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我决定简单地生活》读书笔记

时间:2021-06-28 09:27:07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我决定简单地生活》读书笔记

  《我决定简单地生活》是一名日本作者写的关于极简主义和成为极简主义者后生活发生改变,最终领悟幸福真谛的内容。

《我决定简单地生活》读书笔记

  关于极简主义者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极简主义者是不因在乎他人目光而追求“物欲”,知道什么是真正“必要”和“重要”的东西,并且能够“剔除”干扰项的人。而关于什么是“必要”、“重要”,则各有不同,要“剔除”的干扰项也因人而异。因此,对于极简主义者没有限定性的规定,不以拥有物品的数量来限定。不是拥有超过100件物品的人就不是极简主义者,也不是少于100件物品的人就是极简主义者。

  因此,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作者认为符合以下两个特质的人,可称为极简主义者:“真正了解自己需要什么的人”“为了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减少物品数量的人”像乔布斯就是完美的极简主义者,他最讨厌的就是不简约的产品,从他设计的苹果产品就可以看出来。日常穿着也是一样,他总是穿同样的款式:黑色高领衫+牛仔裤+运动鞋(发布会也不例外)。他对每件事的干扰都会降至最低,他会将开会的人数减少到最低,只和最顶尖的人在一起做决定。

  那极简主义是如何产生的呢?条件有三:

  一是泛滥的信息和物质。环顾四周仅互联网的信息就有如洪水,而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仍停留在5万年前。人类大脑这个硬盘已经无法处理超载信息,必须通过减少硬盘数据和不必要的程序才能让他快速运转。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忆杂事的,如不剔除不必要信息将影响他的运转速度。同时,我们购买不必要的物品占用了宝贵的空间,自己负担高额房租的时候还承担着“杂物先生”的房租,很多时候我们想换大房子不是为自己,而是给杂物换了一个宽敞的居所,非常浪费。

  二是具有取代性的产品和服务业的发展。人们慢慢开始善于“分享”,比如租车、拼车分享物品,还有沙发客,分享空间等新事物的出现。

  三是日本属于地震频发的国家,全球约有20%的地震都发生在日本。当地震发生时,杂物化身为了“杀人凶器”。

  基于以上原因使得极简主义者的出现成为必然。其实,每个人最初都是极简主义者,因为我们刚出生时并不是什么都有。记得我刚毕业的时候,也只有一个行李箱,可是后来搬家时东西多的.不得不用搬家公司。为什么我们拥有的物品会越来越多呢?

  因为:人是群居动物,人需要透过别人这面镜子看到自己的价值。我们发朋友圈,如果有人点赞、留言就会觉得很开心。因为有人认可我们,他人的认可使我们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如果我们喜欢的人恰好也喜欢我们,我们会欣喜若狂。倘若对方移情别恋,我们会愤怒,因为无法忍受“别人比我更有价值”。因此,人的行为都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希望他人尊重有价值的自己。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内在价值是需要经过时间才能被看见的。相反外在价值就会迅速传达出来,因此,人们通过物品来展现自己的内在价值。当人们过度依赖这种方式展现内在价值时,就会出现过度持有的现象。

  人有“习惯”—“厌倦”的程式。新衣服刚买来时特别喜欢,穿10次以后喜欢的程度就不如当初了,变成习惯,等穿过100次以后就会心生厌倦。而人为什么会喜新厌旧呢?因为,人的神经网络,能够接收到从某种刺激变成其他刺激产生的“差异”。所以,新衣服不再喜欢了是因为我们已经感知不到差异了。我们常常会通过再次购买新衣服(改变刺激)、增加数量(增加刺激量)、买更贵的(放大刺激)来制造差异,因此,使得物品越来越多。如果我们不对到手的东西感到厌倦的话,就不会添置新东西。

  物品越多人越不满足。人们以为自己不幸是因为没有什么,没有更多的钱,没有更好的机会……总是以为拥有了那件心仪的东西就会幸福,但人是没有预测下一刻心情的能力的。在没有得到之前,以为得到之后的喜悦会一直持续下去,却忘记了“习惯”这个毒药。明知道欲望永远无法不能被满足,还是妄想着下次一定能被满足。这就是不断购买新物品,囤积物品最终进入死循环的原因。

  物品最初的产生是因为人们需要工具,早期的人类因为狩猎、储存食物的需要制造了石器、陶器之类的物品。因此,功能性才是判断物品是否必要的标准。依据这个标准,作者舍弃了大部分的物品,只精选了部分结束了自称“垃圾屋”的生活。搬到了更小的房子,房租少了,空间却比以前大了,在没有事先打包的情况下,搬家只用了30分钟。

  成为极简主义者以后,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拥有更多的时间,因为减少了购物、做家务的时间,减少了找东西的时间。

  从“物欲”中解放了出来,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此不再受广告媒体的影响。十分清楚自己的持有物,所以不会遗失物品。

  身心更加健康,成为极简主义者以后自然瘦身,整洁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也不再与他人比较,专注于为自己而活。

  成为行动派,做了很多以前不敢做的事。改变了内向的性格,并成为了乐观派。享受当下,不再执着于曾经和担忧未来。其实,有时候我们不能丢弃物品就是觉得将来也许会用到,这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喜欢囤积也是因为担心以后会断货或买不到,因未来而焦虑,这些都是不必要的。无论过去还是未来,他的发生只有“现在”知道。

  物品减少了变得更加珍惜每一样,也变得更加懂得感恩。减物还有利于夫妻关系,不再因家务而争吵,减少了生闷气的时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时间。维持美满婚姻的秘诀就是“夫妻间有说不完的话”,研究表明婚姻美满夫妻每周说话的时间多于婚姻不幸夫妻5小时

  极简的不只是物品还有人际关系,只保留真正的好朋友认真对待每一位,极简的人际关系更自在

  那么如何进行减物呢?

  首先,重新认识舍弃。人们一想到舍弃就觉得是失去、吃亏、带来损失,其实舍弃反而是得到,得到的是以上你看不到的收获。也有人担心舍弃后会不会后悔,作者的答案是不会,不但不会反而还有“幸亏丢掉”了的感觉。而且,如果是真正需要的物品,它还是会回来的。

  其次,舍弃是门“技术”从入门到精通需要练习,作者也是经过5年才成为“断舍离”的高手。因此,不要因为“无法舍弃”而羞愧,但要清楚原因。是因为价格太贵?朋友送的礼物有珍贵的回忆?还是因为罪恶感?还是觉得太麻烦?不停地问自己,最终你会明白无论是哪种原因,都只是“不愿意”而已。人最喜欢的就是维持现状和安逸。

  第三,一旦决定舍弃就要从现在、立刻、马上开始,总想着“哪天再做”的话,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判断物品去留的要点是“现在”是否需要,你想的也许“有一天”会用到的情况,通常不会发生。“那一天”如果真来了也有办法解决,所有的商店都是你的仓库。

  一年没用过的或者早已遗忘的物品可以直接舍弃。

  舍弃“回本”的念头,舍弃因虚荣心而囤积的物品。人的生命宝贵,与其花时间打理物品,不如把精力放到真正重要的东西上。

  最不好处理的就是礼物和回忆有关的物品,可以拍照后再舍弃,只保留珍贵的回忆,舍弃颜色鲜艳的物品,柔和的刺激度低的颜色,接受度高,可以长久使用。

  表达感谢后再舍弃,与其闲置或者别别扭扭的持有,不如心怀感恩的舍弃,这也是对物品的尊重

  关于幸福:

  首先,停止比较,有一种让人瞬间变得不幸的方法就是比较。人都觉得隔壁草坪更绿,而草坪本身根本不介意自己是青色还是绿色,所以没必要比较。一味的和别人比会发现无论自己多厉害都会有人比你更厉害,专注自身就好。

  另外,他提到了“丢弃幸福范本”,现在社会已经可以包容越来越多的生活状态,但人们心里还是有一个幸福范本:稳定的工作、结婚成家、双亲健在、有个聪明健康的宝贝,晚年可以含饴弄孙。觉得只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幸福了。无论你心目中的幸福是什么样子,幸福不是达成某些条件就可以拥有的。达成目标是不能“变”幸福的,因为幸福是发生时的感受。无论这个瞬间是发生在明天、后天还是十年后,只有当下那一刻才能感受到。因此,无法专注于当下的人是无法感受到幸福的,这就是幸福的真谛。所以,从现在此刻开始多多的感受幸福吧。

  很多人在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动后,思想发生巨大转变。从此以后,人生轨迹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需要一定经历这些才改变,可以试着想象一下,如果人生“清零”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物品不能代表我们,也不能成为我们的主人。最大限度的减少必需品是极简主义者的生活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我们找到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生命何其保贵要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我决定简单地生活》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简单地生活哲理美文01-19

简单地生活中学作文03-31

我该怎样地生活作文05-02

我的简单生活作文02-26

诗意地生活02-21

简单生活我就是我作文05-24

生活由你决定的作文05-17

思想决定了生活作文03-09

《我在底层的生活》读书笔记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