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国地铁火灾预防措施
地铁系统的结构复杂、环境密闭、设备集中、人员密度大,一旦发生火灾,其扑救非常困难,所以地铁火灾是城市消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我国地铁火灾预防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一、地铁火灾不容忽视
随着城市地铁的迅速发展,地铁灾害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轨道交通系统发生的灾害中,火灾占的比例最高,约占30%。因而,在地铁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地铁火灾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地铁火灾屡见不鲜。例如,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发生火灾事故,造成至少126人死亡,146人受伤,318人失踪;2005年7月6日,法国巴黎北部辛普朗因地铁车厢电路短路发生火灾,造成19人死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地铁自1969年投入运行以来,共发生火灾156起,其中重大火灾 3起,特大火灾1起。在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地铁建设的今天,地铁火灾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更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二、地铁发生火灾时的特点
地铁是通过挖掘的方法获得的建筑空间,隧道外围是土壤和岩石,只有内部空间而没有外部空间,且仅有与地面连接的通道作为出入口,不像地面建筑有门、窗,可与大气连通。由于地铁隧道存在上述构造上的特殊性,与地面建筑相比,发生火灾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氧含量急剧下降
地铁火灾发生时,由于隧道的相对封闭性,大量的新鲜空气难以迅速补充,致使空气中氧气含量急剧下降。有研究表明,空气中氧含量降至 15%时,人体肌肉活动能力下降;降至10%~14%时,人体四肢无力,判断能力低,易迷失方向;降至6%—10%时,人即会晕倒,失去逃生能力;当空气中含氧量降到5%以下时,人会立即晕倒或死亡。
(二)发烟量大
火灾时产生的发烟量与可燃物的物理化学特性、燃烧状态、供气充足程度有关。地铁列车的车座、顶棚及其他装饰材料大多是可燃性材料,地下隧道发生火灾时,由于新鲜空气供给不足,气体交换不充分,产生不完全燃烧反应,导致一氧化碳(CO)等有毒有烟气体大量产生,不仅降低了隧道内的可见度,同时加大了疏散人群窒息的可能性。在韩国大邱地铁事故里,人们发现很奇怪的一个现象:在站台一张桌子的周围死了很多人。经过专家分析,原来这是因为在火灾发生时,浓烈的烟雾使地铁里漆黑一团,在人正常的视野高度根本看不见地面。慌乱的人群失去辨别自身周边情况的能力,于是一张桌子就成了大家逃生路线上的障碍物,以至于很多人始终在围着桌子跑,最终被烟气熏死。
(三)排烟排热差
被土石包裹的地下隧道,热交换十分困难。发生火灾时不能像地面建筑那样有80%的烟可以通过破碎的窗户扩散到大气中,而是聚集在建筑物内,无法扩散,易使温度骤升,较早地出现“爆燃”;烟气形成的高温气流会对人体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流动性很强的烟和有毒气体,若不加以控制或及时排除,则会在地下通道内四处流窜,短时间内充满整个地下空间,给现场遇险人员和救灾人员带来极大的生命威胁。
(四)火情探测和扑救困难
地铁的火灾比地面建筑的火灾扑救要困难得多,其难度相当于扑救超高层建筑最顶层的火灾。这是因为当地面建筑发生火灾时,可以直接在建筑物外从产生的火光、烟雾判断火场位置和火势大小;而地铁发生火灾时究竟在哪个部位,则无法直观火场,需要详细查询和研究地下工程图,分析可能发生火灾的部位和可能出现的情况,才能做出灭火方案。同时,由于地铁的出入口有限,而且出入口又经常是火灾时的冒烟口,消防人员不易接近着火点,扑救工作难以展开。再加上地下工程对通讯设施的干扰较大,扑救人员与地面指挥人员通讯、联络的困难,亦为消防扑救工作增加了障碍。
(五)人员疏散困难
首先,地下隧道完全靠人工照明,致使正常电源照明就比地面建筑自然采光差,加之火灾时正常电源被切断,人的视觉完全靠事故照明和疏散标志指示灯保证。此时如果再没有事故照明,隧道、站台内将是一片漆黑,人员根本无法逃离火场。再加上浓烟,使人员疏散极为困难。火场中产生的一些刺激性气体也会使人睁不开眼睛,看不清逃离路线。其次,地铁发生火灾时只能通过站台出口逃生。地面建筑内发生火灾时人员的逃生方向与烟气的自然扩散方向相反,人往下逃离就可以脱离烟气的危害。而在地铁里发生火灾时,人只有往上逃到地面上才算是安全的,而人员的逃生方向与烟气的自然扩散方向一致,烟的扩散速度一般比人的行动快,所以人员疏散很困难。
【我国地铁火灾预防措施】相关文章:
校园火灾预防措施11-10
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09-30
深圳地铁火灾应急预案08-19
浅谈森林火灾的危害与预防措施08-05
医院火灾预防措施(通用12篇)05-08
地铁突发火灾的应急预案08-18
浅谈森林火灾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08-05
医院火灾预防措施应急方案(精选16篇)09-21
火灾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通用5篇)06-17
建筑工地火灾预防措施(精选11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