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老北京民间丧葬习俗

时间:2021-11-23 14:21:02 风俗习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老北京民间丧葬习俗

  葬礼是一种送别死者的传统仪式,是社会风俗文化的折射,在我国古代的传统中,葬礼有着许许多多严苛的规矩和繁琐程序。那么,在北京文化中,北京的葬礼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老北京民间丧葬习俗

  关于老北京民间丧葬习俗

  老北京的民间丧葬和其他地方一样,一般都是实行土葬,丧葬仪礼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一种反映,是佛、道两教的宗教仪式和纯民俗的综合形式,繁琐复杂,有"倒头"、"接三"、"送库"、"成主"、"发引"、"烧伞"、"烧船桥"、"一百天"、"办周年"等许多讲究、说词。

  老北京民俗——倒头

  "倒头",即当病人尚未咽气之前,就从原来住的炕上换到另外准备床板(叫太平床或吉祥床)上,说是不能叫死人背着炕走,否则不吉利。趁病人还没咽气,首先将寿衣给他穿好,咽气后,如果死者上边没有长辈就将尸体停放在堂屋正中,否则只能停放在偏房,叫"小殓"。然后就是报丧,丧家给至亲好友送信,请来"探丧",瞻谒遗容。接下来就是请"阴阳先生"来验视死者,开具"殃榜",说明择何是入殓等,亲属人等穿孝、戴孝,置办棺材,搭丧棚、设灵堂、停灵等。

  老北京民俗——接三

  "接三",即旧时死了人,三天之夕必须"接三",也叫"迎三","送三",说人死三天其亡灵就要到地府阴曹去了,或被神、佛或神、佛的使者金童玉女迎接去了。接三前要到冥衣铺按一定尺码、款式、质量糊一份车马、箱子;接三之日,要举行奏吹鼓乐,迎亲朋吊唁,焚化纸糊车马等活动。

  老北京民俗——送库

  "送库",是指给亡人祈建的道场圆满时,由丧属捧着给佛的黄表(荐亡文书)到指定的广场去焚化事先彩纸糊的楼库及其他纸活冥器。这时请和尚诵经--"禅经诵库",是必不可少的。

  老北京民俗——成主

  "成主",也叫点主、题主,是封建家族族谱后续仪程。此举多为仕宦之家所为。仕宦之家死了长辈,为了续上族谱,确立死者在宗庙的地位,在"发引"之前,择吉为死者在宗庙立个木头做的牌位(也叫"神主"、"木主")。牌位上书:"显考某公讳某某府君之位","位"字上边的一点须用朱笔点上一红点,叫做成主,也叫点主。

  点主一般由死者生前友好来做,一般人家是请和尚点主,仕宦之家或富豪则请社会各流点主,前清遗老常给人家点主,如清末科状元刘春霖就曾给吴佩孚和上海大资本家、犹太人哈同点过主,徐世昌给袁世凯点过主。但不能请法官点主,因为他常用笔勾决犯人。点主时要举行仪程繁琐的点主仪式。

  老北京民俗——发引

  "发引",俗称出殡,即将灵棺从家里或庙堂抬到坟地去埋葬。经过辞灵、出堂起杠摔盆、扬纸钞、排出殡行列、下殡、葬后收尾等一整套仪程琐礼,方"入土为安"。

  老北京民俗——烧伞

  "烧伞"。迷信传说,亡人到"五七"(三十五天)时,在阴曹地府要过五殿阎君一关。五殿阎君是包公(包文正)转来的,他一生无女,很喜爱女儿和花朵,因此,如果亡人能用插上花朵的伞盖遮住身子,让包公误以为是少女,不加盘查,就可以顺利过关。所以,丧家照例由姑奶奶(已出门子的女儿)出钱给糊一把伞,并插上五朵石榴花,送到坟地焚化,叫"烧伞"。

  老北京民俗——烧船桥

  "烧船桥"。人死六十天,叫"旮(音灰)河"之期,迷信传说亡人这天要在阴间过河,所以家属要糊船一只,金桥、银桥各一座,通过僧、道诵经"加持"后,予以焚化,亡人就可以乘法船,过金桥、银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彼岸了。人们把这一举动叫"烧船桥"。

  旧历六月初六本不为节,因时值盛暑物医霉烂损坏,因此,老北京上至皇室,下至黎民都有晾晒、洗浴活动的习惯。

  老北京民俗——一百天

  "一百天"。旧时,死人一百天是个大祭,完成百天大祭仪式以后,孝属们就可以脱去重孝(白孝袍)换成灰色的衣服,也可以剃头了。

  富户办一百天也像"送库"那样,门前置大鼓锣架,设乐、挂白、兰两色彩子,或搭素花牌楼。院内搭大棚,设祭堂,悬影,摆供,请僧、道诵经办道场;糊楼库、墩箱、金山、银山,绸缎尺头等纸活等。有请亲友的,也有只念经送库,不请亲友的。请亲友,席面一般也是从简。一般户办百天,只是在家设奠,近亲来祭,也只是烧几个装有冥银的"包裹"了事。

  老北京民俗——办周年

  "办周年"。旧时北京人给死人办周年办"单",不办"双"。父、母死后一年叫"小祥",可办一周年,也叫追祭。父、母死后二年叫"大祥",没有办二周年的。少数有办三周年的,以后则不再办,极个别的富户有办十周年的。办周年也是旧时对亡人的一种凭吊形式。周年之日,门外置大鼓锣,设乐。院内搭席棚,设酒席招待来祭亲友。正厅设祭堂,堂上悬影设位。富户多用番、道、禅三台经,做永日功德。并备冥楼一座库两座,杠箱四只,其它纸活冥器不限。当天到晚间六时左右送库结束。

  现代的北京葬礼习俗

  1.易箦

  旧京,人们多住四合院或三合院瓦房,每三间的两侧谓之“里间”,北房算做正房,除有里间外还通向耳房,谓之“套间”。这里间和套间都有砖炕。那时,人生了病都是躺在这种炕上休养,请个中医大夫来家诊治,很少有到医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一旦病情恶化,不堪救药,大夫就嘱咐家属“准备后事”。

  因此,这后事也就都在这里间、套间准备。家属首先要到棺材铺赁一个小床,叫做“太平床”,也叫“吉祥板”。有的家主只是将门板卸下来,临时搭个小床,谓之“搭床”。病人尚未咽气之先,就得从炕上移到太平床(吉祥板)或搭床上,文言叫“易箦”,意思是换床。

  说是不能叫死人背着炕走,否则不吉祥。其实是怕后人在这铺炕上睡觉时思想上扭曲。易箦(换床)时,有的子女还要郑庄其事的说:“冲一冲就许好啦!”这不过是自我安慰而已。

  2.小殓

  趁病人还没咽气,首先要将寿衣给他穿好,否则就叫做没穿去,等于赤身裸体地到阴间去了。实际上,仅仅是人未死时,尸骨不僵,便于给他穿戴而已。寿衣,俗称“装裹”,即装老的衣裳,有的生前就预备好了。

  通常有人到了老年,选择逢有闰月(旧历)的年头做好寿衣的讲究。有用清装寿衣的,即清朝官宦的打扮,男的棉袍补褂、顶翎;女的蟒袍、霞帔。用者多系满人或清朝官宦,有的则用明装寿衣,即明朝的打扮,用者多系汉人。

  一般人家主要是棉袄、棉裤、棉长袍(不论什么季节死,一律穿棉的)。鞋,必须是布底,做出莲花图案,表示脚登莲台(莲台是佛的座位),成为“正果”了。绝对不用皮货,说是亡人如果穿皮衣、皮鞋或皮底鞋,下辈子就托生牲口了。

  3.报丧

  大殓(装棺材)前,丧家要给至亲好友送信,请他们来“探丧”,即瞻谒遗容。官宦宅门,绅商富户一般都用“本家门房”名义,临时发出“口报”,也叫“报丧条子”,略谓“本家某老爷(或某大人,或本家某夫人)恸于夏历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寿终正寝(男曰正寝,女曰内寝)。

  谨择于某日某时大殓,某日接三。特此讣告。”下款是某街某胡同某宅门房某人报禀。将收口报人的姓名写在红纸条上,再贴在口报上端发出。口报不是正式讣闻(这时讣闻尚未印出)是为通知至亲好友来参加大殓的,后来变成通知参加接三的信了。

  4.开殃榜与领执照

  旧时俗以死者安葬为阴宅,坟茔房屋为阳宅。人们以为坟地“风水”的好坏关系到后辈家运的兴衰,所以有请阴阳家为之避凶趋吉的必要。以给人看“风水”为业的谓之“阴阳生”,尊称“阴阳先生”。他们各有堂号如“一善堂”、“七政堂”等,门前写着“地理风水阴阳二宅”的字样。过去死了人都要找阴阳先生来验视死者,并请其开具“殃榜”。

  5.成服

  所谓“成服”即穿孝、戴孝。旧时穿孝、戴孝必须遵守从古代传统下来的礼仪,不准逾制和擅自更改,谓之“遵礼成服”。那时家里落了丧事,所有家庭成员均按自身与死者的关系,即刻遵礼成服。

  6.选材和转空

  有钱人家,生前早就置办了棺材,内装一不倒翁,前边贴上红纸寿字,寄存于材厂或庙里,称为“寿材”。通常每年上一道漆,搁几十年就上几十道漆,以便使之结实防腐。一般人家则是病人垂危或倒头之后才到棺材铺看寿材。

  7.大殓

  大殓称为“入木”,即将亡人安置棺中,这时亡人的孙男弟女等孝属都要在侧,谓之“亲视含殓”。殓前即应搭好灵棚,有的因时间紧促,来不及搭棚,就先搭个布帐棚。总之,停尸、停棺均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说是避免日精月华。

  8.丧棚

  灵棚是丧棚(白棚)中的主棚。旧京人家落了丧事,不论举动大小,有的尽管不预备酒席招待来吊亲友(俗称不办事),只要举行最基本的丧礼,就必须搭个灵棚。

  9.灵堂

  装殓既毕,当安放灵棺就位。如亡人上边无长辈就将北房风门和两边隔扇卸掉,将灵棺停于正中,头南脚北,下边垫起“交木”。谓之“正寝”。讲究的人家还将棺木用绣花帐子围起,称为“堂罩”。

  未成令的小口或未扶正的姨太太则停灵于院中或偏停于正厅。把亡人的枕头置于棺下,等出殡时烧掉。灵前一般是挂上白布云头幔帐,讲究的则搭一座素彩牌楼,谓之“灵龛”,左右两侧均挂白布帘,为孝属守灵的地方。

  10.停灵

  根据佛教的说法,凡夫死后,除了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而外,一般并不能立即转生。未转生的亡灵不是鬼,而是叫做“中有身”,或名:“中阴身”,即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间的一种身体。

  中阴身的时间通常是四十九天,在这阶段中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后的七个七期中,亲友们若能为他做佛事,则有很大效用。若以亡者生前的财物供施佛教,救济贫病,并且称说这是为了某某亡人超生而做的功德,亡人即可因此投生于更好的去处。

  所以佛教主张超生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之后,再做佛事当然还是有用,但那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转生的类别了。

  几个北京的特色民俗

  1.北京皮影

  早期的北京皮影分东西两派,现仅存的西派皮影其始形成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经路德成成立于1842年的北京祥顺影戏班、路福元的福顺影戏班、路耀光的德顺影戏班、以路景达为代表的另一德顺影戏班(1957年政府改造为北京宣武木偶皮影剧团,后更名为北京皮影剧团)及路海、路宝刚共五代传承。

  北京皮影形成时期长,表现手法独特,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皮影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表演、声腔、造型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北京皮影戏由于长期在京城以唱堂会为主,所以她的表演更突出细腻和夸张。例如影人的照镜子、流眼泪、梳妆打扮等,其表现手法都很细腻。而声腔吸收了昆曲、京剧、曲艺等北京地方剧、曲种的声腔、曲调,一段唱段中巧妙地融进多种声腔曲调,形成了北京皮影特有的声腔艺术特点。造型设计突出了人物的情感和神态的塑造,注重人物着装在影人关节处连接的统一和衣饰冠戴的合理性。路景达创造性地将京剧脸谱融入皮影造型中,其造型典雅,色彩亮丽。在皮影界独树一帜,其作品被业内称之为“北京皮影”。

  随着老一辈北京皮影艺术家相继退休和逝去,北京皮影艺术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现北京皮影的主要传承者--北京皮影剧团没有自己的`团址和固定的演出场所、市场模式化运作困难,由于收入低而难寻合适的传承人,从而渐渐淡出观众的视野。

  2.北京童谣

  童谣,就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她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份与历史紧密相连的宝贵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一首首童谣记录下的是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他们生活中的欢乐与喜悦。童谣最早出现在尧帝时期,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历朝官修正史中,以及杂传、笔记、小说等,都不乏童谣的记录。如反应八国联军进北京的童谣:庚子年,闹得凶,八国联军进北京。又开枪,又放炮,又杀老来又杀少。太后皇帝逃跑了,前门楼子轰塌了,百姓生活惨透了,国家江山谁来保?

  北京童谣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两种:书面文献传承和口头传承。童谣在儿童口中广为传唱,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童谣是人类口头文化的珍品,语言浅显,哲理性强,它积淀了祖国优秀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童谣是人民对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它来源于生活,易于人们接受,几千年来在百姓中广为流传。

  童谣总体来说属于民间谣歌,更具有民间文学的色彩。追溯童谣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晰地发现人类文明初始的足迹。童谣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顶针格、串话、绕口令、谣谚格、摇篮曲、谜语格、连锁调、数数歌、问答歌、排比格等。在创作过程中要合辙押韵包括双句押韵、句句押韵、每两句一押韵等押韵方式。

  童谣蕴含着深刻的历史价值、民族价值、教育价值。她承载着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具有较强的感染渗透力量,是可挖掘、可借鉴的宝贵教育资源。

  3.老北京叫卖

  老北京叫卖是旧时京城从商活动的人们,在胡同、街巷等为推销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而形成的一种民俗文化。高亢的吆喝、婉转的叫卖调,字正腔圆,有韵有辙,悠扬悦耳,好懂耐听,是老北京风土人情的体现,也是老北京民间文化的一种特色形式。尤其是老北京胡同中的百姓生活,是叫卖产生的土壤和环境。

  老北京叫卖突出了京味的特点。儿化音的大量运用,一气呵成吆喝出来的叫卖声,字、词、语句间透露出的鲜活,以及幽默、诙谐、好懂耐听的特性,广受市民欢迎。

  老北京叫卖记载了北京历史上的商品种类和推销手段,因其中有音乐、词律和民俗等诸多内容,是中国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幅有声有色的京城风俗画,在民俗学和商业史学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也是进行文艺创作的很好素材。

  目前在北京民间的各种文化演出中,老北京叫卖已经成为一种鲜活的表演形式,并吸引了一大批早年走街串巷叫卖销售的老艺人,如臧鸿、张振元、张桂兰、马松林、武荣璋、芦志东等,广泛开展传承保护和展示活动,使老北京叫卖声又重新原汁原味地展现在京城百姓的生活中。现老北京叫卖传人均年事已高,在技艺传承方面迫切需要得到政府的扶持,以使这一传统民俗文化得到保存。

  4.北京评书

  北京评书是北方评书的主体,它形成于北京,盛行于京、津、冀和东三省等地。综观北京评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清初开创时期,代表人物王鸿兴,为北京评书开山之祖。清末民初奠基时期,代表人物双厚坪、潘诚立。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兴盛时期,著名人物有王傑魁、连阔如、陈士和等,此时名家辈出,杰作荟萃。解放后拓新时期,著名人物有袁阔成、李鑫荃、连丽如等。

  北京评书的表演形式,早期为一人坐在桌子后面,以折扇和醒木为道具,身着长衫。至上世纪中叶,渐渐变成站立说演,衣着也不再固定。传统评书的表演程序一般是先念一段“定场诗”,或说段小故事,然后进入正式表演。正式表演时,以叙述故事并讲评人情事理为主。“古事今说,佐以评论”是评书艺术的重要特征,从论古而谈今,收醒世之效果。评书贵在“评”,精在“评”。可以说,以北京评书为代表的中国评书艺术,是最具中国民族特点、最富中国审美特色的艺术类型之一。

  目前北京评书发展堪忧,随着老一辈评书名家的逝去,书坛后继乏人。同时,市场模式化运作困难、书场演出已近消失、渐渐淡出电视,仅有广播评书、电子评书还在勉力支撑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老北京民间丧葬习俗】相关文章:

大庆民间丧葬习俗07-20

福州民间丧葬习俗介绍07-27

岳西丧葬习俗是怎样的07-20

老北京的清明习俗11-24

白族的丧葬习俗有哪些09-08

邵阳丧葬习俗有哪些07-27

嘉兴的丧葬习俗有哪些03-01

陕西杨凌丧葬习俗是怎样的10-24

绍兴民间的丧葬风俗有哪些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