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途径
在双创的国家战略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实现这一战略,既有其参与的必要性,也有其参与的重要性和优势。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和途径,欢迎阅读!
[摘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和现实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高校要充分认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现实意义;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21世纪社会经济越来越需要更多运作灵活的创新企业,也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发展潜质的重要举措。
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1)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国家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x~2020年)》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放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就业任务加重,就业压力长期存在。做好大学生创业工作,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鼓励开展各种类型的创业活动,进一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拓展创业实践基地,发挥大学科技创业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孵化新的微型企业,提高国家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办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要提高办学质量,就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中高级人才,要为每一个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必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让在校大学生获得必备的创业知识、增强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品质的一种教育。通过创业教育,毕业生具备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既可以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还可以自主创业实现自我价值。创业的根基在实践,创业的本质是创新。把创新创业理念融入高等教育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3)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是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在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发展潜质的重要举措。高校通过一系列的创业教育,把大学生不仅变成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求职者,更主要的是要逐渐变成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的人才。创新创业也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推动力,这不但是落实科教兴国政略决策的有益举措,而且也是时代和现实的迫切需要。
(4)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是在校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大学扩招带来了沉重的就业压力,企业的快速发展更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面对激烈的人力资源市场,大学生要不断夯实理论,掌握技能,拓展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激发自己的创业欲望和创业热情,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大学毕业后,不但能解决自身创业,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不管是就业还是自己创业才具有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在自我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创新支撑创业。高校通过整合校内外创业资源,从组织领导、课程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指导和公司孵化、校地校企合作全面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工作。
1.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意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的快速发展,企业所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宽泛专业知识、适应竞争勇于独立创新等素质潜能的人才,专业定向、思维定势、技能定型的人已不再受到青睐。企业各高校的教育不仅仅传授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必要增加创业指导课,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时代的发展赋予高校教育更多的责任,高校教育不等同于岗前技能培训,她要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走向社会的起点,而不是大学教育的终点。要将培养能够担当社会重任引领社会进步的优秀创业人才纳入大学办学的规划之中,写入学校发展战略决策之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确立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用积极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改造以前以教育为主就业为辅的消极的教育思想,改变专业对口的静态就业观,确立不断创新创业的动态过程。
2.转变教育模式,构建创业教育培养体系。
(1)把创业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形成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践性教学活动等方面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在培养目标方面,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加强和拓宽,强化实习实践教学,更主要的是加强创新创业的教育,以及创业过程的有效指导。把创业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在创业教育的内容上坚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与实践教育,与学生思想理念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与学生管理,与就业指导和服务”6个结合,形成 “课堂教育为基础,大学生创业基地为载体,微型企业和创意产业为特色,多平台实践孵化”的创业教育体系。
(2)培养计划的制定,要贯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素质、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创造性”是知识经济社会的鲜明特征。二十世纪以来的科技新发现、新发明远远超过过去两千多年的综合,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当代大学时要在全球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要有高度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内在的潜能。
(3)加强综合性的教育。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树立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理念,避免本科教育的教学内容偏窄、偏专,加强通才和通识教育,做到文理交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把创业教育与专业、学科优势相结合,提倡研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在研究和开发中学习,在网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引导学生构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所要的知识体系,以不断提高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3.加强创业指导,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1)开设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将职业教育渗透到各个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包括独立性、冒险性、坚韧性、可执行、适应性、合作性以及处事能力。系统开展创业研究和培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微型企业、SYB、再就业培训等社会就业创业培训。
(2)加强创业信息和咨讯服务,包括国家宏观的政策信息、市场竞争信息、科技发展信息、劳动就业信息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明确提出,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大扶持力度,完善资金支持、税费减免、户籍迁移等优惠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造活力,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创新创业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努力营造能创新、敢创业、创成业的良好环境。
(3)以项目化为运作手段,安排学生参加一些科研训练,申报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完成创业研究的每个环节,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学术和企业实践咨询活动,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统筹兼顾、灵活应变、实践创新的能力,扩大了视野,活跃创新思维。
(4)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积极鼓励学生组建形式多样的创业团体,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充分利用资源和条件,为团体建设和活动构建载体。把创业教育逐步融入到校园的文化建设之中,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氛围,培养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精神。定期举办“创业沙龙”,成立“创业俱乐部”,举办“创业论坛”,开展学术报告、研讨、科研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参与创业实践中,提高基本技能。
(5)提供宽松的管理环境。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创业氛围和环境,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的前提。改革并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对学生管理体制进行适当改革,努力探索“管严”与“管活”的新途径,给学生自主创业创造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6)对创业者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创业信心。创业指导教师跟进每个项目和每个创业者。让创业者掌握必要的心理调节方法,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勇于并善于面对在创业中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压力。
4.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拓展实践创新能力。在校大学生只有经受创业实践的锻炼,创业目标才会更加清晰,创业信念才会更加强烈,才会形成良好的创业精神。
(1)建立专门的创业实践基地,建立专门的创业服务机构。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配备专业的得力的指导教师,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实践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创业实践氛围。创业孵化基地立足高校办学优势,整合高校、政府和社会资源,构建相对完善的功能布局,提供免费的劳动保障和人事代理服务,落实相应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2)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便利,如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园,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3)整合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形成逐步完善的创业孵化支撑服务体系。整合资源,继续完善中介服务和孵化企业融资平台,与社会中介机构合作,形成功能完备的中介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人力资源、会计、管理咨询、法律、项目评估、企业策划等中介增值服务。建立融资平台,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与风险投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政府扶持政策,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信用担保、金融咨询服务。
三、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处于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的全面推进阶段,高校应继续探索创新,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创新孵化投资管理,依托高校自身优势,按照市场机制与发展规律,优化运作模式,做好创业基地建设、做好创业项目储备、提升扶持力度。强化创业服务,改善创业环境,搭建人才培训平台、综合服务平台、创业展示平台、政策平台、创业孵化平台、创业实训平台、网络信息平台、交流发展平台等功能,形成良性运行的工作机制,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大力推进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思想,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要举措,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途径】相关文章: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得04-18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得05-22
大学生创新创业口号12-20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08-11
科技创新的意义12-29
大学生创业创新的计划书03-30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09-27
大学生创新创业策划方案02-27
大学生如何创新创业12-26
大学生创新创业申请书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