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昆山的饮食风俗有哪些

时间:2021-11-23 18:48:23 风俗习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昆山的饮食风俗有哪些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个地区不光在风俗上各有千秋,饮食习俗也大相径庭。下面小编推荐昆山饮食风俗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昆山的饮食风俗有哪些

  昆山的饮食风俗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吃饱是生命的第一需要。昆山正仪绰墩山出土了史前谷粒,说明了昆山在远古时期就孕育了稻作文化。昆山水资源充盈,为种植水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人称“鱼米之乡”。根据昆山的气候条件,一年两熟,除了夏秋季种水稻外,冬春季还种植小麦,所以,昆山的米面都可以自给自足,并且还能出售,昆山成为苏南重要的粮食基地。

  每到稻麦登场,脱粒晒干后,就可到附近的加工厂去碾米、打粉。昆山人喜好大米为主食,所以,对于存放大米比较讲究。常用稻草扎成米囤,将一年全家口粮囤积家中,平常细水长流地取用。闲时每天两粥一饭,忙时每天两饭一粥。庄稼以种粳米为主,一是产量较高,二是口感较好。也种些糯米,逢年过节时,可做些米酒、糕点享用。一般来说,面食只当点心用,常做些花色品种点缀食用。

  昆山餐桌上的主食是白饭和白粥,就是大米加少量的清水或大米加多量的清水焖烧而成,当然,水量要凭经验控制准确。烧饭时留下的锅巴和余下的剩饭,可加水烧成“饭泡粥”,别有风味。口粮紧张时,或要改改口味时,也可在饭粥中加入适量青菜和调料,做成鲜香的菜饭或菜粥。

  因为“糕”与“高”谐音,吃糕或送糕都有好口彩,所以,米粉蒸糕是昆山人庆典过节的盛事,白糖猪油糕、红糖赤豆糕都是糕中上品。因为吃团子也有团团圆圆的好口彩,所以糯米团子也是昆山人的喜爱,鲜肉馅、豆沙馅、萝卜馅、野菜馅,是昆山人常吃的特色团子。可见,昆山人在饮食中还融入了口彩内容的文化内涵。

  面食虽不是昆山人的主食,由于制作方便,较受欢迎。早餐吃面条是“家常便饭”,大多做成“清汤面”或“菜下面”,条件稍好的家庭可在清汤面上放一点鱼肉“浇头”。大饼油条也是昆山人欢喜的早点。有些人家还欢喜“摊面衣”,就是把面粉调成糊,在油锅中摊成薄薄一层,然后翻身,做成“两面黄”,然后,或蘸糖、或蘸盐,甜咸随意,考究的还可放入鸡蛋或韭菜,使面衣更香脆。当白粥不够一家人吃时,常在粥中加入“麦老鼠”,就是把面粉调烂,取“小朵”,然后放在烧开的粥锅中,好像一只只“小老鼠”,讨人欢喜。还有一种叫“麦串条”的面食也别有情趣,是把面粉做成面块,切成“串条鱼”形状的薄片,然后放入菜汤中煮烧,做成可口的“麦串条”。从“麦老鼠”和“麦串条”的命名中可以看出昆山人在饮食追求方面的睿智和诙谐。

  昆山人不像北方人对水饺情有独钟,而对馄饨特别青睐,两者异曲同工,都是面皮包馅的制作,但包馄饨比包饺子更显得随意和快速,而且还有汤水附和,润口、惬意。其他如面包和馒头等面食昆山人也偶尔制作,但还缺乏昆山特色。

  昆山还有一种独具特色的饮食习惯——烊粉粥,就是在荤素搭配的菜汤中,加入适量比例的米粉和面粉调和,做成一锅五味杂陈的营养糊。千灯有一个风俗,正月半的晚上,将吃剩的剩肴余汤全部搅和再加粉烹煮,制成烊粉粥。吃了烊粉粥,就意味过年已圆满结束。

  昆山的时令食品也颇有特色,如利用大伏天的骄阳,家家剥豆瓣,做酱黄,待等发霉,就加水、加盐,在太阳中暴晒,做成甜酱。如果在酱中浸瓜,更是江南独有的酱瓜。开春后,利用不冷不热的温度,家家又会做酒酿,甜味醉人,美不胜收,如果做成酒酿圆子,更是一种独特的风味小吃。

  昆山寻常百姓家的菜肴比较节俭,早晚大多酱菜伴粥,只有中饭时才烧几个小菜,一荤一素一汤是餐桌上的基本内容。平常在集市上斩一斤肉,买两条鱼,再加些萝卜、竹笋之类的“附头”,就可做成量多经吃的荤菜了,有时还在鲜肉中加入野菜斩成肉糜,和豆制品配伍,如做成肉塞油泡、百叶包肉、肉塞油豆腐,以解脱荤量不足的尴尬。素菜大多是自家地头种植的时鲜菜,随需随割,鲜嫩营养,如青菜、白菜、菠菜、韭菜、蓬花菜等,都是餐桌上的家常菜。汤菜则马虎得多,常是鲜汤一碗,汤中有些“内容”就可以了,如咸菜豆腐汤、榨菜鸡蛋汤是经常食用的汤类。可见,平常的菜肴只是能达到“过饭”的要求,根本谈不上丰盛。

  农家每年都要养些家畜,只有到了逢年过节时才舍得杀猪宰羊。农家也在场头养些家禽,只有到了亲朋光临时才舍得杀鸡宰鸭。有些农家还在自家的塘里浜里养些鱼虾,到了节庆时才牵水捕捉。除了当时享用鲜货外,留下大块的肉和大条的鱼腌制起来,以作平常改善生活用。富裕人家的屋檐下,常会看到晾晒的各种咸货,一旦贵客临门就心中不慌。

  农家小菜的储备,除了搭好禽畜棚、种好蔬菜地外,还注意利用场头空间种植瓜果菜蔬,通过搭棚爬架,可收获南瓜、丝瓜、扁豆、豇豆等食物。如果一时断了素菜来源,还可用黄豆去加工豆制品,并可将黄豆、绿豆等通过水发做成黄豆芽、绿豆芽,办法总比困难多。有的人家还有后院竹笋挖用,更丰富了菜源。

  为了使小菜常备不懈,农户的盐缸基本上家家都有,炒菜嫌老的菜瓣、菜叶,还有萝卜之类,都可往菜缸中丢,经十天半月后,就能作为吃粥菜,还可和其他荤素一起炒煮,清脆爽口。吃不完的菜卜还可装甏密藏,等急需时再开甏品尝。昆山还有腌制“雪里蕻”的特技,这种腌菜细长、鲜嫩,属于上等的腌制品。

  昆山农村还有找野菜的习俗,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可以外出挑马兰头挑荠菜,还可在枸枝上摘“狗喜头”,在苋枝上摘鲜菜叶。大雨后,还可在草地上捡拾木耳和菌菇,不但可以增加菜肴,还增添不少乐趣。

  昆山水网密布,捉鱼更是昆山乡民的拿手好戏,如果家中没有荤菜,有经验的村民只须拿着渔叉或渔网,在水滩边转几个回合,就会满载而归。一些妇女也不示弱,常在河滩边摸摸挖挖,河蚌、螺蛳也会垂手而得。

  更有狩猎的专业户,带着火铳、牵着猎狗,出没在滩涂、荒野中,只听几声枪响,野兔、野鸡、野鸭就会应声倒下。还有成群的麻雀,也是菜桌猎物。经过爊制的各色野味,成为昆山当地的美食。当然,现在提倡保护野生动物,已不允许捕捉野货了。

  除了一日三餐的家常便饭外,农村还有聚吃的习惯,一种是某户有喜庆大事,常发出邀请,大家聚吃;另一种是村落有大喜之事也会聚吃,如遇圆满收种、丰收年景时,常大家凑份,共享欢乐。甚至杀了老牛,吃个痛快。

  周庄的阿婆茶是最具特色的昆山饮食习俗。每当农闲时,婆妈们欢聚一堂,喝茶聊天,还吃着东家主妇精心制作的盐菜、笋豆及各色糕点,口中谈着家长里短,手里做着针线手艺,和谐温馨,其乐无穷。阿婆们轮流做东,吃茶是假,欢聚是真,这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传承至今。

  昆山的“四大名吃”

  1、周市爊鸭

  色香味营养,四者具佳

  周市爊鸭是昆山著名特产之一,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特点是色、香、味、营养四者俱佳,有“一家爊煮,满街飘香”之誉。

  你知道吗?昆山爊味在很早以前是用野鸡、野鸭、野兔等飞禽走兽进行爊煮的。在昆山民间流传着“自古原野飞禽集,猎取爊煮换米炊”的民谣。

  周市乡民唐蒙君、朱冬生等,就是数代相传的老猎户。解放前,他们在农闲时,三五合伙,带了猎枪火药,划着尖头小船,到草滩、芦荡以及周围的阳澄湖和傀儡湖等地,猎取野禽,自己加工爊煮售卖。所以那时的爊味特别鲜美。

  2、正仪青团

  时令礼品,馈赠亲友

  青团子,这种普通的大众糕点,在江浙沪一带颇受人们喜爱,原先是人们在清明节祭祖的贡品。

  在浙江一带用艾叶做青汁,艾叶随香,但药味较浓;在淞沪地区用菜叶做青汁,菜叶味淡,做的团子色泽淡绿发黄。而只有在昆山正仪的青团子独具一格,青汁与众不同,原料精选考究,色香味俱全,所以它名扬四方。

  据老人们介绍,在晚晴时期,正仪街上有一个叫赵慧的中年人,用一种叫“蒋麦草”的野草洗干净泡在盛石灰的盆里。浸泡一定时间后,把“蒋麦草”捞出捣烂,拧出青汁,同晾干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柔和,这样就可以做团子了。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派钱大均出任上海市市长。他出生在正仪,有一年清明回正仪上坟祭祖,回沪时带了很多青团子去,作为家乡特产分赠陈诚等同僚,这样正仪青团子的`名声传得更远更广了。

  3、锦溪袜底酥

  清香松脆,甜中带咸

  袜底酥这个名称,听起来既不雅致,又很俗气,可是在江南水乡却颇有名气。小小的酥饼,一层层薄如蝉翼,咬起来清香松脆,吃到嘴里甜中带咸,一直是人们争相购买的传统美食。

  袜底酥究竟有多少年的生产历史,已经无从考究,据说已有数百年之久。相传在南宋后期,孝宗帝抗击金兵,率水师、陆军驻扎在平江一带。将士们同仇敌忾,打败了金兵的侵犯,孝宗帝摆宴庆功,犒赏三军。

  随行的陈妃想吃糕点,厨师做不出陈妃满意的糕点,于是就在民间征集。锦溪有位老太做的酥饼在当地有点名气就被进贡给陈妃,谁知陈妃吃了以后非常喜欢,大家纷纷跟风,于是在民间流传开来。因为形状酷似古人的袜子,所以就称之为“袜底酥”。

  4、陆家浜糖枣

  畅销不衰的名小吃

  糖枣,像红枣那样大小,用糯米粉拌麦芽糖入油锅炸,再用白糖蘸桂花拌制而成。这种精制而成的糖枣,具有三大特点:甜而不腻,松而不粘,香脆回味。男女老少皆宜,轻轻咀嚼即满嘴桂花香,诱人食欲,也是人们馈赠亲友的理想佳品。

  陆家浜糖枣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在清光绪年间,有一个青年叫陈友文,他家境贫寒,在陆家浜镇上摆一个小摊,前店后坊,制作糕点茶食。有一年,天气分外炎热,小陈因早晨贪凉睡懒觉,使浸泡大米的时间过长而发热发酸,为了使酸味去除,原料不损失,产品不变质,他想了许多办法。

  后来他把米粉搓成条,捏成小段,放在油锅里炸,捞出拌糖,一吃一尝,不但毫无酸味,而且香甜松脆,非常可口,受到顾客的欢迎,一天竟卖出近千斤。顾客问店主,叫什么名称,店主看到像大红枣,就随口回答,叫糖枣。从此,糖枣的名声就开始传扬四方。

  昆山人的旧时结婚习俗

  摸红蛋

  男女结婚当日,女方陪嫁的妆奁刚送到男方家里,一帮“闹婚”的亲朋好友就要争赶着潜进新房,在一个红漆马桶中摸红蛋。摸红蛋大家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要在红漆马桶中摸呢?因为以前的产妇分娩时要用到这种红漆马桶,所以也被称为“子孙桶”。“子孙桶”里的红鸡蛋只有五枚,取五子登科的意思。摸红蛋需眼疾手快,要不然一下子就被别人抢光了。还有的地方是在被子里摸红蛋的。

  移花烛

  新郎新娘拜完堂后,要被送入洞房。一条红绿绸带,两人各执一端。男方这边要找两个戚友在前面秉烛引路,为图个好彩头,选的这两个移花烛的,一般都是子女比较多的人。有时为捉弄新人,移花烛的会特意放慢脚步或者干脆止步不前,一旁吹打的乐手见迟迟送不进去,还要鼓劲吹出高昂激越的声音,以示“抗议”。最后大家会一起劝着往前走,等把花烛安放在妆台后,闹新房的还要向新人索取喜果,多是蜜枣、桂圆、松子、莲子等果品。

  宝塔酒

  男女婚毕,新郎新娘还要回到女方家里宴饮,就是大家所说的“回门”。女方家里也不能懈怠,为了表示盛情(也有给新郎一个下马威的成分),女宅戚友会用酒杯垒出个宝塔出来,即名“宝塔酒”。宝塔从下面的是大海碗到上面的小酒盅,从下而上,一层一层摞起来并次第注酒。此时全看新郎酒量如何了。一般女方父母也不会任由亲友劝新郎酒的,到了差不多的时候,就会为新郎解围。新郎喝适量就行,尽兴即止。

  暖房

  婚事本来今天都完了,但有图热闹的亲友觉得还不尽兴,就会倡议第二天接着欢聚庆贺,这就是俗说的暖房。暖房不用新人家里出钱招待,而是由倡议者带头向参与者集资。大家借这新婚的喜气聚在一起再热闹一下。晚上甚至会请戏班子或者评弹演员过来。众人觥筹交错,直到漏尽钟出,兴犹未已。肴馔丰富程度与热闹欢快的场景堪比昨日吃喜宴时。

  搭期

  婴儿周岁叫搭期。这个时候要办几桌酒席给孩子过周岁。中国古人认为婴儿出生后存活一个月就是度过了一个难关,所以会办满月酒。孩子长到周岁,就要看看成人以后的出息了。搭期时候有一个比较常见的项目,就是抓周,也叫试晬。地上铺一块红毡毯,上面摆着文房四宝,书本算盘,金银玉器,秤杆竹尺,箫管琴弦,扫帚畚箕等东西,让小孩任自抓取,抓到哪样就预示着将来从事哪行。抓周之后,到了下午,主家还要做油润鲜美的搭期面,以飨来客。

【昆山的饮食风俗有哪些】相关文章:

湖南饮食风俗有哪些11-24

陕西榆林的饮食风俗有哪些10-11

关于壮族饮食的风俗有哪些10-13

傣族有什么饮食风俗07-15

马其顿有什么饮食风俗07-25

饮食禁忌有哪些09-01

白族的风俗有哪些09-09

除夕的风俗有哪些11-08

高考饮食菜谱有哪些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