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文化的历史和今朝
山茶油的美丽传说
从山油茶到茶油,几百年来,“美丽”的故事流传至今。老人们说,寒露过后,男男女女上山采油茶,大家边采边唱,情歌飘飘。一对对男女在采唱中表达真情,场面生动。
等到了开榨时节,榨房老大率榨工和村民,点亮蜡烛,燃起红香,在祖师神像前三跪九叩,祈求丰年。第一车油榨出来后,姑娘们纷纷前来讨取,她们用茶油抹发,妆扮美丽。
在早年,除了茶油,榨干油后的茶饼也大受欢迎。“这种黑黑的东西叫茶油碴,从圆饼上拿下一小块敲碎,放在热水中浸泡一会儿,小时候买不起香皂,我们就用它来洗头,洗了头发会很滑很顺的。”在一旁的大妈给我们讲起了她当年的趣事。
其实,关于金竹也有一则美丽的传说。“金竹”两字,为传说中皇子金宝和村姑竹如各取一字而成。而金竹茶油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至今已有2300多年栽培历史。
九华佛茶来源传说
九华佛茶又名:九华毛峰、黄石溪毛峰.属绿茶类,他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
传说,唐末时,有一僧一道因慕地藏菩萨之名从四川来九华山修行,修行期间不食米粮,仅以野草、野果等为食,日子一久,出现了头晕身肿的病症,无奈,二人只好自寻草药医治,结果发现将采回的茶叶煮饮后,病症有逐渐减轻的趋向,一段时间后居然“药”到病除。此种茶叶即是九华毛峰。
话说金乔觉——金地藏的化身,从新罗国渡海来,入唐求法,吃尽千辛万苦,才找到这仙气悠悠的九华山。“袈裟借地”,得山主闵公让和的施舍,将这九华九十九峰做了他的道场。那年春天,春雨连绵,一连半个多月,九华山沉浸在浓雾细雨之中。金地藏坐岩洞中,诵经不歇。忽儿,隐隐听到耳边听见起“辟叭、辟叭”的声音,原来是茶籽,是新罗国王子金地藏来唐的前一天深夜,遭父王废弃的母后,含泪将她亲手采来的王家香茶籽,缝在金地藏的衣襟里的。来之不易,后来,金地藏将发了芽的茶籽取出,种在他禅修的南台(神光岭)向阳的山坡上。茶籽入土,日日见长。不出三月,竟长成一片郁郁葱葱的茶园,满山飘香。
这里所产的九华佛茶朝夕吸纳高山雾露之滋润,独吮奇花异草之灵气,汤色碧绿,回味甘爽。同时由于高山气候之缘故,昼夜温差大,而方圆百里人烟稀少,茶园无病虫害,无农药和工业污染,是天然有机生态茶园。
九华佛茶被誉为“圣茶”,分一、二、三级,购买时需仔细挑选;一级最好,为一芽一、二叶占80%以上,且无对夹叶,二级次之,为一芽一、二叶占60-80%,允许有少量的对夹叶,三级最次,为一芽一、二叶占40-60%,并有少量初展的一芽三叶。
从茶的历史看现今普洱茶之价值
旧茶一般而言是储存经年的茶,有些是会储存数十年之久,至於百年旧茶能否饮用也成问题,总而言茶种和储存环境是重要的因素。通常放旧来饮用的茶种,多半是一些粗茶,如普洱,六堡,六安等,这些粗茶制作也不严紧,不外是黑茶或大黄茶制法,茶青也泰半是大叶五级以後的粗茶,至於近年有等奸商,教人饮用旧龙井,实是疯言诳语,近年台湾也有旧乌龙茶出现,但笔者於九零年前到台从未见有茶庄售买旧茶,近今到台己见甚么民国六十年、七十年等等的旧茶,看官们只要仔细分析,该可看出端倪。
一九九七年笔者和友人及学生们,到云南的西相双版纳,下榻?海茶厂,深入巴达大茶山,也和茶厂各级干部研究普洱茶的制作,茶种,生态,回港後学生黄家辉先生写下了下列之一篇文章,此段文字曾於第六回无我茶会论文集发表。
一、引言
在八十年代以前的香港,普洱茶在市民心目中,只是很廉宜,很普遍,老少咸宜的大众化饮料。但由八七年起,普洱茶渐被台湾和香港人喧染吹嘘,投机炒卖,现在之情况,香港茶艺乐园东主陈国义声称:普洱系列之中尤以『红印』旧普洱为上乘佳品,八两装一饼,储存数十年以上的,时值四千元一饼,且非常罕见,极具市场投资价值。
(1)另一茶艺中人的叶惠民先生称:众多名茶中以收藏及投资普洱茶居多。¨¨解放前著名私营茶庄出的正宗云南普洱茶茶叶,九零年的市价已达每饼二万八千元,到现今更加有价而无市¨¨四十至五十年代的蓝印普洱,三年前每饼七百元,现在市价是三千八百元,为三年前价格的五倍有多。宋聘茶庄的出名,更是无价宝,有钱难求。
(2)为甚么这广东平民用作消滞解渴的茶叶,现在却可以成为有价有市,屯积居奇的货物呢?中国之名茶,如黄山毛峰、龙井、碧螺春、武夷岩茶、铁观音和台湾冻顶等,皆有其悠久之历史渊源。下文就尝试以茶之历史探讨现今普洱茶的价值,是否实至名归,还是另有端倪。
注释
(1)载於一九九六年三月六日苹果日报之时尚生活。
(2)载於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一日凸周刊之投资保值。
二、历朝中国名茶与风尚
中国茶事,由唐始兴。唐朝名茶都是蒸青团茶,据唐,《国史补》记载,当时之贡品名茶,已有十四品目较著名者有湖州之顾渚紫笋,寿州之霍山黄芽,常州之阳羡,睦川之鸠坑,剑南之蒙顶石花。宋朝更重视贡品名茶,因由皇帝至庶民皆喜斗茶。当时所重之名茶,据《宋史、食货志》:茶之产於东南者¨¨云川顾渚生石上者,谓之紫笋,毗陆之阳羡,绍兴之日铸,婺源之谢源,隆兴之黄龙,双井,皆绝品也。
欧阳修《归田录》:「草茶盛於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自景佑以後,洪州双井白牙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其品远出曰注之上,遂为草茶第一。」至於「一饼值四十千」之北苑贡茶龙团凤饼,产於今之建欧苑凤山。此时之茶叶主为蒸青团茶,即现今所谓蒸青绿茶。明朝普及了炒青绿茶的产制,明大祖废团茶上贡而改为散茶,促进了新品名茶迭出。明.许次纾《茶疏》「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於今贡茶,两地独多。阳羡仅有其名,建茶亦非最上,惟有武夷雨前最胜。近日所尚者,为长兴之罗岕¨¨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龙井,黄山,天池,浙之雁荡,大盘,东阳,金华日、铸,泉州清源,湖北宝庆,云南五华此皆表表有名。」清朝名茶,有些是明朝流传下来的,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等,有些是新创造的,如苏州洞庭碧螺春,岳阳君山银针,安溪铁观音,安徽祈门红茶等。清朝发明制作了乌龙茶,红茶而开始流行闻名。直至现代之名茶,绝大部份都是沿袭自清朝,中国历朝名茶贡品,多出於中原江南一带,而尤以江南为重。
中国南方,大都是山峦起伏,翠峰叠嶂,云雾飘渺之名山大岳,故善产名茶。有不少茶叶是靠自古以来之文人学仕宣扬而得名,再成为贡茶,然後贡茶又促进了名茶的产制与发展。故从他们的`作品,也可窥见历来茗饮之风尚。
斗茶史话
编者按:“斗茶”在我国古代是一项饶有趣味的品茶赛事,集文化古韵与竞争气氛于一体,是文人墨客、茶友们喜爱的精神盛宴。今年11月1日,首次真正意义上全国性的民间斗茶盛会——“勐海论茶”即将在被誉为“普洱圣地”的勐海茶厂举行,考验参赛者对茶的辨别、品赏和冲泡能力。由此,本刊现特搜集整理了历史上有关“斗茶”的资料,以飨广大茶友。
斗茶始于唐代,据考创造于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每年春季是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比新茶优良次劣排名顺序的一种比赛活动。有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今天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市民、乡民所关注。唐叫“茗战”,宋称“斗茶”,具有很强的胜负的色彩,其实是一种茶叶的评比形式和社会化活动。
在宋代,苏东坡就已有“岭外惟惠俗喜斗茶”的记述。此俗直至民国年间依然在惠城中盛行。斗茶是在品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茶也称品茗,由主人邀请三五知己,将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样大小的茶盅内,像饮酒那样细细品尝。斗茶则与此不同。斗,惠州话有争斗的意思,也有在争斗中逞强获胜之意。当时一个文化水平较高的私塾老师曾以“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来概括斗茶的涵义。
参加斗茶的人,要各自献出所藏名茶,轮流品尝,以决胜负。比赛内容包括茶叶的色相与芳香度、茶汤香醇度,茶具的优劣、煮水火候的缓急等等。斗茶要经过集体品评,以具备上乘者为胜。
斗茶的场所,一般多选在比较有规模的茶叶店。这些店大都分前后二进,前厅阔大,是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小厨房——便于煮茶。有些也兼有房间,老板家人也住在里头。当然,一些街坊、工友好此道者,几个人小聚谈到茶道,也有说斗就斗的。有些人家有较雅洁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古旧庭院,或其家临江、近西湖的,便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斗茶多选在清明节期间,因此时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斗茶的参加者都是饮茶爱好者自由组合,多的十几人,少的五六人,斗茶时,还有不少看热闹的街坊邻舍。如在茶店斗,则附近店铺的老板或伙计都会轮流去凑热闹,特别是当时在场欲购茶的顾客,更是一睹为快。
宋代是极其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并著书立说,加以理论化。如风雅皇帝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社会上一些文人雅士也流行一种“斗茶”的生活情趣。据宋、明人写的笔记记述,斗茶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戏。
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汤色。即茶水的颜色。一般标准是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色发青,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则采摘不及时;色泛红,是炒焙火候过了头。
二是汤花。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优劣要看两条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因汤花的色泽与汤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汤花的色泽标准与汤色的标准是一样的;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汤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线)。因此,水痕出现的早晚,就成为决定汤花优劣的依据。
有时茶质虽略次于对方,但用水得当,也能取胜。有时用同样的水煎茶,最能检验茶质优劣。这种斗茶,必须了解茶性、水质,以及煎后效果,不能盲目而行。
新中国茶叶科技的历史、现实和梦想
“为何16世纪之前中国传统科技长期领先西方,而现代科学竟出现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这是令全球科技史学家困惑不解的李约瑟难题,也是中国茶叶科技发展历史的写照和疑惑。
洋务运动以来,中国茶叶科技的发展,映照着传统科技与西方现代科技的竞争。在进入中国腾飞的新世纪后,中国茶叶科技面临着从临摹学习到赶超、独创的历史使命。这不仅仅是科技专家的使命,也是科技思想、科研体制和方法的使命,是“大科技”在赛跑。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开始在印度、斯里兰卡等殖民地移植中国茶树,改革中国传统制茶工艺,打破了中国在茶叶科技领域的垄断地位。这是西方现代科技应用于中国茶叶的第一波风潮,也拉开了中国茶叶科技向现代科技转型的序幕。
四次扩容 升级“后茶杯科技”
科学,就是要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60年来,中国茶叶科技不断拓展研究视角,逐渐将许多未知领域收归麾下。
几千年来,中国积淀了丰富的茶叶科技,这种传统的茶叶科技属于经验科学。新中国建立后,将洋务运动至建国前引进的西方现代实验农学继承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现代农学茶学,既奠定了新中国建国早期的茶叶科研基础,也实现了新中国茶叶科技的第一次扩容——将现代农学纳入茶学科技。
在建国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茶叶科研的主力军一直聚焦在茶园生产这一块。20世纪50年代,各地恢复、兴建了多处茶种改良场,设立了农业大学茶学系,建立了杭州茶叶研究所以及各省茶叶所等科研机构。很快,无性繁殖种取代群体种,早芽种、晚芽种相继投产,实现了南茶北移,病虫害防治和茶园管理新技术等大规模投入使用。
茶叶科技再次扩容,发生在1978年。这一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杭州建立了国家级的茶叶加工研究所。曾参与研究所组建工作的于观亭说,“这是中国第一个专业的茶叶加工研究机构,也是全球第二个专业加工研究所,此前只有前苏联开设了一个类似的研究机构。”
随之,科研机构兴起一股茶叶加工研究风潮,成为当时茶叶农学潮流的重要补充。以此为契机,现代机械和食品科学,开始融入中国茶叶科技大家庭,采茶机、拣梗机、烘干机、除尘设备等引入了大规模应用。于观亭说,“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70%的茶叶实现初制环节机械化,中低档茶完全实现机械化,少部分名茶叶也实现了机械化。这是我国茶叶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
在机械化加工大规模上演的时候,茶叶提取物科研也开始萌芽——这是茶叶科研的第三次扩容。虽然,早在1979年,农科院茶叶所就已经完成了茶皂素的提取,但是,茶叶提取物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现在,儿茶素、茶多酚等茶叶提取物研究,正在方兴未艾地展开。茶叶提取物,将化学家吸引进茶叶科研的大军,并赋予茶叶科技更多的实验科学特征。这次转型,也意味着茶叶“后茶杯时代”和“后茶杯科技时代”的来临。我国已经建立了数条提取物生产线,但整体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
现在,茶叶科研的第四次扩容正在悄然而来——茶叶的医疗卫生研究。如,浙江大学杨贤强教授,长期致力于茶叶的医疗保健功能研究,在茶叶的自由基医学研究中颇有建树,受到了广泛关注
【我国茶文化的历史和今朝】相关文章:
我国茶文化介绍02-05
我国茶文化的起源07-11
浅谈我国的茶文化发展02-19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08-07
惠州茶文化的历史06-23
禅茶文化的历史06-22
石阡的茶文化历史06-23
茶文化历史介绍02-16
我国茶文化的七“最”分析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