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清溪行赏析

时间:2021-06-23 19:07:17 赏析 我要投稿

清溪行赏析

  导读

  这是李白的一首写溪水的诗,诗中用字虽少,用情却极深,寄予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其原文如下: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清溪行字词解释

  ⑴清溪:河流名,在安徽境内。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

  ⑵诸:众多,许多。

  ⑶新安江:河流名。发源于安徽,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

  ⑷度:这里是飞过的意思。屏风: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

  ⑸向晚:临近晚上的时候。

  ⑹游子:久居他乡的人。

  清溪行翻译

  清溪的水色给我清心的感受,清溪水色其它水泽的地方不同。就算新安江的水色清澈见底,那又怎么能与清溪相比呢?人好像在明镜中,鸟好像在屏风里的。入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我听来,就是在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

  清溪行简要分析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主要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创设了一个悲切凄凉的清寂境界,寄寓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流露出诗人因远离家乡、思念家乡内心的孤寂、落寞之情;以及胸怀济世之才的诗人内心难以言传的`抑郁悲伤的情怀。

  清溪行 李白 诗眼

  答:全诗的诗眼是“清”字,诗人一开始就描写了自己的直接感受。李白一生游览过多少名山秀川,独有清溪的水色给他以清心的感受,这就是清溪水色的特异之处。开篇就赋予客观景物主观化特性。接着,诗人又以衬托手法突出地刻划清溪水色的清澈。

  清溪行 李白阅读答案

  (1)、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的?请简要分析。

  (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1)领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影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诗的尾联描绘了凄凉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寂寞抑郁的情绪,(意思对即可)

  清溪行中心大意

  这首《清溪行》主要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寓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

  清溪行作品背景

  是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秋后李白游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时所作。池州是皖南风景胜地,景点大多集中在清溪和秋浦沿岸。

  清溪行 李白赏析

  “清溪清我心”,诗人一开始就描写了自己的直接感受。李白一生游览过很多名山秀川,独有清溪的水色给他以“清我心”的感受,这就是清溪水色的特异之处。

  开篇就赋予客观景物主观化特性。接着,诗人又以衬托手法突出地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新安江源出徽州,流入浙江,向来以水清著称。南朝梁沈约就曾写过一首题为《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的诗:“洞彻随深浅,皎镜无冬春。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新安江的水是清澈的,作者用清溪的水与之相比:“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意思是:“新安江,能比得上清溪这样清澈见底吗?”这样,就以新安江水色之清对比衬托出清溪的更清。然后,又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就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这样一幅美丽的倒影,使读者如身入其境。宋代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价说:“《复斋漫录》云:山谷言:‘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又云:‘船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沈云卿诗也。……予以云卿之诗,原于王逸少《镜湖》诗所谓‘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之句。然李太白《入青溪山》亦云:‘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虽有所袭,然语益工也。”最后,诗人又回到自己的主观感受,创造了一个悲切凄凉的清寂境界。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来到这清澈见底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我心”,但对于胸怀济世之心和报国之志的诗人,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因此入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诗人听来,就是在为他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一种落寞郁闷的情绪。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之托可马克市),李白即诞生于此。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清溪行赏析】相关文章:

琵琶行教案11-07

古诗山行教案08-26

《山行》教学设计02-23

土耳其自由行攻略10-08

琵琶行教案06-28

白居易琵琶行教案11-15

山行课堂反思总结10-22

琵琶行并序教案11-08

琵琶行(并序)教案09-30

山行教学设计模板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