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的社会风气调研报告
一.引言
2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十二五”规划,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大部署,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重大措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经之路,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本着调查家乡新农村建设情况的初衷,我开展了这次的调查活动。
调查时间:20**.4.03-20**.4.07
调查地址:
调查对象:村内15~45岁的村民
调查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
社会调查内容:主要调查村民对新农村建设了解多少,以及新农村建设中所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制度又了解多少,是否有从中收益,觉得本村内的新农村建设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调查结果分析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三农”问题日益重视,对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新农村建设已经逐步走上轨道,但是这次的调查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1.农村人口多,农民素质偏低。
(1)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文化程度比较低,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己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机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2)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3)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1)农村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基础薄弱。
(2)村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建设水平低,脏乱差的现象普遍。
(3)农村科技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影响了农民增收。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势单力薄。
3.基层组织建设仍显薄弱。
(1)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2)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
(3)现在农村普遍存在着法律观念淡薄,社会风气不正的问题。所以导致了基层组织建设不能更好地进行。
4、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市级帮扶单位对新农村建设重视程度不高,对接不积极主动,支持和扶持力度不够。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民素质偏低的原因。
(1)村民的思想还较为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2)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以来,农村劳动力中多为初中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程度所占比例较低。
(3)文化程度的低下,导致了村民们对新事物和新技术不能很好地接受,所以只能进行粗放经营农田,出外打工也多是以体力劳动为主。
2.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的原因。
(1)农村教育负担仍然很重,为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仍然很高。
(2)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缓慢,乡村医院条件较差,设备水平也较低,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需要到县上的医院才能享受到报销。合作医疗制度最大的问题是,县级和乡级医院能不能有效地利用这笔钱来真正地为农民谋福利。当地一些农民甚至到了有病也不去合作医疗社的地步。
(3)社会保障事业刚起步,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还不是很完善。
3.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的原因。
(1)多数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思想跟不上形势发展。
(2)村民的`法制意识还较为单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落后。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人物,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就XX村的实际情况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前思路可以理解为:努力推进和实现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镇文明化、社会保障化和管理民主化。
(一)坚持政府引导,建立长效机制,助推新农村发展。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合力。
1.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2.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
3.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新农村建设新理念。
(二)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注入农村建设新动力
1、抓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
2、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村风文明建设。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
(三)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1.加大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基层组织运转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正常需要。
2.加大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发展基础产业。坚持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率先发展。
3.有效整合建设资金,千方百计协调解决新农村建设融资难的问题。
(四)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发展之根本。
1.提倡机关干部下乡、大学生插队入村官可以给农村带来新鲜的气息,个别成功事例也确实促进了一些乡村的积极变化。
2.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
3.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办好农民图书馆、文化馆、老年活动室等,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1. 调整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更多地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综合生产、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基层人才建设和社会保障工作,多渠道、大幅度增加财政对“三农”投入总量。
2. 在大力争取中央和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基础上,要加大水、路和村容村貌的投入,回强支持农田和水利,农村安全用水和农村能源建设,大力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
(六)加大对农村环境建设的改造。更多地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综合生产、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基层人才建设和社会保障工作。
1.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建立科学、高效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要根据各乡镇,各村队不痛发展条件编制不痛的规划,规划建设模式力求形式多样。
2.切实抓好试点村建设,要按照“突出重点,示范引导”的原则。
四,结语
新农村的建设不仅仅是经济层面上的建设,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新农村发展的中心不仅仅是使农民增加收入,而是全面提升农民素质,让农民更好地发展;新农村的建设不仅仅是让农民去干,而是村中的基层领导带头去干,去为农民服务。
中国的建设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要继续背负的责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敢当重任,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为最终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的实践调查,我学习了解了许多国家出台的关于扶持农村发展的政策,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了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一些浅薄的见解。这次的调查达到了初步的预期目标,对整个村的新农村建设有了基本的一些了解。
但是由于准备工作做的不是很充分,所以问卷的问题选择没有面面俱到,没有细化到一些细节的设计。而且由于进行调查的时间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属于外出打工期间,所以问卷的填写缺失20-30岁之间一部分人的调查。
今后可以多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进行问卷调查的制定,并且可以不止进行问卷调查,也可以进行电话、网络一些通讯方式的调查,相信这样得到的数据会更加贴近真实。
【新农村的社会风气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新农村 调研报告02-22
新农村建房调研报告02-21
新农村社区调研报告02-22
新农村变化调研报告02-22
水利调研新农村报告02-22
新农村调研报告范文06-30
新农村调研报告范本05-08
新农村驻村调研报告02-21
关于新农村建调研报告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