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寺庙的禁忌

时间:2022-08-03 23:39:26 禁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参观寺庙的禁忌

  中国是一个佛教大国,无论行走在名山大川还是山野乡村,几乎到处可见佛教的寺庙。旅游的时候,你还要接触到许多烧香拜佛的人。那么,多了解一下佛教方面的知识和禁忌应该是没有坏处的,至少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尴尬和磨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参观寺庙的禁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寺庙的禁忌

  1. 我们在参观寺庙的时候,不要踩踏在庙宇的门槛上,那个好比是佛祖和菩萨的肩膀,如果踩在上面是对佛祖和菩萨的大不敬。

  2. 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大师”、“法师”、“师父”,对住持僧应尊称为“长老”、“方丈”、“禅师”。对喇嘛庙中的僧人应尊称“喇嘛”,即“上师”之意。

  3. 忌礼节失当。与僧人见面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4. 忌谈吐不当。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5. 忌行为举止失当。游览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不可乱动寺庙之物,尤忌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同时也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无知而做出失礼的事。

  6. 在寺庙里忌讳走回头路,比如在万年寺里放养乌龟的池子中间有座长寿桥,走过此桥后就不要原路返回了。

  7. 不能用右手摸寺庙里面的东西,因为右手是杀生的手,是不净的。只能用左手。比如在万年寺里面的六牙大白象,摸它的象腿祈福的时候是男的摸左腿女的摸右腿,而且都用自己的左手,顺时针转三圈才能达到祈福的效果。

  8. 我们在寺庙拍照的时候不能把自己和佛与菩萨放在一起拍,那样是对佛和菩萨的不尊敬。

  9. 拜佛的时候要五体投地(地藏菩萨不能拜)。

  10. 拜佛之前,应洁净身体。我们在拜佛之前,应当先洗净身体及双手,最好不吃蒜、葱、鱼、肉、酒,及嚼槟榔、吸烟草,口污臭,对佛菩萨祷告是相当不敬的,纵使与人说话,满嘴臭腥味亦是不礼貌的。更何况是拜佛呢!

  11. 入寺庙,服装要整洁朴素。女人到寺庙拜佛,千万不可穿迷你裙或露胸露背之衣服,有失礼仪,勿让小孩到佛堂内奔跑嘻戏。

  12. 进佛寺,不得由中门入,当从旁门入,依左臂而行。入寺内不踏门槛(门底下隔板),进入佛堂内,不得高视佛面,当即低头即作礼拜,更不得溜达作观赏,东张西望,若要观佛面,应站立于堂外丈远而观之,方合乎礼制。于佛堂内不得大声谈话、喊叫、跑跳,勿随地吐痰或随地擤鼻涕。

  13. 勿将寺庙当观光地区。踏进佛寺内为礼拜佛菩萨,消除业障,需心存恭敬虔诚,方得感应,万不可在佛寺内随便大笑或嘻皮笑脸,非但不能消业障,反犯了不敬三宝之罪矣!应保持威仪庄严之相,以示对诸佛菩萨之恭敬,方得感应,若欲笑之,应保持小声,并以袖口掩之。切勿将清净庄严之佛门圣地,当作观光圣地,其因果可大矣!

  14. 入佛堂拜佛之前,应将随身物、衣、帽、手提袋放于地上,而后再行顶礼拜佛 ,千万不可将皮包、衣、帽、手饰随便放置于桌上。佛堂中央,不得站立或礼拜, 佛堂中央位置,是住持礼拜位置,一般人请勿站立或礼拜。

  15. 有人礼佛,勿从前面过。合掌空心,十指并拢,朝天,不可倾斜指。

  16. 于佛殿内只能右绕,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众共修绕佛时,注意转角处,不须住脚问讯,只要向上齐眉即可。

  17. 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听经闻法,全体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内,即使讨论佛法,亦不可高声言笑。

  18. 于佛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19. 在大殿内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唾液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大众。

  20. 三门又称山门,中间叫空门;东侧叫无相门(从门外看就是右边的);西侧叫无作门(从门外看是左边的)。走哪个门对游客来说没有什么大讲究,而且有的寺院为了管理方便只开中间的门。(也有说法: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进门时,女客先迈右脚,男客先迈左脚,都要注意,一定不能踩在门槛上,而且这步子,需迈得越大越好。)

  21. 烧香:一般进到寺院需按寺规上三炷香,拜完要将三炷香按顺序插入香炉,并且严禁擅自燃烧大香,以免伤人并造成环境污染。民俗中的烧香,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

  烧香应该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烛,因为常人用右手杀鸡剖鱼,如果是左撇子的话,则反之。先点燃香,要越旺越好,人们就常说香火旺盛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举过头顶作揖。烧香后再叩头。

  上香动作:

  ①、拜佛时,信众取香三枝,在灯火中点燃,拿在手里,走到拜凳之前;

  ②、面对佛像,恭敬站立,两手举香;

  ③、举香时,手如问讯状:两手之食指及中指夹着香脚,两大拇指抵住香脚之尾端;

  ④、将香平举至眉间,与眉平齐,双目净观佛像庄严,观想与佛相应,眼观鼻,鼻观心;

  ⑤、将香放下,右手拿香脚,左手插香,两香间距离为五分。

  22. 顶礼(及俗语“叩头”):虔诚顶礼十方诸佛菩萨即两膝、两肘及头着地,以头顶敬礼,承接所礼者双足。向佛陀圣像行礼,舒二掌过额、承空,以示接佛足。又称头顶礼敬、头面礼足、头面礼。

  跪拜的姿势是这样的,双膝跪在蒲团上,双手合什,注意,这个双掌合什要注意手心处呈空心状,高举过头顶,向下至嘴边停顿,可许愿,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摊开双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

  23. 地藏王菩萨能不能拜?查资料好像可以拜。没有什么特殊说明。既然寺庙里有地藏王菩萨,为什么不能拜呢?

  24. 过去佛不能拜吗?(可以拜。说过去佛不能拜的是一个传说。说皇帝是现在的佛,不用拜过去佛。拍马屁的说法。普通人当然可以拜过去佛了。)

  25. 孕妇能不能拜佛?查资料称可以拜。(说不能拜的是迷信说法)

  26. 来月经的女子能拜佛吗?(没有任何忌讳。您见过尼姑因此离开寺庙么?佛教没有这种理论,这是民间信仰,不值得相信。)

  27. 在寺庙里,能不能求签?(不可以。佛教没有这种东西,自然也就不行。佛教有个理论叫做“无常”,就是事件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定的,求签不就是违背这个理论了么?)

  28. 在寺庙里,能不能求护身符?(佛教没有护身符。但是有把咒文、经典刻在佛牌上的。这是可以的,但是还要心诚,心不诚的话,就算释尊的舍利在您身上,也不是功德。)

  参观寺庙的方法

  建筑功能

  要熟悉寺院文化,必须了解寺院建筑的功能,当我们了解了建筑功能和内在的结构,进出就自然有了头序。

  古代佛教寺院一般是在远离村落二里以外的地方选址,但也有在市中建设的。

  一所建在空旷地段的寺院,在入寺的路道上,一般会建有山门。由于“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多在山林之处,所以得名。山门用来指示道路已离寺院跟近,过去古代的官员百姓到了山门,就应下马、卸去刀械的步行,以示敬重。山门一般有三个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中间一座常建成殿堂式,叫山门殿或三门殿。殿内塑两大金刚力士像,如同两个门卫护持寺院。

  进了山门就会见到一整块的墙壁,上面塑有龙或写有大字的佛,这个就是“照壁”,用来对寺院的全景进行隐蔽,寺院需要幽静的环境。

  绕过照壁就到了院子的大门,大门一般以中轴线方式在正中,分为三个门,中间这个门是正门,两边是偏门。古时普通人只走偏门,正门是给重要人物走的,一般只在大法会的节日中才打开。古代的规矩是从左边门进时先跨左边脚,从右边门进时先跨右边脚,进院子的方式是以顺时针绕建筑走动,不得从中轴线直奔目标,也不得大声喧哗。这是官家宫廷的规矩,传下来有几千年了。

  这个大门内部就是“天王殿”,中间面对的是“未来”的佛——大肚子的弥勒菩萨,他是我们未来修行必定成就的榜样,在左右两边,是佛经故事里经常提到的“四大天王”,它们代表了地、水、火、风,喻意着未来风调雨顺的愿望,弥勒菩萨像的背后,有一个金甲的将军像,他叫韦陀菩萨,是佛经故事中的护法武士,在这有国泰民安的喻意。

  天王殿的弥勒菩萨总是对着院外笑的,这是笑迎外来客。而韦陀菩萨却是对着院内严肃的手持兵器。这是说寺院虽然是以慈悲为怀,但对内是有严格规矩的,这样才能做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四大天王,喻意为物质世界的四种基本自然状态,它们以地的坚硬、水的柔软、火的热炎、风的运动来表达物质,只不过这里拟人化了,从手上拿的不同东西可以看出他们的性质。我们常听小说里讲的“四大皆空”,就是指这物质的四个状态,而“空”是指佛教大乘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法义。这个天王殿实质上是个宣讲物质条件的大殿。

  天王殿的两边各有一楼,那是鼓楼和钟楼。古代小寺院只设寺钟没有鼓,只有国家的大寺院才许可钟鼓齐备。进寺院万不可以去随意动钟鼓(许可的是另外),钟鼓法器是集合大众和报时的工具,钟鼓声一乱,寺院的次序就乱了。

  寺院一般是以大殿为中心的院落,大殿依寺院的规模有一幢、两幢、三幢的数量不同。

  大雄宝殿,几乎所有的寺院都有,这是寺院里最重要的大殿。由于佛教的起源与释迦牟尼这位创始人有直接关系,所以他以现代佛教的头一位僧人被人们纪念。大雄宝殿之所以用“大雄”之称,主要是对佛陀的尊仰,把他称为人间真正的大丈夫。

  常见的供奉释迦牟尼佛有三种姿势:一种称“成道像”,结跏趺坐(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成道前,为了众生而牺牲自己,这一切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再一种为“说法像”,结跏趺坐,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还有一种立像,左手下垂,名“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愿望;右手屈臂向上伸,名“施无畏印”,表示能解除众生苦难。

  因宗派不同,正殿供奉的佛像也有区别。比较常见的是:

  一佛二弟子:释迦佛、阿难、迦叶。

  一佛二菩萨:释迦佛、文殊、普贤。

  一佛四弟子:释迦佛、文殊、普贤、阿难、迦叶。

  横三世佛:这里的“世”指三个空间世界,以其同时存在,所以叫“横三世”。 左手持钵(表示盛甘露),右手持药丸的药师佛(东);释迦牟尼佛(中);阿弥陀佛(西)。

  竖三世佛:这里的“世”,指因果轮回迁流不断的个体一生中存在的时间。三世指过去(前世、前生)、现生(现世、现生)、未来(来世、来生)三世。在佛像中的位置是:正中为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左侧为过去佛,即燃灯佛。佛经说他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得名。亦说释迦未成佛时,燃灯佛曾为他“授记”,预言将来成佛的事。右侧为未来佛,即弥勒佛。弥勒是释迦之后将为佛。佛经讲他将继承释迦的佛位而成佛,所以叫未来佛。

  三身佛:“三身”指三种佛身。卢舍那佛(“报身佛”,指经过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左)、毗卢遮那佛(“法身佛”、大日如来,指体现了佛法的佛本身,中)、释迦牟尼佛(“应身佛”,指佛为度脱世间众生需要而现之身,特指释迦的生身,右)。

  五方佛:阿閦佛(东)、宝生佛(南)、大日如来(中)、阿弥陀佛(西)、不空成就佛(北)。

  过去七佛:迦叶佛、拘留孙佛、尸弃佛、毗婆尸佛、毗舍浮佛、拘那含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由东至西)。

  净土宗寺院也有在主殿供阿弥陀佛(坐像)或接引佛(立像)的。

  大雄宝殿的左右两旁一般是十八罗汉,左九尊右九尊。罗汉是对古代有成就的僧人的称呼,他们都是在佛经中被提到过的。

  大雄宝殿内的背后多供奉观音菩萨,称海岛观音,左右善财童子和东海龙女。观音大士身后配有罗汉或者三十二应身图。释迦牟尼佛的背后,也有供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他们也是经常以向佛陀提问者的方式出现在佛经中的,他们是为了弘法需要而化身的“圣僧”,也是僧人的一种。

  通观大雄宝殿内部,塑像表现的全是佛教僧人的形象,可以把它看做是个出家僧人的殿堂,全寺出家僧人每天的早晚念诵功课就是在这里做的。

  大雄宝殿的后面是“三圣殿”,这是净土宗修行“西方净土”的三位佛菩萨,中间是阿弥陀佛,一边是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这也是以佛经里的描述所塑造。三圣殿是净土宗的大殿,由于大多数汉地寺院都修净土宗,所以也都造有三圣殿。为什么都要在大雄宝殿后设三圣殿呢,为什么不是在大雄宝殿前?因为这西方净土一说,是个“法”,它是从佛陀口中化现出来的修法,没有佛陀和僧人的演说就不会有佛法,所以它只是设于僧人之内的教育,不能独立于僧人之外存在。

  三圣殿的后面,还会有藏经楼藏经阁和禅堂,它们也是演示佛法的空间。由于藏经楼是收藏大量经书的图书馆,禅堂是僧人坐禅修行的地方,都要求防火、防吵闹,所以这里是不太会向外开放的空间。

  中轴线的大殿群,是代表佛教主干的理趣意味,把佛、法、僧这三宝的地位做了建筑和塑像的定位,以形象化的手段向民众宣扬了佛教的教理和团体内部结构,并同时照顾到僧人居住修行的空间需要。

  一些次要的补充性内容被安置于大殿两边的偏殿中。如祖师殿,是供奉本寺法脉传承祖师像的,也有把观世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分别立上偏殿的,总之是各寺有所区别。

  大殿的东边配殿,一般是伽蓝殿。伽蓝,就狭义而言,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言,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佛教伽蓝神是保护伽蓝(寺庙)的神。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即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中国自唐、宋时,禅宗道场已有供奉伽蓝神的风俗。《释氏要览》云:“寺院既有十八神护,居住之者,亦宜自励,不得怠惰为非,恐招现报耳。”然而世界上的伽蓝道场无数,如何只有十八神而能遍守护呢?该书又云:“一切神皆有无数眷属,即是分任守护也无妨。”

  近世以来,中国佛教界常以关帝(关羽)为伽蓝神。相传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者大师,有一次曾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于定中听见空中传来:“还我头来!还我头来!”的惨叫声,原来是关羽的头被敌人砍下来,其愤恨不平,到处寻找自己的头。智者大师反问:“您过去砍去他人的头无数,您今日怎麼不去还别人的头?”并为其讲说佛法。关羽当下心生惭愧,而向智者大师求授三皈五戒,成为正式的佛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从此以后,关羽这位千余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就与韦驮菩萨并称佛教为寺院的两大护法神。伽蓝菩萨为右护法,韦驮菩萨为左护法。

  大殿两边厢房的住人,也体现了寺院内部的组织原则和结构,寺的左右两边古代叫做“东单”“西单”,东单住外来流动僧客,西单住内部僧人,还有方丈院,属管理层。所以西单所属的厢房建立有库房,而东单会设立会客厅的客堂。另外僧人食堂又叫“五观堂”也相应设立在厢房边,还有“上客堂”做为特殊客人的临时住所。

  在最后,可能还会有塔院,这是设在寺院后门的骨灰安置点,僧人圆寂火化后就在这里安葬。有一类不放骨灰的佛陀纪念塔,多高达七层楼,可以上去远眺,也不一定建于寺后,更多是在寺中、寺前位置,这要看全寺的风水面貌而定。

  总言之宋代以后,汉传佛教寺院的建筑平面逐步模式化,形成了“伽蓝七堂制”。即:佛寺通常坐北朝南,沿山门南北中轴线,保持一定的距离修建若干殿堂,殿堂建筑大致按以下顺序排列:山门殿―弥勒佛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佛殿―法堂―藏经楼(阁)。配殿和附属设施是分布在中轴线东西两侧对称建造的次要建筑,通常由钟楼(东)、鼓楼(西)、伽蓝殿(东)、祖师殿(西),以及客堂、禅房、斋堂、寝堂、浴堂、寮房、西净(卫生间)、放生池等组成。寝堂等生活设施按内(出家人)东外西(居士、施主)的原则安排。这样,寺院就成了一组规模宏大而排列有序的建筑群。

  建筑结构

  通观汉地寺院的结构,设计是与中国古代宫廷是一个原理的,只不过它更体现了向民众形象展示佛教文化的特点,并将内部组织原则和纪律与建筑安排于合理的管理地位上,体现出了内外和谐功能多样又统一的中原建筑文化特色。

  中国的寺院建筑样式与宫殿相似,更多地融会了中国宫殿建筑的美学特征,在时间进程和空间的形式上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屋顶的形状和装饰占重要地位,屋顶的曲线和微翘的飞檐呈现着向上、向外的张力。配以宽厚的正身、廓大的台基,主次分明,升降有致,加上严谨对称的结构布局使整个建筑群显得庄严浑厚,行观其间,不难体验到强烈的节奏感和鲜明的流动美。

  基座,分为普通基座与高级基座;以显示建筑寺庙的等级和风格。普通基座一般用在天王殿,随着院落的进深,基座逐渐升高。大雄宝殿的基座,人们常称为须弥座,须弥是佛教中“位于世界中心的最高之山”,把大雄宝殿置于须弥座上,借助于台基高隆的地势,周围建筑群体的烘托,以显示佛殿的宏伟庄严。

  开间,平面组合中的佛寺院落大多数开间都是单数,这也是中国古代以单数为吉祥。开间越多,等级越高,如大雄宝殿用九、五开间,以象征“帝王之尊”。其余大殿一般为三间。间的纵深为进深,开间与进深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使整体建筑取得和谐统一的效果。

  屋顶,寺院建筑的体身部分,体型都显得庞大笨拙,但在屋顶上却利用木结构的特点把屋顶做成曲面形。寺院屋顶造型有底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庑殿、歇山屋顶又有单据和重檐两种。

  飞檐,又使屋顶上独具风韵,那弯曲的屋面,向外和向上探伸起翘的屋角,使十分庞大高耸的屋顶显得格外生动而轻巧,除了屋面是凹曲外,屋檐、屋角和屋顶的飞脊都是弯曲的,彼此相形相映,构成中国古典别具一格的屋顶造型。琉璃瓦饰,建筑屋顶的正脊、垂脊、檐角上置有多种琉璃瓦饰,如正脊与垂脊相交处的大吻,因它有张牙舞爪欲将正脊吞下之势,故又称“吞脊兽”。大吻产生于汉代,称鸱尾。最早的鸱尾呈鱼尾形,鸱是大海中的鲸,佛经上说它是雨神的座物,能灭火,故造鱼形以厌胜。

  檐角上常排列一队有趣的小兽,小兽的大小多少视寺庙宫殿的等级而定。最高等级共有十个,其顺序是:由一个骑凤的仙人领头,后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狡猊、押鱼、懈豸、斗牛、行什。这些排列的小兽,或象征吉祥安定,能灭火消灾,或是正义公道的化身,能剪除邪恶。这些造型精美,神态各异的小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梁思成语)。

  庄严与供具

  寺院殿堂布置除各类佛像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庄严和供具。所谓庄严就是以示庄重严肃的装饰。中国佛殿之庄严主要为宝盖、幢、幡、欢门等。

  宝盖又称天盖。殿堂所供本尊佛像有宝盖,佛经称华盖。一般以木材、金属或丝织之材料制成。

  幢,又称宝幢,为佛、菩萨的庄严标帜。用以表麾众生,制魔众。一般以绢、布等制成。幢身周围置八个或十个间隔,下附四垂帛,或绣宝生如来、地藏菩萨等像,或加彩画,头上安宝珠。每一佛前多置四柱宝幢,或绕宝盖而悬置。

  幡,又称胜幡。为表佛世尊威德所作之庄严,它犹如大将的旌旗。幢下长帛下垂者曰幡,而以幢竿垂幢日幛幡。幡有多种颜色和制法,以平绢制成的叫平幡,束丝制成的叫丝幡,以金属玉石联结制作的叫玉幡。旗竿头安宝珠的称云幢旗,幢竿头置龙头的叫金刚幡。幡上多书佛号或经偈,悬挂于佛像前。

  欢门,是悬于佛像前的大幔帐,上面用彩丝绣成飞天、莲花、瑞兽、珍禽之类。飞天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神灵。欢门两侧垂幡,称为幡门。门前悬供佛琉璃灯一盏。

  供养在佛教中名目繁多,有香花供养、饮食供养、灯明供养、衣服供养等等。

  殿堂供具多寡,看殿堂结构的大小以及法事需要来决定。佛经中说,殿堂当设二十一种供奉之具,如果不能办到,五种也可以。五种供具是:香水、杂花、烧香、饮食、燃灯。佛像前所设香炉、花瓶、烛台叫“三具足”,就是从五种供具中简化而来的。

  佛像前设有香几供台(大桌),其形或长或方。长的香几安置“三具足”之类,而方供台却是以奉五供(即涂香、花鬘、烧香、饮食、灯明)之用,以丝绣桌围将四面围起。供台上前置香几,几上放小香盘。香盘用紫檀木制作,上置一香炉二香盒,分盛檀香、末香。盘前挂一红幢,绣莲花瑞禽之类。

【参观寺庙的禁忌】相关文章:

寺庙里的禁忌有哪些02-11

深圳最大的寺庙是哪个09-06

形容寺庙幽静的诗词07-26

寺庙施工安全标语08-05

孕妇进寺庙注意事项03-01

面试必知的禁忌,面试禁忌,面试有哪些禁忌08-22

送寺庙师傅的锦旗句子(精选300句)07-05

游览寺庙的注意事项小知识04-10

喝中药的禁忌和吃中药的禁忌10-25

纹身的禁忌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