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农业综合防治开发解说词
酉阳地处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结合部的武陵山区腹地,幅员面积5173平方公里,总人口82万,是中国著名的摆手舞之乡,中国著名的民歌之乡,中国著名的原生态旅游胜地,中国土家文化发祥地。
2017年4月,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亲临酉阳视察调研,给我县交办了林业、畜牧业、工业和城市建设“四件大事”。新一届县委政府认真贯彻熙来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广泛调研、多次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强县、林牧富县、旅游兴县、环境立县“四大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以工业强县为第一方略、招商引资为第一抓手、项目推进为第一举措、农民致富为第一任务的发展思路,力争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四年求跨越,努力把酉阳建设成为工业迅猛发展、农业提速增效、物流便捷通畅、旅游兴旺发达、生态环境良好、具有民族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全力打造平安酉阳、法治酉阳、诚信酉阳、生态酉阳、和谐酉阳、魅力酉阳。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路在人走、业在人创、事在人为”的发展理念,围绕既定目标,满怀激情奋斗,带着希望上路,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敢想敢干、说干就干、干就干成,推行“5+2”、“白加黑”工作机制,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5亿元,同比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 1
亿元,增长5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2亿元,增长21%;农民人均纯收入3305元,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81元,增长12.8%;完成财政收入6亿元。
为了加速改变我县传统农业长期低效的现状,2017年6月,县委决定在麻旺、泔溪两镇建设“渝东南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以此为载体和平台,示范带动全县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实现农业比较效益的提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我县2017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作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在市农委,特别是市农综办的悉心指导下,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已于去年11月份全面完工。
(一)领导高度重视是前提。我县2017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得到了市农综办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从项目规划设计到项目施工建设,市办的陈腾杰、周勤、陈品华三位副主任和相关处室领导先后莅临指导;县委陈勇书记坚持了一个月到现场检查指导两次,县长周伟也至少一月一次到项目区,为园区建设、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定向导航,排忧解难;县上的分管同志更是常驻项目区,及时解决各类矛盾纠纷,确保了项目建设迅速有力推进。
(二)规范做法,及早规划是基础。项目前期工作是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2017年度项目实施结束后,我县庚即开展了2017年度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方案编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和现场测绘,尽量做到规划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规划方案出台后,聘请有技术资质的单位进行了扩初设计,编制工程预算。于2017年6月完成了整个项目实施的相关前期工作,7 2
月1日正式破土动工。
(三)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是关键。我县2017年度项目区辖麻旺镇平桥、正南2个行政村,10个村民小组,2200户,7700人,计划总投资88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700万元)。虽然我县实施的是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但为了能与“渝东南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有机结合,有效提升我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水平,我们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要求,在项目区规划了“七纵九横”的道路网络与渠系配套建设,共计高规格改造中低产田0.9万亩,修建园区主干道3.86公里,完成一期工程田间机耕道6.2公里,便民路8.5公里,排灌沟渠28公里,平整土地3000亩。实现了人行便道与机耕道相间,道道有排渠、灌渠的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模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真正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新格局。
(四)多方协作是保障。结合渝东南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全县各级各部门全力支持配合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县级各部门筹资900余万元专项用于项目区蔬菜大棚建设,现已建成钢架大棚3000个。交通局投入270余万元在项目区建成宽6.5米的主干道路,水利局投资400余万元在项目区配套建设滴灌、喷灌设施,农业、水利、交通筹资170万元建桥梁使项目区与主公路相连,项目区所在的乡镇派驻了以镇长为首的多名工作人员常驻项目区,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占用群众田地问题实行“众抬一”方式解决。由于市、县、乡各级的高度重视,我县2017年度项目实现了零阻力、零纠纷施工,在11月完成了全部建设
《农业综合防治开发解说词》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任务。
(五)实现综合开发,发展产业是目的。渝东南现代农业园区完善的基础设施,让高效农业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园区流转土地2000亩,已建成智能温室蔬菜大棚1个、标准蔬菜大棚3000个,引进花卉苗木企业4家,建立苗木基地1500余亩。第一批蔬菜已于今年春节上市,有效缓解了我县蔬菜供应不足问题,现已成为了酉阳县城和周边区县的蔬菜供应地。2017年7月30日,市科委正式对园区授牌,命名为“重庆市渝东南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自此,我县渝东南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已成为市级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提高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现实要求,是农户万元增收的有效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为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农业综合防治开发解说词 [篇2]
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这是一片充满神奇的土地,这是赣榆农发人乘风破浪展宏图的土地。
打开江苏地图,在全省的东北部,一片面向浩浩黄海、背依绵绵沂蒙的热土出现在人们面前:滩涂、平原、丘陵,由东往西,梯次分明地展示着江苏北大门——赣榆。
赣榆县地处沂蒙南麓,东临黄海,现辖15个镇、两个省级开发区、427个行政村,人口114万人,面积15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万亩,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江苏的北大门、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国务院审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新的增长极,连续两届获得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最具投资潜力奖”,2012年跻身全国百强县。
2012年,赣榆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4808.62万元,其中财政资金4026万元。土地治理项目投资4092万元,其中财政资金3726万元,涉及5个镇;产业化龙头项目投资416.62万元,其中财政资金300万元,涉及4家企业、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治理面积3.49万亩,项目区受益人口3.06万人,农户9032户。
【县委领导同期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推动项目区域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分散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效益型的转变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全面小康社会创建的重要推动力量。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成立了赣榆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综合目标考核,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定期协商制、项目督办制等相关制度,以督查考核激发工作动力、贯穿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县农发、财政部门按照“谁分管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督查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办法,明确责任,营造敢于担当责任的浓厚氛围,确保每一项决策不在自己手中落实有偏差、每项工作不在自己手中推进有延误、每项任务不在自己手中完成打折扣。
【企业负责人同期声】我们成功申报连云港市赣榆县12000吨海带加工收购生产原料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项目,对公司贴息92万元,减轻我们贷款压力,带动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镇领导同期声】农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后,农田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造,农民科技种田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为粮食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夯实基础。
【群众同期声】 俺承包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扬水站和农田林网,养了鸡,喂了鸭,提高了收入,俺从心里感谢农业开发项目。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科学规划、成功实施,昔日沉寂而贫瘠的土地,如今焕发着科技和时代的生机,孕育着广大农民丰硕的希望。项目区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农业生产新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墩尚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进一步提高了省级农业园区“四季田园”的园区标准、金山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提升了“赵湖花卉”品牌形象,青口镇提高了全市首家实现流转全村土地的“犇牛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水平、海头镇打造了“万亩优质稻米基地”产业园区。
项目区年可增产优质粮食517万公斤,鲜切花180万株,花卉苗木1.5万株,新增种植业总产值2208万元,项目区人均增收320元。产业化项目建设年可新增新鲜蔬菜 155万公斤,年新增总产值 450万元,年新增利税440万元,直接受益农户 130户,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260人,农民年收入增加总额34.8万元。
一个个农发工程,是广大农民的致富工程、小康工程,是党和群众的连心工程;一个个农发项目,是历史的丰碑,是时代的见证,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千秋佳话。
赣榆县在项目建设管理中积极探索新工艺、新办法,既赢得了上级开发部门的充分肯定,更得到了项目区群众的广泛认同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2012年被省农开局授予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荣获全市农开系统综合目标考核第一名;今年3月,市农发局、财政局在我县召开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现场推进会;今年4月,江苏省农发局局长唐铁飞专程来我县视察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制度创新添活力。我们建立“一网多格,多网合一,一格多员,全员参与”的项目管理新模式在《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杂志刊登。农民日报、江苏经济报先后报道我县农业开发经验。在全市率先制订出台了《中标单位管理暂行办法》、《工程管护暂行办法》。积极推行项目法人制和网格化管理。探索项目选项、执行与监督“三权分离”管理机制,完善建后管护长效机制。
管理创新出效益。不断推行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选好项目。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和“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的原则,科学制定开发规划,优选项目上报,提高立项项目质量。编好计划。邀请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市水利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实地考察,召开项目镇村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公开征求意见,确保计划设计科学。用好制度。全面推行项目公示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县级报账制、工程管护制。建好工程。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创精品、争一流,下大力气把项目工程建设往精里做、往细里做,达到上级农发部门满意、县委、县政府领导满意、项目区干群满意。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重点,以服务农业现代化工程为主线,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抓手,努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台阶、区域资源开发提层次、产业化经营创一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大力实施规模开发、科技开发、效益开发,把项目区打造成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农民富裕小康的美好新农村。
【农业综合防治开发解说词】相关文章:
农业综合开发汇报材料08-03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建议书11-23
农业开发汇报材料08-03
综合实训室解说词08-03
综合布线实训室解说词08-03
盐城农业宣传片解说词08-03
农业与旅游项目开发合同03-09
综合活动室解说词08-03
高一综合部入场解说词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