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何筛选学校
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也要考虑学校所在的城市,好的地域是我们在就业以及将来生活的重要参考依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何筛选学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何筛选学校
如今,我国高校总数达到2300多所,要从这些高校中挑选出就那么几所甚至一所来,同时还要参照学校的录取分和自己的成绩或名次并与之相匹配,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有些高校在办学层次上都一样,如同是211和985工程院校,或都属于一般本科或专科类的院校时候怎么办?
具体落实到要选哪些大学时,在估计成绩能达到录取的前提下,再来选择哪些院校是自己喜欢的,因为每个人选择大学的角度都可能不同,要么是看中一所大学名气、要么是看这所大学有没有我喜欢的专业、要么是看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的选择,大学也就不同。这样就可以把大学的选择范围一步步缩小;如果不是这样又如何呢?
选择目标学校一般分为有目标方向的选择和无目标方向的选择两种,当然,不排除两种选择交织在一起。如刚开始是有目标方向的选择,在选择中处处碰壁,就变成无目标方向的选择了;又如刚开始是无目标方向的选择,在选择中处处随心,就变成有目标方向的选择了。不可否认,有目标方向的选择难度小一些,无目标方向的选择难度大一些。
1.有目标方向的快速筛选学校
(1)以地域为目标方向的快选现在是改革开放的年代,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于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地方大家都愿意去,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也就是北京的学校最多本科达58所,即便是一本分类别也只有30余所,按照海选学校的技巧,先后分别用三差法、招章法进行筛选,可能很快就只剩下5~10所了,再用预测校线的方法进行精选,并结合录取规则的制胜技巧,最后综合考虑确定1~2所。
(2)以学校为目标方向的快选以学校为目标方向实际上是以学校的类别为目标方向进行选择。如有些考生偏向报考财经类院校,有些考生偏向报考语言类院校,有些考生偏向报考政法类院校,有些考生偏向报考石化类院校,大多数类别的院校都不太多,可能就是理工类院校特别多;如果是报考本一批的考生比较好办,按照上面所介绍的划分为3~4个层次(或档次),学校就不会多了。再按照海选学校的技巧,先后分别用三差法、招章法进行筛选,可能很快就只剩下5~10所了,再用预测校线的方法进行精选,并结合录取规则的制胜技巧,最后综合考虑确定1~2所。如果是报考本二批的考生则按照下面无目标方向的快选中的方法进行。
(3)以专业为目标方向的快选
许多专业经过一本、二本、三本的划分后,所开设的学校就不多了。但是,还有些专业如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开设的学校还有许多,尤其是二本的考生,怎么办?如英语专业,首先考虑你是侧重于语言类(专门)学校如北外、上外、广外等,或综合类如北大、复旦、南大、浙大等,或其他的学校。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首先考虑你是侧重于综合类学校如北大、复旦、南大、浙大等,或理工类学校如清华、北航、哈工大、华科大等,或其他的学校。其次考虑地域的因素,你是侧重于直辖市、省会城市,还是其他。这样一来,一般就不会多了。简言之,所选学校不超过50所,就可按照海选学校的技巧,先后分别用三差法、招章法进行筛选。如所选学校超过50所,就参照下面的无目标方向的快选中的方法进行。
2.无目标方向的快速筛选学校有些考生和家长对选择学校完全没有目标方向,怎么办?报考本一批的考生比较好办,按照上面所介绍的划分为3~4个层次(或档次),学校就不会多了。报考本二批的考生,面对的学校总量上有600所左右,减去民办院校(在第三批次招生)和艺术、体育类院校,还剩500余所。对这500余所学校,最好先从地域的因素即省会城市或非省会城市进行选择,这样学校就会少很多了。
3.快速筛选学校的简便方法除了以上介绍的有目标方向和无目标方向的快速筛选学校的方法外,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许多考生除了对极个别的学校有所了解外,对大多数学校都不甚了了;可考生家长就不同了,他们对许多学校都有所了解。于是,4.海选学校的技巧之一三差法。何谓三差法?差是指差数,两数相减的余数。顾名思义就是经过三次相减得出结果的方法。在进行分析之前,先介绍两个笔者自创的名词两线差和自分差。两线差就是每年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简称校线)与各地(省、直辖市、自治区)每年所划定的某科类某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简称省线)之差。举例来说,2008年山东省文科第一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584分、理科582分。山东大学2008年在鲁文科录取最低分595分,理科录取最低分623分。于是,文科的两线差就是11分(595584);理科的两线差就是41分(623582)。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在鲁文科录取最低分610分,理科录取最低分612分。于是,文科的两线差就是26分(610584);理科的两线差就是30分(612582)。
以上就是招章法在海选学校时的运用,需要告知的是招章法在精选学校时也大有作用。至于在海选学校时,是先用招章法还是先用三差法,则无一定之规,可随意选用,或交替使用,均可;但都需要用。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何筛选学校
1.了解自身情况:首先,考生应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省/市排名,明确自己在哪个批次有竞争力。同时,考虑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学习偏好等因素,这是选择专业和学校的基础。
2.查阅分数线与排名:利用一分一段表,了解自己的分数在全省的相对位置,对比过去几年目标院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预估今年可能的变化趋势。
3.确定志愿批次:明确自己可以填报的志愿数量和批次,合理分配志愿梯度,通常包括“冲一冲”、“稳一稳”和“保一保”三个层次,确保既有冲刺理想院校的机会,也有稳妥的选择。
4.研究学校信息:深入了解目标学校的地理位置、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师资力量、校园文化、就业率等。可以通过官网、官方社交媒体、教育部门发布的数据和第三方评价平台获取信息。
5.考虑专业实力:即便学校整体排名不是顶尖,某些专业也可能非常强势。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优先考虑那些在特定领域有良好口碑和就业前景的学校和专业。
6.利用官方资源:许多省份会提供官方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或系统,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帮助考生更准确地定位和筛选学校。
7.听取意见,独立决策:虽然家人、老师和朋友的意见值得参考,但最终的决定应基于个人实际情况和内心倾向。保持独立思考,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8.模拟填报与调整:在正式填报前,利用模拟填报系统或自行草拟志愿表,多次调整,确保志愿方案既符合个人愿望,又具备一定的保险系数。
9.注意政策变化:每年的高考政策可能会有调整,比如批次合并、新专业的增设等,及时关注教育考试院的最新通知,避免因政策变动导致志愿填报失误。
10.留心时间节点:注意各批次志愿填报的时间节点,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志愿提交,避免错过机会。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何筛选学校】相关文章:
高考志愿指南:志愿填报如何规避被调剂11-23
高考志愿的填报指南05-25
高考志愿的填报指南06-26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05-21
高考志愿填报的指南12-13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11-02
高考填报志愿指南12-09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