了。她想刚才自己又急又燥又担心,这情绪会不会影响女儿呢?于是她就拿着要是又去了托儿所,告诉女儿要是找到了,女儿一听就抱着妈妈的脖子哭了起来,果然女儿还在担心钥匙的事。我非常佩服这位母亲的细心和周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这么细心地关照过孩子的心理感受呢?虽然有些事情那么微小,但给孩子却会留下深刻烙印,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作为长辈应该懂得如何正确地爱孩子,否则会适得其反:过度的溺爱,是孩子无爱;过度的纵容,使孩子对人无情;过度的保护,使孩子无胆:过度的替代,使孩子做事无能;过度的强制,使孩子被动无志;过度的挑剔,使孩子无路可走;过度的超量加压,使孩子精神崩溃。 这一切不得不令我们警惕和重视。

  其次,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新《纲要》指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孩子虽小,但也是一个独立个体的人,有他自己的愿望、要求、兴趣和爱好,成人应当尊重孩子的个性,换句话说越小的孩子也有他的自尊心,我们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从而扼杀孩子的天性,要允许孩子失败。孩子是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生长发育的,在生长过程中,有他自己的需要。由于每位孩子是不同的,所以每位孩子又有自己的不同于其他孩子的特点和需要,孩子的成长经历也是不同的。在孩子的尝试行为中,失败挫折是免不了的,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与批评,打击他的自尊,这时候就需要成人多给予孩子心灵支持与爱护。多注意孩子过去和现在的行为变化,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增强信心,保护其自尊心。

  最后,重视孩子生活的独立性和活泼开朗性格的培养。 幼儿阶段是独立性开始发展,初步具备了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当今的社会中孩子个个是家长的宠儿,更是家长的希望。所以许多家长盲目的溺爱自己的孩子,宠信自己的孩子事事包办,剥夺了孩子的自主、独立活动的机会在新《纲要》中指出:“儿童是独立、发展的个体,只有在自由活动过程中,儿童才能充分的体验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更好的获得发展。”因此我们要更注重孩子的素质培养,抓住关键期,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培养孩子生活的独立性实际上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还有利于孩子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的形成,也是知道技能学习的基础。因此,父母要该放手是就该放手,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现在有的孩子因为性格的缺陷,如孤僻,不合群等直接影响其与同伴交往,影响其健康及才能的发挥,有的父母或老师的批评过重而离家出走,甚至做出过激行为,其实这些都是我们重视的不够而造成的。作为长辈是直接影响孩子的,要想改变孩子的性格首先要改变自己,多多的带领孩子出去参加社交活动,多结识一些朋友,与孩子经常的交流,树立孩子的信心。因此,要从小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是关键。

  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仅是孩子自己本身的事,也是家长和数师的事。让我们共同携起双手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教中培养幼儿独立性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家长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在日常生活中,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烦,因而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因为小孩长大自然就会。其实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不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所以我们要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幼儿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如学习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脸、穿衣服、整理床铺等。这些看上去虽是很小的事,但实际上给幼儿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无形中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作父母的要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当孩子的存在价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们也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孩子的自信心。

  二、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自我服务是幼儿发自内心的需要。对幼儿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我们培养的是未来这会的建设者,他不不应光有渊博的知识,更应热爱劳动,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在幼儿期对他们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正是为他们对未来的劳动奠定心理基础和物质基础。幼儿手部肌肉发育不完善,动作不灵活,影响了他们的认识和探索,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肌肉的发育和完善,促进他们动作的协调发展,而且由于手部肌肉活动越多,越丰富,就越能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孩子在“我自己做”的过程中,能不断增强自信心,提高独立思、独立做事或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三、尊重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

  众所周知,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一个不良的性格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懒惰。由于成人过分的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幼儿懒于动手动脑,不愿独立思考。所以,成人要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教育他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自己去解决,学会独立思考。只有这样,幼儿在独立的基础上创造能力才会不断发展。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不仅要孩子自己独立动手去做事,还要孩子独立的动脑去想问题。独立思考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提的问题过于幼稚而加以嘲笑,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随着家教观念的更新,有一些具有现代家教观、教子有方的家长,注意创造机会,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科学家、发明家成长的故事,以激励孩子从小立志,培养孩子对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的兴趣。

  四、创造机会,感受挫折,培养幼儿自我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有的家长经常说孩子主意不好,应该听大人的,实际上孩子有主意是件好事,他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认识,应该给孩子创造机会培养他自己拿主意。我们的教育常常是注意培养孩子顺从听话,不大注意去倾听孩子的需要,从生活小事一直到孩子的发展方面都由家长一手包办了,因此我们的孩子缺乏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和权利,就很难培养孩子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差的孩子依赖性强,缺乏进取心和毅力,遇事容易打退堂鼓或把任务转给成人。这大多是成人娇惯、包办代替的结果。那么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大人应给孩子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做选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让他在尝试的过程中感受失败,碰钉子,这样孩子就会从失败中记取教训而成长起来。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成功,也有失败和失误。而且通常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能获得较大的成功。在生活中,要培养孩子的自我完善能力,要让幼儿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批评、自我控制,培养孩子的自我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长要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处处依赖他人,对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动不动就寻求帮助的人,那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够独立自主。你的一举一动,还有你的品质,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所以,先从你自己独立自主做。

  精心养护孩子的探究习惯

  星期六的中午,妈妈见小米端着一杯热水走向阳台,“你要做什么?”“给花浇水。”“不能浇热水,要浇凉水。”“喝凉水会拉肚子的。”“花不会拉肚子,不许浇热水。如果花死了,妈妈就不给你买了。”听到妈妈这么说,小米听话地把热水端了回去。

  花活了,孩子的探究火苗却熄灭了。其实,如果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探究习惯,既可以让花活下来,也可以满足孩子的探究欲望。

  探究是小孩子最有价值的学习方式

  孩子的学习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模仿他人、成人强化训练、自主探究等等,这些方式都可以让孩子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自主探究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是最有价值的。因为模仿和训练都是成人的单向灌输,孩子处于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他学习的内在动机没有激发出来,自愿学习的习惯没有培养出来,但是因为这两种方法简单易行、见效快,所以成人对它们容易形成依赖。

  自主探究以好奇心为驱动,孩子在探究中会自觉地产生很多问题,并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因而孩子爱动脑、爱动手,这对他以后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很重要。但是因为孩子在动手尝试中会出错,学习结果见效慢,家长认为问题很容易,没必要探索,就直接给孩子提供答案,忽略为孩子提供探究的环境和材料,长久下去,孩子就会养成思维惰性,凡事依赖大人给出现成答案,主动探究的习惯也就越来越弱了。

  探究习惯需要家长的精心养护

  ◆接纳探究中的尝试错误

  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比较表面和肤浅,常常抓不住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所以他们在尝试中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小米在探索行为中出现的错误就很常见和典型,她以为植物与人的生理和生命现象是一样的,但是妈妈没有接纳小米的尝试错误,她不但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答案,并警告错误行为将导致的严重后果,结果孩子吓得不敢探究了,其实正确答案并没有经过她的观察、操作和思考,只是书本知识经过妈妈的口授直接搬进她的记忆里,孩子的思维并没有得到发展。

  想想看,你是不是经常责怪孩子把环境弄乱了、把衣服弄脏了、把玩具弄坏了、把物品弄破了?这些都是拒绝孩子尝试错误的教育行为。

  ◆为孩子提供探究的环境

  探究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而孩子的“研究经费”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通常成本很低,关键是家长没有意识到怎样为孩子提供探究的环境。

  小米的妈妈可以与孩子一起做个小实验:一盆花浇凉水,一盆花浇热水。每天用相机把两盆花的长势拍下来,或让小米画下来,经过比较,小米就会发现两盆花的不同结果。这个科学现象很简单,却是孩子自己的观察、发现和总结,她从中获得的探索素养比生活常识本身更有价值。

  再比如,一个孩子把花盆里刚种的几颗蒜头连根拔了起来,他想看一看蒜头长大没有,希望它们长得快一点。这时候,妈妈不要用“拔苗助长”的故事警告孩子,而是为他提供相应的实验环境,让他比较是“拔苗助长”还是“拔苗助死”,相信孩子从中获得的收益要比干巴巴地听故事好得多。

  ◆为孩子提供探究的材料

  孩子的探究对象无所不在,生活和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孩子都喜欢把玩,包括花草树木、虫虫鸟鸟以及日常生活用品。有的家长认为现在既然有现成的高科技玩具,就应该让孩子玩,这样孩子的起点更高。高科技的电动玩具确实比较安全,富有童趣,但是它除了比较昂贵外,孩子的操作和参与空间比较少,所以很多高科技玩具不能长时间吸引孩子,很快就被孩子玩腻了而被家长束之高阁。

  可见,家长不要为孩子提供太多的现成玩具,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需要动手动脑的玩具或材料,例如七巧板、积木、拆装和拼插玩具、橡皮泥等,还有水、沙、泥、土、石子、树枝、树叶等自然物,以及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这些玩具和材料没有固定的玩法,孩子需要探索研究才能玩出花样来,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由探索精神。

  ◆做孩子探究活动的配角

  探究活动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孩子具有不断追问的思维连贯性和克服困难、动手尝试的意志,有的孩子常常坚持不下去而中途放弃。孩子这时候不但需要家长的鼓励,还需要家长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让孩子把探究活动进行到底。

  例如,孩子想用积木搭一座高楼,搭到一定高度以后,没有足够的合适木块充当“栋梁”了,拆了重新搭建,孩子又不乐意,于是有的孩子就放弃了,留下一座没有完工的“烂尾楼”。这时候家长就可以过来鼓励孩子:“工程没有完工就不干了,多浪费呀,我们想想办法吧。”接着家长启发孩子在家里找一找有没有木块的替代品,怎样保持高楼的平衡,还可以做什么“装饰”或者“装修”,支持孩子完成一个小建筑师的作品。

  ◆妈妈要避免女性思维偏好

  大多数孩子由妈妈教养的时间比较多。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男性擅长理性思维,女性擅长形象思维。孩子的探索行为主要发生在动植物、风、光、水、沙土等自然现象领域,而妈妈们大多对社会现象感兴趣,不太喜欢探究自然现象。当孩子对一些自然科学现象感兴趣并求助妈妈的时候,有的妈妈却对此不以为然,有的妈妈甚至看见小虫子就会吓得失声尖叫,这样当然不能给孩子提供及时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以至孩子坐失发展的机会,所以,妈妈要克服自己的不足,与孩子一起欣赏与研究瓶瓶罐罐和飞禽走兽,和他一起爱科学、“玩”科学、学科学,发展孩子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探究行为要文明

  探究虽然是孩子最有价值的学习方式,但是它也不能特立独行地不顾他人的利益或破坏公共环境。

  有一个小男孩,思维特别活跃,但他经常把自己的探索发现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他把口香糖粘在女孩子的头发上,老师批评他,他说:“我是想研究口香糖粘不粘头发。”却不承认这给同伴带来不便。他的不文明探究行为平时得到了妈妈的无原则保护,一次他把沙包扔到别的小朋友身上,人家哭了,妈妈解释说:“他在研究抛物线,不是故意砸你,别哭了。”还有一次,广场上摆放了一些新颖的展板,他很好奇,拿起手中的笔在上面画,妈妈在旁边视而不见。

  其实,不仅是孩子的探究行为,即使是成人的科学研究行为,也都要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以不侵犯他人和公共环境的利益为前提,这才符合科学探索是为人类谋福祉的崇高愿望,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文明探索的好习惯。

  试谈幼儿园教师该怎样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是幼儿园工作的主要任务,正确的健康观念包括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然而大多数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视,而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却考虑不多,甚至忽略。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孩子智力的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他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素质。那么,如何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时间,谈谈这个问题。

  一、 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教幼儿学会尊重别人

  让幼儿学会尊重别人,是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首要条件。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学会尊重别人良方。教师和家长应尊重孩子,作孩子的表率,让孩子长在天长日久的受尊重的潜移默化中养成尊重别人的好习惯。

  (二)教幼儿学会爱、学会关心他人

  孩子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管束而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更不是没有原则,失去理智的溺爱换来的,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

  1、注重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和家长应从自身做起,在有意识地对哈子进行爱心教育时,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孩子。作为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教师之间也应该互相关心和尊重 ,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家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多使用爱的语言。

  2、培养幼儿形成助人为乐、关心社会、热爱公益事业的良好思想品质。如组织幼儿给灾区小朋友捐献衣服、图书、玩具等物品,组织幼儿想希望工程捐款活动,参加为残疾儿童献爱心等媒体力量引导幼儿观看以关爱、善良、正义等内容为主题的作品把民主管理在身边相互友爱的事迹讲给幼儿听,培养孩子的爱心,从小给孩子的心灵拨下爱的种子,是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

  (三)教幼儿学会礼貌待人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可从一个人说话用词、语调口气、 止态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思想面貌。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如谦逊文明的语言、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举止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礼貌教育呀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重要条件的环境,使孩子从小就学会礼貌待人。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教育孩子尊敬长辈承认。能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得打招呼、称呼人,会问早、问好、道别。

  2、教育孩子当自己不注

  意影响别人时,会主动诚恳的道歉,当别人影响了自己时能克制、谅解别人,会说“没关系、不要紧。”

  3、教育孩子当别人在谈话时,不插嘴、不妨碍,成人对自己讲话时,要专心听,不要打断别人说话。总之,教师和家长要做到孩子的模范,处处以身作则,说话要做到温和有礼貌。

  (四)让幼儿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一个人有无劳动的兴趣和习惯,将影响自己的一生。无数事实证明,事业上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热爱劳动、勤奋好学者。相反,懒惰往往使人愚昧无知而无所作为,热爱劳动,不仅使幼儿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树立了幼儿自信、自立,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对幼儿进行热爱劳动教育,还可以从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开始。如自己穿脱衣服、鞋袜、自己洗手、洗脸刷牙等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明白了劳动是光荣的,从而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

  孩子婴儿期后的智力发展离不开父亲

  儿童智力的发展既有遗传因素的作用,也有后天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父亲作为影响儿童智力的环境因素之一,他对儿童智力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孩子的婴儿期。在孩子婴儿期后的智力发展中,父亲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的。

  专家从两方面来研究父亲对孩子婴儿期后的智力发展的影响。一方面,观察失父的影响;另一方面,直接观察父亲对孩子认知发展的影响。这两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如同婴儿期一样,父亲对男孩和女孩的认知发展都产生影响,只是影响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一、 失父的影响与认知发展

  失父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父亲由于死亡、离异或遗弃而永远离开了家;二是即便父亲仍是家庭成员,也可能由于工作、旅行或缺乏兴趣而不在孩子身边。

  根据亨利.比勒的意见,与儿子经常待在一起的父亲有助于开发儿子的智力潜能,能够成为孩子坚毅和成就的动力。有才能且成功的父亲,如果与儿子经常在一起,使男孩经常有机会观察并模仿父亲,对于他全面发展工具性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极为有利。不过,假如父亲不能经常在男孩身边,或者假如父子关系消极,则即便拥有一名颇具才能的父亲,也不一定会促进男孩的智力发展。

  同时,当研究者对一些女孩进行观察时,发现她们的认知发展似乎也由于父亲不在而受到一定的影响。玛丽贝斯·辛发现,双亲家庭的儿童和失父家庭的儿童在认识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在测验得分和智商分数上。

  为什么失父家庭的孩子在学业成绩和智力测验上表现均差呢 我们知道,儿童的认知发展取决于注意、鼓励和刺激,尤其是在儿童的成就、能力和技能需要反馈的时候。对于单亲家庭孩子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的一种解释是,他们与双亲家庭的孩子相比,很少得到成人的注意,与成人的交往也较少。离异的母亲不大可能在孩子就寝之前给孩子讲故事,也不大可能以游戏方式拓展孩子的日常照料,甚至很少跟孩子一起用餐。同样,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大可能从母亲或继父那里得到学业上的帮助。

  当然,一些最新的社会学和人口学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父亲不在改变了儿童的认知发展这一结论,似乎没有明确而肯定的证据。尽管这样,父亲在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父子的交往和认知能力

  评价父亲影响孩子智力发展的较好方法是直接观察父子交往。专家的研究结果发现,与那些不被父亲重视(冷漠、事不关己)的男孩相比,凡被父亲重视(仁慈、赞扬、帮助)的男孩,在智力测验和词汇测验中的得分较高。与此相似的是,父亲的限制行为往往与男孩认知得分较低相关。

  父亲与孩子交往的风格对孩子以后的岁月也有影响。如果父亲对子女取得的成就及时加以赞扬和表示喜悦,那么孩子就会把自己的教育目标定得较高。尽管母亲的认可不如父亲的认可,但是父母的教育水平与儿童的教育期望是有联系的。其他一些研究也证实了父亲风格的重要性。

  有关观察表明,就家庭内解决问题和讨论任务而言,凡是实施适当控制的父亲(例如,既维持适当的家庭限制,又允许孩子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凡是不抱敌对态度的父亲(例如,对孩子的言行较少讽刺、挖苦等),他们的儿子往往成就较高。与此对照,如果父母之间相互敌视,那么男孩的成就就较低。

  父亲的影响,以及婚姻关系,是通过对儿子自控能力的间接影响(而非直接影响)而发挥作用的。父亲的行为影响男孩的自控能力,从而影响他们的成就水平。有趣的是,母亲的控制和婚姻的不和,会对儿子的成就愿望产生直接的影响。一项研究发现,父亲在纪律要求上的粗暴态度,以及前后不一的命令,是与儿子的成就水平下降联系在一起的。而且通过这一中介,影响儿子的情感调节(焦虑、抑郁.自尊等)和自控能力。倘若父亲的要求不能一致,它有可能成为4年以后男孩中学成绩的预兆。但是,这种影响是通过对男孩自控能力的影响起作用的。

  父母双方都对儿童的学业成绩作出贡献,而且母亲的榜样要比父亲的榜样更具预言作用,但也许父亲对儿子的成就具有更重要的影响。

  三、父子和父女

  父亲以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途径,对子女的智力和教育做出贡献。然而,父亲也可能通过妻子对女儿施加间接影响。

  有关研究发现,父亲对母亲持友好态度会促进女孩的智力成长。也许,在父亲对妻子持支持态度的家庭中,女孩有可能把母亲作为一个角色典范。

  其他一些研究者指出,父亲对女儿的认知发展虽然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晌并不总是积极的。父亲甚至比母亲更倾向于用性别定型方式对孩子作出反应,并且鼓励儿子追求男性特征,鼓励女儿追求女性特征。由于某些父亲仍把智力成就视作一种男性的活动,因此父亲可能忽略和淡化女儿的智力进步,因为他们把学业上的成就看做是非女性化的。

  男孩和女孩从父母那里接受十分不同的信息,尤其从父亲那里接受十分不同的信息。对于男孩来说,该信息是要“干得出色”;而对女孩子来说,该信息是要“玩得开心”。正如我们在婴儿期见到的那样,这些不同的经验很可能削弱女孩的下述信念:“世界对我的行为作出反应”;“只要有所作为,世界就能改变”。这些观点对发展坚持性和控制力是重要的,它们是成功的重要组成成分。

  同样的情况也反映在父母对儿子和女儿的教育期望和职业期望方面。父母双方,尤其是父亲对儿子很可能强调职业和职业成功的重要性,而对女儿就不那么强调了。父亲不仅关心儿子职业的成功,而且,希望儿子能吃苦、有志向的父母是希望女儿能吃苦、有志向的父母的两倍。父母还希望儿子拥有其他的品质,例如智慧、自立、负责和意志坚强等,并把注意力集中在增强男孩的职业成就上。可是,对女孩是否在工作和职业中干得出色,就不那么重视。父母对女孩的希望是心地好,不自私,有爱心,诱人,有礼貌,成为贤妻良母等。这些期望在女孩后来的发展中会起作用。

  当然,对于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期望模式也有例外。

  父亲在家并非惟一的决定因素,父亲与儿子和女儿的交往方式也有关系。据研究,凡在女儿童年时期和青少年时期,鼓励她们进行体质运动的父亲,其女儿往往具有教育的可塑性。此外,具有上进心的妇女往往可以从她们在青少年时期与父亲的密切关系中觅得根源。凡对女儿的自主性和竞争性既支持又培养的父亲,其女儿到了成年期最具教育的可塑性。

  父亲以独特的方式帮助儿子和女儿实现独立的、与众不同的身份。对男孩来说,目标是实现符合父亲要求的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对女孩来说,目标则是实现符合母亲要求的一定程度的独立性。

  那些事业成功的妇女们,在某种程度上,与她们的父亲有着异乎寻常的密切的关系。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某些职业妇女,从父亲那里接受许多竞争性的鼓励,而她们的母亲则向她们强调女性价值观。看来,为了破除传统的职业期望,妇女既需要父亲的鼓励,又需要母亲的鼓励。

  帮乖宝贝走出嫉妒的圈子

  和大人们一样,孩子也会妒嫉,而且他们的妒嫉心理往往更加强烈且奇特。当孩子发现别人那儿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无论是相貌、玩具、老师的表扬,甚至是家长的关注,他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小小的嫉妒油然而生。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冲动呢?

  由于家里还有个哥哥,九岁的虎虎总觉得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无论是外出游玩、生日派对还是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他老是抱怨爸爸妈妈偏心。当妈妈解释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和他一起玩或者他做了哪些错事而哥哥却没有的时候,虎虎就撅着嘴说哥哥有的玩具自己却没有或者强调哥哥曾经犯的错而自己却很乖。

  很多孩子都有虎虎这样的心理,当他们看到别人有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包括衣服、能力、受欢迎程度和玩具等等,甚至有些大人意想不到的东西都可能诱发他们的妒嫉心理。有些家长认为这种表现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但专家指出,过分的妒嫉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使他们在自己与别人的对比中感到自卑,妨碍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建立,因此家长应该在孩子达到上学年龄之前教会他们如何克服这种情绪。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帮助孩子减少妒嫉心理,以及当孩子的小脑瓜被妒嫉所占据的时候如何平复他们的情绪。

  注意孩子的暗示,并表示同情

  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对于家长们来说,观察孩子的行为方式、掌握孩子的情绪趋向却并不难。当孩子妒嫉心理爆发的时候,他们的行为经常会出现相应变化,比如搞破坏、哭泣或者说妒嫉对象的坏话等等。有时候,妒嫉心理也会反映在孩子的心理和身体方面,如胃疼、难过、焦躁、情绪低落或者没有干劲。这时候,家长需要对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并帮孩子把他们的想法说出来。比如,爸爸带着5岁的女儿玩秋千,站在一边的3岁的儿子委屈地要哭,这时候妈妈就可以说,“看,爸爸一直陪着姐姐玩,把我们都冷落在一边了,这真不公平,对不对?”如果孩子表示同意,家长就可以告诉他这种感觉就叫做“妒嫉”——“我知道你觉得妒嫉,是不是?不过这没什么的。”家长的理解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因为这种时候,孩子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欲望的满足,而是家长耐心的倾听,以及对他们内心感受的肯定。

  让孩子知道大人也会妒嫉

  显然,妒嫉是一种负面情绪,但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了解,即使是他们尊敬的爸爸妈妈也会有妒嫉的感受。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当宝宝和爸爸在一起亲亲热热的时候,妈妈也会妒嫉爸爸,但是妈妈不会因此而乱发脾气或者感到难过。或者举出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告诉宝宝自己也有过同样的心情。比如,当虎虎抱怨自己不能和哥哥一样参加跆拳道班的时候,妈妈就告诉他自己小时候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但是这种情绪是可以克服的。“知道吗?我上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从来不准我在街上玩,但邻居家的姐姐却可以在外面一直跳皮筋到天黑!你说多不公平!”这个故事让虎虎明白原来妈妈也妒嫉。随后妈妈告诉,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得到和别人完全相同的待遇,因此必须学会接受。

  不要过分强调负面的东西

  孩子会通过观察大人的做法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当你发觉孩子感到嫉妒的时候,在表示同情的同时,不要过多强调孩子的立场,更不要指责受到妒嫉的对象,否则不但会进一步刺激孩子的妒嫉情绪,还会导致孩子养成动辄归咎于他人的坏习惯。假如你的孩子发现自己的同桌被邀请参加同学的生日派队,而自己却没有被邀请。这时候我们决不能指责那个过生日的孩子“不够意思”,而应该告诉孩子,妈妈理解你的委屈,但是别难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朋友,自己过生日的时候不是也不可能把自己认识的所有人都请来吗?这样,孩子就会理解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受欢迎而未受邀请,也不会因此而记恨那个过生日的同学。

  帮助孩子找到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

  感到嫉妒的孩子总是希望自己得到和他人同样的待遇,假如此时家长能够诱导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但能够缓解嫉妒的心理,还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假如孩子觉得球队一个队友比自己上场的时间长,我们可以问他,如果你加强练习的话,情况会不会有所改变呢?这时,孩子会发现,虽然自己控制不了教练的选择,却可以控制自己的选择——通过联系提高自己的球技,上场的机会自然就多了。或者,当孩子对别人父母对子女所倾注的重视感到嫉妒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行动消除孩子的误会。5岁的美美因为妈妈错过了自己在学校演出中的表演而非常不满,“别人的妈妈都来了!”于是,妈妈就让美美在家里面给自己开了一个专场晚会。这样一来,美美明白了妈妈其实很关注自己,便不再失望或者妒嫉别的同学了。

  尽量不要拿孩子与别人对比

  你可能注意不到,在谈论其他孩子时一句无心的“婷婷越来越可爱了”,或者只是一个微笑、一个耸肩的动作,甚至抬一抬眉毛都可能被孩子解读为“比较”。尤其是当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的时候,他们更容易对那些有能力做好的孩子感到嫉妒。有一次,美美的妈妈跟一位阿姨说,邻家女孩的卷发很可爱,可惜自己女儿的头发却是直的。没想到,第二天,美美就要求妈妈带自己去美发厅要把头发烫成卷发!美美妈妈一下子就意识到是自己的评价引发了女儿的嫉妒心理,从此之后,她再也没有评价过女儿的头发,同时非常注意不拿女儿和别的孩子作无意义的比较。

  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总喜欢强调自己的弱点,而且那种低人一等的感觉更容易刺激他们的妒嫉心理。因此,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让他知道自己也有优点,也有为自己而骄傲的资本。假如孩子在画画方面有天赋,家长就应该多多鼓励。每当孩子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或者取得了一点进步,哪怕只是一道算术题,也应该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注意到了,并且为他而骄傲。专家指出,当孩子为自己感到骄傲的时候,他们就更容易接受别人在某方面得到比自己更多的关注。这种自信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克服自己的妒嫉心理,更有利于他们塑造自我,这才是真正值得别人艳羡的本领。

  宝宝生病了还要去幼儿园吗

  最近,两岁多的宝宝接二连三地生了几次病,病倒是不太严重,一周左右也就好了。在生病期间,宝宝自然就不去幼儿园了。而且,全家人都围着宝宝转,对他的照顾真是细致周到、呵护备至。宝宝身体康复后,妈妈打算让他继续上幼儿园的托班,可是宝宝却不答应了,他大声说:“我不去!我要在家!妈妈陪我玩!”妈妈好说歹说,宝宝就是不同意。

  毕竟,爸爸妈妈要上班,宝宝一个人怎么能待在家里呢?宝宝以后再生病的话,是不是也可以不去幼儿园、不去学校呢?这可愁煞了爸爸妈妈。

  冬春季节,气候多变,3岁以下的宝宝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容易生病。宝宝生病时得到了全家人细致周到的照顾,这意味着宝宝成为全家人关注的焦点,更意味着宝宝能享受到平时享受不到的待遇,不管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这与平时的反差如此之大,宝宝立刻就能察觉出来。所以,宝宝病好后很明确地要求:“我要在家!”宝宝生病了,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要让宝宝坚持去幼儿园,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去幼儿园呢?如果宝宝精神状态不错、不发烧或者发烧体温在38.5℃以下,只是有些流鼻涕、咳嗽等轻微的症状,那么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继续上幼儿园,但是一定要向老师说明宝宝的情况,请老师随时观察。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比较萎靡,发烧且体温在38.5℃以上,那么应该让宝宝待在家里。

  切记,一定要把去幼儿园与不去幼儿园的原因告诉宝宝,让他明白什么情况下应坚持去幼儿园,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去幼儿园。如果宝宝待在家里养病,爸爸妈妈则有必要向宝宝说明自己是暂时放弃其他事情,特意留在家里照顾宝宝的。“因为,我们爱你!等你病好了,我们要工作,你也要去幼儿园。”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宝宝明白:爸爸妈妈除了陪宝宝之外,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同时让宝宝放弃依赖爸爸妈妈一直待在家里的念头。

  宝宝的病一天一天地好起来,父母就应该鼓励宝宝继续去幼儿园。千万不要给宝宝造成有一点原因就可以不去幼儿园的印象。否则的话,宝宝以后适应幼儿园和学校的生活就有可能遇到麻烦。什么样的宝宝才是健康的宝宝?大多数父母首先想到的是营养均衡、身体棒棒,但他们都忽略了宝宝的心理健康。如果说孩子的身体发育是“硬件”的话,那么,心理发育则是“软件”,只有把两者完美地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正如孩子的身体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疾病一样,孩子的心理同样也会发生某些偏差,这完全是正常现象。社会发展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个人面临的压力和困扰越来越多。

  现在,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已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且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很多大孩子的心理偏差都是始于宝宝阶段(0~4岁)。如果父母认为宝宝年龄尚小,对他们的心理偏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治疗,那么这些心理偏差会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而日趋严重,而且会不断出现新的心理偏差,从而失去治疗的大好时机。

  幼儿心理医生医学硕士金利波

《产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预防措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产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预防措施】相关文章:

儿童的心理问题及预防措施06-21

疑病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表现04-29

龋齿的产生病因、表现及预防08-28

球墨铸铁件缺陷产生的原因与预防措施10-20

嫉妒心理怎么产生的02-18

防止幼儿产生害怕心理05-02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06-24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07-12

保险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03-05

水痘的症状和预防措施03-18

文章
代写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产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预防措施

  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健康包括什么呢?在《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所以,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当今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却有所忽视,比如目前马加爵的例子,堂堂一名大学生应该为自己的来来充满理想,但他们会有如此的做法,不得不令我们教育界人士的深思。造成一些心理弊病除了自身以外,还与社会环境、家庭、学校有密切的关系。有些人可能认为这离现实很远,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事例:

  舞蹈班刚刚下课,5岁的丫丫就兴冲冲地跑到妈妈跟前,对妈妈说:“妈妈,我跳地好吗?”妈妈看了看她说:“是不错,就是那个动作做得不好看,瞧!你们班的某某某就做得比你好。”丫丫一听马上跳了起来,气急败坏地说:“我就这样,不行啊”说完头也不回走了,妈妈只是给丫丫提点意见,给她的结果竟是这样,此时妈妈心里非常难过。其实象这样的例子很多。就象去年高考一样,一位考生在考完数学的时候,感觉自己考的极差于是第二天就选择了了跳楼一一自杀了。其实去年高考数学就比较难考,考生心理素质极差心里承受能力小,以至选择了自杀,这何等的可悲!

  一、产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据有关幼儿园的调查显示,很多幼儿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心里承受小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个性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心理学定义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如何把握好这个关键期?这主要取决于教师与家长的正确引导。在有的家长看来,家长的任务是让幼儿吃好、穿好、不生病,家长对幼儿的衣食及身体保健舍得投资,却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认为教孩子是幼儿 园的事。现代家庭中,存在重健康知识灌输,轻行为习惯培养,重饮食营养摄入,轻情感需要的满足:重成人包办代替,轻幼儿独曳性培养,独生子女现象造成对孩子溺爱非常普及,如有一位小女孩儿的裙子被别人摆了一下,她冲上去抓别人的脸,老师刚要准备和她谈谈,她就大声哭着说:“我爸爸知道你批评我,会心疼的,”而家长知道这件事后,却一笑了之。另外一些父母妈妈忙于工作无法全身心照顾孩子,必然会请老人或保姆帮忙照顾孩子。一方面祖辈和保姆的知识水 平通常叫父母要低,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看管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所以他们对给孩子心理成长上的帮助远不如父母;另一方面祖辈和保姆为避免孩子受伤,总是限制孩子的活动,或吓唬孩子有危险,这也使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受到影响。

  二、重视幼儿心理健康必须要做到的几点

  未来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竞争的加剧,要求未来的人才除具备良好的智力、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实践证明,心理健康的孩子学习轻松,愉快,成绩好,心理健康也影响着一个人能否成功,有才华而事业未能成功不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影响其才华的发挥。联合国专家预言说:“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堆象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多么的重要,应从小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增强其对心理疾病的“免疫力气”。

  首先,应重视孩子心理健康的思想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份资料:写了一位美国心理学博士对其女儿心理关照的事例,很是感人。有一天早上这位心理学博士妈妈送3岁的女儿上托儿所,却怎么也找不到钥匙,女儿也帮忙找,但还是没找到了。没办法,她俩没锁门就去了托儿所,送了女儿回来,她有接着找,最后终于找到了。她想刚才自己又急又燥又担心,这情绪会不会影响女儿呢?于是她就拿着要是又去了托儿所,告诉女儿要是找到了,女儿一听就抱着妈妈的脖子哭了起来,果然女儿还在担心钥匙的事。我非常佩服这位母亲的细心和周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这么细心地关照过孩子的心理感受呢?虽然有些事情那么微小,但给孩子却会留下深刻烙印,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作为长辈应该懂得如何正确地爱孩子,否则会适得其反:过度的溺爱,是孩子无爱;过度的纵容,使孩子对人无情;过度的保护,使孩子无胆:过度的替代,使孩子做事无能;过度的强制,使孩子被动无志;过度的挑剔,使孩子无路可走;过度的超量加压,使孩子精神崩溃。 这一切不得不令我们警惕和重视。

  其次,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新《纲要》指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孩子虽小,但也是一个独立个体的人,有他自己的愿望、要求、兴趣和爱好,成人应当尊重孩子的个性,换句话说越小的孩子也有他的自尊心,我们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从而扼杀孩子的天性,要允许孩子失败。孩子是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生长发育的,在生长过程中,有他自己的需要。由于每位孩子是不同的,所以每位孩子又有自己的不同于其他孩子的特点和需要,孩子的成长经历也是不同的。在孩子的尝试行为中,失败挫折是免不了的,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与批评,打击他的自尊,这时候就需要成人多给予孩子心灵支持与爱护。多注意孩子过去和现在的行为变化,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增强信心,保护其自尊心。

  最后,重视孩子生活的独立性和活泼开朗性格的培养。 幼儿阶段是独立性开始发展,初步具备了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当今的社会中孩子个个是家长的宠儿,更是家长的希望。所以许多家长盲目的溺爱自己的孩子,宠信自己的孩子事事包办,剥夺了孩子的自主、独立活动的机会在新《纲要》中指出:“儿童是独立、发展的个体,只有在自由活动过程中,儿童才能充分的体验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更好的获得发展。”因此我们要更注重孩子的素质培养,抓住关键期,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培养孩子生活的独立性实际上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还有利于孩子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的形成,也是知道技能学习的基础。因此,父母要该放手是就该放手,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现在有的孩子因为性格的缺陷,如孤僻,不合群等直接影响其与同伴交往,影响其健康及才能的发挥,有的父母或老师的批评过重而离家出走,甚至做出过激行为,其实这些都是我们重视的不够而造成的。作为长辈是直接影响孩子的,要想改变孩子的性格首先要改变自己,多多的带领孩子出去参加社交活动,多结识一些朋友,与孩子经常的交流,树立孩子的信心。因此,要从小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是关键。

  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仅是孩子自己本身的事,也是家长和数师的事。让我们共同携起双手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教中培养幼儿独立性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家长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在日常生活中,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烦,因而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因为小孩长大自然就会。其实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不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所以我们要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幼儿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如学习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脸、穿衣服、整理床铺等。这些看上去虽是很小的事,但实际上给幼儿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无形中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作父母的要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当孩子的存在价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们也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孩子的自信心。

  二、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自我服务是幼儿发自内心的需要。对幼儿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我们培养的是未来这会的建设者,他不不应光有渊博的知识,更应热爱劳动,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在幼儿期对他们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正是为他们对未来的劳动奠定心理基础和物质基础。幼儿手部肌肉发育不完善,动作不灵活,影响了他们的认识和探索,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肌肉的发育和完善,促进他们动作的协调发展,而且由于手部肌肉活动越多,越丰富,就越能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孩子在“我自己做”的过程中,能不断增强自信心,提高独立思、独立做事或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三、尊重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

  众所周知,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一个不良的性格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懒惰。由于成人过分的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幼儿懒于动手动脑,不愿独立思考。所以,成人要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教育他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自己去解决,学会独立思考。只有这样,幼儿在独立的基础上创造能力才会不断发展。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不仅要孩子自己独立动手去做事,还要孩子独立的动脑去想问题。独立思考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提的问题过于幼稚而加以嘲笑,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随着家教观念的更新,有一些具有现代家教观、教子有方的家长,注意创造机会,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科学家、发明家成长的故事,以激励孩子从小立志,培养孩子对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的兴趣。

  四、创造机会,感受挫折,培养幼儿自我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有的家长经常说孩子主意不好,应该听大人的,实际上孩子有主意是件好事,他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认识,应该给孩子创造机会培养他自己拿主意。我们的教育常常是注意培养孩子顺从听话,不大注意去倾听孩子的需要,从生活小事一直到孩子的发展方面都由家长一手包办了,因此我们的孩子缺乏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和权利,就很难培养孩子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差的孩子依赖性强,缺乏进取心和毅力,遇事容易打退堂鼓或把任务转给成人。这大多是成人娇惯、包办代替的结果。那么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大人应给孩子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做选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让他在尝试的过程中感受失败,碰钉子,这样孩子就会从失败中记取教训而成长起来。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成功,也有失败和失误。而且通常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能获得较大的成功。在生活中,要培养孩子的自我完善能力,要让幼儿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批评、自我控制,培养孩子的自我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长要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处处依赖他人,对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动不动就寻求帮助的人,那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够独立自主。你的一举一动,还有你的品质,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所以,先从你自己独立自主做。

  精心养护孩子的探究习惯

  星期六的中午,妈妈见小米端着一杯热水走向阳台,“你要做什么?”“给花浇水。”“不能浇热水,要浇凉水。”“喝凉水会拉肚子的。”“花不会拉肚子,不许浇热水。如果花死了,妈妈就不给你买了。”听到妈妈这么说,小米听话地把热水端了回去。

  花活了,孩子的探究火苗却熄灭了。其实,如果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探究习惯,既可以让花活下来,也可以满足孩子的探究欲望。

  探究是小孩子最有价值的学习方式

  孩子的学习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模仿他人、成人强化训练、自主探究等等,这些方式都可以让孩子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自主探究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是最有价值的。因为模仿和训练都是成人的单向灌输,孩子处于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他学习的内在动机没有激发出来,自愿学习的习惯没有培养出来,但是因为这两种方法简单易行、见效快,所以成人对它们容易形成依赖。

  自主探究以好奇心为驱动,孩子在探究中会自觉地产生很多问题,并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因而孩子爱动脑、爱动手,这对他以后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很重要。但是因为孩子在动手尝试中会出错,学习结果见效慢,家长认为问题很容易,没必要探索,就直接给孩子提供答案,忽略为孩子提供探究的环境和材料,长久下去,孩子就会养成思维惰性,凡事依赖大人给出现成答案,主动探究的习惯也就越来越弱了。

  探究习惯需要家长的精心养护

  ◆接纳探究中的尝试错误

  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比较表面和肤浅,常常抓不住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所以他们在尝试中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小米在探索行为中出现的错误就很常见和典型,她以为植物与人的生理和生命现象是一样的,但是妈妈没有接纳小米的尝试错误,她不但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答案,并警告错误行为将导致的严重后果,结果孩子吓得不敢探究了,其实正确答案并没有经过她的观察、操作和思考,只是书本知识经过妈妈的口授直接搬进她的记忆里,孩子的思维并没有得到发展。

  想想看,你是不是经常责怪孩子把环境弄乱了、把衣服弄脏了、把玩具弄坏了、把物品弄破了?这些都是拒绝孩子尝试错误的教育行为。

  ◆为孩子提供探究的环境

  探究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而孩子的“研究经费”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通常成本很低,关键是家长没有意识到怎样为孩子提供探究的环境。

  小米的妈妈可以与孩子一起做个小实验:一盆花浇凉水,一盆花浇热水。每天用相机把两盆花的长势拍下来,或让小米画下来,经过比较,小米就会发现两盆花的不同结果。这个科学现象很简单,却是孩子自己的观察、发现和总结,她从中获得的探索素养比生活常识本身更有价值。

  再比如,一个孩子把花盆里刚种的几颗蒜头连根拔了起来,他想看一看蒜头长大没有,希望它们长得快一点。这时候,妈妈不要用“拔苗助长”的故事警告孩子,而是为他提供相应的实验环境,让他比较是“拔苗助长”还是“拔苗助死”,相信孩子从中获得的收益要比干巴巴地听故事好得多。

  ◆为孩子提供探究的材料

  孩子的探究对象无所不在,生活和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孩子都喜欢把玩,包括花草树木、虫虫鸟鸟以及日常生活用品。有的家长认为现在既然有现成的高科技玩具,就应该让孩子玩,这样孩子的起点更高。高科技的电动玩具确实比较安全,富有童趣,但是它除了比较昂贵外,孩子的操作和参与空间比较少,所以很多高科技玩具不能长时间吸引孩子,很快就被孩子玩腻了而被家长束之高阁。

  可见,家长不要为孩子提供太多的现成玩具,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需要动手动脑的玩具或材料,例如七巧板、积木、拆装和拼插玩具、橡皮泥等,还有水、沙、泥、土、石子、树枝、树叶等自然物,以及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这些玩具和材料没有固定的玩法,孩子需要探索研究才能玩出花样来,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由探索精神。

  ◆做孩子探究活动的配角

  探究活动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孩子具有不断追问的思维连贯性和克服困难、动手尝试的意志,有的孩子常常坚持不下去而中途放弃。孩子这时候不但需要家长的鼓励,还需要家长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让孩子把探究活动进行到底。

  例如,孩子想用积木搭一座高楼,搭到一定高度以后,没有足够的合适木块充当“栋梁”了,拆了重新搭建,孩子又不乐意,于是有的孩子就放弃了,留下一座没有完工的“烂尾楼”。这时候家长就可以过来鼓励孩子:“工程没有完工就不干了,多浪费呀,我们想想办法吧。”接着家长启发孩子在家里找一找有没有木块的替代品,怎样保持高楼的平衡,还可以做什么“装饰”或者“装修”,支持孩子完成一个小建筑师的作品。

  ◆妈妈要避免女性思维偏好

  大多数孩子由妈妈教养的时间比较多。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男性擅长理性思维,女性擅长形象思维。孩子的探索行为主要发生在动植物、风、光、水、沙土等自然现象领域,而妈妈们大多对社会现象感兴趣,不太喜欢探究自然现象。当孩子对一些自然科学现象感兴趣并求助妈妈的时候,有的妈妈却对此不以为然,有的妈妈甚至看见小虫子就会吓得失声尖叫,这样当然不能给孩子提供及时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以至孩子坐失发展的机会,所以,妈妈要克服自己的不足,与孩子一起欣赏与研究瓶瓶罐罐和飞禽走兽,和他一起爱科学、“玩”科学、学科学,发展孩子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探究行为要文明

  探究虽然是孩子最有价值的学习方式,但是它也不能特立独行地不顾他人的利益或破坏公共环境。

  有一个小男孩,思维特别活跃,但他经常把自己的探索发现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他把口香糖粘在女孩子的头发上,老师批评他,他说:“我是想研究口香糖粘不粘头发。”却不承认这给同伴带来不便。他的不文明探究行为平时得到了妈妈的无原则保护,一次他把沙包扔到别的小朋友身上,人家哭了,妈妈解释说:“他在研究抛物线,不是故意砸你,别哭了。”还有一次,广场上摆放了一些新颖的展板,他很好奇,拿起手中的笔在上面画,妈妈在旁边视而不见。

  其实,不仅是孩子的探究行为,即使是成人的科学研究行为,也都要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以不侵犯他人和公共环境的利益为前提,这才符合科学探索是为人类谋福祉的崇高愿望,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文明探索的好习惯。

  试谈幼儿园教师该怎样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是幼儿园工作的主要任务,正确的健康观念包括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然而大多数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视,而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却考虑不多,甚至忽略。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孩子智力的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他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素质。那么,如何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时间,谈谈这个问题。

  一、 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教幼儿学会尊重别人

  让幼儿学会尊重别人,是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首要条件。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学会尊重别人良方。教师和家长应尊重孩子,作孩子的表率,让孩子长在天长日久的受尊重的潜移默化中养成尊重别人的好习惯。

  (二)教幼儿学会爱、学会关心他人

  孩子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管束而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更不是没有原则,失去理智的溺爱换来的,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

  1、注重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和家长应从自身做起,在有意识地对哈子进行爱心教育时,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孩子。作为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教师之间也应该互相关心和尊重 ,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家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多使用爱的语言。

  2、培养幼儿形成助人为乐、关心社会、热爱公益事业的良好思想品质。如组织幼儿给灾区小朋友捐献衣服、图书、玩具等物品,组织幼儿想希望工程捐款活动,参加为残疾儿童献爱心等媒体力量引导幼儿观看以关爱、善良、正义等内容为主题的作品把民主管理在身边相互友爱的事迹讲给幼儿听,培养孩子的爱心,从小给孩子的心灵拨下爱的种子,是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

  (三)教幼儿学会礼貌待人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可从一个人说话用词、语调口气、 止态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思想面貌。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如谦逊文明的语言、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举止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礼貌教育呀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重要条件的环境,使孩子从小就学会礼貌待人。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教育孩子尊敬长辈承认。能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得打招呼、称呼人,会问早、问好、道别。

  2、教育孩子当自己不注

  意影响别人时,会主动诚恳的道歉,当别人影响了自己时能克制、谅解别人,会说“没关系、不要紧。”

  3、教育孩子当别人在谈话时,不插嘴、不妨碍,成人对自己讲话时,要专心听,不要打断别人说话。总之,教师和家长要做到孩子的模范,处处以身作则,说话要做到温和有礼貌。

  (四)让幼儿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一个人有无劳动的兴趣和习惯,将影响自己的一生。无数事实证明,事业上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热爱劳动、勤奋好学者。相反,懒惰往往使人愚昧无知而无所作为,热爱劳动,不仅使幼儿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树立了幼儿自信、自立,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对幼儿进行热爱劳动教育,还可以从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开始。如自己穿脱衣服、鞋袜、自己洗手、洗脸刷牙等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明白了劳动是光荣的,从而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

  孩子婴儿期后的智力发展离不开父亲

  儿童智力的发展既有遗传因素的作用,也有后天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父亲作为影响儿童智力的环境因素之一,他对儿童智力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孩子的婴儿期。在孩子婴儿期后的智力发展中,父亲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的。

  专家从两方面来研究父亲对孩子婴儿期后的智力发展的影响。一方面,观察失父的影响;另一方面,直接观察父亲对孩子认知发展的影响。这两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如同婴儿期一样,父亲对男孩和女孩的认知发展都产生影响,只是影响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一、 失父的影响与认知发展

  失父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父亲由于死亡、离异或遗弃而永远离开了家;二是即便父亲仍是家庭成员,也可能由于工作、旅行或缺乏兴趣而不在孩子身边。

  根据亨利.比勒的意见,与儿子经常待在一起的父亲有助于开发儿子的智力潜能,能够成为孩子坚毅和成就的动力。有才能且成功的父亲,如果与儿子经常在一起,使男孩经常有机会观察并模仿父亲,对于他全面发展工具性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极为有利。不过,假如父亲不能经常在男孩身边,或者假如父子关系消极,则即便拥有一名颇具才能的父亲,也不一定会促进男孩的智力发展。

  同时,当研究者对一些女孩进行观察时,发现她们的认知发展似乎也由于父亲不在而受到一定的影响。玛丽贝斯·辛发现,双亲家庭的儿童和失父家庭的儿童在认识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在测验得分和智商分数上。

  为什么失父家庭的孩子在学业成绩和智力测验上表现均差呢 我们知道,儿童的认知发展取决于注意、鼓励和刺激,尤其是在儿童的成就、能力和技能需要反馈的时候。对于单亲家庭孩子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的一种解释是,他们与双亲家庭的孩子相比,很少得到成人的注意,与成人的交往也较少。离异的母亲不大可能在孩子就寝之前给孩子讲故事,也不大可能以游戏方式拓展孩子的日常照料,甚至很少跟孩子一起用餐。同样,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大可能从母亲或继父那里得到学业上的帮助。

  当然,一些最新的社会学和人口学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父亲不在改变了儿童的认知发展这一结论,似乎没有明确而肯定的证据。尽管这样,父亲在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父子的交往和认知能力

  评价父亲影响孩子智力发展的较好方法是直接观察父子交往。专家的研究结果发现,与那些不被父亲重视(冷漠、事不关己)的男孩相比,凡被父亲重视(仁慈、赞扬、帮助)的男孩,在智力测验和词汇测验中的得分较高。与此相似的是,父亲的限制行为往往与男孩认知得分较低相关。

  父亲与孩子交往的风格对孩子以后的岁月也有影响。如果父亲对子女取得的成就及时加以赞扬和表示喜悦,那么孩子就会把自己的教育目标定得较高。尽管母亲的认可不如父亲的认可,但是父母的教育水平与儿童的教育期望是有联系的。其他一些研究也证实了父亲风格的重要性。

  有关观察表明,就家庭内解决问题和讨论任务而言,凡是实施适当控制的父亲(例如,既维持适当的家庭限制,又允许孩子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凡是不抱敌对态度的父亲(例如,对孩子的言行较少讽刺、挖苦等),他们的儿子往往成就较高。与此对照,如果父母之间相互敌视,那么男孩的成就就较低。

  父亲的影响,以及婚姻关系,是通过对儿子自控能力的间接影响(而非直接影响)而发挥作用的。父亲的行为影响男孩的自控能力,从而影响他们的成就水平。有趣的是,母亲的控制和婚姻的不和,会对儿子的成就愿望产生直接的影响。一项研究发现,父亲在纪律要求上的粗暴态度,以及前后不一的命令,是与儿子的成就水平下降联系在一起的。而且通过这一中介,影响儿子的情感调节(焦虑、抑郁.自尊等)和自控能力。倘若父亲的要求不能一致,它有可能成为4年以后男孩中学成绩的预兆。但是,这种影响是通过对男孩自控能力的影响起作用的。

  父母双方都对儿童的学业成绩作出贡献,而且母亲的榜样要比父亲的榜样更具预言作用,但也许父亲对儿子的成就具有更重要的影响。

  三、父子和父女

  父亲以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途径,对子女的智力和教育做出贡献。然而,父亲也可能通过妻子对女儿施加间接影响。

  有关研究发现,父亲对母亲持友好态度会促进女孩的智力成长。也许,在父亲对妻子持支持态度的家庭中,女孩有可能把母亲作为一个角色典范。

  其他一些研究者指出,父亲对女儿的认知发展虽然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晌并不总是积极的。父亲甚至比母亲更倾向于用性别定型方式对孩子作出反应,并且鼓励儿子追求男性特征,鼓励女儿追求女性特征。由于某些父亲仍把智力成就视作一种男性的活动,因此父亲可能忽略和淡化女儿的智力进步,因为他们把学业上的成就看做是非女性化的。

  男孩和女孩从父母那里接受十分不同的信息,尤其从父亲那里接受十分不同的信息。对于男孩来说,该信息是要“干得出色”;而对女孩子来说,该信息是要“玩得开心”。正如我们在婴儿期见到的那样,这些不同的经验很可能削弱女孩的下述信念:“世界对我的行为作出反应”;“只要有所作为,世界就能改变”。这些观点对发展坚持性和控制力是重要的,它们是成功的重要组成成分。

  同样的情况也反映在父母对儿子和女儿的教育期望和职业期望方面。父母双方,尤其是父亲对儿子很可能强调职业和职业成功的重要性,而对女儿就不那么强调了。父亲不仅关心儿子职业的成功,而且,希望儿子能吃苦、有志向的父母是希望女儿能吃苦、有志向的父母的两倍。父母还希望儿子拥有其他的品质,例如智慧、自立、负责和意志坚强等,并把注意力集中在增强男孩的职业成就上。可是,对女孩是否在工作和职业中干得出色,就不那么重视。父母对女孩的希望是心地好,不自私,有爱心,诱人,有礼貌,成为贤妻良母等。这些期望在女孩后来的发展中会起作用。

  当然,对于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期望模式也有例外。

  父亲在家并非惟一的决定因素,父亲与儿子和女儿的交往方式也有关系。据研究,凡在女儿童年时期和青少年时期,鼓励她们进行体质运动的父亲,其女儿往往具有教育的可塑性。此外,具有上进心的妇女往往可以从她们在青少年时期与父亲的密切关系中觅得根源。凡对女儿的自主性和竞争性既支持又培养的父亲,其女儿到了成年期最具教育的可塑性。

  父亲以独特的方式帮助儿子和女儿实现独立的、与众不同的身份。对男孩来说,目标是实现符合父亲要求的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对女孩来说,目标则是实现符合母亲要求的一定程度的独立性。

  那些事业成功的妇女们,在某种程度上,与她们的父亲有着异乎寻常的密切的关系。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某些职业妇女,从父亲那里接受许多竞争性的鼓励,而她们的母亲则向她们强调女性价值观。看来,为了破除传统的职业期望,妇女既需要父亲的鼓励,又需要母亲的鼓励。

  帮乖宝贝走出嫉妒的圈子

  和大人们一样,孩子也会妒嫉,而且他们的妒嫉心理往往更加强烈且奇特。当孩子发现别人那儿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无论是相貌、玩具、老师的表扬,甚至是家长的关注,他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小小的嫉妒油然而生。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冲动呢?

  由于家里还有个哥哥,九岁的虎虎总觉得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无论是外出游玩、生日派对还是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他老是抱怨爸爸妈妈偏心。当妈妈解释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和他一起玩或者他做了哪些错事而哥哥却没有的时候,虎虎就撅着嘴说哥哥有的玩具自己却没有或者强调哥哥曾经犯的错而自己却很乖。

  很多孩子都有虎虎这样的心理,当他们看到别人有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包括衣服、能力、受欢迎程度和玩具等等,甚至有些大人意想不到的东西都可能诱发他们的妒嫉心理。有些家长认为这种表现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但专家指出,过分的妒嫉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使他们在自己与别人的对比中感到自卑,妨碍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建立,因此家长应该在孩子达到上学年龄之前教会他们如何克服这种情绪。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帮助孩子减少妒嫉心理,以及当孩子的小脑瓜被妒嫉所占据的时候如何平复他们的情绪。

  注意孩子的暗示,并表示同情

  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对于家长们来说,观察孩子的行为方式、掌握孩子的情绪趋向却并不难。当孩子妒嫉心理爆发的时候,他们的行为经常会出现相应变化,比如搞破坏、哭泣或者说妒嫉对象的坏话等等。有时候,妒嫉心理也会反映在孩子的心理和身体方面,如胃疼、难过、焦躁、情绪低落或者没有干劲。这时候,家长需要对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并帮孩子把他们的想法说出来。比如,爸爸带着5岁的女儿玩秋千,站在一边的3岁的儿子委屈地要哭,这时候妈妈就可以说,“看,爸爸一直陪着姐姐玩,把我们都冷落在一边了,这真不公平,对不对?”如果孩子表示同意,家长就可以告诉他这种感觉就叫做“妒嫉”——“我知道你觉得妒嫉,是不是?不过这没什么的。”家长的理解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因为这种时候,孩子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欲望的满足,而是家长耐心的倾听,以及对他们内心感受的肯定。

  让孩子知道大人也会妒嫉

  显然,妒嫉是一种负面情绪,但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了解,即使是他们尊敬的爸爸妈妈也会有妒嫉的感受。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当宝宝和爸爸在一起亲亲热热的时候,妈妈也会妒嫉爸爸,但是妈妈不会因此而乱发脾气或者感到难过。或者举出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告诉宝宝自己也有过同样的心情。比如,当虎虎抱怨自己不能和哥哥一样参加跆拳道班的时候,妈妈就告诉他自己小时候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但是这种情绪是可以克服的。“知道吗?我上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从来不准我在街上玩,但邻居家的姐姐却可以在外面一直跳皮筋到天黑!你说多不公平!”这个故事让虎虎明白原来妈妈也妒嫉。随后妈妈告诉,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得到和别人完全相同的待遇,因此必须学会接受。

  不要过分强调负面的东西

  孩子会通过观察大人的做法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当你发觉孩子感到嫉妒的时候,在表示同情的同时,不要过多强调孩子的立场,更不要指责受到妒嫉的对象,否则不但会进一步刺激孩子的妒嫉情绪,还会导致孩子养成动辄归咎于他人的坏习惯。假如你的孩子发现自己的同桌被邀请参加同学的生日派队,而自己却没有被邀请。这时候我们决不能指责那个过生日的孩子“不够意思”,而应该告诉孩子,妈妈理解你的委屈,但是别难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朋友,自己过生日的时候不是也不可能把自己认识的所有人都请来吗?这样,孩子就会理解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受欢迎而未受邀请,也不会因此而记恨那个过生日的同学。

  帮助孩子找到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

  感到嫉妒的孩子总是希望自己得到和他人同样的待遇,假如此时家长能够诱导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但能够缓解嫉妒的心理,还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假如孩子觉得球队一个队友比自己上场的时间长,我们可以问他,如果你加强练习的话,情况会不会有所改变呢?这时,孩子会发现,虽然自己控制不了教练的选择,却可以控制自己的选择——通过联系提高自己的球技,上场的机会自然就多了。或者,当孩子对别人父母对子女所倾注的重视感到嫉妒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行动消除孩子的误会。5岁的美美因为妈妈错过了自己在学校演出中的表演而非常不满,“别人的妈妈都来了!”于是,妈妈就让美美在家里面给自己开了一个专场晚会。这样一来,美美明白了妈妈其实很关注自己,便不再失望或者妒嫉别的同学了。

  尽量不要拿孩子与别人对比

  你可能注意不到,在谈论其他孩子时一句无心的“婷婷越来越可爱了”,或者只是一个微笑、一个耸肩的动作,甚至抬一抬眉毛都可能被孩子解读为“比较”。尤其是当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的时候,他们更容易对那些有能力做好的孩子感到嫉妒。有一次,美美的妈妈跟一位阿姨说,邻家女孩的卷发很可爱,可惜自己女儿的头发却是直的。没想到,第二天,美美就要求妈妈带自己去美发厅要把头发烫成卷发!美美妈妈一下子就意识到是自己的评价引发了女儿的嫉妒心理,从此之后,她再也没有评价过女儿的头发,同时非常注意不拿女儿和别的孩子作无意义的比较。

  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总喜欢强调自己的弱点,而且那种低人一等的感觉更容易刺激他们的妒嫉心理。因此,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让他知道自己也有优点,也有为自己而骄傲的资本。假如孩子在画画方面有天赋,家长就应该多多鼓励。每当孩子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或者取得了一点进步,哪怕只是一道算术题,也应该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注意到了,并且为他而骄傲。专家指出,当孩子为自己感到骄傲的时候,他们就更容易接受别人在某方面得到比自己更多的关注。这种自信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克服自己的妒嫉心理,更有利于他们塑造自我,这才是真正值得别人艳羡的本领。

  宝宝生病了还要去幼儿园吗

  最近,两岁多的宝宝接二连三地生了几次病,病倒是不太严重,一周左右也就好了。在生病期间,宝宝自然就不去幼儿园了。而且,全家人都围着宝宝转,对他的照顾真是细致周到、呵护备至。宝宝身体康复后,妈妈打算让他继续上幼儿园的托班,可是宝宝却不答应了,他大声说:“我不去!我要在家!妈妈陪我玩!”妈妈好说歹说,宝宝就是不同意。

  毕竟,爸爸妈妈要上班,宝宝一个人怎么能待在家里呢?宝宝以后再生病的话,是不是也可以不去幼儿园、不去学校呢?这可愁煞了爸爸妈妈。

  冬春季节,气候多变,3岁以下的宝宝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容易生病。宝宝生病时得到了全家人细致周到的照顾,这意味着宝宝成为全家人关注的焦点,更意味着宝宝能享受到平时享受不到的待遇,不管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这与平时的反差如此之大,宝宝立刻就能察觉出来。所以,宝宝病好后很明确地要求:“我要在家!”宝宝生病了,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要让宝宝坚持去幼儿园,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去幼儿园呢?如果宝宝精神状态不错、不发烧或者发烧体温在38.5℃以下,只是有些流鼻涕、咳嗽等轻微的症状,那么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继续上幼儿园,但是一定要向老师说明宝宝的情况,请老师随时观察。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比较萎靡,发烧且体温在38.5℃以上,那么应该让宝宝待在家里。

  切记,一定要把去幼儿园与不去幼儿园的原因告诉宝宝,让他明白什么情况下应坚持去幼儿园,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去幼儿园。如果宝宝待在家里养病,爸爸妈妈则有必要向宝宝说明自己是暂时放弃其他事情,特意留在家里照顾宝宝的。“因为,我们爱你!等你病好了,我们要工作,你也要去幼儿园。”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宝宝明白:爸爸妈妈除了陪宝宝之外,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同时让宝宝放弃依赖爸爸妈妈一直待在家里的念头。

  宝宝的病一天一天地好起来,父母就应该鼓励宝宝继续去幼儿园。千万不要给宝宝造成有一点原因就可以不去幼儿园的印象。否则的话,宝宝以后适应幼儿园和学校的生活就有可能遇到麻烦。什么样的宝宝才是健康的宝宝?大多数父母首先想到的是营养均衡、身体棒棒,但他们都忽略了宝宝的心理健康。如果说孩子的身体发育是“硬件”的话,那么,心理发育则是“软件”,只有把两者完美地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正如孩子的身体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疾病一样,孩子的心理同样也会发生某些偏差,这完全是正常现象。社会发展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个人面临的压力和困扰越来越多。

  现在,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已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且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很多大孩子的心理偏差都是始于宝宝阶段(0~4岁)。如果父母认为宝宝年龄尚小,对他们的心理偏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治疗,那么这些心理偏差会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而日趋严重,而且会不断出现新的心理偏差,从而失去治疗的大好时机。

  幼儿心理医生医学硕士金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