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应急预案

时间:2022-11-24 15:27:03 应急预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隧道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隧道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应急预案

  1.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对潜在有毒有害气体事故或紧急情况进行控制处理,以有效的预防。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影响和人身伤害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中铁十五局有限公司玉磨项目铁路工程项目部一分部承担施工的隧道工程。

  二、工程概况

  1、线路概况

  线路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区,以昆玉铁路玉溪西站为起点,自北向南经研和、峨山、化念、杨武、罗里、铜厂冲和甘庄至元江;出玉溪地市后,线路路过界址坡、小能科、安定、墨江、他郎河、阿墨江、过尧、通关、把边江、磨黑至宁洱,再经同心、佛台山、莲花寺至思茅;出普洱地市后,线路穿越普文、大渡岗、勐满、曼掌,一跨澜沧江进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最后在橄榄坝二跨澜沧江后,过勐罕、关累、勐远、勐腊到达磨憨。

  本分部线路全长508.533公里,其中双线段新建线路364.142公里,单线段新建线路144.391公里。桥隧比约86.12%。

  2、自然特征

  2.1地形地貌

  线路经过区域翻越三山(磨盘山、哀牢山、无量山),横跨四水(元江红河、阿墨江、把边江、澜沧江湄公河),由北西向南东倾斜。山川河流呈北西-南东向排列帚状分布,多为构造侵蚀高中山、中山地貌。山峰高程一般为1600~2700m,最高峰为哀牢山主峰大雪锅山,海拔3137m,最低点为南昏江与元江交汇处,海拔328m,相对高差400~1500m,最大达2810m。区内属红河、澜沧江两大水系,主要河流由北西向南东奔流,纵穿全境。沿线植被发育,林木覆盖较好,区内主要有 “植物王国”之称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风景名胜。

  3、工程地质条件

  3.1地层岩性

  线路所经地区地层岩性复杂,沿线地层主要为中生界红色砂泥岩地层(俗称滇中、滇西红层),其次为古生界、前震旦系古老的结晶岩系、哀牢山变质岩系及覆于基岩上的第四系各种成因堆积物;局部分布有侵入岩体。

  3.2地质构造

  本线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缝合带附近之扬子亚板块、印支亚板块、滇缅泰亚板块,三大亚板块以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和澜沧江深大断裂为分界,线路地跨扬子亚板块之康滇古隆起、印支亚板块兰坪-思茅拗陷与哀牢山褶皱带、滇缅泰亚板块保山褶皱带。

  3.3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因受印度板块向北偏东的强烈推挤和川滇菱形块体向南南东滑移的强力楔入叠加作用,导致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活动剧烈。现今构造--地震活动与水热活动强烈、地震频繁且震级大,元江、墨江、把边江、澜沧江等强烈快速下切,山高谷深,岩体破碎,斜坡与围岩稳定性差,山地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加之降雨量丰富,是我国活动构造、地震和大(巨)型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为频发的地区之一,控制着线路方案走向与重点工程设置的可行性。

  3.4水文地质特征

  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断裂带水及岩溶水。沿线地表水系发育,多呈格状、羽状水系。线路经过的水系主要是红河水系上游元江段、红河水系支流阿墨江和把边江、澜沧江水系下游景洪段,河流水系发达,主干流及其支流上水电站众多。沿线附近主要河流有大开门河、清水河、嘎洒江、化念河、南溪河、元江、阿墨江、他郎河、把边江、磨黑河、那苏河、麻栗河、思茅河、南腊河、南岛河、布竜河、澜沧江、黄竹林河、南班河、梭罗河、南丫河、南凹河、南木窝河、磨憨河等。

  3.5气象特征

  本线所经地区为亚热带和热带,受季风、地形、低纬的影响,形成垂直气候、低纬气候、季风气候三大气候特征。玉溪市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年内温度变化不大,冬夏短而春秋长。北回归线穿过普洱市境内,具有热带、亚热带气候特征,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西双版纳北部边缘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湿润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2℃左右,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

  三、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一切行动都要把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广大职工的基础作用。

  2、统一领导,分工负责。

  在项目部统一领导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项目部各部门和各施工队切实履行各自职责,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救援、处置工作。各施工队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3、纵横结合,密切配合。

  项目部各部门和各施工队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援,行动协调,严格落实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各施工队要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同时上报项目部,项目部应立即启动同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经验人员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切实可行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5、预防为主,言行结合。

  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预案领导组

  组 长:高昌智

  副组长:余心源

  组 员:刘德树、韩德民、余巍、孙凯、耿志、魏鑫、汪光权、周玉华、索博学、李阳、丁玲。

  2、组长职责:

  高昌智负全面指挥责任,组织各级有关人员及调动所有机械、物资,并向局指挥部报告。

  3、副组长职责:

  余心源负责现场协调、组织指挥具体工作。

  杨贵新负责抢险、救护指挥。

  五、对外联系

  对外联系负责人:刘德树

  弥勒县人民医院为定点救护医院,联系电话0873-6122254,

  弥勒县消防大队,联系电话0873-3732685。

  指挥中心设于隧道洞口附近的民房内。各级人员接到报告后,于10分钟内到抢险指挥中心报到。并各就各位,各负其责。

  六、工作方式

  一旦发生瓦斯爆炸,现场值班人员及时报告现场联络员,联络员报告调度,调度通知应急预案领导组成员。启动预案,领导组成员齐聚指挥中心,同时通知相关地方单位作好准备。

  七、瓦斯爆炸事故的处理及预防

  1、处理爆炸事故的一般措施

  1.1首先对遇险、遇难人员立即进行抢救,并送到定点医院。

  1.2爆炸引起火灾而灾区内有遇难人员时,必须采取直接灭火法灭火。

  1.3在保证进风方向人员已全部撤离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反风措施。

  1.4确认没有二次爆炸危险时,可对灾区进行通风,排除有毒有害气体。

  2、处理爆炸事故的安全注意事项

  2.1救护队在执行任务前,必须了解事故性质,并制定侦察工作的安全措施,方能进入灾区进行侦察。

  2.2抢救队进入灾区后,必须随时检查瓦斯和其它气体浓度,掌握各种气体浓度的变化,采取措施防止瓦斯连续爆炸。待采取措施后,确认没有爆炸危险,方可进行工作。

  2.3救护队进入灾区前,应切断灾区电源。

  2.4不应轻易改变通风系统,以防引起风流变化,发生意外事故。

  2.5在有明火存在时,要严格控制风速,不使煤尘飞扬。

  2.6注意坍方冒顶,必要时应设临时支护。

  3 、处理灾害事故防止爆炸的技术措施

  3.1选择能反映灾区瓦斯变化的关键地点对爆炸性混合气体进行监测。

  3.2通风措施:

  (1)火灾在工作面附近,应保持正常通风,防止瓦斯积聚,如果已经停风,切不可再送风,可设法切断自然供风,造成缺氧条件使火灾自行熄灭。

  (2)因火灾中断工作面的通风,使工作面涌出的瓦斯得不到排除,因此必须撤出人员。

  (3)因瓦斯喷出、突出造成瓦斯燃烧时,如果喷出和突出数量较小,而且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以下,应保持正常通风或加大供风量,以防止瓦斯浓度上升,发生爆炸。

  如果瓦斯喷出和突出的数量很大,且为高浓度瓦斯时,应停止供风或隔断风流,对火区进行封闭。

  (4)防止瓦斯积聚所需风量Q,可以按下式计算。

  Q>Q沼/(P1-P2) (m3/min)

  式中:

  Q沼-灾区内涌出量,可根据回风风量和回风风流中瓦斯浓度求出(m3/min):

  P1-瓦斯浓度爆炸下限,一般取5%:

  P2-供风风流中瓦斯浓度(%)。

  4、煤与瓦斯喷出、突出事故的措施

  4.1处理瓦斯爆炸后继续喷出、突出事故的措施

  (1)一般原则

  1)救护队迅速救灾区遇难人员,并对充满瓦斯的坑道进行处理。

  2)通知灾区附近受到威胁的人员停止工作,撤出危险地段。

  3)迅速采取措施,以最大风量供给灾区,以最短路线排除瓦斯。

  4)为了防止瓦斯扩散,应封堵瓦斯排入源。

  5)突出的煤与矸石,应先喷雾洒水,在短时间内加以清除。

  4.2、安全注意事项

  (1)进入灾区抢救遇难人员,首先要切断电源,以防止人员触电和出现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2)对使用的矿灯,应严格进行防爆检查。

  (3)进入灾区必须认真检查气体和温度变化,发现气体中一氧化碳和温度升高现象,应提高警惕,查明原因。

  (4)当瓦斯喷出、突出,发生燃烧时,可采用干粉、惰气灭火等措施,将火源扑灭,如果是大型瓦斯燃烧事故,应立即撤出人员,对灾区进行封闭。

  (5)排放瓦斯时,应尽量避免排放的瓦斯空气流经过带电的电气设备,瓦斯浓度超过0.75%的气流排出洞口,洞口50m内应设岗哨。严禁烟火,除特许的人员以外,其它人员不得接近该地。

  (6)清理喷出或突出的煤矸石时,应洒水降尘。

  (7)为防止二次突出,防止突出孔洞的煤岩坍落伤人,应设置防护板、打密集支柱。

  (8)处理二氧化碳突出的事故,要戴好防烟眼镜。

  4.3、超限排放瓦斯的一般原则

  (1)超限排放瓦斯应由救护队执行。

  (2)瓦斯通过的坑道,必须切断电源。

  (3)不得在经过没有熄灭的火区排放瓦斯。

  (4)为了加快瓦斯的排放速度,以减少坑道内的通风阻力,清除坑道堵塞物。

  (5)排放瓦斯时,瓦斯流经的坑道必须撤出人员。由救护队站岗,没有佩戴氧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排入瓦斯的坑道。

  (6)在洞内总回风道中排出的瓦斯浓度超过0.75%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4.4瓦斯排放技术

  (1)充分利用大断面坑道通风排放瓦斯,因这种通风方式风量大,收效快,施工简单。

  (2)利用局扇正压排放瓦斯,局扇安设在新鲜风流中。用风管将新鲜风流引向瓦斯排放地点,可采取局扇并、串连的方法提高风压。

  (3)利用抽放瓦斯系统排放瓦斯,管路中使用能抗静电的塑料管。

  4.5、火区处理遵守下列规定

  (1)、防火墙应编号并在附近设置栏杆及警示牌,并经常检查,做到封闭严密;

  (2)、封闭的火区确认火已经熄灭,达到启封条件方可启封;

  (3)、启封火区时应逐段恢复通风,同时测定回风流中一氧化碳浓度,当发现复燃征兆时,应立即停止送风重新封闭火区;

  (4)、启封火区及火区初期恢复通风等工作由救护队进行,火区回风流经过的坑道内的人员必须全部撤出。

  八、瓦斯区施工应遵守下列防火安全规定

  1、消防设施:

  1.1两座隧道必须在洞外设置消防水池和消防用砂,水池中应经常保持不小于200m3储水量,保持一定的水压;

  1.2瓦斯区段内必须设置消防管路系统,并每隔100m设置一个阀门(消火栓);

  1.3瓦斯作业区内应设置灭火器及消防设施,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2、火源管理

  2.1严禁火源进洞,洞口、洞口房、通风机房附近20m范围内不得有火源;

  2.2瓦斯工区作业人员进洞前必须经洞口检查人员检查确认无火源带入洞内。

  3、易燃品管理

  3.1瓦斯工区内不得存放各种油类,废油应及时运出洞外,不得洒在洞内。

  3.2瓦斯工区内待用和使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张等,必须存放在密闭的铁桶内,并由专人送到洞外处理。

  4、瓦斯工区进洞人员应遵守下列规定

  4.1进入瓦斯隧道的人员必须在洞口进行登记;

  4.2严禁穿着易于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瓦斯工区;

  4.3进入瓦斯突出工区的作业人员必须携带个人自救器。

【隧道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电缆隧道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0-27

隧道火灾应急预案08-05

隧道火灾的应急预案09-02

隧道施工应急预案06-28

隧道坍塌应急预案03-05

隧道火灾应急预案03-25

可燃气体泄漏应急预案02-05

隧道施工安全应急预案03-27

事故应急预案08-09

仓库事故应急应急预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