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音乐之声观后感范文800字
《音乐之声》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缛节约束的美丽修女玛利亚,迷人的阿尔卑斯山、清澈的湖泊、明媚的气候、雅致的别墅,七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反纳粹、追求自由的勇气,积极的生活态度,深深打动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音乐之声观后感800字,供大家参阅。
音乐之声观后感800字(一)
感恩节在芝加哥musicbox剧院举办了《音乐之声》的电影特别放映活动,想着去重温下这部经典,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超美妙观影体验。与其说是电影放映,不如说是影迷们的一次盛大聚会,这些年来还是第一次在电影院里见识到如此热烈的气氛,把这部音乐剧带来的欢乐增加了无数倍!
这次来看这电影的一般都是拖家带口老老小小全家人一起,挺合节日气氛。开场前居然还有主持人热场,先唱了几首电影中的名曲,所有人一起跟唱,唱“Do Re Mi”时还有不同的手势,观众们也都挥手做动作,热情一下就起来了。影院也会发一些小道具,主持人会讲解在经典片段时该挥舞哪些,说些什么台词。然后是现场观众的costume展示,打扮成剧中人物的观众们依次上台亮相,主角Maria,小孩们,还有修女,感受到满满的爱呀!
正片开场,Maria一张口,剧院立即就回荡起主题曲“sound of music”,而且银幕上还打有KTV那样的字幕,在影院里和这么多人一起合唱的感受也算是独一无二了。于是后来每到歌唱段落就是全场的大合唱紧接着接连不息的掌声,口哨声和欢呼声,尽情融入到音乐的世界中,和平常的电影院完全不同的火热氛围。旁边一位妈妈带着两个5,6岁的'小姑娘,都是一字一句跟着唱完,小姑娘不时还问问“那是坏人吗”,特别可爱。而上校演奏“雪绒花”时,所有人都拿出小白花跟着节奏挥舞,前排两位老太太很认真地做着动作,看来这么多年依然热情不减。最最有趣的是,对每个人物的出场和经典桥段观众都集体一致反应出态度:刚开始和Liesl恋爱的少年,一出现全场就是“汪汪”声,后来发现他也加入纳粹了;对男爵夫人则是“嘶嘶”的蛇鸣声,最终她决定离开的时候还有人高呼“get out of here!”,长出一口气;而对纳粹就是表达抗议的低沉的“Ou~Ou~”声,修女助逃那幕果不其然观众雷鸣般喝彩。最后在教堂纳粹用手电搜捕时,也有观众用自己的手机当手电筒在银幕前方扫来扫去,极其欢脱。而在最高潮上校与Maria之吻时,观众齐齐引爆手里的礼花弹,砰砰砰的声音响彻剧院。这样群体情感的宣泄,让整个观影活动成为影迷们一次集体回忆的庆典。也正是如此,《音乐之声》这部音乐剧的永恒经典才能在近50年后还能有如此巨大的感染力,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梦幻享受吧!
音乐之声观后感800字(二)
我总是想,我们的生活真得是如此平静。都是在为自己生活,各个城市的生活又都是相同的重复。文字中的感叹词被我在小时候的一个假日学会了,那时候我们单纯到可以自己尿尿活泥玩儿,我们随时间不断接触的人和事接二连三,使现在的人们都在挣扎着感叹着幸福的难得。可我们是不是真得被和平的日子惯坏了?
大多数的回忆却是被音乐唤起的,唤起的是人们最原始如同性欲般的一发不可收拾。音乐是私有的,即使它们充满了金钱和潜规则。小时候珍爱地一根别人没有的杨树木棍,我还记得我每天都会拿着它到处逛,它的质地现在想起来像是一种保护。我们原本是不是都期待这样一种无形保护,与男人女人性别年龄无关的保护?我们没有放纵到在大街上放歌高唱的地步,与伙伴们只有在回忆里欢乐的奔跑,现在时间只有等我们患得患失之前满载而归之后给予真正的舒缓。就像这一种保护,和音乐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内心无比私密的,如同夜深人静中情人之间的私语。
《音乐之声》里的音乐就像是所有角色的栖息地,他们被音乐所吸引在一起,又被另一种音乐所离别。最近慢慢接受了这种欧洲歌剧式电影,说不清为什么,看后是无限的感染,结局后我们会对他们的剧情之外生活想像,而最大的感染就是这份没有尽头的想像,肯定会剧终人散,我们还是会占据自己的'一小部份思想去幻想这之外的故事,重新幻想场景,角色,时间,地点,一分一秒也不差的相遇和心跳。
《音乐之声》的音乐象征性地被战争打断,老套但老套地恰到好处。纯洁的修女,纯洁的孩子,纯洁的音乐,纯洁但装逼的爱国情结,与战争是强烈的对比。当玛丽亚在喧哗的舞会中决定推开沉重的门独自离开的时候,当音乐的高潮响起的时候,那种对比更深入我心。喧哗热情中的偷偷落寞,没有比这更伤感的了。电影中,战争乡愁,音乐童贞还有三角婚姻穿插结合的完美以至无缺。上校与修女的故事是上校与修女的剧情,我也不会去想相信那帮剧作家在发骚时编出的美满结局,但那些不是我们的想要的吗?当他们一家在修道院的墓地中躲避藏身的时候,无意识的期待我会油然而生,我像一个平常的观众一样感染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那一种保护。现实与梦想的差别是无缝隙的,城市中的负面现实是被房租事业爱情健康所累的期待,不可或缺地需要音乐带来的那些童话般的私有平静,那是自己内心空虚寂寞时偷偷不愿被打扰的一种平静。
旋律是奢侈的节奏,有时候静不下心来,悸动着想要另外的生活。但是费了自己好半天心思的梦想不是说变就变的。我们能不能也有一首字母歌去学会不去忘记,让生活更易记?
期待着是一种幸福,真的。
音乐之声观后感800字(三)
《音乐之声》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纳粹时斯奥地利的一位修女在一户富家当家庭教师。由于他们看不惯纳粹的所作所为,逃到美国并组成了“特拉普家庭合唱团”,在各地巡回演出。
《音乐之声》以音乐剧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既富有生动活泼的浓郁生活气息,又充满理解与爱心的真实感人的故事。我们可在轻松愉快的娱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会受到地道英语听说情景的熏陶。最让我喜欢的当然是它里面的天簌之声。这是一部音乐剧,所以影片的开始便是由朱莉演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它充分地表达了玛利亚对大自然的热爱。影片中,玛利亚教给孩子们的“哆来咪”无疑是一堂灰谐生动的音乐课,7个调皮苦闷的孩子爱上了音乐和玛利亚,他们一起唱出了怡人的歌。接着就是影片中的故事场景阿尔卑斯山麓的湖光山色,蓝蓝的`天空,嫩绿的草原,清澈的湖水…… 这一切无不给我最美好的视觉享受。
全剧都有音乐贯穿始终,其中流传最广的几首经典音乐,像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特拉普上校演唱的无限深情的《雪绒花》,欢乐有趣的《哆来咪》,以及调皮可爱的孩子们演唱的《晚安,再见!》等等,都已成为人们记忆中最值得珍惜以及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
这部电影能让你听到,看到和想到美,看完影片后的人几乎都是微笑的,更有人会轻轻地哼起里面的悦耳的歌曲。这部经典老电影,看了很多遍我感受很深,特别是玛利亚的温柔、善良、耐心以及她的坚强、勇敢和无私纯洁的爱!
我觉得原来那十二个家教最后没有留下来的原因应该是他们没有耐心、他们并不真心喜欢孩子们、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孩子们,而玛利亚正好相反,能理解这些孩子去用无私的爱去爱他们,并藉着那优美动听的音乐让这个缺少爱的家庭,又重新又了活力和欢乐!她从一开始就喜欢这七个个性不同的孩子,并用心地去了解他们、爱护他们、教导他们,用心地去爱他们,所以最后孩子们从心里接受她,从心里喜欢她,并在她与上校结婚后亲热地喊她“妈妈”。
一个好女人就是一所好学校,我看完这部电影后开始有点理解了。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能让人一直保持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没有猜疑,有的只是涟漪般的轻快。在这部影片中,观众所能感到的只是人世间那种最淳朴、最简单的友爱和挚爱之情。自由与爱,源自于自然,源自于心灵,是人类最久远、也是最永恒的追求。也永远只是那轻松愉快的节奏!
【音乐之声观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11-27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02-22
音乐之声广播稿12-03
《音乐之声》广播稿12-10
校园音乐之声广播稿01-01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10篇02-28
音乐之声观后感01-09
《音乐之声》观后感12-12
音乐之声观后感06-13
《音乐之声》的观后感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