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员工爱岗敬业演讲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叫xxx,来自于中国石油xxx加油站。今天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演讲,我感到十分荣幸,心情也倍感激动。我演讲的题目是:《奉献让青春闪光》。 青春是迷人的,许多人在青春年华里谱写了辉煌灿烂的人生,王进喜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不朽业绩;吴玉章以“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为范畴。”的大无畏精神,用来彰显自己把青春献给祖国解放事业的决心。他们是挺立潮头的英雄,是永远不落的星辰,更是我心中的楷模。
我作为一名石油子弟,销售行业的艰苦,早在我上学时候就听父亲说过,虽然我是一个女孩,但受父亲的影响养成了我比较要强的性格,自认为没有我吃不了的苦,所以当通知我到加油站上班时,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好我的第一份工作。但是当我来到加油站工作了几天后,我开始犹豫了,想象中的景象与现实的差距使我有些不知所措,第一次加油的经历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不熟练,动作比较缓慢让顾客不满意,然后他们就很生气的训斥我。当时真的觉得很委屈,就与顾客争辩了起来,并找来了站经理评理。 1
本以为他会替我说话,没想到他什么话也没说,直接要求我给顾客道歉,请求顾客谅解,直到将顾客送出加油站。但是经理没有批评我,他只是轻轻地告诉我:服务行业,顾客就是上帝,有些委屈是必须要承受的,要想不受气,就努力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满足客户的合理需求。事后,我站在路旁看着公路上车来车往,想起刚刚发生的事,不争气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突然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抛入大海中的一片树叶,是那样的渺小、那样的孤立无援。那段日子里,要强的我心里矛盾极了,到底我的选择对不对?怎么办?是走还是留?我一直在彷徨??
但是不久后一件小事改变了我的看法。在我们站的加油高峰期,片区经理每天都会抽空到我们站来加油,这天他忙完后,微笑着对我说:小黄,上了几天班感觉怎么样?我一听这话,鼻子一酸,泪水在我的眼里打转,我强忍着没让落下来,然后微微一笑对他说:很好啊!“是不是不适应啊?”他好像看出了我的心事,关切的问道。“看得出你是一个要强的小姑娘,加油站的工作确实很辛苦,不管干那一行你得爱它才行,只有爱它,你才能”,他想了想接着给我讲了石油行业的优良传统和老职工的感人事迹,讲述了石油行业的美好发展前景,使我彷徨浮躁的心逐渐平静下来。
生活不能缺少微笑,服务离不开微笑。加油员更是需要微笑,在岗前培训时,班长时刻提醒我保持微笑,他说:“小 2
黄你看,usmile(昆仑好客)在冲你微笑,宝石花在向你微笑,所以,你要冲顾客微笑。”微笑,它犹如冬日的阳光,犹如黑夜的火把,让温暖和光明穿越冷漠的空间,传递着一腔热情、一份关怀、一份温暖、一份宽慰??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枯竭,一个人只有投身集体才能迸发出勃勃生机。我深深体会到,在成品油销售一线,看似简单的加油服务,其实一点也不简单,在你心情不好时你要保持微笑;在你被人误解时你要保持微笑;只有坚持做到这些,你就能微笑的面对人生的许多不如意,你的生活随之也就会变得美好起来。这也是我在加油站短短的几个月内得出的心得。每天,我微笑着问候进站客户,微笑着擦拭加油机,微笑着保养消防器材。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顾客熟悉了我,许多的司机师傅也爱来和我打招呼,这样一个和谐的氛围即促使油站销量增加也让我从中受益不少。愉快的心情使我心中充满自豪。中国石油,我来了!
青春是充满激情的,青春会焕发出无限力量。我们青年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希望所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展现出中国青年爱岗敬业,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勤于奉献的精神风貌。作为企业的一员,企业就是我的家,作为一名加油站的基层员工,如何才能为企业争光?如何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每时每刻都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件事。回顾铁人的铮铮誓 3
言,想想父辈的辛勤付出,看看今日中国石油的蓬勃生机。亲爱的朋友们,这里都闪耀着一代代石油人奉献的身影。现在,中国石油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们,我们就应该与她“同呼吸、共命运”,为她的发展奉献青春和力量。中国石油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奉献,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的奉献。青年们,释放我们的热情吧!投身于中国石油发展的大潮当中。“奋斗改变命运,梦想让我们与众不同”。我相信,只要勤勉好学、锐意进取,就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好,就一定会超越自我,让飞扬的青春绽放出更加灿烂夺目的亮丽火花!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加油站员工爱岗敬业演讲稿】相关文章:
加油站站长爱岗敬业演讲稿范本01-18
加油站最美员工演讲稿06-03
员工爱岗敬业演讲稿08-14
爱岗敬业员工演讲稿08-19
员工爱岗敬业的演讲稿04-24
员工爱岗敬业演讲稿范文06-15
邮政员工爱岗敬业演讲稿07-06
车间员工爱岗敬业演讲稿07-06
新员工爱岗敬业演讲稿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