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传统习俗

时间:2024-03-12 10:51:08 帅帅 风俗习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端午节传统习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那么关于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都有些什么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端午节传统习俗

  赛龙舟

  在汨罗江畔,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隆重的龙舟竞渡活动。竞渡前一般都要先祭屈子庙。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穿着新装,扶老携幼,并抬着龙头,先到屈子庙朝拜,供以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屈原遗像。然后由主祭人将一条红绸系到”头龙“的头上,由”头桡“将龙头扛到江边洗浴,洗完后将龙头安于船首,这才开始赛龙舟。

  赛龙舟有关竞渡的仪式、规定、技巧和情景也因时因地不同而丰富多彩。”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锣挟鸣涛鼓骇雷,红旗斜插剪波来。锦标夺到轩腾处,风卷龙髯雪作堆。“唐人张建封的《竞渡歌》,将千年前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跃然纸上。诗中提到的”标“即”标杆“,或”标船“,是各龙船争夺的目标。”标杆“上悬挂锦彩、银碗、钱钞等赏物,立于水中,先到者先得。”标船“设置在终点,当竞渡的龙舟接近时,将”标“抛入水中,让诸”龙“争夺。标又分”鱼标“、”鸭标“和”铁标“等。鱼标、鸭标是活的,投入水中即刻游走,要一下子捉住,并不容易。铁标重,抛落江中便沉水底,没有熟练的潜水本领,更是得不到的。因此,龙船上一般都要安排一两个水性极好的”标手“,专司夺标之职。

  龙舟竞渡今天已得到新的发展。龙舟竞渡已被列为全国正式体育竞赛项目。自1984年起,”屈原杯“龙舟赛已经举行了10多届。1991年,国际龙舟联合会在香港成立。随后,亚洲和欧洲的龙舟联合会也相继成立,龙舟运动作为一项独立的运动项目,目前正在全世界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每年都有约4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国际性比赛,亚洲龙舟锦标赛、世界龙舟锦标赛均已成功举办多届。

  吃粽子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衷痛异常,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遗体。有位渔夫拿出事先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它们就不会去咬屈原大夫的身体。有的说粘米可以粘住鱼的嘴,使鱼无法吃屈原的尸体。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在荆楚地区,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现在全国各地粽子不论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如浙江的湖州粽子、四川的椒盐豆粽、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等。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悬艾草菖蒲

  在中国民间有一句谚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即白艾,又叫家艾、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艾入中药,性温,味苦,可以祛寒湿。蒲,即菖蒲,是一种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挥发性芳香油,可以提神、通窍、杀菌。端午节之际,中国南方地区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裁为小虎,贴上艾叶,称为艾虎,妇人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而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可以散发芳香,驱赶飞虫,清除污浊空气,或将艾叶和苍术、白芷、大黄、芸香等中草药放在室内燃熏,能赶走蛇虫百脚,也是一种空气消毒的良方。此类习俗,在中国各地非常普遍。”杏子黄,大夫忙“,是说端午时分,因为夏季来临,天气渐转湿热的缘故,百病易生。所以,端午节前后一段时间正是劝人们讲卫生、逐瘟疫、除虫害的日子。

  殷尧藩《端午日》诗云:”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梅尧臣在《端午晚得菖蒲》诗云:”薄暮得菖蒲,犹胜竟日无。我焉能免俗,三揖向尊壶。“

  佩香囊荷包

  端午节来临时盛行佩香囊、佩荷包。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五颜六色,玲珑夺目,既美观漂亮,又清香四溢,还可以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而在节前,家家户户的媳妇、姑娘及眼明手巧的老太太,都要用七彩丝线、花布、绸缎等材料,绣制成形态各异的荷包,以赠亲友和佩戴。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悬钟馗像

  在中国江淮一带地区,曾有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打鬼除祟、镇宅驱邪的旧俗。这一习俗始自唐代。传说唐玄宗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玄宗问他是谁,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不中,愿为皇上除天下妖魔。玄宗醒后,疟疾痊愈,于是命著名画家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图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张贴,以驱邪魔。这种习俗,虽无科学依据,但对于古代人们在心理上战胜疾病与恐惧,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写符念咒

  除了用艾、菖蒲和蒜这”端午三友“驱鬼外,还有一种重要的驱鬼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挂驱鬼符还有一些严格的仪式。如有的要求必须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时书写,书写材料用生朱,砚内、书写人口中必须放上硝石等。较为通行的符咒有:”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类。上海人过去在端午节悬挂钟馗像于门口,正是这种辟邪风俗的继续与演变。另外,类似于此的祛鬼禳魔的习俗,还有在儿童额上点雄黄酒。节日一早,妇女们便将儿童耳上夹艾蒿,头上戴菖蒲,然后用雄黄酒在额上写一个”王“字。据说,这样可使百鬼畏惧,保命长生。

《端午节传统习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端午节传统习俗】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06-21

端午节传统习俗10-17

端午节传统习俗(精选35篇)06-09

端午节传统习俗有哪些10-20

端午节传统习俗文案370句06-20

大雪的传统习俗03-04

大寒的传统习俗03-07

夏至的传统习俗12-18

端午节传统习俗作文650字左右(精选16篇)03-04

传统习俗作文08-20

端午节传统习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那么关于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都有些什么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端午节传统习俗

  赛龙舟

  在汨罗江畔,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隆重的龙舟竞渡活动。竞渡前一般都要先祭屈子庙。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穿着新装,扶老携幼,并抬着龙头,先到屈子庙朝拜,供以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屈原遗像。然后由主祭人将一条红绸系到”头龙“的头上,由”头桡“将龙头扛到江边洗浴,洗完后将龙头安于船首,这才开始赛龙舟。

  赛龙舟有关竞渡的仪式、规定、技巧和情景也因时因地不同而丰富多彩。”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锣挟鸣涛鼓骇雷,红旗斜插剪波来。锦标夺到轩腾处,风卷龙髯雪作堆。“唐人张建封的《竞渡歌》,将千年前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跃然纸上。诗中提到的”标“即”标杆“,或”标船“,是各龙船争夺的目标。”标杆“上悬挂锦彩、银碗、钱钞等赏物,立于水中,先到者先得。”标船“设置在终点,当竞渡的龙舟接近时,将”标“抛入水中,让诸”龙“争夺。标又分”鱼标“、”鸭标“和”铁标“等。鱼标、鸭标是活的,投入水中即刻游走,要一下子捉住,并不容易。铁标重,抛落江中便沉水底,没有熟练的潜水本领,更是得不到的。因此,龙船上一般都要安排一两个水性极好的”标手“,专司夺标之职。

  龙舟竞渡今天已得到新的发展。龙舟竞渡已被列为全国正式体育竞赛项目。自1984年起,”屈原杯“龙舟赛已经举行了10多届。1991年,国际龙舟联合会在香港成立。随后,亚洲和欧洲的龙舟联合会也相继成立,龙舟运动作为一项独立的运动项目,目前正在全世界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每年都有约4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国际性比赛,亚洲龙舟锦标赛、世界龙舟锦标赛均已成功举办多届。

  吃粽子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衷痛异常,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遗体。有位渔夫拿出事先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它们就不会去咬屈原大夫的身体。有的说粘米可以粘住鱼的嘴,使鱼无法吃屈原的尸体。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在荆楚地区,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现在全国各地粽子不论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如浙江的湖州粽子、四川的椒盐豆粽、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等。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悬艾草菖蒲

  在中国民间有一句谚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即白艾,又叫家艾、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艾入中药,性温,味苦,可以祛寒湿。蒲,即菖蒲,是一种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挥发性芳香油,可以提神、通窍、杀菌。端午节之际,中国南方地区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裁为小虎,贴上艾叶,称为艾虎,妇人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而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可以散发芳香,驱赶飞虫,清除污浊空气,或将艾叶和苍术、白芷、大黄、芸香等中草药放在室内燃熏,能赶走蛇虫百脚,也是一种空气消毒的良方。此类习俗,在中国各地非常普遍。”杏子黄,大夫忙“,是说端午时分,因为夏季来临,天气渐转湿热的缘故,百病易生。所以,端午节前后一段时间正是劝人们讲卫生、逐瘟疫、除虫害的日子。

  殷尧藩《端午日》诗云:”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梅尧臣在《端午晚得菖蒲》诗云:”薄暮得菖蒲,犹胜竟日无。我焉能免俗,三揖向尊壶。“

  佩香囊荷包

  端午节来临时盛行佩香囊、佩荷包。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五颜六色,玲珑夺目,既美观漂亮,又清香四溢,还可以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而在节前,家家户户的媳妇、姑娘及眼明手巧的老太太,都要用七彩丝线、花布、绸缎等材料,绣制成形态各异的荷包,以赠亲友和佩戴。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悬钟馗像

  在中国江淮一带地区,曾有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打鬼除祟、镇宅驱邪的旧俗。这一习俗始自唐代。传说唐玄宗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玄宗问他是谁,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不中,愿为皇上除天下妖魔。玄宗醒后,疟疾痊愈,于是命著名画家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图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张贴,以驱邪魔。这种习俗,虽无科学依据,但对于古代人们在心理上战胜疾病与恐惧,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写符念咒

  除了用艾、菖蒲和蒜这”端午三友“驱鬼外,还有一种重要的驱鬼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挂驱鬼符还有一些严格的仪式。如有的要求必须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时书写,书写材料用生朱,砚内、书写人口中必须放上硝石等。较为通行的符咒有:”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类。上海人过去在端午节悬挂钟馗像于门口,正是这种辟邪风俗的继续与演变。另外,类似于此的祛鬼禳魔的习俗,还有在儿童额上点雄黄酒。节日一早,妇女们便将儿童耳上夹艾蒿,头上戴菖蒲,然后用雄黄酒在额上写一个”王“字。据说,这样可使百鬼畏惧,保命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