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巴族的风俗习惯

时间:2022-08-03 16:15:17 风俗习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门巴族的风俗习惯

  门巴族是我国民族文化最为悠久的少数民族,该民族总人口不多,大约几万人。那么下面小编要来为大家介绍的便是巴门族的风俗习惯,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吧。

门巴族的风俗习惯

  门巴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一、节日习俗

  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门巴族日食三餐,有些地区主食糌粑。门达旺地区、错那县、墨脱县等地以鸡爪谷加工成食品作为主食。门巴族还喜用荞麦面在薄石板上烤烙荞麦饼。大米的吃法与汉族相同,玉米和鸡爪谷则用来做成糊粥食用。肉类以牦牛、黄牛肉居多,也食猪肉和羊肉及猎获的野生动;食用方法习惯炖或制成肉干。

  二、狩猎

  门巴族狩猎是一种集体活动,狩猎时自愿结伙,公推首领,首先击中猎物者,在分肉时要分得双份,其余人均一份。狩猎结束后,将肉割好、烤熟背回。如果猎物很多,则在离村较近的地方点火为号,召集村民共同来接应,进村后要将多余的猎物分给村人或共同聚餐。如果在归途中遇见行人,无论相识与否,都要赠一份猎物,认为这样下次狩猎才有好运气。

  三、婚礼

  门巴族婚礼饶有风趣,婚礼前,新郎一方要带几竹筒酒上路迎亲,新娘途中要喝三次酒。新娘进屋后,新郎家要摆酒肉和油饼款待客人,届时新娘的舅舅要故意刁难新郎家,以考验男方的诚意。新郎家要献哈达、陪话,不断增加酒肉,直到舅舅满意后,才能开怀畅饮。婚宴上,新郎、新娘要轮流给客人敬酒,客人还要求新郎、新娘互敬对饮,并让他们当众比试谁喝得快,谁先喝完就预示着今后谁当家。门巴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

  四、音乐

  门巴族传统音乐属乐亚乐系,包括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两类。其中,宗教音乐主要是指与藏族地区的宗教音乐相近的藏传佛教寺院音乐,包括诵经音乐、羌姆音乐和寺院器乐;还有就是本教音乐,包括诵经音乐、羌姆和“登龙坎”(巫师)请神送鬼仪式音乐等。门巴羌姆与藏族羌姆不同,它源于宗教仪式但却也广泛流传于民间,同时,演出内容也包括神话或民间故事,舞蹈用一鼓一钹伴奏,舞蹈动作吸收、融合有门巴族民间舞蹈的成分。

  民间音乐是门巴族传统音乐的主体部分,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比较丰富。门巴族习惯把民歌和歌舞音乐统称作“萨玛”,人们酷爱歌唱跳舞,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如生产劳动、婚丧嫁娶、建新屋等都离不开“萨玛”。门巴民歌的种类繁多,根据内容和体裁可分为“吉鲁”(山歌)、情歌、劳动歌(包括农事打场歌“勒谐”和夯地歌“阿谐”)、“羌谐”(酒歌)等类别。其中,山歌“吉鲁”的节奏自由,曲调悲切宽广、细腻抒情,常用于山间放牧、割草、砍柴以解寂寞,较常见的曲目如《色格日拉》。情歌是联结门巴青年男女心扉的纽带,它的感情含蓄、细腻,曲调清新动人,在门巴民歌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身为门巴族的著名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达赖六世仓央嘉措,曾经突破禁闭七情六欲的教规,以情歌大胆倾诉内心的孤寂和苦闷,为后人留下了一部不朽的诗作《仓央嘉措情歌集》,这使门巴情歌名扬四海。

  五、酒歌

  酒歌“羌谐”也是一种颇具代表性的门巴民歌,相传最早由一位叫拉布热的'歌手所创。据说拉布热一生唱歌,其歌声带给人们生的向往和美的感受,后坐化成佛,被门巴族尊崇为歌神,由他创立的酒歌也因此传遍了整个门巴地区。今门巴族的许多节日、喜庆场合里,人们总会举杯歌唱互相祝福。这些酒歌常以比喻、夸张等手法抒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歌词生动有趣,音乐热烈欢快又不失庄重,有时歌唱也会伴以舞蹈。门巴族演唱民歌时,常使用特殊的旋律装饰,形成了独有的风格特色。

  六、舞蹈

  舞蹈在门巴人的世俗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多用民歌伴奏,曲调较丰富。民间常见的门巴舞,主要有专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绰”,属于祭典性鼓舞。在错那一带称作“果谐”的舞蹈,在墨脱、米林东部地带则称为“卓枪”或“夜枪”。东部“果谐”的节奏强烈,音乐与藏族锅庄非常相近;西部“果谐”则轻快活泼,音乐抒情明快。此外,民间还存在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的游戏歌舞,音乐欢快、简洁,往往充满了劳动的喜悦之情。

  七、乐器

  门巴地区流传的乐器多与藏族乐器相同。属于本族的传统乐器,有流行于门隅地区及墨脱、林芝等地的双管竹笛“里令”,由年轻姑娘吹弹情歌的口弦(门巴语称“则兹”),以及主要流行于门隅和黑脱一带的五孔笛“塔阿让布龙”,等等。除此之外,门巴族也还有一种以歌唱、舞蹈等形式表演故事的戏剧,称门巴戏。这种戏剧形式深受藏戏的影响,但音乐是在门巴民歌的基础上形成,伴奏只用鼓和钹,有本族传统剧目《阿拉教父子》及其它剧目,深受群众喜爱。

  门巴族传说

  勤劳勇敢的门巴族,其悠久的历史,在公元823年立于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中就有记载:“圣神赞普鹘提悉补野,自天地浑成,入主人间,为大蕃之首领。于雪山高耸之中央,大河奔流之源头,高国浩地,以天神而后人主,伟烈丰功,建万世不拔之基业焉。王曾立教法善体,思译广被,内政修明,熟娴谋略,外敌慑服,开疆拓土,权势增盛,永不衰颓。此威德无比雍仲之王威严煊赫,是故,南若门巴……等虽均可争胜于疆场,然对圣神赞普之强盛威势及公正法令,莫不畏服附首,彼此欢快而听差遣也。”这段节录的碑文所记载的史实,反映了公元六至七世纪松赞干布及其父辈囊日伦赞普时期“开疆拓土”征服四方的历史。其中所指的“南若门巴”就是今天门巴族的先民。

  关于人类的起源,门巴有自己的“创世纪”神话,至今仍在门巴人中流传……很早很早以前,世界上没有太阳没有月亮,也没有人。从天上向下望去,一片混沌,什么也看不到。不知在什么时候,天神对神猴“江求深巴”说:“你到地上去建立一个人间世界吧。”于是,“江求深巴”就从天上下来了。

  起初,“江求深巴”自己独立生活。

  后来,天神又派女神“扎深木”变成猴子模样要和江求探巴成亲。江求探巴嫌扎深木面貌丑陋不予理睬。没办法,他俩吵着回到天庭请天神评理。天神对他俩说:“这是上天旨意,你们结婚吧。”听了天神的话,他俩成亲了,繁衍了许许多多的猴子。猴子们不会种地不会打猎,整天上山爬树采野果扒树皮吃。江求深巴和扎深木又上天对天神说:我们的后代都是猴子,怎么能建立人间世界呢?“天神给了他俩一粒稻谷、一粒蔓加、一粒玉米……让他俩带到大地耕种。他俩把种子撒在地上,竟长出了大片的庄稼。于是,大地有了各种粮食。因为没有火,开始是生吃。江求深巴和扎深木又到天上对天神说:”我们已经会打野兽会种庄稼,但是没有火,只好生吃。“天神又赐给他俩火种。从此,开始了熟食,猴子越来越聪明,渐渐发出了人语,慢慢地变成了人,人间世界也建立起来了。

  神话,本来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对于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讲,更是其历史的最佳追溯方式。

  在墨脱,还有这样的传说:九世纪时,红教始祖、密宗大师莲花生受藏王赤松德赞之邀来墨脱宏法。他名叫洛本白玛,由他开创的山叫”白隅钦波白马岗“,意为”隐密的刻画的莲花圣地“。这个圣地里还包含16个小圣地,故有”圣地之中最殊胜“的说法。在莲花生大师开创的这块奇物圣地里,有四个”典“,意为”平坝“:关扎典、故给典、拉巴典和巴米典;有三个”林“,意为”转经之地“:贡地林、白玛林和松林;有七个”能“,意为”里面“:得工能、西贡能、金珠能、白玛西日能、比西能、肉路能和嘎鲁能,是一个佛乐胜境,到处是糌粑树到处是牛奶泉,连扛水都流溢出奶酪。据说这片圣地,很像多吉柏姆——金刚亥母佛的化身:她的脸向着天躺着;她的头是南迦巴瓦峰,那是一座终年冰雪覆盖的雪山;她的脖子是多吉莫之山,这座山在墨脱及拉萨和林芝排龙之间,也是一座雪山;她的心脏在邦辛地区,传说那里的人比较聪明,其中心在加布岗寺;她的肚脐是”德瓦仁钦崩“,意思是圣地的中心也是掌握权力的地方;她的左奶是公堆颇章(宫殿),那是一座转经的神山;她的右奶是白玛西惹河,永不枯竭的'河水是她的乳汁;她的左手在波密独求寺,她的右手在林芝布久,那里有一个寺庙;她的左脚在察隅,她的右脚在印占区的仰桑河…总之,东北部的雪峰和向南伸展的一条条山脉,构成了女神的头、颈、躯干和四肢,满山的草木是女神的毛发,条条溪流是女神的血管。还传说,女神的身躯上处处有宝,有取之不尽的粮食、用之不竭的肉类,虎骨、摩香、黄连俯抬皆是……传说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西藏,人们就把这里称作是”隐藏着幸福的地方“。

  墨脱的神秘,墨脱的圣洁,使多少人带着美妙的宗教幻想而来,把自己的”忠骨“送至圣地视为极大幸事。墨脱那些”不种青棵有糟杷吃,不养奶牛有酥油喝,不用木材有房屋住“之类的美丽传说直接导致了十八世纪初期门巴人的迁徙和二十世纪康区藏民的流人。

  关于墨脱门巴族的迁徒也有众多传说,世代相传。据说,最早进入白玛岗(墨脱)的是”门堆朱巴“,即从主隅来的六户人家。他们是主隅”门堆“村的尖扎、冬德尔、开玛、降措、朱米、索巴多杰等六户门巴人,他们历经艰辛,从德阳山口来到了珞渝的更邦拉山,又沿雅鲁藏布江逆流而上,到了邦廓的格波希日,受到当地珞巴人的阻拦。门巴人将自己珍贵的珠子分送给珞巴人,才顺利通过格波希日。他们继续前行到了吉多村,这里的珞巴人又不让通行。他们向珞巴人显示了自己的武功:冬德尔用长刀砍开一块巨石,开玛轻轻用力将一根拐棍全部插入地里……使珞巴人非常钦佩,于是借给了一块珞巴人不敢耕种的”鬼地“让他们耕种。他们砍掉鬼树,在鬼地上种上了庄稼。从此,”鬼都怕“的门巴人定居了。

  六户门巴人在墨脱的定居,导致了其余大批门巴人的相继涌来。以贾班达哥为首的100多户门巴人,击退丁主隅的阻拦迁来墨脱后,门隅一带的门巴人也跟踪而来。同时,东部的康区藕民也被称为白玛岗的墨脱所吸引,千里迢迢来到墨脱寻找”莲花圣地“。据(清实录}记载,在公元‘906年,昌都和甘孜地区的藏民,听说西藏新发现一个叫”白玛岗“的地方,是一个天生福地,一千多信佛的男女便互相邀约前往墨脱。清政府得悉此事,曾令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派人拦阻,招回一部分,余下的经过长途跋涉,历尽人间苦痛,路上丢下堆堆白骨后,终于到了墨脱的格当地区。现在墨脱境内的藏族,多数都是康区藏民的后裔,他们已经在这里繁衍了四至五代人。

【门巴族的风俗习惯】相关文章:

门巴族的由来及风俗习惯02-10

傣族的风俗习惯09-09

那达慕的风俗习惯10-27

苗族的风俗习惯09-07

汉族的风俗习惯09-06

彝族的风俗习惯08-01

黎族的风俗习惯09-08

日本风俗习惯11-11

畲族的风俗习惯08-16

侗族风俗习惯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