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为什么要放水灯

时间:2024-08-19 21:31:11 金磊 中元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元节为什么要放水灯

  中元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先祖的节日,而放河灯的习俗主要受到佛教的盂兰盆节影响。那么,中元节为什么要放水灯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中元节为什么要放水灯

  中元节为什么要放水灯

  水灯又名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纸质木座。人们在中元夜将河灯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作为中国人民一项古老的习俗,每年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的中元节,老百姓都要在河中放灯以求平安和吉祥。而实际上从农历六月开始,一直到中秋节期间,人们都爱放河灯。

  超度亡灵,思念故人

  相传在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政府在这里建立水师营,古称船厂。当时技术落后,捞木造船死伤的人很多,造成人心不稳。船厂老板为收买、笼络人心,在当年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请僧人到江边做法事,为死者超度。于是以后每年的中元节,家里有故去亲人的,就到江边放河灯。灯上写着死难者的名字,灯里点上蜡烛,随波流去,表达思念之情同时,也希望亲人的灵魂能帮助活人渡过难关……

  与先祖沟通

  我们都知道的一种说法,认为人死后会走过黄泉路,来到鬼门关后进入阎王殿。阎王殿的小道旁开遍彼岸花,而在小道的尽头有条河叫忘川河。因此在七月半这天,鬼魂会通过忘川河来到人间。而人们在河上放水灯,将字条放在河灯中,能讲我们要说的话通过河灯的传递让先祖看到。

  祈福去灾

  河灯一般用木板做底,灯体为防水纸,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也有茄子灯、南瓜灯,有的人家还要在灯上写上亡人的名讳。夜幕降临,人们将一盏盏河灯点亮置放河中或湖中,让其顺水漂流,以此祭奠先人,寄托对亲人的缅怀之情,表达对幸福、平安的祈求,同时也希望随着长流水,祛除疾病灾祸,子孙幸福安康。

  中元节河灯的种类

  河灯有各种各样的造型、材质,花样比较多,有的外形像西瓜,就叫做西瓜灯;还有蒿子灯、莲花灯等等。

  但以荷花造型最为多见,大抵也跟此时荷花盛开有些关系,取荷(河)灯之意。还有一种常见的则是四四方方如同一个小盒子的河灯,取盒(河)灯之意。

  除了河灯,人们还会造法船,一般是纸扎的,上面放上吃喝等物。不管怎么样,这些东西最后都要在当晚烧掉。在古时候,民间则会组织一些酬神表演。

  由于近代河灯的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因此除了放河灯之外,也还有不少中元节美食做成河灯和小船的样子,以起到祛除疾病灾祸,子孙幸福安康之意。

  放河灯的注意事项

  1.由于中元节前后对河灯的需求量较大,大家可以购买。

  2.如果需要自行制作河灯要注意,使用环保透光性强,且防水的材料,如蜡光纸,不赞成过塑的纸张。这样能更好起到防水的效果,能飘得更久更远。

  制作河灯的工艺和原材料都特别简单,废旧的彩纸、烟盒、纸杯都可以。方法是将彩纸剪成正方形,然后将四角折向中心,再将四角打开,几个回合下来,一个漂亮的小“乌篷船”就做成了。用纸杯制作的方法更简单,只要在四周粘上纸瓣,就是一个简单的“河灯”。

  3.在放河灯的时候要注意点火的安全,河边风较大,也不要哀思过度引起衣物的烧灼。

  中元节简介

  中元节,为道教所称,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又称亡人节、七月半。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祭祀节日之一,带有祭祖和感恩的双重功能,孝文化是其精神内核,也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特殊的存在,它是中国人对逝去父母以及亲人表达孝敬、思念的重要节日。

  中元节作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中元节同时具备儒、释、道三家的历史渊源。此名源于道教,其节俗始于古代儒家秋尝祭祀的古老习俗。发展到宋代,形成了一日三节的形态,即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祭地官,祈求定人间善恶,民间祭祀祖先、孤魂野鬼。佛教受儒家影响,设盂兰盆会,以超度历代先祖。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又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注重孝道,因此中元节祭祖节俗得以扎根民间。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莱芜中元节习俗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元节为什么要放水灯】相关文章:

中元节为什么要放孔明灯呢10-26

中元节为什么要烧纸11-16

中元节为什么不能出门08-30

中元节为什么要吃鸭08-29

婴儿为什么要补铁02-28

人为什么要结婚03-10

为什么要离职报告12-31

我为什么要作文06-09

为什么要读书作文12-29

我为什么要学习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