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青团的寓意

时间:2024-04-03 11:15:10 泽彪 清明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清明节吃青团的寓意

  青团是清明节时的地方小吃,直接食用即可不甜不腻,很多人喜欢吃。清明节吃青团自然也是有寓意的。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清明节吃青团的含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清明节吃青团的寓意

  清明节吃青团的含义: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清明节吃青团的来历: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清明节吃青团的寓意:

  1、清明节吃青团寓意着缅怀亲人

  清明节,是祭祀祖先和亡故亲人的节日。记得在我们小时候,每年的清明节都会吃到在世的爷爷奶奶蒸的青团。长大后,每到清明节这一天,爸爸妈妈也会蒸青团,并用青团来祭祀爷爷奶奶,在清明祭祀爷爷奶奶结束后,青团就会被家中的兄弟姐妹们分着吃掉,以此来缅怀去世的爷爷奶奶。

  2、清明节吃青团寓意着生命的延续

  青团是绿色的,而绿色一直都代表着生命的颜色。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春天的一个重要节气。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绿色寓意着生命、活力和希望。青团以其碧嫩的绿色,提醒着我们珍惜生命、感悟生命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的生命是祖先和亡故亲人的延续。

  3、清明节吃青团寓意着和谐与团圆

  吃青团寓意着和谐与团圆,主要体现在制作青团的过程中。每当清明节制作青团时,家庭成员们都会一起参与捣青草汁、揉面、团面团、蒸煮等环节,共同完成青团的制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成员的感情得到加深,团结和谐的家庭氛围得以强化。而青团本身的圆形外貌,也寓意着家庭和睦、团圆美满。

  4、清明节吃青团寓意着文化传承

  据传,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大约从唐代就有,一直传承至今。现在的人们清明节时吃青团,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品味到生活的美好,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传承的魅力。因而,清明节吃青团寓意着文化传承。而且有了吃青团这一习俗,小孩子们对清明祭祖的文化传承,就有了十分深刻的记忆。

【清明节吃青团的寓意】相关文章:

清明吃青团的由来04-22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08-03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04-06

青团的作文09-30

清明节吃青团作文11-06

清明节为什么吃青团子04-10

在团青会议上的讲话11-23

在团青座谈会上的发言03-11

吃青团作文08-22

清明为什么要吃青团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