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记之赏析

时间:2024-04-28 18:41:25 文圣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闲情偶记之赏析

  身为戏曲理论家、戏剧作家的李渔,于饮食之道也颇有心得,其饮食原则可以概括为24字诀,即:重蔬食,崇俭约,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腻,讲洁美,慎杀生,求食益。《闲情偶寄》中的“饮馔部”,正是李渔毕生讲求饮食之法的专著,生动地再现了明末清初的乡风食俗以及江南食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闲情偶记之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闲情偶记》之赏析

  文/观鹅会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一语出自杜甫五言古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之中。鄙人读书甚少也没有读到破书的功夫,所以感觉写起文章来笔涩难尽。在读《中国历代文论选》时,读到清·李渔《闲情偶记》(戏曲部分),在查看他的生平时,才知道李渔前辈不仅是一位高产多能的作家,还是一位出版家。我珍藏了多年的一套《芥子园画谱》影印版,才知道此书出自他老人家和其女婿两人编纂,不由得肃然起敬。

  至现在我还记着画竹子的口诀:“竹竿中长上下短,只须弯节不弯竿;竿竿点节休排比,浓淡阴阳细审观。”他这一书不知道成就了多少书画家。

  就自己肤浅的文学感悟能力,管中窥豹地学到了他文中不少独到的见解,他提出结构第一的原则,同时又提出“立头脑”、“减头绪”、“密针线”、“戒浮泛”、“忌填塞”等一整套理论,虽然是在阐述戏曲理论,但戏曲文学是文学海洋的一支流,所以和行文之道异曲同工,只不过是殊途同归罢了。

  他在“结构第一”中讲到:“至于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毫之始。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看来行文之前要运筹帷幄,结构方面的斟酌就像作曲,写一首歌曲必须在音韵和音调之前就要考虑好曲之情感,乐器在演奏前则要定好它的基调,这如同上天造人一样,在其精血刚刚凝聚,还未成人形之前,就应该为他设计好一个整体,再经过血肉之增加从而使他具有了一个完整的的形体。亦即造物赋形在前,拈韵抽毫其后。行文一定要胸有成竹,笔下才有竹。因此在写作中我们一定要注重“立纲行文”这一步骤。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立头脑”当然就是说行文之中心思想或者行文之主线。他在文中举了几个戏剧例子,一本戏中会出现若干个人物,但是他们都属陪宾,起止为一人而设。围绕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戏中具有无限情由,都根据此人之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琵琶记》是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琵琶记》之主脑为蔡伯喈一人,而蔡伯喈一人起止为“重婚牛府”一事,其余技节皆从此一事而生。二亲之遭凶,五娘之尽孝,拐儿之骗财匿书,张大公之疏财仗义,皆由于此。

  中心思想是书生发迹变泰后负心弃妻。对戏迷们一讲“白马解围”他们就知道是说《西厢记》,因为“白马解围”止为张君瑞一人之事,红娘之勇于作合,莺莺之敢于失身,与郑恒之力争原配而不得,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看老先生之“立头脑”之说,看来行文不能就知为一人而作,要知其为围绕一事而作,这样才能同篇贯通,不会出现一盘散沙或者是“无梁之屋”,作者茫然无绪东拉西扯想到那写到那,看客看的是无关痛痒囫囵吞枣一头雾水,所以没有主脑的文章难以和看客产生共鸣。

  老先生在阐述“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时,举了一个脱窠臼的例子。大家司空见惯的舂米,都是在石器窠臼里面,如果脱离了司空见惯的这种做法呢?“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而写文章的方法,和其他做事去相比,更要加倍地求新求奇求变。他褒贬沿袭老一套是像老和尚补太碎的袈裟、医生在配制混合的汤药。讽刺东拼西凑所谓的“新作品”,东割一段,西抄一段,拼凑在一起还真以为是“集腋成裘”了,可笑之人。

  他老人家把编剧比喻成缝衣服,他提出了“密针线”的观点,何谓针线?鄙人认为就是全篇行文之主线即中心思想,密针线,就是章节段落结构要严谨,全篇行文要围绕一个主题,还要经得起逻辑常识性推理。“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结构构思要严谨紧凑,如链条传动要一环扣一环的情节,一段连一段的意境,切不能出现断简遗编断管残渖之缺憾。“顿前者,欲其照应;顾后者,便于埋伏。”这句话说得妙在一个瞻前顾后,瞻前要“照应”,顾后重“埋伏”,文章之美妙处就在于有伏笔,这就像看相声,要想吸引住观众重要的是有“包袱”,当然“包袱”大小,抖的是不是时候,那就看写家的经验了。

  要想让看客感觉你文章看的有滋有味,平铺直叙情节平淡自然很难有吸引力,必须在构思结构布置上有新奇,要像一条栽着跟头的山路,一会儿在山疙梁梁上,一会儿一头栽下了梁,一会儿又费力地爬上了另一个山梁,就像故意耍笑坐在骡驮骄上的新媳妇似的。文中有波折有悬念但不可丛生,在不断解开前面“埋伏”的同时,又不断的铺设新的“包袱”,使观众始终跟着文章情节走,让看客用自己的生活阅历,在故事情节中去触景生情,或喜或悲地选择舒畅着自己的心情。

  老人家谈到“审虚实”一节,是这么言简意赅论述的,“传奇所用之事,或古或今,有虚有实,随人拈取。”行文难免要引经据典,“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

  他所说的“实”就是指有历史记载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他所说的“虚”是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或虚构的事物。看来他老人家对于历史剧的“虚构”的态度是谨慎的。他主张忠于历史真实,想虚构也必须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虚构。要虚构一篇文章就彻彻底底去虚构,所用人之姓名亦可以凭空捏造,要虚则虚到底。文中若用往事引题,不仅要事实还要古人之名实,不得虚捏文中姓名。

  笠翁在论述“忌填塞”时,他是一针见血:“忌填塞:填塞之病有三:多引古事,叠用人名,直书成句。其所以致病之由亦有三:借典核以明博雅,假脂粉以见风姿,取现成以免思索。”看来他是反对这三种做法的。行文要有自己高尚的见解和精辟的世界观,全文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境界,不能引经据典太甚,古人名字连篇,让看客读起来就像看点鬼簿,邯郸学步鹦鹉学舌之人,终究也成不了大气候。

  在“语求肖似”一章论述中,笠翁开门见山抒了己见:“文字之最豪宕,最风雅,作之最健入脾胃者,莫过填词一种。”他风趣地总结了自己一生的经验之说:他通过豪宕风雅之写作,使自己体健胃好,是写作使自己慢慢进入了虚怀若谷的境界,忘却了自己不幸的家世,忘却了自己怀才不遇的经历,忘却了愤世嫉俗的牢骚。我的才和他们是多么的肖似呀,但是我怎么这么生不逢时背运呀。

  且尝僭作“我欲做官,则顷刻之间便臻荣贵;我欲致仕,则转盼之际又入山林;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杜甫、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即作王嫱、西施之元配;我欲成仙作佛,则西天蓬岛即在砚池笔架之前;我欲尽孝输忠,则君治亲年,可跻尧、舜、彭籛之上。”在自我虚幻的情景中,自己可以我要做官;我要做名仕;我要与杜甫、李白比才;我要娶绝代佳人王嫱、西施做元配夫妻;我要成仙作佛;我欲尽孝输忠。想怎么肖似就怎么肖似,想怎么想就怎么去想,文中驰怀梦往神游何需设身处地呢?看来行文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作者在结束尾句中还是说出了行文不可照猫画虎,不要和别人有雷同的地方,看客看拾人牙慧的作品就有沉渣浮泛的感觉。

  “全本收场,名为‘大收煞’。此折之难,在无包括之痕,而有团圆之趣。”全剧的矛盾冲突经过*阶段的转折后,到结局便得以解决,在他看来,结局的出现不是“无因而至,突如其来”,而是全剧矛盾冲突与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他不喜欢“骨肉团圆,不过欢笑一场,以此收锣罢鼓,有何趣味?”

  到底他追求的“大收煞”是个什么效果呢?他追求的是在山穷水尽之时,突然波澜涌出;他追求的是在山穷水尽之时,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者先担忧人物时乖命蹇而牵肠挂肚,后石破天惊又破涕为笑;或者先因人物情节而疑虑重重,后时来运转丝丝入扣而欣喜若狂。

  “大收煞”就要喜、怒、忧、思、悲、恐、惊具到,要让看客从头至尾难以预料,结局让看客想的越远越好,让看客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后又举了判学子考试卷的例子,铺开试卷一看,行文字字珠玑奇句夺目,使阅卷之人触目惊心拍案叫绝,手不释卷。看来行文之“大收煞”,不论文章情节多么曲折起伏跌宕,结尾不能引起看客的共鸣还是失败之作。

  闲情偶记相关扩展

  作品简介

  本书是几百年来描述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极为出色的著作之一。本书的特点是从养生的角度出发,详细谈论中国人的生活艺术,例如富人、贵人和穷人的行乐之法,春、夏、秋、冬的行乐之法,以及睡、坐、行、立、饮的行乐之法,其中处处体现了中国人机智、幽默和乐生达观的一面。难怪林语堂先生在他的著名的《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对李渔的人生态度非常欣赏,并在书中多次引用了其中的有关内容。本书在分段注解、翻译和内容的编排上独具特色,相信读者会在这种旁通博览的阅读中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

  作者介绍

  李渔 (1611—1680年),原名仙侣,号天征,后改名渔,字笠翁,一字笠鸿、谪凡。

  李渔祖籍在浙江兰溪下李村,生于雉皋(即今江苏如皋)。李渔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 和小说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对茶事有多方面的表现。人称“东方莎士比亚”,代表作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均为我国戏曲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亦署新亭樵客、觉世稗官、觉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卒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祖籍浙江兰溪,生长于江苏如皋。他出身于药商家庭,自幼与市民阶层接触密切,对他以后的人生观有很大影响。早岁他尚存入仕之心,但几次应乡试均落第,遂不复作此念。清军入关后的一段时间曾避居山中,蓬衣垢食,不以为苦。他原本家境不错,但经过历年天灾人祸,家道日衰,逐渐过上了卖文为生的生活。顺治八年(1651)他移家杭州,与当时名流俊彦过往甚密,他的戏曲小说多作于此时。由于其文名渐大,后来又自组戏班,专事演出,在社会上产生了颇大的影响,一些达官贵人纷纷请他演戏。他也乐此不疲,经常携带妻妾出外打抽丰,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尽览九州风光之作,也使自己成为广有资财的戏班主。康熙元年(1662),他从杭州迁居金陵(今江苏南京)。芥子园是他在金陵的别业,命名取“芥子纳须弥”之义。与此寓所一起,还设有书铺,刊行了不少戏曲小说及其他杂著,如著名的《芥子园画传》,这一切说明他是个具有商业头脑的文人。晚年他又举家迁回杭州,“买山而隐”,但经济状况已大不如前,时常向友人求助,终于在穷困中死去。

  李渔在中国戏曲史乃至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思想观点

  李渔汲取了前人如王骥德《曲律》中的理论成果,联系当时戏曲创作的实践,并结合他自身的创作经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戏曲理论体系,其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高峰,为戏曲理论批评史乃至中国文学批评史树立了一块里程碑。李渔的戏曲理论以舞台演出实践为基础,因而能够揭示戏曲创作的一般规律。他认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批评金圣叹评《西厢记》只是文人在案头把玩的《西厢》,并非优伶扮演的《西厢》。李渔提出了“结构第一”的命题,含有命意、构思和布局,把结构放在首位,依次为“词采第二”,“音律第三”,“宾白第四”,“科诨第五”,“格局第六”,全面广泛地论述了戏曲创作中的诸多问题,其中对结构、语言、题材等论述尤为精辟。

  李渔提出结 构第一的原则 ,同时又 提出“立头脑”、“减头绪”、“密针线”等一整套理论,都是针对当时戏曲舞台上的弊病而发的。李渔主张结构谨严,情节紧凑,组织得天衣无缝,这不仅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至今仍具艺术实践意义。关于语言,他认为要赋予它舞台艺术的特征,是写给观众听的而不是给人看的案头之作,在这个原则下 ,他提出了曲文应当贵显浅 、重机趣 、戒浮泛 、忌填塞,宾白应当语求肖似 ,说一人肖 一人 ,勿使雷同 ;文贵洁净,声务铿锵等一系列独特见地。谈到题材,李渔认为贵在创新,以脱窠臼为第一使命,既然剧本名为传奇,就是因为其事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绝不可亦步亦趋,东施效颦。至于导演和表演 ,李渔也发表了很多中肯之言 。总之 , 李渔是元、明以来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为中国戏曲理论批评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闲情偶记之赏析】相关文章: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原文及赏析03-04

回乡偶记作文08-12

荀子之《劝学》的赏析09-26

《黔之驴》 赏析10-11

《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掷久》原文及翻译赏析10-18

梦微之原文及赏析02-27

【推荐】回乡偶记作文11-05

《苏秦之楚》翻译赏析10-21

梦微之原文及赏析02-19

渐渐之石原文及赏析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