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判官赴东江原文赏析
【作品介绍】
《送李判官赴东江》的作者是王维,也题作“送李判官赴江东”,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6卷第17首。这是一首送别诗。
【原文】
送李判官赴东江
作者:唐·王维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注释】
1、判官:唐节度、观察、防御诸使的僚属,佐理政务。东江:水名,又称龙江,自广东博罗县西流,经增城县入海。全诗校:“一作江东。”
"闻道",听说
2、皇华使:皇帝的使臣。指李判官,来自京城朝中故称;《诗·小雅》中的篇名。《序》谓:“《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国语·鲁语下》:“《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诹、谋、度、询,必咨於周。”后因以“皇华使,皇华”为赞颂奉命出使或出使者的典故。
3、皂盖:黑色车盖,指州郡长官之车。《后汉书·舆服志》:“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皂盖”。
4、封章:古时百官上疏奏机密事,为防露泄,以皂囊封缄呈进,称封章,亦曰封事。左语:江左地区的方言,指外族语言。
5、冠冕:犹言仕宦。化文身:教化文身之民。文身,即纹身,在身上刺画有色的图案或花纹。古时蛮夷的风俗,常代指蛮夷。《汉书·地理志》:“粤地……其君禹后……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
6、分:犹言呈现。
7、扬子:长江在今江苏仪征、扬州一段,古称扬子江。富春:亦江左水名。互文的手法,与"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相似。
8、辨(bàn):通“办”,置备,古东江一带盛产珠玉,李此次出使东江,负有置办玉璧的使命。
9、泣珠:用南海鲛人的典故,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此处代指当地百姓。
【赏析】
这首送别诗,写得感情真挚。诗歌的大意是:
听说你离京赴外州做官,
(将来)奏章传递江左的消息,教化蛮荒之地的百姓。
你每日与扬子江、富春江的树色潮声相对,
我知道你这次远去负有置办玉璧的使命,(定不会仗势欺压当地靠玉璧谋生的百姓)会把朝廷的恩泽带给边远南方的人。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繁体对照】
卷126_17【送李判官赴東江】王維
聞道皇華使,方隨皂蓋臣。
封章通左語,冠冕化文身。
樹色分揚子,潮聲滿富春。
遙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送李判官赴东江原文赏析】相关文章:
送李判官赴东江原文及赏析07-23
送李侍郎赴常州原文及赏析11-19
《送灵州李判官》原文及翻译赏析08-05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原文及赏析08-19
送李侍郎赴常州原文,翻译,赏析08-20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原文及赏析08-19
送李将军赴定州 / 送彭将军原文及赏析09-01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原文及赏析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