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作文

如何让孩子快乐的写作文

时间:2021-06-22 19:23:26 快作文 我要投稿

如何让孩子快乐的写作文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总觉得无话可写。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不停息”。因此,如何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觉得写作是一种快乐呢?我觉得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如何让孩子快乐的写作文

  一、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和语言积累

  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例如:学生在写写景作文时抓不住特点,写不出意境。这不是学生对周围景物不够留心,缺乏丰富的联想,而实际上,是老师指导学生写景时,没有让学生融入景物,这才是学生对写景作文感到头疼的主要原因。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写出好的作文,指导写景作文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事先收集的图片资料,有群星璀璨的星空,有汹涌澎湃的大海,有巍峨挺拔的群山,有飞流直下的瀑布,还有家乡美丽的风景画面……看了令人心弛神往,这些图片唤起了学生倾诉的欲望和无穷的想像力,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又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家乡变了》时,我了解到学生只知道现在的衣、食、住、行,而不了解过去是什么样的,为了让学生有形象直观的感受,我就用一组一组对比的图片和视频片段资料展示。这样学生有了第一收资料,然后让学生合作讨论,进行写作顺序、材料的安排和选取进行构思。到了自己所喜爱的景,在应用合理恰当的方法,写出了非常优秀的作文。多媒体作文教学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写作水平也随之提高。这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一种作文教学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以说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时滔滔不绝,可写作文却无从下笔。这是因为“说”在生活实践中用的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就无话可写。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让学生先说后写,引导学生把“说”和“写”结合起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提高了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2、“每日一忆一得”,让学生觉得有话可写。

  每日一忆一得,即把每天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我经常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看谁“忆”的事情又多又有意义。比赛时,我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参赛,说一说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作文。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大受启发,争相发言。学生们回忆一天内发生的点点滴滴,同学之间的、师生之间的、父母之间的……学生们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这种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为感受生活所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3、师生共评,收获成功的喜悦

  以前每次讲评作文,都是我讲学生听,学生没有直接参与,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兴趣,许多学生趴在桌子上“神游”,一节课下来老师声嘶力竭,学生毫无收获。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积极改进讲评方法,尝试师生共评,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相处。我在读学生写的作文时,引导他们仔细聆听,说说哪些作文写得较好,为什么?启发学生评价。学生兴趣被激发了,都能积极踊跃发言,而且说的头头是道,这时我又及时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同学们很聪明,都能充当小老师了。老师特意指明学生再念一些作文,看看哪位医生能对症下药”。学生们思维活跃了,每篇文章存在的毛病都被他们发现了。然后再给优秀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让他们面对全班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使他们产生一定的成功感。写作中存在毛病的学生通过师生共评这一过程,找到了问题所在,就会开动脑筋,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班级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喜欢写作的氛围。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挥多媒体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给学生积累素材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喜爱写作,让他们觉得老大难的作文变成了小儿科,使他们快乐写作文。

【如何让孩子快乐的写作文】相关文章:

如何快乐写作文07-07

如何培养孩子的快乐性格05-06

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英语的方法03-16

关于小升初孩子如何快乐学英语07-01

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写作文04-06

如何让感恩的快乐伴随孩子成长小学语文07-05

如何与孩子沟通07-06

如何让孩子轻松快乐地学习英语03-08

如何与孩子沟通及尊重孩子的方法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