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品中国文人国学
品中国文人这本书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推演,还原历史和文化发展的真况。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了品中国文人国学,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品中国文人》内容提要
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本书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牛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本书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存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
《品中国文人》作者简介
刘小川,1960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县。供职于四川省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主要作品有《苏曼殊》、《汉刘邦》、《苏轼:叙述一种》、《来到汉语中的德国大师》。
《品中国文人》本书目录
第一卷
屈 原(战国 约前340-278)
司马迁(西汉 约前145或135-?)
司马相如(西汉 约前179-前118)
嵇 康(魏晋223或224-263)
陶渊明(东晋365-427)
李 白(盛唐701-762)
杜 甫(盛唐712-770)
白居易(中唐772-846)
李 煜(南唐937-978)
附 录: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卷
苏东坡(北宋1036-1101)
柳 永(北宋987?-1053?)
欧阳修(北宋1007-1072)
五安石(北宋1021-1086)
陆 游(南宋1125-1210)
辛弃疾(南宋1140-1207)
李清照(南宋1084-1151)
曹雪芹(清代1724?-1764)
鲁 迅(1881-1936)
我为什么要品中国文人(代后记)
附 录:主要参考文献
图书目录
卷首引语
思想最深刻者,热爱生机盎然——(德)荷尔德林
Wer das Tiefste gedacht,liebt das Lebendigste——(Germany)Friedrich Hlderlin
屈原(战国 约前340-278)
屈原披头散发徘徊于大江之北,暴雨般的句子挥向郢都。他是具有远见的政治家,不谙权谋术。他不退缩,不迂回,不妥协,所以他是屈原。屈原把政治的理想方向保存在文化基因之中。他是源头性的诗人,天地人神巫,五体合一。他开端性地被流放,开端性的百折不挠……
司马迁(西汉 约前145或135-?)
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万里长城和《史记》,究竟哪个更伟大?我认为是后者。如果没有司马迁写下的《史记》,那么,遍及全球的十几亿炎黄子孙,将发生“身份”认同的危机。五千年文明从哪儿来?从司马迁的《史记》而来。他的下体受阉 割,却令人吃惊地精气神十足。他以民间的价值观挑战残忍嗜血的汉武帝。他留下的文脉也是民族的血脉。
司马相如(西汉 约前179-前118)
司马相如匆匆上路了,大文人奔向小县城,哼着几首过时的宫廷乐歌。这些日子,他饱一顿饿一顿的,想肉吃想酒吃,比想女人还厉害。即将碰上一桩千古艳遇的落魄男人,首先想到的是肚子问题。司马相如在朝廷歌功颂德很得意了,精神却被阉 割,回家很郁闷。他是炮制拍马文字的祖师爷么?他对美人迟暮的卓文君如对黄脸婆么?
嵇康(魏晋223或224-263)
司马昭之心,嵇康未能看透,前后两封著名的绝交书,使嵇康靠近了断头台,他影响太大,所以他非死不可。行刑的这一天他破例穿得很漂亮,他要尽显“龙章凤质”。刑场也是大舞台,他将完成他最后的生命之舞。四十岁的美男子身首异处,鲜血从颈腔喷出。三千太学生泪飞如雨……
陶渊明(东晋365-427)
中国历代辞官者,数以千万计,唯有陶渊明,将朴素的欣悦,通过朴素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官场内外,朝堂民间,所有尚存良知和美感者,都会感谢他,是他,确立了人性的价值,审美的价值。他是中国的头号乡村歌手:房前屋后皆风景,一草一木亦关情!
李白(盛唐701-762)
李白的野性,更多地野在漫游、寻仙、干大事。这个外形并不威猛高大的男人,却留给人活力喷射的印象。他一辈子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没发疯,显示出他掌控极端情绪的非凡能力。中华文明几千年,这样的人是不多见的。李白是异类中的异类。李白的生命冲动乃是人生的极限运动。
杜甫(盛唐712-770)
杜甫诗中国的苦难诗人,集个人、国家、民族的巨大苦难于一身。本文只追问一个问题:杜甫哪双眼睛,为何能细看人世间那么多的苦难?
白居易(中唐772-846)
杰出的爱情诗篇《长恨歌》,与白居易的情爱缺乏症是有联系的。白居易放大并深化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男女之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用《新乐府》恶斗形形色色的权贵,在今天看是太浪漫了。浪漫却有结果。他把唐朝的精英艺术拉向平民……
李煜(南唐937-978)
李煜生于七夕死于七夕,他和美丽的女英共同丰富了今天的情人节。他失掉南唐古国,赢得顶级艺术。他用汉语为人类的“基础情绪”永久赋形。他是活向审美和爱情的,他是中国的美神和爱神。他以自己的奇形怪状的惨死证明了:刀枪与毒药杀不死文化。
【品中国文人国学】相关文章:
中国文人画介绍10-25
读国学经典品智慧人生作文09-28
读《品中国文人》有感(精选11篇)08-18
德国学校喜欢那些中国学生10-24
中国诗歌史通论国学10-21
初中国学经典诵读篇目08-23
中国学生留学韩国09-10
中国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10-05
中国文人的插花、瓶花诗与日本花道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