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紫砂壶与茶文化
紫砂壶,其实就是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紫砂壶与茶文化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紫砂壶与茶的鱼水之欢
紫砂壶泡茶,用的越久会越爱
那些久经专用的紫砂壶还能在茶壶内表面形成“茶锈”(其实类似于茶垢),以后即使不放茶叶以开水冲泡也能散发原来茶叶的香气。归结来说就是紫砂壶能玩,而且越玩越深,越玩越有意思。这种特点加上温雅洁贵的气度和强悍的实用性能,自然使紫砂壶称为茶人们的宠爱。
自明代祖师供春以下,紫砂壶就得到了普遍推崇,周高起云:“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云:“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许次纤在《茶疏》中也说:“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粗砂无土气耳。”
除了能充分体现茶的内涵以外,紫砂壶本身在喝茶过程中也能给人带来乐趣和惊奇。
紫艺文化,源远流长。遥想东坡当年,一壶好茶,三五好友,坐而论道,对墨挥毫,文人的雅致生活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今,生活在物质社会的现代人,更需要这种境界的回归。而这种回归,也许,就是从一杯茶、一把壶开始……
紫砂壶的透气性
紫砂有很好的透气性,因为有气,所以是活的壶,所以才能养。什么意思?我们在使用紫砂的过程中,茶叶里边的果胶质、多酚类物质等等会吸附于半闭合通道之间,所以壶体会有香气;而我们多把玩壶体,其实就是把玩气孔内的那些物质,它们与手上油脂结合,让壶体越来越漂亮,而且因为气孔,壶用久了都会带香味。而施釉的陶瓷是没有气孔的,也不存在养壶之说。
紫砂壶的'声音外形
敲击陶瓷,我们听到的是清脆,动听的声音;而敲击紫砂,我们听到的是闷声闷响,这是因为瓷器胎体已完全达到瓷化程度,而陶器并未完全烧结。这种状态,让紫砂壶有一种“砂而不涩,光而不亮,粗而不糙,细而不腻”的特质,抚摸上去,有一种柔软细腻的质感,仿佛婴儿的肌肤。而陶瓷壶是不适合把玩的。
紫砂壶的气度
喜欢喝茶的人都喜欢紫砂,因为除了功能性之外,紫砂本身代表的是一种自然无华,返璞归真的状态,配上一碗黄色茶汤,非常有情致,也非常悠然。而陶瓷壶本身的外露的华贵,却让它在在气度上略输一筹。
紫砂壶与茶文化
品茗本是生活中的物质享受,茶具的配合却蕴涵了人们对形体审美和对理趣的感受。紫砂器造型形态完美、装饰纹样适合、内容健康向上,制作技巧精湛,且与诗书画及金石篆刻结合,雅俗共赏,使人把玩不厌,正好满足了茶文化时代变革的需要。也就是说,紫砂器受到人们珍视,在于它具有与品饮散茶相适应的物理特性和实用的艺术价值。近人南海“百壶山馆”主人李景康和顺德“碧山壶馆”主人张虹在其合著的《阳羡砂壶图考》中总结了紫砂器的这一独有特性:“茗壶为日用必需之品,阳羡砂制,端宜论茗,无铜锡之败味,无金银之奢靡,而善蕴茗香,适于实用,一也。名工代出,探古索奇,或仿商周,或摹汉魏,旁及花果,偶肖动物,或匠心独运,韵致怡人,几案陈之,令人意远,二也。历人文人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镌以花卉,或锓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书法不群,别饶韵格,虽景德名瓷价逾钜万,然每出以匠工之手,响鲜文翰习观,乏斯雅趣也。”紫砂器的蕴香特征,至今没有任务物品能够替代。它的外形艺术创作,也至今不衰,仍然保持着蓬勃的创造力。
中国传统文化对茶饮的渗透,几乎涉及茶文化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各种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融会,给茶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九流十派,百家争鸣,儒道释三家并存,不但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整个进程,也给茶文化的发展起着原动力的影响。光从陆羽《茶经》汇录的茶史人物来看,也几乎全是儒道释三家的代表人物。但在三家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中,又以道家思想影响最大,并在茶文化体系建构中占主导地位,尤以柔静形成茶文化的主体思想特征。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矛盾极为复杂,社会问题急趋尖锐,难以解决,促使文化人开始从自己的思想上寻求自我完善和解脱。同时,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王阳明倡导“心学”,反释家禅宗与道家清静溶于儒学之中,形成新儒学,强调个人内心修养。茶文化的柔静思想恰好与这种推崇中庸沿简、崇尚平朴自然、提倡内敛喜平的时代思潮不谋而合。表现在对茶器具的追求上,紫砂器的自然古朴形象能够体现时代思潮与茶饮形式的融合。因此,大量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创作活动,推动了士人的购藏风尚,引导了紫砂技艺在艺术典雅情趣上的丰富与提高。
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制作活动,有着多种的形式,除了邀请大家艺匠特别制作外,大多文人是自己亲自设计外形,由艺人按图制作,再自己题刻书画,运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追求紫砂器的外在鉴赏价值。文人对紫砂器创作的参与,同时促进了茶文化与文学的交流,这种交流不是凑合附加,而是气血相容多方面的思想意识的交融。紫砂器外在形制的古朴典雅,凝着茶文化的深厚的`自然气韵,文人在冲泡品饮的意境中寻求到了天地间神逸的心灵感受。
紫砂制作中的艺术化变革,不但扩大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丰富了茶了精神的外延空间。中国茶文化本身追求朴拙高尚的人生态度,但唐宋时期繁琐的茶饮礼仪形式挤掉了茶人的精神思想,留下的只是茶被扭曲的程式形态,喝茶是在“行礼”,品茗是在“玩茶”。而紫砂器的风行,打掉了繁复的茶饮程式,一壶在手自泡自饮,文人在简单而朴实的品饮中,可以尽心发挥思想,体验紫砂自然的生命气息带给人的温和、敦厚、静穆、端庄、平淡、闲雅的精神韵律。
紫砂器的风行和推广,也带给壶艺以变革。自时大彬起,一反旧制,制作紫砂小壶。周高起《阳羡名壶系》说:“壶供真茶,正是新泉话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冯可宾也在《茶笺》中对紫砂小壶的盛行趋势作了说明:“茶壶以陶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紫砂小壶的精巧,带给人
【紫砂壶与茶文化】相关文章:
茶文化:英国下午茶文化的起源10-24
中日茶文化10-29
茶文化的经典语句10-08
关于茶文化的句子01-06
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04-19
茶文化与茶健康11-17
学习茶文化的意义11-04
茶文化的礼仪知识04-13
潮汕茶文化的发展02-03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