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我看“齐桓公现象”的读书笔记

时间:2021-06-30 15:35:38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我看“齐桓公现象”的读书笔记

  近日早读和学生一起读《弟子规》,边读边结合历史给他们解释,不自觉的也就想到了去年从《读者》上读到过一篇文章《齐桓公现象》,当时读来有些唏嘘不已,今日重读颇有一些感慨。

我看“齐桓公现象”的读书笔记

  原文前三段如下:

  齐桓公在治国上依靠管仲,率先成就霸业,这是他尊贤的一面。然而,还有另一方面鲜为人知,就是他喜欢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抬轿提鞋的小人。一个小人名叫竖貂,此人原是桓公的“幸童”,就是“男宠”。第二位叫易牙,桓公一次戏言,不知人肉何味。次日,易牙就杀了自己的三岁儿子,亲手蒸给桓公吃。第三位叫开方,本是卫国的公子,齐伐卫,卫国派作人质的。

  当管仲病重卧床时,曾特别警告桓公,说他死后一定要驱逐竖貂等三人出宫,不然三人必然为乱。

  管仲死后,齐桓公听从管仲之言逐三人出宫。但离开小人,桓公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缺少刺激,活着觉得没劲。于是桓公复召三人回宫。

  我们以史为鉴,可以毫不客气的称他们三人为“小人”。何为“小人”?古语有很多种涵义,但当下定义中普遍认定儒家对小人的定义,小人是中国儒家定义君子的“反义词”。如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社会生活中专指喜欢做些搬弄是非、挑拨离间、隔岸观火、落井下石之类的人,与贵人相反。然而不管是多大的官,多有能耐的皇帝,亦或是普通的老百姓,都不可避免的会犯同样的错误,即听信小人的`谗言。因为没有了小人的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生活实在会索然无味,太过于平淡,也正如文中的齐桓公,离开小人的阿谀奉承,竟会食不知味、寝不安席。当历史的车轮碾到了今天,在我们看来真是贻笑大方了,然而当时对齐桓公来说应该是深陷其中并浑然不觉的,甚至是极其享受的。

  但反过来想,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历史的教训也应该是极其厚重的,作为一国之君,齐桓公必定是饱读诗书的,却怎会忘记“灵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古训;又怎能忘记,“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去”的苦心规劝?但就在那时那刻,作为一国之君的齐桓公,也没能突破一个世俗人的藩篱。最后却是因为立储之事与他们发生分歧,竟落得一个饿死高墙内、无人问津的悲惨下场。也许那时的齐桓公也早已经后悔不已,可是怎奈回天乏术。

  生活中,这样的列子乏善可陈,我们工作的环境相对纯净,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修德立身,是每个人必修的功课。如果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更是善莫大焉!

【我看“齐桓公现象”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我看追星现象高中作文07-14

《我看烦恼》读书笔记09-08

看云读书笔记03-08

齐桓公与木匠美文摘抄07-16

我看《师说》08-05

看水浒传的读书笔记01-18

《春秋霸主齐桓公》读后感04-08

我看无车日作文12-06

我看诗韵作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