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酒文化与茶文化的异同点
酒文化和茶文化,都是休闲文化,有着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我国酒文化与茶文化的异同点,供大家阅览!
酒文化与茶文化的异同点
迎客以茶,送别以酒,这是说茶酒待客的两种场合。其茶酒待客的气氛也不相同。酒是喧嚣的,茶是静雅的;酒是发泄的,茶是内省的。
能在一起品茶的必定是好知交,聚在一起喝酒的未必是真朋友。俗语不是有酒肉朋友吗?宋代谢莲有《菩萨蛮》词一首道个正中:
相逢无处不尊酒,尊前未必皆朋友。酒到任教倾,莫思今夜醒。
明朝相别后,江上空回首。欲去不胜情,为君歌数声。
品茶和饮酒虽然是休闲的两种方式,但于人的身心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茶使人清醒,酒使人沉醉。
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关系
茶是人类饮食中的重要饮料。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在中国汉族民间传说中,茶是被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时发现的。中国茶的主要产地在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以四川和云贵高原为最早。在云南澜沧县发现树龄在数千年以上的茶树。中国开始种植茶树,并逐渐摸索总结出制茶工艺的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
在中国少数民族中,德昂族被誉为“古老的茶农”。他们以善于种茶和喜饮浓茶而闻名。在云南盈江县德昂族聚居地,有千年以上的老茶树。
据中央电视台1995年4月19日晚在第二套节目《神州风采》中报道,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认为,中国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而思茅(今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地区又是这一原产地的中心。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有古茶树群20多处,总面积在万亩以上。目前,云南全省拥有茶园500多万亩。
历史上的茶马互市和茶马古道对密切内地与边疆的关系,对繁荣经济和保障人民生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茶在社交和礼仪活动中自古以来占有重要地位,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待客和婚仪中。在古代,议婚行聘和举行婚礼时都有受茶之礼。陈耀文在《天中记》卷四十四“种茶”一节里解释此俗:“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俗聘妇以茶为礼,义固有所取也。”清人福格《听雨丛谈》载:“今婚礼行聘,以茶为币,满汉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今天甘肃的东乡族,女方家答应男方家提亲后,男方要送给女方衣料和几包好茶,算是定了亲,俗称“订茶”,表示以后不能反悔。甘肃临夏回族,女方只要接受了男方媒人送去的茶砖和茶叶,即表示允婚。青海、甘肃的撒拉族在娶亲时,新娘途经的村庄中,娘家与新娘家同村的妇女,要端出熬好的茯茶,热情迎送送亲队伍和新娘,称作“敬新茶”。浙江南部的畲族在娶亲时,新娘到婆家后,要接受一位父母都健在的姑娘献上的`一碗甜蛋茶,新娘要低头饮甜茶,但不能吃蛋。甘肃裕固族新婚第二天,新娘要下厨房“生新火”,烧好茶,由新郎请全家到堂屋,向新娘一一介绍,新娘则向全家老少一一献茶。云南拉祜族在男女双方确定婚期后,男方要送聘礼给女方,其中茶必不可少。拉祜人俗话说:“没有茶就不能算结婚。”
茶在社交与礼仪中的重要作用,是与茶在人们饮食生活中的功能相联系的。哪个民族的生活中越是不能缺少茶,茶在哪个民族的社交礼仪中就越占有重要地位。南方气候暑热,需用茶来消暑解渴,提神醒脑;牧业民族多食肉和乳品,需用茶帮助消化;伊斯兰民族吃热量大的牛羊肉,主食又多为烙烤的饼子等,茶能消食解热。除此,茶还有健身、美容、防病甚至治病等许多功能,因此很受中国各族人民喜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产的富硒贡茶,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常饮可抗衰老,防治贫血、冠心病、癌症、克山症等40余种疾病。
中国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历史
中国西北的回族很讲究喝茶,较有名的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三炮台”茶,青海一般叫盖碗茶,茶具是三件一套的细瓷茶碗、茶碗盖、底托碟,故得名。茶碗中放云南沱茶、冰糖、山楂片、枸杞、桂圆、杏干等,注入沸水,稍焖一会儿便可饮用。不断续水,味淡再换新茶碗和配料。当地的保安、东乡、撒拉等族亦有此茶道。
云南喝烤茶的少数民族有好几个,其中以白族和拉祜族最讲究。白族的“三道茶”很有情趣。客人进门,主人先烧开水,同时将一小砂罐预热,适时将茶叶放进砂罐中抖动颠簸,闻到清香时注少量沸水入罐,随着一声脆响,清绿色的茶泡沫涌向罐口,茶香四溢,满屋芬芳。泡沫沉落,再加沸水于罐中,斟入茶杯献客。每盅只有少许色如琥珀的“茶精”,再兑些开水方可饮用。砂罐中再添开水煨,煨一次,斟一轮。如此三番,称三道茶。三道茶“头苦二甜三回味。”有些地方在二道茶里放入核桃仁、红糖或蜂蜜与几粒花椒,有些地方甚至加入乳扇(一种薄如纸的羊乳制食品)。第三道茶的茶水中有肉桂和姜片。旅游业蓬勃发展以后,在大理三道茶茶会上,还表演民间歌舞和婚礼仪式,更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许多民族在敬茶时讲究长幼之序,且不能斟得太满。
关于酒的起源,传说和古籍记载较多。名气大的酿酒创始人,一个是仪狄,一个是杜康。《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中都认为仪狄是夏禹的属臣。《史记·六国年表》说:“禹兴于西羌。”
以粮食酿酒,自农业民族始。仪狄与羌人肯定有族源和血缘关系,因此说,酿酒技术的产生与古代羌人不无关系。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说:“仪狄造酒,杜康润色之。”以上记载说明了仪狄与杜康在酿酒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目前,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仍生产和饮用的特色酒大致有如下一些:蒙古族的马奶酒、藏族的青稞酒、水族的肝胆酒、土家族的甜酒茶、普米族的“酥里玛”酒、羌族的蒸蒸酒、凉山彝族的苦荞酒、傈僳族的药酒、满族的松柃酒、拉祜族的药酒、壮族的药酒、傈僳族的杵酒、毛南族的南瓜酒、基诺族的梅叶酒、哈尼族的新谷酒、塔塔尔族的风味酒、黎族的山兰酒、布依族的刺梨酒等。
此外,还有新疆的“伊犁特”酒,柯尔克孜族的“孢糟”酒,内蒙古的“百吉纳”酒、鸿茅酒、宁城老窖,宁夏的杞红酒,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的“互助大粬”,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的青稞酒,广西桂林的“王府三花”酒,云南彝族辣酒,纳西族合庆酒,怒族咕嘟酒,门巴族“曼加”酒等。
茶文化与伪茶文化的介绍
什么叫伪茶文化?什么叫茶文化?殊不知大多数茶人在交流或者谈的是伪茶文化。可如今的茶界,每每茶文化节,各路喝茶人士齐聚,见到的只是停车场,而不见文化。
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的饮茶方法不同,各有千秋。中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
伪茶文化,这个很好理解,我们首先得从伪字理解,这里的伪便不是假的意思,而是它不真也不假,不假是说茶肯定不是假的,不可能不是茶叶做的,不然怎么进得了茶市场的大门;不真不是真正的好货,跟包装说明不符合。
“文化”,一个高雅的词汇,若是与茶联系起来,基本上是无所不能,无往不利了。笔者工作的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南区,原本便是几家茶叶商户和一个偌大的停车场,管理处硬是美其名曰:南区茶文化广场,每每抬头见其字,不免窃笑,只见停车场,不见文化。每年在各地举行的茶叶展销会,假货横行,消费者上当受骗常有之,竟也可以冠冕堂皇地称为“茶文化节”。
在茶这一行业待久了,面对茶文化的现状不是莞尔一笑做适应状,便是如做一名茶叶愤青了。斟酌小字,以普洱茶为例,亦来谈谈笔者心中的茶文化。
其实茶文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因立场或身份的不同,大家对茶文化的理解也不一。作为生产茶厂家,应格守自己的企业道德和良心,不论所生产之茶品低端或为高端,都应物有所值,是什么茶山的原料便标明什么山头,台地茶便是台地茶,乔木便乔木,但现如今茶庄销售之众多茶厂之茶品,名山大寨,班章易武,千年百年老树满天飞,怎么好听产品名称怎么取,真叫诚心学茶爱茶的消费者无从下手,毕竟绝大部分人对茶叶的了解只限于“百度一下”或诸多茶友的众说纷纭。
作为直接与消费者打交道的茶商茶庄遍布各街各巷,本是所谓“茶文化”或“以茶会友”的良好平台,但每日游走于竞争之中,又何来“文化”之谈。茶庄同行笑谈,有两种茶自己都不喝,但却很乐意进货销售。一种是名牌厂家的茶,利润虽低不便开样供茶客试饮,但好在名声够响,不用喝也可售卖出去。一种是低劣杂牌茶厂的货,销售不大但贵在暴利,自己都不喝是因为自己都喝不下去,10元进货能卖100元绝不卖90元。假茶够真,湿仓够干,自然是最乐意卖的“上品”了。
其实消费者饮茶无非为了休闲、健康抑或兴趣。各人经济条件、品饮口感各不相同,便各取所需,但如今斗茶之风盛起,凡是喝过两年普洱的人结伴品茶时谁都乐意侃上几句对此茶的评价,生怕茶友们看小了自己对茶叶专业的领悟和品鉴能力,哪怕内心都承认有点南郭先生。其实以茶会友,佛家云:茶禅一味,即人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便为不知,一个人是不大可能熟懂各个行业的,尤其是这个有点虚浮的行业,谦虚一些,或可收获更多。
笔者不才,乱说一通,只知道茶厂把质量做好,茶商拒绝暴利,假货弃之,茶客静心饮茶,客观评茶,互不褒贬便是有点茶文化的意思了。
现今之茶文化,实在是有点“伪”。
【我国酒文化与茶文化的异同点】相关文章:
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关系06-21
酒文化和茶文化的起源07-20
我国彝族的酒文化与风俗07-11
我国茶文化的起源07-11
我国茶文化介绍02-05
我国明清时代的酒文化07-11
我国古代唐诗中的酒文化07-20
浅谈我国的茶文化发展02-19
我国古代魏晋诗歌中的酒文化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