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土壤筛选实验心得体会
篇一:土壤耕作实习心得体会
青岛农业大学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组 长:
实习组员:
实习时间:
指导教师:李拴怀 土壤学实习报告 土管 20xx年5月21日 刘庆花 实 习 报 告
一、目的要求:
1. 了解当地土壤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土壤性状、开发利用改良。
2.掌握土壤的野外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和自然条件的观察、描述、记载方法,为今后专业调查打下基础。
3.进行地形地貌母质的观察与描述,使学生了解土壤与自然环境条件及植物生长的关系。
4.初步学会通过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应用这些数据综合分析、评述土壤的方法。
5. 通过实习验证巩固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6.通过综合实习,增强珍惜、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贯彻执行国策、国法的自觉性,提高立志振兴水保学科和发展土壤科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实习内容及日程安排准备阶段:通过对《土壤学》的学习了解了土壤科学的发展史,与土壤有关的地学基础知识,岩石风化和风化产物,土壤形成因素和土壤剖面,土壤有机质,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土壤水、气、热状况,土壤胶体与土壤保肥供肥性,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土壤的发生、分类与分布,以及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成土条件、成土过程、性状和改良利用。掌握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能分析各种肥力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土类的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剖面性质,基本理化性状和利用改良;并能够鉴别出主要的岩石。 土壤学不仅有完整的理论,而且有一整套实验的方法,土壤教学环节中,除包括系统的讲授课时外,实习实验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实习阶段:掌握土壤的野外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和自然条件的观察、描述、记载方法,为今后专业调查打下基础。 进行地形地貌母质的观察与描述,使学生了解土壤与自然环境条件及植物生长的关系。初步学会通过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应用这些数据综合分析、评述土壤的方法。
总结阶段:
土壤学实习,是土壤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习,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印证、巩固、充实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观察研究,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并激起学生对土壤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实习时间:
2013-5-12城阳区惜福镇院后村杏园 崂山区王哥庄峡口庙 2013-5-26城阳区棘洪滩水库前 胶州市到城阳的大沽河大桥南河流阶地
四、人事组织:
学生分组情况及其名单,组长
五、工具配备:
工具配备:铁锹,罗盘仪,速测盒,小刀,ph 指示剂,剖面记载表,皮尺, 土壤比色卡,gps,海拔仪,地形图
六、实习步骤
1实习分组
2 土壤剖面挖掘及观察 每组采 3-4 个,进行剖面观察记载3 记载土壤剖面描述及评价
七、实习区域成土条件
(一)城阳区惜福镇院后村杏园
1、地理位置:城阳区惜福镇院后村杏园,位于城阳区的东部,属于盆地,周围属于耕地,有别墅毛公山为依靠。
2、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3、地形:盆地
4、地质简况:大部分以壤土为主,其中含有少量的铁锰锈斑,结构主要为粒状、块状、柱状,干湿度主要有润、稍润,紧实度主要是疏松存在植物根系,空隙有大有小。
5、植被:以禾本科和蔷薇科为主,有大量的杏树为农业利用,大量的苗甸植被。
6、水文条件:地下水,河流水
7、土壤类型简介:棕壤有明显的粘化层,全剖面没有石灰反应,ph5.0-7.0 硅铝率为2.9-3.4,质地偏粘,土壤保持水、肥能力强。壤土由于砂粘性适中,兼有沙土类粘土类的优点,是农业生产上的质地比较理想的土壤,有一定数量的大孔隙,又有相对多的毛孔,故通气透水性良好,可保水保肥,土温比较稳定,粘性不大耕性良好,但泡水后易淀浆板结闭气,不利于植物根系发育和生长。
(二)崂山区王哥庄峡口庙
1、地理位置:位于人工陵地旁,自然剖面,崂山区王哥庄峡口庙。,人工剖面向阳。
2、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条件
3、地形:山地
4、地质简况:土壤以棕壤为主,含有少量的铁锰锈斑,形态主要以颗粒状块状为主,干湿度稍润,松紧度有疏松、稍紧,孔隙以小孔隙为主,含有少量的植物根系,存在动物洞穴,但没有侵入体。
5、植被:以树木为主,也存在禾本科
6、水文条件:以天然降水为主
7、土壤类型简介:以棕土为主有明显的粘化层,沙砾较多,土壤疏松,适宜林业发展,土壤持水肥能力强,适宜多种旱作物和果树,应用上应注意发展灌溉保持水土,培养地力。
(三)城阳区棘洪滩水库前
1、地理位置:东经120度13分,北纬36度21分,是引黄济青工程的惟一调蓄水库,位于胶州市、即墨市和城阳区交界处,库区面积达14.422平方公里,围坝长14.277公里,设计水位14.2米,总库容1.46亿立方米,建设资金1.4亿元。
2、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条件
3、地形:平原
4、地质简况:以壤土为主,其中含有少量的铁锰锈斑,结构主要为粒状、块状、柱状,干湿度主要有润、稍润,紧实度主要是疏松存在植物根系,空隙有大有小
5、植被:以树木为主,有大量麦田
6、水文条件:地下水,河流水
7、土壤类型简介:棕壤有明显的粘化层,全剖面没有石灰反应,ph5.0-7.0 硅铝率为2.9-3.4,质地偏粘,土壤保持水、肥能力强。壤土由于砂粘性适中,兼有沙土类粘土类的优点,是农业生产上的质地比较理想的土壤,有一定数量的大孔隙,又有相对多的毛孔,故通气透水性良好。
篇二:土壤资源利用实习报告 《土壤资源利用》
实习报告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
班级:20xx级1班
姓名:张裕坤
指导老师:张民 陈宝成土壤资源利用实习报告
实习人:张裕坤
学号:20116168
年级:20xx级资环1班
一、实习目的
教学实习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本次实习,主要是针对山东省内典型土壤:棕壤、褐土、潮土等进行实地调查勘测,动手进行土壤剖面的挖掘、修理、观察并确定土壤理化性质,了解各种土壤的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等,分析土壤肥力特点及改良措施;观察岩溶地貌特点、形成条件、溶洞特点及形成原因等。要求熟悉土壤调查野外工作的方法、步骤,掌握野外调查的技能,学会资料整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工作总结和实习报告的编写方法。具体要认识实习区的地质概况、鉴定常见的岩石、学会使用几种野外工作需要的仪器、调查观测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利用及改良途径,并编写实习报告。
二、实习计划
(一)分组情况
为方便调查实习,我们班人员分成若干小组,我们是第一组。组长:蔚薇;组员:王怀超、赵伟烨、张作键、樊晶晶、张静、潘瑞娜。
(二)日程安排
5月12日上午:实习前安全培训;了解实习的概况,明确目的要求,观看全国土壤幻灯片。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使我们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守纪律、讲秩序的良好习惯,提高安全意 识和自救、互助能力,并签署安全教育记录。下午:各班级派代表领取实习所需要的工具。
5月13日下午:在南校区试验田进行农业耕作土壤剖面的挖掘、修理和观察。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修理方法,分析该地区土壤利用情况及改良措施。5月14日上午:参观沂源地区特殊地貌——溶洞“九天洞”,观察岩溶地貌特点,形成原因。下午:观察鲁山地区棕壤、褐土形成条件、研究其发育过程、土壤属性及理化性质,分析土壤肥力特点及利用和改良措施。 5月15日:调查黄河济南段潮土性质,判断生产能力,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工作,含水量的判断以及性质的分析等。
三、 实习内容
(一)试验田农耕土壤剖面的挖掘和观察
1、土壤剖面简介 土壤剖面指从地表到母质的垂直断面。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形态的土壤剖面。土壤剖面可以表示土壤的外部特征,包括土壤的若干发生层次、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等。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土壤分化成一系列组成、性质和形态各不相同的层次,称为发生层。发生层的顺序及变化情况,反映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土壤性质。
2、田间土壤剖面点的选择和挖掘 选择方法:
(1)代表性 (2)典型性
(3)均匀性挖掘:
①长1.5-2m,宽1-1.5m,深1.5m或到母质或到地下水
②观察面向阳。
③表土和底土分开放置。
④观察面上部不应堆土和站立走动。
⑤垄作田,观察面应和垄垂直。
⑥深剖面可修筑台阶
3、土壤剖年性质记录
(1)耕作层:厚度22cm,层次过渡形态平直,土壤疏松,呈棕色,干湿状况为润,含
水量约8%-9%,有细植株根系,孔隙度大,为轻壤,无石灰反应。
(2)犁底层:厚度10cm,层次过渡形态平直,土壤紧实,结构为片状和大块状,腐殖
质较少,孔隙度小且多为毛管孔隙,造成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差,干湿状况为润,属于轻壤,
无石灰反应。
(3)心土层:厚度52cm,颜色为灰棕色,轻壤,腐殖质少,土壤紧实,无石灰反应,
有砖头、塑料袋等侵入体,有蚯蚓等土壤生物。
(4)底土层:厚度34cm,层次过渡明显,黄棕色砂壤,屑粒状结构,土壤紧实,干湿
状况为润,无石灰反应,孔隙较少。
(二)沂源地区岩溶地貌的观察
1、沂源地区简介
霜期189天。
2、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岩溶地貌的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
(三) 鲁山地区褐土和棕壤的剖面观察
1、鲁山简介
2、鲁山褐土土壤剖面的观察褐土,半湿润暖温带地区碳酸盐弱度淋溶与聚积,有次生黏化现象的带棕色土壤,又称褐色森林土。在中国,分布于关中、晋东南、豫西以及燕山、太行山、吕梁山、秦岭等山地低丘、洪积扇和高阶地,水平带位处棕壤之西,垂直带则位于棕壤之下,常呈复域分布。
(1)主要特征
褐土的表土呈褐色至棕黄色;剖面中、下部有粘粒和钙的积聚;篇三:农场实践心得 农场实践心得在这学期的的农场实践中我们学习了园艺场选址与建园、砧木的选择与移栽、果树的冬季施肥以及核果类、仁果类和柑橘类果树的冬季修剪,虽然实践过程中又苦又累,但让我们逐步了解了我们的专业知识,接触了园艺实践中的一些重要的的操作技术。
(一)果园建园:
1.选址:果园建园的应选择平整、避风、向阳、水源充足、交通方便并且远离污染源的
面积适宜的土地建园
2.整土:整土即为作物播种或移栽前,为使表土保持符合农业要求状态而进行的一系列
土壤耕作措施。我们的土地为1m×5m的一小方地,我们先进行了土壤的深耕,目的在于
疏松土壤,并进行晒田。
3.施肥:施肥前对土块进行了嵌细,一方面是改良土粒大小,另一方面应该是为了使土
壤与肥料中分混匀吧。我们使用的是复合肥,每一方土地施用半斤。
(二)砧木的选择与移栽
1.选择砧木:嫁接用的砧木,要选择生育健壮,根系发达,抗性好,与接穗具有较强亲和力的树种苗木作砧木。我们选择的是大山里野生的毛桃砧木和梨树的砧木。
2.砧木修剪:我们的砧木修剪高度大约20厘米,主根剪短,适量留须根系,伤坏的根系去掉
3.砧木移栽:我们的一方土栽约300棵苗,每排10~12棵。移栽时不用埋的太深。移栽完后要浇定根水。
(三)果园的冬季施肥
1.挖施肥圈:在树干的滴雨线处挖施肥圈(实际离上一个施肥圈15~20cm处),深约15cm。
2.施无机肥:每棵梨树施2斤磷肥+半斤尿素+3两复合肥,大一点的梨树,我们相应增加了施肥量
3.施有机肥:每棵树一桶,用锄头勾施均匀
4.回填:将施肥圈的土回填,压实,并尽量使中间高,外侧低,则不易积水
(四)果树的冬季修剪
1.核果类果树修剪(桃树为例): 修剪方法有以下几种:回缩,短截,抽枝 主要的修剪原则有:
1树枝的培养、调整必须掌握分布合理,使其逐年粗壮,达到应有的复盖率 ○ 2测延长枝目的为扩大树冠,不应高过主枝高度 ○ 3应用换枝变位改变延长枝的枝势及主侧枝的腰部和梢部的角度,○从而达到主侧枝各占一方,各主侧枝间的势力相对一致,形成良好的通风透光格局。 4枝枝都要修剪 ○
2.仁果类果树修剪(梨树为例): 修剪方法:回缩,短截,抽枝,长放 主要修剪原则:基本与桃树修剪相同,但是不需要枝枝修剪,对不影响树形,不遮挡光线的纸条可进行长放,减弱其生长势。 3,柑橘类果树修剪(橙树为例) 修剪方法:冬季修剪只修剪交叉叶,有病虫害的叶片,也可按照“五抽二”“三抽一”的精细修剪方式疏剪叶片,降低叶片密度 以上的一些操作技术即我在本学期实践中的收获,虽然不能保证能记住汤老师讲诉的所有内容,但我们在实践中多多少少有些收获,至少我们的知识不再是只停留在书上,至少我们体会过了手被锄头磨出茧子,爷们儿般的施农家肥,下雨天去种苗,爬上树去修枝,累是累,但抑是收获。想想我们下学期还会有实践吧,加油。
篇四:土壤理化性质实验方法总结
目 录
1 土壤 ............................................................................................................................................. 1
1.1土壤样品制备 .................................................................................................................... 1
1.2土壤pH值测定——电位法 ............................................................................................. 1
1.3有机质——重铬酸钾法 .................................................................................................... 3
1.4全N——半微量开氏法 .................................................................................................... 5
1.5碱解N——扩散法 ............................................................................................................ 7
1.6全P——酸溶法 ................................................................................................................. 8
1.7有效P——碳酸氢钠法 ................................................................................................... 11
1.8速效K——火焰光度法 .................................................................................................. 13
1.9铵态N——靛酚蓝比色法 .............................................................................................. 14
1.10硝酸盐N——紫外分光光度法 .................................................................................... 15
2 水 ............................................................................................................................................... 17
2.1 水样采集和预处理 ......................................................................................................... 17
2.2 pH值——电位法 ............................................................................................................ 17
2.3总N——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 18
2.4铵态N——靛酚蓝比色法 .............................................................................................. 19
2.5硝酸盐N——紫外分光光度法 ...................................................................................... 20
2.6总P——过硫酸钾氧化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 20
2.7可溶P——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 22
2.8高锰酸盐指数(CODMn) .............................................................................................. 22
3 植物 ........................................................................................................................................... 24
3.1植物样品制备 .................................................................................................................. 24
3.2全N——开氏法 .............................................................................................................. 24
3.2全P、全K——光谱法 ................................................................................................... 25
4 注意事项 ................................................................................................................................... 26
4.1反复强调的p.s. ............................................................................................................... 26
4.2常用仪器说明 .................................................................................................................. 27
4.2.1天平 ........................................................................................................................ 27
4.2.2移液枪 .................................................................................................................... 27
4.3 washing issues .................................................................................................................. 28
4.3.1glass things ............................................................................................................. 28
4.3.2消化罐 .................................................................................................................... 28
参考文献 ....................................................................................................................................... 29
1 土壤
1.1土壤样品制备
土壤样品采集就不说了,根据研究目的,采样方法也各不相同。下面介绍的是针对实验中的样品制备方法。
在所有土壤实验开始之前,都要先进行相应样品的制备。师兄师姐们不止一次提过,研究生刚入学应该每人发一件白大褂和一根擀面杖。做土壤侵蚀研究的怎么能不会磨土呢?土样经风干后,用木棍碾碎,然后过2mm筛,剩下的砾石称重。这一部分样品可以直接进行pH值和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对于不同的土壤指标,所需制备的样品粒径是不相同的。速效养分的测定往往不能研磨过细,因为这样土壤矿物晶粒会遭到破坏,使得分析结果偏高。全量养分则相反,磨细一些可以使样品更易分解或熔化,有益于测定。对于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这类指标,则不能风干,而是采样后直接经2mm筛,然后冷冻保存,尽快测定。根据目前实验室所采用的比较成熟的方法,测试不同指标所需的土壤用量和粒径如下表所示。注意,这里的用量是以我测的北京褐土为标准,测部分指标的时候根据养分含量需要适当调整用量。
表1 测试不同指标对应粒径及用量
指标 状态 粒径 (mm) 用量 (g)
pH
机械
有机质 全N
组成
风干 0.149 0.5
风干
全P 风干
全K 碱解N 有效P 速效K NH4-N NO3-N 风干
风干 0.25 2
风干 1 2.5
风干 1 5
新鲜 2 10
新鲜 2 20
风干 风干 2 10
2 30
0.149 0.149 0.149 1
0.1
0.1
1.2土壤pH值测定——电位法
1.原理
土壤pH值的测定是最没技术含量,也最烦人的实验。它的测定原理很简单,往土里加水,充分混合后用pH计测一下,读个数,搞定。pH值其实就是H+浓度的负对数,既然能通过电子仪器读的出来,那就是把浓度和电动势之类的联系起来。这个和翻斗式雨量计有异曲同工之处,小翻斗一动,就有电子脉冲了省去若干原理解释。 2. 主要仪器
烧杯、移液管或小量筒、搅拌器、pH计、滤纸 3. pH计标定
和天平一样,在用pH计测定前,必须先用标准溶液进行标定。市场上可以买得到现成的标准试剂,一般包括3种,pH值分别为4.01的邻苯二甲酸氢钠,6.87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9.18的四硼酸钠。将对应的基准试剂用小漏斗冲入250mL的容量瓶中,加入一些蒸馏水,不停地摇晃,直至充分溶解后定容至标线就可以了。这些基准试剂在不同温度下的pH值略有不同,具体见表2。标定时一般采用两种缓冲溶液就够了,两点能够确定一条直线嘛。当待测液为碱性时,采用pH6.87和pH9.18两种缓冲溶液标定即可;当待测液为酸性时,则采用4.01和6.87两种标准液。
不同的pH计,其标定方法略有不同,使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下面就以现在实验室常用的方舟pHS-3C+酸度计为例进行介绍。
一般而言,开机后,用蒸馏水冲洗电极,中间带一个小球那个,另外一个探头是测温度的。然后放在蒸馏水中,让机器预热一会。用滤纸将探头上的水分吸干,插入装有pH值为6.87的缓冲溶液的烧杯中,并在仪表盘上按7键,指示灯开始闪时,就表示仪器开始自动标定了,待指示灯稳定发亮,表示标定完成。然后用蒸馏水冲洗探头,用滤纸吸干,再插入pH值为4.01或9.18的缓冲溶液中,按4或9键,让其自动标定。标定完成即可进行土壤样品的测定。 4.测定步骤
4.1称取通过2mm孔径筛的风干土壤10.0g于50mL高型烧杯中,称这个土的时候用精度为0.1或0.01g的天平就足够了,用移液管或小量筒加入25 mL蒸馏水。将烧杯置于搅拌器上。搅拌子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干后放入烧杯中。用秒表开始计时,搅拌1min,使土粒充分分散。
4.2用塑料镊子取出搅拌子,因为里边是带磁性的,很容易在表面占有灰色的脏物。建议先用滤纸擦干后在放入一旁准备好的蒸馏水中。浸泡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滤纸擦干,进行下一轮的搅拌。
4.3搅拌完成后,静置30min,其实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静置,因为这一款pH计需要不停搅动让其稳定。
4.4将电极插入待测液中,注意电极不能触及烧杯底或壁。轻轻摇动使电极与待测液充分接触,直到读数稳定记下对应数字。最烦人的事情就在此了,读数可能很久都稳定不下来,你就认命地摇吧。一般它30s读数不变我就从了。如果读数一直稳定不下来,你实在烦的不行了,就用标准缓冲溶液再标定一次,貌似有一点收效。这是师兄的经验,我没有验证过。
4.5测完一个样品后,取出电极,仍然是蒸馏水洗涤,滤纸条吸干,然后进行下一轮测定。全部样品测完,仍需洗涤、吸干,然后插入3mol/L的氯化钾(KCl)溶液中保养,就是套在电极上的那个小杯子。保养液怎么配,自己算吧,初中化学这是,反正可以很负责任地说,KCl很好溶解。
表2 标准缓冲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1.3有机质——重铬酸钾法
1.原理
测有机质还蛮快的,系里的硬质试管少说有一百来根吧。虽然每一次消煮只能测6个左右,但每次只要煮上5分钟,然后集中滴定或者找人配合同时滴定,速度会很快的。有机质测定的原理是:土壤中的有机碳在高温下会被重铬酸钾氧化,多余的重铬酸钾以邻菲罗琳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滴定,用消耗的重铬酸钾体积计算出被氧化的有机碳的量。有机质的含碳量一般为58%,所以用有机碳结果乘以1.724,即为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具体的反应式如下。
消煮反应:
2K2Cr2O7+8H2SO4+3C→2Cr2(SO4)3+2K2SO4+3CO2+8H2O 滴定反应:
K2Cr2O7+6FeSO4+7H2SO4→Cr2(SO4)3+3Fe2(SO4)3+K2SO4+7H2O 指示剂变色的氧化还原状态:
邻啡罗啉:氧化态(无色)→还原态(棕红色) 2.主要仪器
硬质试管、移液管(移液枪)、油浴锅、三角瓶、酸式滴定管 3.试剂
3.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2Cr2O7为0.8mol/L):称取39.2245g烘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解于水中,加热溶解,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L。重铬酸钾必须称取准确,后边要用它来标定硫酸亚铁的浓度。
3.2邻菲罗啉指示剂:称取1.485g邻菲罗啉(C12H8N2·H2O)及0.695g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100mL水中,贮于棕色瓶中。
3.3硫酸亚铁溶液(0.2mol/L):称取56.0g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加15mL浓硫酸,用蒸馏水定容至1L。由于硫酸亚铁在空气中并不稳定,因此每次使用前都需用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标定。方法是移取5mL重铬酸钾溶液和5 ml浓硫酸加于三角瓶中,滴入3滴邻菲罗啉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溶液滴定,直至溶液变成棕红色。记录硫酸亚铁的用量,根据反应式计算其浓度。(初中化学-_-;) 3.4浓硫酸(H2SO4):1.84g/cm3 3.步骤
3.1称取通过0.149mm孔径筛的风干土样0.5000g放入硬质试管中,用移液管或移液枪依次加入5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和5mL浓硫酸,轻轻摇匀。注意,一定要摇匀,让土粒和试剂充分混合,否则消煮不完全。
3.2将油浴锅加热至185~190℃,待温度稳定下来后,将试管插入带网孔铁丝笼中,管口放一小漏斗(用以冷凝蒸出的水汽,减少蒸发),放入油浴锅中。漏斗可重复使用,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稍晾一会即可,一般一批样品只有4~6个,再加1~2个空白和重复,一共8根试管,置于铁丝笼的中部。
3.3把铁丝笼上下摇动或转动几次,使温度均匀,此时温度下降至170~180℃,从试管内液体开始翻动起计算,沸腾5min。消煮完成后立即把铁丝笼提起,稍停,使油沿管壁留下,然后放在托盘上。可以在托盘内铺上报纸,当试管从油浴锅中取出之后,放在托盘之上,以免蜡油溅在别处,不易去除。将试管取下,用纸擦去表面油质,消煮好的溶液颜色是黄橙色或带绿色,若是以绿色为主,说明重铬酸钾用量不足,应调整土样质量后重做。 3.4用蒸馏水将试管中的消煮液洗入250毫升的三角瓶中,洗液体积保持60—70毫升,冷却,加邻菲罗啉指示剂3滴,将0.2mol/L的 FeSO4溶液加入酸式滴定管中进行滴定,颜色由桔黄-草绿-深绿-棕红色即为终点。记录FeSO4用量。
3.5每批样品测定的同时,作空白标定,即用纯石英砂或灼烧过的土壤代替土样,记录FeSO4用量。 4.计算
土壤有机碳%=(Vo–V)×c×0.003×1.08×100/m 有机质%=有机碳%×1.724
Vo:空白标定时所消耗FeSO4标准液的体积(ml); V:土壤标定时所消耗FeSO4标准液的体积(ml); c:硫酸亚铁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FeSO4);
篇六:土壤学实验报告模板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土壤学实验报告
教师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中国·黑龙江·大庆
年月日
实验一 土壤吸湿水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实验结果
实验方法步骤
实验结果讨论
教师评语
成绩:
教师签字:
2 年 月 日
实验二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实验结果
实验方法步骤
实验结果讨论
教师评语
成绩:
教师签字: 4 年 月 日
【土壤筛选实验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土壤与尘埃12-02
土壤的作文11-14
招聘筛选的工作流程11-30
灵感的土壤作文09-24
土壤的实习报告06-23
土壤实习报告02-08
土壤的实习报告05-04
土壤的实习报告07-06
中期筛选自我鉴定08-03
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课程筛选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