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3-06-17 14:10:44 晓怡 预防措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

  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应合理,满足防尘要求。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 1

  一、粉尘的种类

  粉尘可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也可按照可能产生的危害分为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炭黑尘、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电焊烟尘等。

  二、矽尘的危害

  其中矽尘常见于煤炭有色金属等采选业,建筑行业等,可能导致矽肺。炭黑尘常见于纸及纸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等,可能导致炭黑尘肺。

  三、铝尘的危害

  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常见于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轻有色金属冶炼业、磨具磨料制造业,可能导致铝尘肺。电焊烟尘常见于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加工、制动梁加工等,可能导致电焊工尘肺。

  目前我国铝硅合金汽车轮毂抛光一般都是用工人通过电动、气动抛磨工具手工进行抛光,轮毂的生产企业必须雇佣大量的工人专门从事轮毂的抛光加工,占用了相当大面积的厂房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在抛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因此轮毂生产企业存在很大的生产安全问题。

  四、近些年粉尘爆炸事件

  业内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化工企业、面粉厂、煤矿等企业多次发生粉尘爆炸事件:2002年广州食品原料粉尘爆炸事事件,2005年黑龙江煤粉爆炸事件,2008年昆明硫磺粉尘爆炸事件,2009年浙江硅粉粉尘爆炸事件,2010年河北淀粉爆炸事件,2011年成都富士康的抛光车间收尘风管可燃粉尘意外爆炸事件。2014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公开报道过的粉尘爆炸事件就有7起(包括昆山爆炸事件)。其中包括金属粉尘爆炸4起,食品类粉尘爆炸2起,化工类粉尘爆炸1起。

  五、生产性粉尘防治

  生产性粉尘危害防治所采取的相关技术措施包含有:

  1、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原材料,消除产生或减少粉尘,对于工艺技术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特性,设计相应防尘通风控制措施。

  2、产生粉尘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

  3、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尽可能采取湿式作业;

  4、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应合理,满足防尘要求。

  5、采用热风采暖、空气调节和机械通风装置的车间,进风口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洁去并低于排风口,对有防火防爆要求的通风系统,其进风口应设在不可能有火花溅落的安全地点,排风口应设在室外安全处。相邻工作场所的进气和排气装置,应合理布局,避免气流短路。

  6、进风口的风量,应按防止粉尘逸散至室内的原则通过计算确定。有条件时,应在投入运行前以实测数据进行调整。

  7、局部排风罩不能采用密闭时,应根据不同的工艺操作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选择适宜的伞形排风装置。

  8、在放散有爆炸危险的粉尘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防爆通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

  另外,在做好技术性防护的同时还要注重组织措施和医疗预防措施。

  个人防护(如佩戴防尘口罩),是防、降尘措施的有力补充。首先要选用专业防尘口罩,一般的纱布口罩无法达到防尘的要求,必须专业防尘口罩才行;其次要适合自己的脸型,最大限度地保证空气不会从口罩和面部的缝隙不经过口罩的过滤进入呼吸道。然后要按使用说明正确佩戴,这样既能有效阻止粉尘,又使戴上口罩后比较舒适,呼吸不费力。第四要定期更换,防尘口罩戴的时间长了就会降低或失去防尘效果,还要防止在使用中挤压变形、污染进水。

  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 2

  粉尘的危害:

  1.尘肺尘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吸入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由于吸入粉尘的质和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尘肺病的种类很多,其中12种被列为职业病,它们是: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肺、水泥肺、云母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混合尘肺、铸工尘肺。

  2.粉尘沉着症有些金属(铁、钡、锡等)粉尘吸入后,可在肺组织中呈异物反应,并继续轻微纤维化,但对人体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逐渐消退。

  3.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 不同的有机粉尘有不同的生物作用,如引起支气管哮喘、棉尘症、职业过敏性肺炎、混合性尘肺等。

  4.呼吸系统肿瘤粉尘的局部作用是指粉尘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导致萎缩性病变;此外,还可形成咽炎、喉炎、气管炎等;作用于皮肤可形成粉刺、毛囊炎、脓皮病等;金属和磨料粉尘可引起角膜损伤,导致角膜感觉迟钝和角膜浑浊;沥青烟尘在日光照射下可引起光感性皮炎。粉尘的中毒作用是指吸入铅、砷、锰等有毒粉尘而引起的中毒现象。

  对于粉尘的危害,在生产过程中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防尘:

  1.技术革新改革工艺设备和工艺操作方法、采用新技术是一项彻底消除粉尘污染、搞好防尘工作的技术措施。在工艺改革中首先应当使生产过程不产生粉尘危害的治本措施,其次才是产生粉尘以后通过治理消除或减少其危害的措施。

  2.湿法防尘这是一项简便、经济、有效的防尘措施。粉尘遇水后很容易吸收、凝聚、增重,这样可大大减少粉尘的产生及扩散,改善作业环境的空气质量。

  3.密闭尘源 将尘源有效地封闭,是防止粉尘外逸的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它常与通风除尘技术措施配合使用。

  4.通风除尘这是目前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普遍、效果最好的一种技术措施。通风除尘就是用通风的方法将尘源予以有效的控制,并将含尘气体抽出,经除尘器净化后排入大气,使作业区空气含尘浓度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并使尾气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5.个人防护这是一项辅助性的措施。通常是在其他技术措施的基础上,对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通过各种防护用品(如口罩、防尘口罩、防尘面具、防尘头盔等),进一步防止粉尘的吸入,减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 3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大气中粉尘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气中过多或过少的粉尘将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粉尘的危害

  在工农业劳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称为尘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87年11月公布了新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12种尘肺列为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它们是: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石墨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等。

  粉尘预防措施

  (一)消除或减弱粉尘发生源

  在工艺和物料方面选用不产生粉尘的工艺,选用无危害或少危害的物料,是消除或减弱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即通过工艺和物料选用消除粉尘发生源。例如用树脂砂替代铸造型砂,用湿法生产工艺代替干法生产工艺(如水磨代替干磨、水力清理、电液压清理代替机械清理、使用水雾电弧焊刨等)限制、抑制粉尘和粉尘扩散;采取密闭管道输送、密闭设备加工,或在不妨碍操作条件下,也可采取半封闭、屏蔽、隔离设施,防止粉尘外逸或将粉尘限制在局部范围内减少扩散;降低物料落差,减少扬尘;对亲水性、弱粘性物料和粉尘应尽量采取增湿、喷雾、喷蒸汽等措施,减少在运输、碾碎、筛分、混合和清理过程中粉尘扩散。

  (二)通风排尘

  通风排尘依据作业场所及环境状况分全面机械通风和局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是把清洁新鲜空气不断地送入工作场所,将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进行稀释,并将污染的空气排出室外,使作业场所的有害粉尘稀释到相应的最高容许浓度。在通风排气过程中,含有有害物质的气流不应通过作业人员的呼吸带。增设吸尘净化设备:依据粉尘的性质、浓度、分散度和发生量,采用相适应的除尘、净化设备消除和净化空气中的粉尘,并防止二次扬尘。

  (三)个人防护

  依据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方式和伤害途径,进行针对性的个人防护。粉尘(或毒物)对人体伤害途径有三种:一是吸入,通过呼吸道进人体内;二是通过人体表面皮汗腺、皮脂腺、毛囊进入体内;三是食入,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那么针对伤害途径,个人防护对策:一是切断粉尘进入呼吸系统的途径。依据不同性质的粉尘,配载不同类型的防尘口罩、呼吸器、(对某些有毒粉尘还应配戴防毒面具);二是阻隔粉尘对皮肤的接触。正确穿戴工作服(有的还需要穿连裤、连帽的工作服)、头盔(人体头部是汗腺、皮脂肪和毛囊较集中的部位)眼镜等;三是禁止在粉尘作业现场进食、抽烟、饮水等。

  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 4

  粉尘爆炸是可以预防的。在采取预防措施之前,必须了解哪些生产工艺和设备容易发生粉爆事故。

  容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生产工艺有:物料研磨、破碎过程,气固分离过程、除尘过程、干燥过程、气力输送过程、粉料清(吹)扫过程等,这些过程使粉尘处于悬浮状态,只要有合适的点火源则极易发生燃烧爆炸。集尘器、除尘器、气力输送机、磨粉机、干燥机、筒仓、连锁提升机等生产设备也特别容易发生爆炸。

  预防粉尘爆炸的关键,就是消除“燃料”“火源”“氧化剂”这“燃烧三要素”中一个或多个要素。

  消除火源的措施有可靠接地、选用粉尘防爆电器、消除明火、防止局部过热、不用铁质工具敲击等。据统计,引起袋式除尘器内粉尘爆炸的火花主要是粉尘与滤袋摩擦、撞击产生的静电火花。如果在滤袋中织入金属导线并可靠接地,就能使静电及时释放,避免积聚到放电的水平。如果可燃性粉尘覆盖在失效的工业轴承或电动机表面上,容易点燃粉尘,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铁质工具敲击产生火花,点燃粉尘云引起爆炸的案例很多。2010年2月24日秦皇岛骊骅淀粉厂爆炸事故,是一起典型的用铁质工具清理、维修产生机械撞击火花点燃粉尘云发生初始爆炸,紧接着发生二次爆炸和多次爆炸事故的案例,事故造成导致20人死亡、49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

  消除燃料的措施主要是保持工作面、设备表面清洁,采用正确的清扫方法,目的是防止粉尘云产生。可燃性粉尘车间宜采用负压清扫、湿式清扫(活泼金属粉尘除外),而不应采用压缩空气清扫。

  消除氧化剂主要方法是用惰性气体如N2、C02等替代氧气,使内部空气惰化,可在密闭条件好、内部无人作业的筒仓等设备中使用。像旋风分离器、干燥器、粉尘收集器等设备则不适合采用惰化的方法。

  预防措施不可能百分之百奏效。为了减少爆炸造成的损失,应采用泄爆、抑爆、隔爆等措施,进一步控制爆炸事故及其后果。抑爆是在爆炸初始阶段,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抑制爆炸的发展;泄爆旨在爆炸压力尚未达到围包体的极限强度之前,通过泄压膜泄除爆炸压力,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隔爆是在爆炸发生后,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阻止爆炸传播。通过采取合适的泄爆、抑爆、隔爆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爆炸损失。

  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

  粉尘爆炸是指可燃性粉尘在助燃气体中悬浮,在点火源作用下急剧燃烧,引起温度、压力明显跃升,从而发生爆炸。粉尘爆炸包括5个条件:可燃性粉尘、助燃气体(一般指氧气)、点火源、扩散(形成粉尘云)、受限空间。前3个条件一般称为“燃烧三要素”。可燃性粉尘云的燃烧速度比堆积的粉尘燃烧速度要快得多,会在瞬间产生大量的燃烧热,气体温度迅速升高,体积剧烈膨胀,如果空间受限,就会发生爆炸。

  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原因很多,即有粉尘物质自身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也有点火源、点火浓度等外部因素。通过消除粉尘燃烧爆炸的外部因素,可预防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增加隔爆、抑爆、卸爆等装置,能减弱粉尘爆炸造成的损失。

  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粉尘大致有铝粉、锌粉、镁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这些物料的粉尘易发生爆炸燃烧的原因是都有较强的还原剂H、C、N、S等元素存在,当它们与过氧化物和易爆粉尘共存时,便发生分解,由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或者气体量虽小,但释放出大量的燃烧热。

  粉尘爆炸极具破坏性。除“初始爆炸”外,还会发生“二次爆炸”及多次爆炸,往往是火灾和爆炸同时发生。象煤尘、塑料等粉尘燃烧爆炸时还会产生一氧化碳、氯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往往造成爆炸过后的大量人畜中毒伤亡,必须充分重视。

【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相关文章:

粉尘危害的预防措施12-15

粉尘预防措施08-05

粉尘爆炸预防措施(精选6篇)08-18

噪声危害的预防措施10-28

蛔虫的危害与预防措施09-26

盐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09-22

噪音的危害及预防措施10-26

火灾的危害及预防措施12-01

防治粉尘的预防措施(通用11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