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信阳的饮茶习俗有哪些
习俗就是习惯,风俗;个人或集体的传统、传承的风尚、礼节、习性。形成风俗的事件都挺大,挺普遍,而习俗可大可小,可普遍也可特殊细小。下面为大家带来了信阳的饮茶习俗有哪些,欢迎大家参考!
关于信阳的饮茶习俗
信阳是名茶之乡,盛产白毫细嫩、汤色碧绿的上乘“信阳毛尖”。信阳人爱喝茶、会喝茶,茶喝得可谓尽心尽意而又家常至极。信阳饮茶的最大特点是普及。无论各色人等,男女老幼,朝野雅俗,无论为文为商为官为民,也无论有身份无身份的钱多钱少,几乎人人皆有有嗜茶之好。人称茶为“国饮”,但唯有到了信阳才能真正体味到这种泱泱大国透彻入里的“国粹”和民族意识。如若要研究信阳的民俗学,首先要论及的则应是信阳的茶道。见客先上茶,这是信阳人一般的家庭礼俗。不倒茶,主人便觉无法显示热情,愧对来客;不饮茶,客人又会手足无措言语不畅。如果来客是位隐君子倒还好,若不会抽烟便更觉无趣。
在信阳,不倒茶意味着逐客,客人阻止倒茶或续茶,则表示片刻即走。往往是一杯热茶捧着,氤氤氲氲中,亲朋好友的叙谈才亲密无间,气氛融洽。茶成了好客的信阳人交友的重要仪式和内容,客人来了请喝茶,客人走了要送茶,对遥远的友人,信阳人还喜欢寄一包新茗送情谊。茶,在信阳友情的锦缎上,犹如织锦的金梭,往返穿行,运载着缕缕情丝和绵绵厚义。
信阳在喝茶上十分讲究,极儒雅,极繁文缛节,贵族气十足。首先是茶具,一定要用透明的玻璃杯,沸水要落了滚才可沏茶。杯中放了茶叶,注入浅水,但并不饮,而是倒去浮沫再注水,这叫“洗茶”。经过了这番洗,茶方可饮。送给客人的茶水不是十足的满杯,而是八成满,俗称“酒七茶八”。茶杯是绝对不可盖的,这既不同于北京的盖碗茶,更不同于闽南的功夫茶。信阳人饮茶无论城乡都讲究一个观赏美,客人到来,一溜十几个玻璃杯亮晶晶排开,一一放茶叶,又一一注浅水洗茶,再一一斟满,一杯杯捧到客人手上。尤其是当你到农民家做客,看到胼手胝足的主人不厌其烦地为你做着这一切,及至你捧起杯来,但见杯中绿叶徐徐而落,一枪一旗渐次展开,茶汁莹绿剔透,犹如人捧了块芳香四溢的翡翠时,你会觉得有这样的茶喝着,就是给个神仙你都不愿去做的。
值得一提的是信阳饮茶还有一个重要程序:洗手。客人入室落座,主人会殷勤地递上一块热毛巾说:“请您先洗洗。”你于是去备好的热水那儿,干干净净地洗出一双手,重新落座,主人的茶此时已沏好,一杯杯端上。如若是宴会,那就更要洗了,餐前一番洗,曰:“去尘”,茶是必定要先上餐桌的,饭前也是一定要饮茶的;餐后还有一番洗,曰“去油腻”,先前的茶水倒掉,重泡新茶,即使你餐前的那杯茶只是碰了碰唇,也要泼去换新的,否则就显出了厚薄,也嫌主家小气。
信阳民间喝茶,最富景观的则是老汉们。炎炎夏日,常见有须发苍苍的老者捧着紫砂泥壶或大号茶杯,摇着蒲扇,于槐柳树下或聊天或观棋局,甚是悠然。即便是对奕中人,在凝神聚思之中,一只手也会悄然移向沙地之上的壶盏,眼不离河汉,且手到擒来,中指必准确套入壶的环柄之中,满把抓起壶来,送至嘴边,但听呼噜声响,饮者口唇湿润,额间似有神思涌来,遂又将壶轻轻放回原处,腾出手来便着子前往,勇猛非凡。这场景常令不大懂棋的旁观者误以为茶功之神奇。
茶将茶乡人的朴拙纯厚天长地久地浇灌在山乡村岭,茶已与信阳人的血脉、魂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那清纯简洁、内涵丰富、苦中有甜、甘味无穷的品性正是茶乡人所崇尚的精神品格。信阳人又把浓浓的友情泡在这酽酽的茶汁里,款待四海友人,八方宾朋。早春三月,谷雨前后,豫南山乡的万亩茶园新芽吐翠,生机盎然,山山坳坳绿得那么博大,那么纯净,那是信阳茶农孕育了千百个日日夜夜的真情和汗水,八万个芽叶才能采摘出一斤优质茶。值得一提的是新县的饮茶习欲,新县饮茶之盛。可谓全省之冠。普通人家常年储存茶叶少则10数斤,多则数十斤,男女老少均以茶为必要饮料。可以无油少盐而不可无茶。箭厂河、陈店、田铺、卡房、泗店等乡更视饮茶为第一要事。人们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烧开水沏茶、喝茶,然后才开始劳作。
待客之茶有许多讲究,宾客进门首先捧上一杯清茶,客人边喝,主人边斟,一直待客人倒掉杯中茶脚方止。不知其风俗者,往往被茶水灌得手足无措而不知其所以然。若宾客众多,主人也必得人各一杯,彼此茶杯不可混淆,客人们若先后到达,对后来者须得重新沏茶奉上,不可用先泡之茶待后到之客。否则,将视为失礼、不敬之举。
信阳的饮食风俗
信阳主食:主食类型分为两种:淮河以南米为主,每日早晚为稀食,中年为干米饭;淮河以北面食占一半(其中又以麦面为多,杂粮面极少),早晚为面粥或红薯、玉米等杂粮粥;午时除米饭外,有时以馍为主,亦有捞面、蒸面等。稀饭用米,或在米中掺以红薯、红豆、豇豆之类熬煮而成。面食除馍外,有面条、包子、面饼、水饺、油条、
麻花等,还有本地独特的高桩馍、油酥火烧、潢川贡面、三股酥油条等。面条吃法除常见的用菜下面外,还有清水面条、捞面条、热干面条、蒸面条等。包子的馅常用菜、肉、豆等,均蒸食。面饼的品种有锅饼、蒸饼、烧饼、馅饼等,多是贴锅烙制,油条、麻花家常炸食者不多。此外,还有一些节日食品,如腊八粥、汤圆、粽子、糍粑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由以米面为主的主食型结构,逐步向主、副食品结构发展,高营养食品有所增加。?
信阳菜肴:豫南人“会吃”,对菜肴甚为讲究,家庭主妇大都是熟饭能手,男子擅烹饪的也比比皆是。菜味不咸不淡,稍喜麻辣。日常做菜,以炒、焖为主,其次是炖、煮。待客时,蒸、煎、炸、爆、熘、拌、卤样样皆有。油、盐、酱、醋、味精、五香粉、麻辣粉、辣椒粉是制菜的基本调料。菜肴熟食居多,生拌常在夏季和酒席上出现。商城、新县由于山高水寡,水质偏酸、缺碘,熟制菜肴用猪油,尤其是农忙季节,劳动强度大,一日不吃猪肉就感到力乏心慌,故有“吃块肥肉才能把庄稼种”之说。植物油被视作水油,只作拌生菜和炸制食品用。在商城,人们还偏爱用有异臭味的腊猪油调菜。带有臭味的筒鲜鱼和风干熏制的羊肉、鸭蛋干、臭豆腐卷、臭豆腐渣等,被视为佳味。过年的腊肉一直可吃到次年农历七月十五以后。
鱼头酒的来历: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全德考证,流行全国的鱼头酒就起源于信阳一带。信阳人摆宴最讲究客人“酒要喝好”,有“怪酒不怪菜”之说,若不喝醉几个客人就觉得不尽人意,为此想方设法敬酒,更多的是行酒令。旧时的文人士绅常行雅令,现在流行通令,最通用的是划拳。此外,主人的辈份低的要给客人、长辈敬酒。为让客人多喝酒,上整鱼时将鱼头对着首位的客人,此人必须喝鱼头酒,鱼尾所指的人则要陪喝鱼尾酒。鱼头酒不下肚,喝鱼头酒者不在鱼身上动筷,他人不得先行动筷吃鱼。鱼头酒一般为2一3杯,鱼尾酒1一2杯,近年又有“头三尾四背五腹六”之说,意在劝客人多喝几杯。?
商城饮食:过去,光山南五县(商城、潢川、固始、新县、光山),在民间都曾以自己的一个社会人文特色而冠名流传,如“吃家”、“打家”、“穿家”、“说家”等。商城以饮食上吃的精美、吃得考究而得“吃家”之名。传说,英法联军进京时,慈禧曾安排南北两条出逃路线,时任大学士的商城籍京官周祖培,将御厨10多人提前安排到自己老家等待南辙。但后来慈禧与咸丰北逃热河,这些御厨便留在了商城,同时将御菜的做法及吃法和北方菜系的风格也带到了商城,与商城的饮食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俗。尤以做鱼最有特色,一条鲜鱼可有鱼丸、鱼糕、鱼片等50多种变化。客人光临,厅内桌上铺着桌布,摆十个凉盘,酒杯、餐盘下面放着红绿纸垫(供擦筷、盘、勺之用)。客人分左右座次而坐,坐席的左下方留下空隙,谓之“席口”。酒过一巡,席二爷(席间的服务人员)捧上一道热菜,盛菜的器皿上罩着盖子,盖上贴有条谱(菜谱)。片刻后,席爷二揭开盖子,先让客人观其色,闻其味,再由主人引筷尝其味。上菜时,一般上3个煎炒菜后,第4个必上汤,或吊炉点心,或甜食,3个档次不断的更换,一直吃到首席客人告退,陪客方退席,若首席客人不告退,酒宴要饮至日落或午夜。最后压桌菜是四大碗,两道点心,客人一般不吃,不吃的点心,由席二爷用纸分装成包,席散后,客人每人一包,叫“带包”。
信阳六大特色美食盘点
信阳烤鱼(南湾鱼)
信阳盛产南湾鱼,信阳烤鱼自然成为信阳的著名小吃。这道美食既保留了烤鱼特有的炭火香味和鱼肉的外焦里嫩,又避免了烤鱼常有的腥味和作料不容易入味的通病,而且把烧烤与火锅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信阳热干面
武汉热干面传入信阳之后,经改造,工艺、配料和武汉热干面已有很大的差异,独特的味道成为信阳早餐主要食品。
信阳石凉粉
炎炎夏日,消暑解渴的石凉粉成为街头的不二小吃。这种凉,沁人心脾,透入心底。一勺石凉粉吃下去,会觉得从口到心都是舒坦的,暑热立马就可以消去大半儿。老少皆宜,而且价廉物美。
地锅馍
地锅馍用柴火烤制,外焦里筋,口感极佳,尤其是再配上农家自制的豆瓣酱,咸香!底是焦黄的,吃起来甜甜的。找一家农家小院,一眼看到菜地里绿油油的菜苗,吃着地锅馍,真是城市中亨受不到的惬意。
焖罐肉
这是一道最能体现信阳传统文化的菜。选择不吃饲料的土猪肉,五花肉部分用火煽炒出油,油冷却后装入瓦罐中,密封埋入地下,最少三个月,最多可埋一年以上,时间越久味道越香,吃的时候把油化开,和莴笋,千张等一起微火炖煮即可尝用。一点都不腻,而且入口有种劲道的感觉。
霸王别姬(甲鱼炖鸡)
霸王别姬,菜名听起来很大气,其实就是甲鱼炖鸡。一盆热气腾腾的甲鱼炖鸡,香味四溢,胃口马上就出来了。再入口细品,满口浓香,余味悠长。去除甲鱼的腥味是做这个菜的关键,在信阳,做这个菜不会用辣椒,花椒这些味重的佐料来掩盖,而是承袭粤菜做法,用香菜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
茶文化起源
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汉民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又如在汉朝,茶叶已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
中国何时开始饮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唐以前饮茶,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概为言之,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但多非史实。纵是史实,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刘源长《茶史》卷一)。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人皆知,不足为据。《尔雅》有“苦荼”之句,世以《尔雅》为周公时作品,谬以为饮茶自周公始,不知《尔雅》非作于周公。不足为饮茶起始之证。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的树根,经初步判断是茶树类植物,中国最早种茶的历史可能被改写;茶字的读音源于巴南人,巴渝是茶文化发祥地.
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我们仍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4)宋元时期:茶区继续扩大,种茶、制茶、点茶技艺精进。宋代茶文化发达,出现一批茶学著作,如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特别是宋徽宗赵佶亲著《大观茶论》等。宋元之际,刘松年《卢仝烹茶图》、赵孟頫的《斗茶图》等更是中国茶文化的艺术珍品。[4]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的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我们看到的“茶”字。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如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称为“荼”陵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荼”陵的“荼”,颜师古注为: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这个反切注音,就是现在四千七百“茶”字的读音。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彩纷呈,对同一事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尔后,茶叶从中国不断传往世界各地,使许多国家开始种茶,并且有了饮茶的习惯。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
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记载。
春秋说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谓“晏子相齐,衣十升之布,食脱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以为饮茶(即茗)始于春秋时代。然《晏子春秋》亦非齐晏婴所作,根本难以成立。且万蔚亭辑《困学纪闻集证》卷八下云:“(槐按)今本《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作三弋五卯苔菜,考《御览》卷八百六十七引作茗茶,载入茗事中……”虽作茗,然既言茗茶,恐非茗饮之茗。故茗饮之事不见于经。世又以诗之“谁为茶苦”,为饮茶之证,不知此茶乃苦菜之荼,非“荼苦”之茶,不能张冠李戴。似此春秋战国恐无饮茶之风,故《周礼·天官·家宰第一》言浆人供王之六饮,一曰水,二曰浆,三曰醴,四曰凉,五曰医,六曰酉。尚未见饮茶。
自汉以后,饮茶之记载,时有所闻,三国时吴孙皓每饮群臣酒,率以七升为限,韦曜不过两升,或为裁减,或赐茶茗以当酒(《三国志·吴志·韦曜传》),以时茶茗,恐已为招待宾客之用,不然,宴会中,何以有茶?晋张华尝谓“饮真茶,令人少眠”(张华《博物志》),是晋亦有饮茶之风,所以茶茗之起,由来已久,宋裴汉《茶述》谓:“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宋朝)。”固误。《洛阳伽蓝记》谓饮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尤误。所谓饮茶之风,开始于汉魏则可,盛行于汉魏则不可,因南北朝时,此风尚未普遍,何论于汉魏,关此《茶史杂录》引逸事两则如下:
齐王萧初入魏,不食羊肉酥浆,常饭鲜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萧一饮一斗,号为漏卮,后与高祖会食羊肉酪粥,高祖怪问之,对日,羊是陆畜之宗,鱼是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唯茗不中,与酪作奴,高祖大笑,因号茗饮为酪奴,他日彭成王掘献谓萧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荼莒之餐(即鱼)亦有酪奴。”
萧正德归降时,元义欲为设茗,先问卿于水厄多少,正德不晓其意,答日:下官生于水乡,立身以来,未遭阳侯之难,坐客大笑。
而饮茶风气之兴,始于唐代。唐代民众喝茶成癖。东坡诗云:“周诗记苦荼,茗饮出这世。”乃以今之茶为荼。自唐以来,茶以清头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饮数碗,确成风矣。
茶诗
《咏茶叶》王心鉴
千挑万选白云间,铜锅焙炒柴火煎。泥壶醇香增诗趣,瓷瓯碧翠泯忧欢。老聃悟道养雅志,元亮清谈祛俗喧。不经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鲜。
《茶朵芬》蔡常志
黑白红绿青黄普,谁摘茶叶凌空舞,雨后复斜阳,茶山阵阵苍,清明采茶急,茶香满山飘,装点此商城,今朝更好看。
《七碗茶》卢仝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神农说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甘甜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茶来茶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信阳的饮茶习俗有哪些】相关文章:
宁夏回族有哪些饮茶文化与习俗03-12
夏季的饮茶常识有哪些07-05
小年习俗有哪些03-30
大寒的习俗有哪些03-06
立夏习俗有哪些06-02
大寒有哪些习俗03-04
智利有哪些的习俗10-18
立秋有哪些习俗08-08
立冬有哪些习俗11-16
除夕有哪些习俗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