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的葡萄酒文化
葡萄酒作为一种古老的酒类,源远流长,如今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享受,甚至是一种生活态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的葡萄酒文化,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的葡萄酒文化1
中国早期关于葡萄属植物的文字记载
葡萄,我国古代曾叫"蒲陶"、"蒲萄"、"蒲桃","葡桃"等,葡萄酒则相应地叫做"蒲陶酒"等。此外,在古汉语中,"葡萄"也可以指"葡萄酒"。关于葡萄两个字的来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葡萄,《汉书》作蒲桃,可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名"。"酺"是聚饮的意思,"醄"是大醉的样子。按李时珍的说法,葡萄之所以称为葡萄,是因为这种水果酿成的酒能使人饮后醄然而醉,故借"酺"与"醄"两字,叫做葡萄。
我国是葡萄属植物的起源中心之一。原产于我国的葡萄属植物约有30多种(包括变种)。例如分布在我国东北、北部及中部的山葡萄,产于中部和南部的葛藟,产于中部至西南部的刺葡萄,分布广泛的蘡薁等等,都是野葡萄。
我国最早有关葡萄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
《诗·周南·蓼木》:"南有蓼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诗·王风·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诗·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从以上三首诗,可以了解到在《诗经》所反映的殷商时代,人们就已经知道采集并食用各种野葡萄了。
《周礼》是儒家经典之一,搜集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并添附了儒家政治理想。文繁事富,体大思精,学术治术无所不包,历来为学者所重。《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郑玄注:"果,枣李之属。蓏,瓜瓠之属。珍异,蒲桃、批把之属。"这句话译成今文就是:"场人,掌管廓门内的场圃,种植瓜果、葡萄、批把等物,按时收敛贮藏。"这样,在约3000年前的周朝,我国已有了家葡萄和葡萄园,人们已知道怎样贮藏葡萄。在当时,葡萄是皇室果园的珍异果品。
汉武帝时期-我国葡萄酒业的开始
我国的欧亚种葡萄(即在全世界广为种植的葡萄种)是在汉武帝建元年间,历史上著名的大探险家张骞出使西域时(公元前138"前l19年)从大宛带来的。大宛,古西域国名,在今中亚的塔什干地区,盛产葡萄、苜蓿,以汗血马著名。《史记·大宛列传》:"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年不败"。"汉使(指张骞)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桃。"在引进葡萄的同时,还招来了酿酒艺人。据《太平御览》,汉武帝时期,"离宫别观傍尽种蒲萄",可见汉武帝对此事的重视,并且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我国的栽培葡萄从西域引入后,先至新疆,经甘肃河西走廊至陕西西安,其后传至华北、东北及其它地区。
到了东汉末年,由于战乱和国力衰微,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业也极度困难,葡萄酒特别珍贵。《三国志·魏志·明帝纪》中,裴松子注引汉赵岐《三辅决录》:"(孟)佗又以蒲桃酒一斛遗让,即拜凉州刺史。"孟佗是三国时期新城太守孟达的父亲,张让是汉灵帝时权重一时、善刮民财的大宦官。孟佗仕途不通,就倾其家财结交张让的家奴和身边的人,并直接送给张让一斛葡萄酒,以酒贿官,得凉州刺史之职。汉朝的一斛为十斗,一斗为十升,一升约合现在的200毫升,故一斛葡萄酒就是现在的20升。也就是说,孟佗拿26瓶葡萄酒换得凉州刺史之职!可见当时葡萄酒身价之高。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葡萄酒业的恢复及葡萄酒文化的兴起
到了魏晋及稍后的南北朝时期,葡萄酒的消费和生产又有了恢复和发展。从当时的文献以及文人名士的诗词文赋中可以看出当时葡萄酒消费的情况。
魏文帝曹丕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喝葡萄酒。他不仅自己喜欢葡萄酒,还把自己对葡萄和葡萄酒的喜爱和见解写进诏书,告之于群臣。魏文帝在《诏群医》中写道:
“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非长者不别也。……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饴,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
作为帝王,在给群医的诏书中,不仅谈吃饭穿衣,更大谈自己对葡萄和葡萄酒的喜爱,并说只要提起葡萄酒这个名,就足以让人唾涎了,更不用说亲自喝上一口,这恐怕也是空前绝后的。《三国志·魏书·魏文帝记》是这样评价魏文帝的:"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疆识,才艺兼该。"有了魏文帝的提倡和身体力行,葡萄酒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使得在后来的晋朝及南北朝时期,葡萄酒成为王公大臣、社会名流筵席上常饮的美酒,葡萄酒文化日渐兴起。这在当时的不少诗文里都有反映。
中国的葡萄酒文化2
葡萄种植与葡萄酒的起源
葡萄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果实,早在公元前约6000年前的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地区就已经开始了其种植历史。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使得其成为了葡萄生长和繁殖的理想之地。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公元前5000年,人们就已经开始在这些地区利用葡萄来酿造葡萄酒。随着葡萄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葡萄的种植逐渐传到了地中海地区,包括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等国家开始种植葡萄并用于酿酒。
古代人们发现葡萄酒的用途不仅限于社交和宗教仪式,而且可以作为药物和保健品使用。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开始将葡萄酒用于治疗疾病和提高身体健康。在古罗马时期,葡萄酒的应用更加广泛。罗马人在征服欧洲和地中海地区时将葡萄种植引入新的地区,并发明了一种新的酿造方法。他们发现葡萄酒不仅可以饮用,还可以用于灭菌、保护食品和药品免受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这种新的酿造方法是将葡萄酒放在木桶中,让其自然发酵。这种方法不仅可让葡萄酒保持新鲜,还可以提高其浓郁的味道。
在中世纪,葡萄酒生产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成为了欧洲最为重要的葡萄酒产地之一。随着葡萄酒的产量和品质的不断提升,它逐渐成为了重要的贸易商品,被广泛用于社交、文化和艺术领域。
在法国,葡萄酒被视为一种高雅的文化象征,成为贵族和上流社会的重要礼物。在意大利,葡萄酒被广泛用于宗教仪式和婚礼庆典。在西班牙,葡萄酒则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代表着历史和传统。这些国家的葡萄酒产业也成为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葡萄酒与人类文明
葡萄酒在古代文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居民便开始酿制和饮用葡萄酒。考古学家的发现表明,这些古代文明的神庙和陵墓中都留有葡萄酒的残余物。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葡萄酒成为了一种高贵的饮品,被视为地位的象征。人们不仅在社交场合和宗教仪式上品尝葡萄酒,还把它当做一种药物和保健品,成为当时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葡萄酒的酿造和消费成为了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修道院都拥有自己的葡萄园和酿酒厂,酿造出的葡萄酒不仅用于修道院内部消费,还被用作贸易品和外交礼品。
那时候,法国成为了欧洲葡萄酒生产的中心,在勃艮第、波尔多等地区酿造的葡萄酒开始逐渐获得国际声誉。16世纪,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到来,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品种传播到了新大陆,南美洲、北美洲和南非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酒的种植和酿造。
总而言之,葡萄酒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和重视。
葡萄酒的现代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葡萄酒品质的追求,近几十年来,葡萄酒酿造技术经历了许多变革和革新,使现代葡萄酒酿造成为一门精细的艺术和科学。现代化技术在葡萄的种植和采摘阶段起到了关键作用。酿酒师们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来更好地管理葡萄园,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监测、利用气象数据进行精确的灌溉和施肥,并且使用先进的葡萄采摘机械来保证葡萄在最佳成熟度和健康状态下被采摘。
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现代化技术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气氛和酵母菌的选用等方式,精确地调控酒液的发酵过程,从而获得更加复杂和丰富的口感和香气。此外,现代化的澄清技术可以帮助酿酒师们更有效地去除酒液中的悬浮物和杂质,使葡萄酒更加清澈。
在葡萄酒的储存和瓶装过程中,现代化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先进的储存设备和瓶装机械,以及精确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可以保持葡萄酒的稳定性和品质。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葡萄酒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能够保持其原有的风味和特性,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总的来说,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的现代化改进了传统技术,提高了葡萄酒的品质、口感和稳定性,使酿酒师们能够制造出更加美味和复杂的葡萄酒,从而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葡萄酒的需求。
全球葡萄酒市场正经历着多样化、国际化和品质化的发展趋势。欧洲一直是主要的葡萄酒产地,拥有悠久的葡萄酒文化和历史。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占据了全球近60%的葡萄酒产量,而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葡萄酒产量和质量也在逐年提升。消费方面,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是重要市场。近年来,中国的葡萄酒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全球葡萄酒市场中的重要力量。
随着全球葡萄酒市场的竞争加剧和消费者对品质和健康价值的关注,许多葡萄酒生产商开始采用可持续性酿造的方法,以保护环境和提高葡萄酒品质。可持续性酿造方法包括有机和天然葡萄酒,采用天然酵母发酵,不使用人工添加剂,以保持葡萄酒的天然味道和营养价值。此外,一些新兴的酿酒技术,如纳米过滤技术和高压处理技术,也被应用于葡萄酒生产,以提高葡萄酒的品质和口感。
此外,全球葡萄酒市场还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消费者对葡萄酒的健康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新趋势的出现。例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有机和天然葡萄酒,追求更加天然和健康的产品。
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葡萄在中国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约2000年左右。当时,人们将其视为一种水果,并赋予了它多种名称,如“西戎”、“葡萄戎”等。据古籍记载,人们也使用葡萄酒来治疗疾病,这一点在《本草纲目》中有所记录。
据史料记载,葡萄酒最早于公元125年传入中国,当时汉朝使者张骞西行到达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从此葡萄酒进入中国。然而,由于历史和地理的限制,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并没有像在欧洲一样广泛。在唐代,葡萄酒成为了文人雅士的时尚饮品,但主要应用于宗教仪式和高档进贡品。然而,由于宗教和文化差异的影响,在唐代之后,中国停止了葡萄酒的生产和饮用。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重新开始了葡萄酒的生产,并逐渐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葡萄酒文化的普及,葡萄酒开始在中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认可。中国葡萄酒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也逐渐成长,并成为全球葡萄酒市场中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
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呈现多元化和品质化并存的趋势。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品质的追求和认知的提高,高品质的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需求逐渐增加。然而,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葡萄品种和酿造技术的限制,中国葡萄酒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国内葡萄酒市场的竞争也非常激烈,需要不断提升品质和服务水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葡萄酒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也是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挑战。
葡萄酒与美食和健康
葡萄酒作为一种高雅的饮品,常常被广泛地应用于餐饮行业中。不仅是一款与美食搭配的佳品,还能够提升整个用餐的氛围和品质。在餐饮行业,葡萄酒通常被分为白葡萄酒、红葡萄酒、玫瑰葡萄酒和起泡酒等几大类别。
葡萄酒和美食的搭配是一个非常有趣而复杂的领域。通常来说,红葡萄酒比白葡萄酒更适合搭配肉类、奶酪和深色的菜肴;而白葡萄酒则更适合搭配鱼、海鲜、白肉和浅色的菜肴。另外,起泡酒与甜点的搭配是一种经典的组合。
葡萄酒也是社交场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正式的宴会或商务饭局中,葡萄酒通常被当做一种礼节性的饮品。同时,葡萄酒品鉴会也是一种流行的社交活动,让爱好者们可以在品尝美酒的同时相互交流和分享。
除了在餐饮和社交中的应用,葡萄酒还有一些健康益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量饮用葡萄酒会带来一定的健康风险。葡萄酒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多酚类物质被认为是葡萄酒对健康的主要贡献因素。
葡萄酒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类黄酮和白藜芦醇,这些成分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促进血管扩张,减少血小板凝聚,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一些研究表明,适量饮用红葡萄酒可以降低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
除了对心脏健康的益处外,适量饮用葡萄酒还被认为能够预防糖尿病和某些类型的癌症。一些研究还发现,适量饮用葡萄酒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减少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葡萄酒中的一些成分也被认为能够促进脑部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适量饮用红葡萄酒可能有益健康,但过度饮酒则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不能将葡萄酒视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葡萄酒的文化价值
葡萄酒作为一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饮品,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它不仅是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域的灵感源泉。
葡萄酒与文学、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古以来,葡萄酒就是诗人、文人、画家、音乐家、雕塑家等艺术家们灵感的源泉。许多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葡萄酒的身影,如法国作家罗曼·加里的小说《葡萄酒》、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等。这些作品中,葡萄酒往往被描绘成美好的象征,代表着幸福与快乐。
在艺术领域,葡萄酒也是一个经常被描绘的主题。古希腊的壁画上就有很多描绘人们饮酒的场景,如《酒神宴》等。在欧洲中世纪,葡萄酒也是很多艺术品的主题,如《葡萄酒圣母》等。葡萄酒也是一些画家的重要题材,如法国画家保罗·塞尚的《酒瓶和水果》等等。
除了文学和艺术,葡萄酒还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很多歌曲中都提到了葡萄酒,如法国歌曲《葡萄酒之歌》、意大利歌曲《意大利葡萄酒之歌》等等。
可以说,葡萄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还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人类的情感与生活方式。
【中国的葡萄酒文化】相关文章:
葡萄酒文化背景05-26
中国酒文化的礼仪06-07
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发展11-24
谈谈中国诗酒文化09-22
中国酒文化的优缺点05-26
中国酒文化和美国酒文化有什么区别02-03
中国酒文化有哪些陋习10-20
中国酒文化知识大全03-18
关于中国传统的酒文化12-19
中国史上最全的酒文化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