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风波课文赏析

时间:2022-02-15 18:59:21 赏析 我要投稿

风波课文赏析

  《风波》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收录于小说集《呐喊》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风波课文赏析,欢迎阅读。

  风波课文赏析 篇1

  一、谋篇立意

  小说描写了一九一七年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某水乡所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展示出当时农村的真正面貌,揭示了封建帝制还在向农民肆虐,农民还处在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统治之下,愚昧落后,缺乏民主主义觉悟。这说明辛亥革命并没有给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指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换唤醒民众,是难以成功的。

  二、文章脉络

  《风波》以辫子事件为中心线索安排故事情节。

  开始叙述七斤因“皇帝坐了龙庭”自己没有辫子而烦恼,这是事件的起因。

  接着写赵七爷出场胡诌“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引起七斤夫妇的恐慌,这是情节的发展。

  尔后写土场上村人们的种种表现,七斤几乎陷入绝境,这是情节发展的高潮。

  最后描写十多日后七斤从城内回家,带来皇帝不坐龙庭的消息,一切复归原状,这是情节的结束。

  小说外加一个尾声,不仅一切复归原状,“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而且“新近裹脚”“在土场上一为瘸一的往来”。

  三、写作方法

  这篇小说在总体上采用白描手法,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的描写,刻画了七斤、七斤嫂、赵七爷、八一嫂、九斤老太的形象。

  1.作者善于通过与个性色彩和乡土气息的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的,展开矛盾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全文虽然有不少作者的旁插和介绍,但作品的主要情节冲突辫子的风波和危机却是通过人物对话展开的。在简洁、生动的对话中,把七斤那惴惴不安的神态、七斤嫂那泼辣尖刻的性、赵七爷那张狂得意,又故作高深的嘴脸,乃至村人的胆小怕事,又幸灾乐祸、愚昧落后的群体心态展示得惟妙惟肖。

  2.作者精选生动贴切而富有表现力细节来展示人物的内在心理和暗示深刻的主题内蕴。如写赵七爷的迂腐和浅薄,是他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三国演义》;写他顽固不化而又善于韬晦的性格,他一会将辫子盘在头上,像道士一般,一会又变成了光滑头皮,乌黑头顶。写七斤为没有辫子发愁,是他忘却了吸烟,象牙嘴六尺多长湘妃竹烟管的白铜斗里的火光渐渐发黑了。这些细节虽然没有直接刻画人物的心理,却有内在的表现力,展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此外像九斤老太一再重复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以及小说结尾六斤新近裹了脚,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都是有深刻寓义的细节。前者高度浓缩的概括了农民保守复旧的心理,后者则是农村生活代代延续、毫无变革的象征之笔。它们丰富的内蕴烘托着主题。

  3.作者善于描写特有的环境来烘托主题。如作品开头所描写的临河土场上的傍晚风景,不仅是一幅充满地方色彩生活气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而且以场景的恬静与结尾相呼应。对辫子风波的波澜起伏起到了对比衬托作用。

  四、问题探究

  1、篇名风波的含义指什么?

  本篇是以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农村中激起的风波为题材的,风波由辫子问题引起,船夫七斤的辫子在辛亥革命中被人剪去,可是在张勋复辟的时日里,听说皇帝是要辫子的',便因怕坐牢、杀头而全家惶惶不安,并且村里人对七斤的态度也有改变,封建势力代表赵七爷恫吓七斤,普通村人则围观看热闹,最后,由于皇帝未坐成龙庭,也就一切归于平静了。张勋复辟事件在农村引起了如此一场风波,很快就平息了。这些描写表明:民主革命如果不是建筑在广大农民觉悟的基础上,即使像剪辫子这种事,也会在风吹草动之中引起慌乱与骚动。

  2、以辫子为主线贯穿全文的结构。小说以辫子风波为中心事件,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平息过程的时间顺序,自然的使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引发风波的特定环境及风波的起因与发生。第二部分表现风波的发展与高潮。在这一段中,作者刻意描写七斤一家的恐慌以及村里人的种种表现,使辫子问题发展成一场吵吵闹闹的风波。第三部分描写辫子风波的逐渐平息及其原因。第四部分表现风波消解后的影响和村里的大致情形:一切又都恢复如故。这一结尾不只在结构上与开头呼应,而且进一步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风波显然具有结构完整紧凑、脉络清晰、有层次的特点。

  3、七斤的性格。七是个辫子风波的主角,他的身份经历与一般农民有所不同,不捏锄头柄,只是帮人撑船,几乎每一天进城,眼界宽些,因而也比别人多知道一些事。在村里人里面,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了。可是这样一个有条件多接触外部世界,有机会多接受新事物的人,在辛亥革命过程中,只是在城里勉强被人剪了头发,头发短了,见识却未长,他所知道的事仅仅局限于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而已,一旦听说皇帝坐了龙庭、皇帝要辫子,便惶惶不可终日,守着门槛坐着发呆,头脑中一片混乱,他根本无法认清形势,根本不能整理思绪,他仍然是一个愚昧无知、不觉悟的农民形象。见识稍多的七斤尚且如此,一般农民也决不会有高于七斤的觉悟程度的这一形象无疑表明辛亥革命未能使农民觉醒。

  4、环境描写对烘托主题的作用。小说的开头描绘了江浙一带农民纳粮吃晚饭的场景,无论是乌桕树叶、小桌矮凳、大芭蕉扇,还是乌黑的蒸干菜、松花黄的米饭,都洋溢着江南农村的生活的气息,为风波提供了真实可信的特定环境,表现了一种因循守旧的传统生活方式。小说的结尾又描写了这一村落有过一场风波之后的情景,一切恢复原样。开端与结尾前后呼应,说明了辫子风波不过是死水微澜,辛亥革命之后,农村并无真正的变革,这样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主题。

  风波课文赏析 篇2

  鲁迅《风波》的赏析如下:

  “风波”由何引起呢?只因七斤没有了辫子。张勋复辟的消息传到江南这个乡村,人们关心的问题就只成了有没有辫子的问题了,这实在是让人感到可悲。

  主人公七斤做着帮人撑船的工作,穿梭于城市与乡村之间,这种工作让他得到其它村民的尊敬,只因他到过城市,看到了城里的景象。村里的人想听他在城里的见闻。从中反应了农民身上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保守性,封闭性。

  既然他们这么想看看城里的样子,想看看城里的人,他们自己亲自去不就行了吗?可这些人偏偏喜欢听别人的见闻,还带着崇拜和尊敬的听,他们崇拜只是城里的是繁华生活罢了!

  七斤的慌张与手足无措,鲁迅并没有用七斤本身来表现。而是借助他妻子七斤嫂的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来进行间接的反应。在封建礼教的影响下七斤嫂可以破口大骂自己的丈夫,这就足以看到七斤嫂担心自己丈夫的程度,我想这时的七斤可能已经绝望到认为自己已经必死无疑了,完全没有了挣扎的意识,更不会想到反抗。七斤从来不会想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等死的原因。只因没有了一根辫子这不让人感到滑稽和可笑。

  在全村里除了七斤的没有了辫子外,其它人的辫子都完好的保留在他们的头上,革命的成功,却没有给这些的生活带来一点改变,连清朝封建社会的一个象征辫子都保留着不愿自愿减去,他们还会改变他们身上的封建奴才思想吗?

  赵七爷完全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当是共和时,他把他的辫子蟠在头上,掩盖掉自己的辫子,当听到复辟后他又大大方方的展示自己的辫子,来显示对清朝自己的忠诚,赵七爷这种人不管是什么社会都只是想当别人的忠臣奴才罢了,革命带来结果,只是让他换了主子,这种人自称是封建礼教、封建社会的代言人。但却不敢为他代言的思想牺牲。只想保持自己的地位钱财,这才是最重要的。

  鲁迅想告诉我们革命的成功觉不是简单的推翻他的统治机构罢了。只有人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思维、思想,愿意做个有尊严,不愿当别人奴才的人,有勇气反抗一切压迫的人,这样革命才会真正成功。

  扩展资料

  鲁迅《风波》创作背景

  1917年7月1日,封建军阀张勋拥溥仪复辟,复辟时要求百姓留辫子。鲁迅在他的一篇杂文《病后杂谈之余》中说:“然而辫子还有一场小风波,那就是张勋的‘复辟’,一不小心,辫子是又可以种起来的,我曾见他的辫子兵在北京城外布防,对于没辫子的人们真是气焰万丈。幸而不几天就失败了……”“……我曾在《风波》里提到它……”这篇小说即取材于张勋复辟的历史事件。

  这篇小说写于1920年8月(据《鲁迅日记》),最初发表于1920年9月《新青年》杂志第8卷第1号,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风波课文赏析】相关文章:

定风波·三月七日原文赏析09-23

[宋]柳永《定风波慢(自春来)》原文、注释、赏析10-28

定风波·三月七日原文及赏析10-18

定风波·三月七日原文,翻译,赏析07-15

“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课文赏析及词句理解12-17

定风波·自春来_柳永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10-15

定风波·三月七日原文赏析3篇09-24

定风波·三月七日原文翻译及赏析07-20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原文及赏析10-18

定风波·三月七日原文,翻译,赏析(3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