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前景探究参考

时间:2022-10-31 16:19:46 赛赛 发展前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前景探究参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职业的发展,相对于较为优厚的待遇,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前景探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前景探究参考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现状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迅猛发展。近几年来,就河北省来说,高考生源逐年下降,很多专业生源萎缩,但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却迅猛发展,相对其他专业来说,显得异常火暴。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相对于本科来说,入学门槛低,相对中职院来说,学历层次较高,这是导致相当一部分生源流入高职院校的原因;二是对社会公众而言,相对于烹饪以及车间技术工人等职业来说,会计这个职业类似于管理岗位,好像更体面;三是相对于一些冷门专业以及一些管理类专业来说,会计是一个传统职业,作为一门行业技术,为公众所熟知和认可。因此,高考生源虽逐年下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却依然蓬勃发展。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连续多年高职院校招生的火暴,致使每年都有大批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涌入社会,这些毕业生由于学历、职称以及经验所限,只能从事出纳、会计员及会计师助理等低端会计工作;虽然各行各业均需要会计,但需求量毕竟有限,低端会计的供给已远远大于需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还不到50%,这就意味着相当一部分会计专业毕业生无法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只能选择其他的职业、自主创业或待业。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重理论、轻实务,致使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会计基本技能方面不如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在会计专业理论方面又比不过本科生,使会计专业的高职生处于尴尬境地,无法实现和会计实务工作零对接。

  (四)低端会计过剩与高端会计紧缺并存。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一方面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数量激增,导致低端会计过剩,毕业生薪酬待遇低,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国际会计师等高端会计紧缺,低端会计过剩与高端会计紧缺的矛盾,既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制约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这种人才培养无法与经济发展匹配的现状亟待改进。

  (五)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产生与发展势必会对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形成挤压。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我国的中职教育发展的如火如荼,生源充足、就业渠道广,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21世纪初,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中职教育迅速萎缩,生源下降、就业不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职教育的职能很大一部分被高职教育所取代,且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相比,还具有学历上的优势。

  201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招生计划、经费投入等方式,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在办学思路、模式、方法上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形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比重。应用型本科的出现,尤其是应用型会计专业本科的出现,必将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形成挤压之势。如果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不在招生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及就业途径方面做出调整,极有可能像高职院校取代中职院校一样,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终将被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所取代。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前景探究

  (一)正确引导,理性报考。教育及相关部门应对广大考生及家长进行正确引导,不要一窝蜂的涌向会计专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并不乐观,低端会计的饱和及过剩,使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无法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家长及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应结合学生兴趣,并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理性报考。

  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说,也不能为了招生而招生,一味扩大会计专业招生规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以及就业前景,合理确定招生编制,量力而行,保证教学质量,打造会计专业的品牌特色,使本院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专业及技能方面都具备较强的实力,从而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1、明确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年)中,明确了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基本目标,该文件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从高职院校设置的基本目标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需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而言,需要培养的是具备会计理论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会计实务操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综合素质的毕业生。

  2、调整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计划。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是当前一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重要任务。在课程设置方面:

  (1)重视会计基本技能训练,增加点钞、小键盘(或算盘)以及会计书写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职业技能;

  (2)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真正的实践课程或许还不到30%,而理论课在70%左右,重理论、轻实务的后果便是学生应用能力差,遇到真实的会计业务便六神无主、乱了分寸。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加重实践课程的设置比重,就职业院校而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重最好为3∶7;

  (3)在高职院校中制定教学计划的一般是会计专业的带头人或教研室主任,由于对会计课程的偏爱及教师课时等多方面的原因,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课、选修课大部分为会计类课程,综合性课程如管理学、市场营销等越来越少,甚至没有,由于教学计划制定者的偏好心理及视野局限性,导致了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知识面狭窄、灵活性差,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重视综合性课程的设置,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加强学生实务操作技能

  (1)提升教师的实务水平,为学生配备师傅型老师。高职院校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性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课老师也必须是师傅型教师。当前高职院校的师资,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硕士生以及专职在学校教课的老师,真正有一线实务工作经历的教师并不多,没有实务经历或实务经验的老师教授学生专业技能课,无法深入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而若想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首先必须提升高职院校师资的实务水平。就提升教师的技能水平而言,有很多种方法和渠道,比如选送相关教师参加政府主导的、行业企业承办的顶岗实习国培班,为老师提供实务实习的机会,提升老师的技能水平;或把教师的会计实务工作作为教师考评的一部分,允许教师授课之余,在行业企业进行社会兼职,使教师一方面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更好的教育培训学生;另一方面又服务于周边经济,回馈社会。

  (2)会计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使学生掌握会计业务基本处理流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由于会计职业的保密性、谨慎性,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无法在毕业前进行顶岗实习,由于缺乏实务经验,技能不熟练,很难马上胜任会计工作,也不容易找到心仪的工作。因此,必须重视校内的仿真实训,在做好单项实训的基础上,加大综合实训力度,并使综合实训更接近于当前会计工作实际。

  (3)拓展实习渠道,引入代理记账公司。会计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实务操作技能,但学生在校期间的顶岗实习又很难实现,因此高职院校自身也应当积极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创设实习条件,一方面可以与企业协商、合作,实现部分学生的轮岗实习;另一方面可以将代理记账公司引入学校,既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场所,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又能充分发挥高校知识生产力的功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服务周边企业。当然,无论是校企合作,还是校办代理记账公司,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院校管理者以及专业老师的努力。

  (三)彰显专业优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在同一性的基础上,建设特色专业。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工作已向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扩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财务顾问式的高端会计人员。据统计,中国会计从业人员2,000多万人,而其中大多数是低端会计人员。就会计的需求现状来看,低端会计已供过于求,而具备高学历、高职称以及注册会计师资格的高端会计人员则相对紧缺。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制一般为2~3年,学制短、学时少,毕业生也仅具备了会计基本从业技能,处于低端会计人员的行列,且大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重点为会计电算化及财务管理专业,向社会输送的会计人才趋于同质化,因而使低端会计人员就业、从业形势更加严峻。

  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而言,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在专业设置同一性的基础上,建设特色专业,如一些新兴的专业会计与审计、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以及税务会计等,打造本学校的品牌专业,为学生的长远职业规划奠定基础,增强就业优势。

  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高端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实务经验,也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起点低、缺乏实务经验、专业素质不高,为了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学生在做好基础会计工作的同时,必须不断提升专业素质,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尽快完成从低端会计人员到高端会计人员的转变。

  3、借鉴国外经验,拓宽就业渠道。国外的职业教育更注重校企合作,教学过程中与企业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并行式,即全日制注册学生除了全日制学习外,每周做部分时间的工作,这些工作是经学校认可的。并行式是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进行工作实践。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一方面主要进行理论学习,另一方面在业余时间参加工作实践,通常每周20~25个小时;二是交替式,即全日制学习学期与全日制工作学期的交替,工作学期的工作是经学校认可的(学期的长度取决于学校采用的学期制)。这两种形式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性技能,而且由于校企合作的特殊体制,学生毕业后往往很容易就被实习工作的单位录取,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相对顺利。

  就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而言,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政府机关应当制定配套的政策及制度,鼓励校企合作,为学生就业提供更便利的渠道;而作为高职院校来说,在顶岗实习及学生就业方面,除了依靠合作企业,还应另辟蹊径,如把专业知识就地转化为生产力,依托自身专业,建立校办企业,既解决了学生顶岗实习问题,又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创业提供了途径和经验,还为学校增加了效益,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服务了地区经济,一举多得。另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好会计课程的同时,也应选修相应的综合类课程,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当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时,应先就业后择业,或选择自主创业,转入与会计相关的职业,以深厚的会计专业知识为基石,成为市场经济其他领域的佼佼者。

  总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从招生、培养模式、实习以及就业,存在诸多问题,且面临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挤压之势,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亟待改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自身的不断努力,从而突破当前的发展瓶颈,继续蓬勃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更多优秀的会计人才。

  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困境

  1.目标定位不清晰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目标定位不清晰。定位低,覆盖面小,发展型模糊。具体表现在:第一,没有突出高职院校的特点,课程的设置与本科院校培养教研型人才同质化严重,过分强调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将自身的薄弱环节放大了。第二,在注重理论的背景下,培养人才的目标也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转变为理论性人才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降低。第三,会计专业反而没有突出会计的特色,没有体现出其教学特点。

  2.课程内容与实践脱离

  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模块。但“很多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仍然把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根本没有摆脱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完整性的制约,实施的课程也只是中职或本科课程模式的改版”。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仍在大量存在着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描述到概念描述的不良循环现象。这不仅与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方针相悖,并且与实际相脱离。当培养实用型、大众性人才为主的高职同社会实际和需求相脱离,那么后果是很严重的。

  3.教学方法陈旧,方式僵化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方法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仍然是教师为中心,现有教材为主要知识来源,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听。这种按部就班的讲述不顾及学生的需求,课堂气氛低沉,信息量太少,缺乏同实际联系的环节,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师资水平的限制

  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基本上都是毕业于普通高校的人才,随着知识和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刚毕业的硕士、博士就开始在高职院校中任教。他们的理论知识过硬,实际具体工作经验比较少,和高职院校的特点——应用性相脱节。对于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定位不准确。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方向

  1.根据社会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方向要明确几点目标:首先培养人才的发展方向是应用型的人才,并且主要针对当前社会中的中小企业,其次,会计理论要注重更新,要突出会计专业的特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后,强调会计专业的职业性。培养目标要突出目标岗位能力。

  2.与实践相结合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实践教学中的困境,一方面要在会计专业教学上体现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模块。另一方面加大校内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断完善会计实训基地硬件和软件设施,保证实训质量;并积极拓展社会实践规模,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加大高职院校与企业交流合作的力度,建立起校企无缝对接的合作关系。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方向要把握理论的与时俱进同时加强动手能力的提高。解放思想,面向岗位,面向市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创新改革

  1.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新的课程设置体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网络电视、投影仪等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引入了课堂常规教学中。这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多加贴近现实生活,涵盖更广、更新的资讯,而且授课方式更加丰富灵活,形象化的各种教学短片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地积极性,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传统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通常只设置单项实训课,进行会计单项仿真模拟训练,这种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包括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项专业技能的训练,缺乏全过程、全方位、综合职业能力的系统训练。新的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死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反复螺旋攀升的过程。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引入,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大、更广的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学生学习到的不仅仅时候枯燥的理论知识,更有对知识的现实应用,使学生更加地社会化,适合社会的发展方向。

  2.多元化的考试模式

  考试最主要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在一段期间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但现有的考试大部分采用期末考核的方式,考试形式多以客观题目为主,标准答案比较单一,这样很多学生可以通过考前突击等方式在期末考试中取得高分,而且某些老师也会为学生圈点考试复习内容,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及可以取得好成绩······这种模式考试并不能真正的衡量出学生对该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其弊端慢慢显现出来,所以现今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其目的就是培养出更综合的人才,更实用社会发展的人才,更能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人才。考试模式的改革必将带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发生变化,鼓励学生参加到课堂教学讨论中,积极地思考,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供。

  那么,提倡素质教育是不是要取消考试呢?答案是否定的,改革现有的考试模式,但并不是取消考试。比如,为了更加客观的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采用平时表现加考试成绩综合评分的方式,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另外,考试内容也不能拘泥于原有的形式,更多地采用实际操作案例的方法,真正的考察中学生对知识的现实应用能力。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前景探究参考】相关文章:

省内高职院校考察心得07-24

农学专业院校排名参考02-18

高职院校教师述职报告11-30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11-09

湖北高职高专院校排名03-25

高职院校面试自我介绍(精选5篇)01-15

高职院校单招面试自我介绍03-31

盘点十大发展前景最好的高职专业04-02

高职院校兼职辅导员工作总结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