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浔阳三题·东林寺白莲》原文、翻译及赏析
作品介绍
《浔阳三题·东林寺白莲》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选入《全唐诗》的第424卷第58首。
原文
浔阳三题·东林寺白莲
作者:唐·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飙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惭尘垢眼,见此琼瑶英。
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
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颗子,寄向长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注释
①东林寺:在庐山。寺有白莲,晋慧远等十八人结成白莲社。见《莲社高贤传》。
②清飘:清风。
③银囊:指花房。
④玉盘:指莲叶。
⑤垢:全诗校:“一作埃。”
⑥敷:开。
⑦房:全诗校:“一作芳。”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后人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是唐代的杰出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对白居易称“诗魔”、“诗王”、“诗豪”、“诗史”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 。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之称,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在此期间,他关心朝政,屡屡上书言事,并写了不少讽谕诗,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此后他历任忠州、杭州、苏州等地刺史。官终刑部尚书。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旨在揭露时弊的“新乐府运动”,写了《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等,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作了深刻批判。在艺术上,白居易诗以平易晓畅著称,在当时就流布很广。有《白氏长庆集》,存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
繁体对照
卷424_58尋陽三題·東林寺白蓮白居易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
白日發光彩,清飙散芳馨。
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
我慚塵垢眼,見此瓊瑤英。
乃知紅蓮花,虛得清淨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結才成。
夜深猩畬嫞?毱鹄@池行。
欲收壹顆子,寄向長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間種不生。
【《浔阳三题·东林寺白莲》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白莲》原文及翻译赏析08-15
塞鸿秋·浔阳即景原文及赏析12-02
《题木兰庙》原文及翻译赏析03-01
《题乌江亭》原文及翻译赏析02-10
题都城南庄原文、翻译及赏析03-24
叠题乌江亭原文,翻译,赏析10-21
三月晦日偶题原文赏析及翻译05-15
狼三则原文翻译及赏析11-22
题玉泉溪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0-12
题江阴城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