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解说词结尾的十种方法
一篇优秀的电视专题片,他应该与解说词是一种完美结合的统一体,而解说词有时甚至是整部电视专题片的灵魂,即使不看电视片它也应是一篇绝妙的文章,回味无穷。 电视片解说词收尾的写法,可以归纳出最为常见又行之有效的多种表述形式:
一、卒章显志 深化主题
《唠唠咱的庄户曲》:虽说这么个,那些个现代音乐呀,通俗歌曲呀,大伙都挺乐意听的,可俺们是真稀罕二人转那股子不隔心、不隔调、不隔音的乡土味儿。是真稀罕那股子走哪转哪没拣没挑不外道的乡土情儿。你瞅瞅,都二百来年了,可它照样活灵着俺们庄户人的血脉,活灵着俺们黑土地的精气神
结尾处顺其自然地将电视片的主题显现出来。告知观众东北二人转之所以火爆二百年,历久不衰之道,就在于它的乡土味、乡土情,其中还渗透着庄户人的血脉,活灵活现地展示出黑土地的精气神。全片的主旨到此戛然而止,留给观众评品的余味和余音。
这种卒章显志的写作方法,是文学艺术创作中司空见惯的手法之一,但电视人拿来后,稍加调整和发挥,就变成如此贴切的与画面融为一体的生动活泼、惟妙惟肖的解说词结尾。
二、展示未来 鼓舞人心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佼佼者,它不仅要传递信息、娱乐百姓、服务民众,而且要有明确的喉舌意识、宣传意识、导向意识、审美意识。这就需要在撰写解说词时,有意无意地将导向渗透到字里行间,既不显生硬与牵强,又带几分亲切感和人情味,这才能成为优秀的电视解说词。
展示未来,鼓舞人心是电视专题片的重任,也是解说词要在结尾处明示或暗示观众的任务。如《中国民工潮》在这方面就有其独到之处: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前进的道路不断拓宽,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引导下,民工潮正在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一道壮观、美丽的风景线。
对民工潮的看法与评价,各有已见。不管什么见解都可以独立一词,但千百万民工对城市建设、城市繁荣所做的巨大贡献是铁一般的事实,创作者在专题片结尾处,深情赞叹农民工的贡献与创造。他们是“一道壮观、美丽的风景线”。
这一结尾真实、动人又感人。它确实反映出人民百姓、电视编导和政府机构对美好前景的乐观自信,和对农民工的高度评价。
三、饱含哲理 发人深省
哲理,就是对宇宙人生的原理的深刻认识。这种认识必须通过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对社会人生深度的洞察,才能迸发出思想火花,并熔铸、升华出一种理性的思考与认识。
解说词哲理的智慧之光,对观众认识社会、领悟人生真谛、提升思想品位有所启迪。电视解说词的结尾,能运用饱含哲理的语句,将是开启发人深省的钥匙。
《雕塑大师刘开渠》:作品,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精神的寄托,是他形象的再现。雕塑大师的作品,他的理想、志向、情操,都融合在其中,这就是雕塑大师的雕像。象泥土一样质朴,象石膏一样洁白,象白玉一样坚贞,象青铜一样永恒。给历史造碑的,是人,给人造碑的,是历史!
这部《雕塑大师刘开渠》的解说词结尾,充满哲理意味,读之隽永含蓄、余味无穷、启人心智、引人深思。让观众看片时观之有所得,听之有所悟,进而去思考、领悟历史与人生、人生与历史的深层互动关系。
四、 委婉含蓄 余韵悠长
清新淡雅、委婉含蓄,是诗词歌赋创作极力追求的一种技巧、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艺术追求。含蓄,即用最有限的语言去追求无限的意趣。
在解说词写作上,特别是结尾收官处应用委婉含蓄的笔法,就会营造出余韵悠长、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传播效果。
如《庐山之“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结尾:
他们仍然“不识庐山真面目”。其实,庐山美就美在看不清它的真面目。人们总是特别钟情于云中看山,雾里看花,月下饮酒,酒醉吟诗,这些朦朦胧胧迷迷幻幻的意境。 庐山留给人们的,正是让人品尝不尽的朦胧美。
朦胧美、意境美,是所有艺术创作共同的追求。电视解说词写作并不刻意追求此种表现手法,但借用它的表述方法,恰到好处地撰写出庐山美景之真谛,和庐山魅力久存人间的奥秘,别有一种韵致与风情,令人耳目一新。艺术创作是一脉相承又一脉相通的,解说词结尾的写作之法同样千差万别,千人千面,这才是富有个性的创作之法。
五、首尾照应 浑然一体
电视解说词的写作应尽量弥补画面的缺撼,在结尾处更要观照前后,气韵贯通,用首尾照应、水到渠成之法,让整部作品回转圆通,一气呵成,浑然一体,给观众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如前所述,陈汉元先生撰写的《话说运河》的开头是如此之精彩和美妙,到结尾处,即31回《另起一行》中解说词不但紧扣画面,紧扣主题,而且回应开头,首尾圆合,上下贯通,行云流水般地开掘出运河人、运河事的内在美:
《解说词结尾的十种方法》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长城这阳刚的一撇和运河阴柔的一捺,组成了一个伟大的‘人’字。为了对得起先人,为了对得起后人,为了对得起生活在运河两岸的今人,让我们都来尊重‘人’,维护‘人’,都不要愧对这个顶天立地的伟人,一切都在于人。
解说词在结尾处反复赞叹长城和运河组成的大写的“人”字,可谓一叹三咏,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创作者的生花妙笔,将《话说运河》的人文美与人性魅力表现得感人至深。解说词和画面的有机结合,视听语言的和谐统一,留给观众久久的回味和思考。“收处作回顾之笔,兜裹全篇,恰与起笔倒入者相照应,最为整密可法。”
六、画龙点睛 拓展思路
电视解说词结尾处要概括和升华主题,要挖掘出电视画面的内在含义和节目的含金量,就必须要有点睛之笔。“尾声以结束一篇之曲,须是愈著精神,末句更得一极俊语收之,方妙。”
在创作构思解说词的结尾时,要精心策划,反复推敲,精彩落笔,才能真正写出有水平、有品位、有格调的画龙点睛之笔。
如《中国人的饮食世界之二“亲亲合欢”》的佳构妙言:
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沟通、理解、信任、友谊都得到催化和升华。中国人饮食世界的凝聚力和亲和作用,才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真谛和精髓。
中国人的美食讲究色香味俱全,可谓秀色可餐,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画面是很难表达的,就得靠解说词来点化、点题。点睛之笔在这里起到了拓展观众思路,传递有效信息的作用。几句平实质朴的话语,一语道破饮食文化的真谛和精髓,真有“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峭收之妙。
七、留下悬念 引发思考
在各类电视节目中,编导千方百计要抓住观众的视线,扣住观众的收视兴趣,必须刻苦钻研观众的收视心理和收视状态,有的放矢地在结尾处做足文章、做好文章。
各种各样的收官之笔,可谓各臻其妙,独有其招,而留下悬念,结下扣子,吊起观众的收视欲望,让观众在节目进程中,一一破解其中之悬念,一一解开其中之结扣,岂不兴味盎然?这种解说词的撰稿方法不失为最佳选择之一。
如《商战》之《烽烟突起》:就在六大商场打得热热闹闹不可开交的时候,郑州一批
中小商场、专业商场也竞相加入竞争行列。郑州商界由此陷入了全面的公关大战、价格大战、服务大战、环境大战。欲知公关大战如何?请您继续收看连续报道《商战》。
《商战》每集的结束语,均借用章回小说的手法,引领观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以此牢牢抓住观众视线,让他们欲罢不能,放弃不舍。在追循声画之踪时,自然而然地进入深层的同步收视,启发观众的参与、思考,使观众获益良多。
八、诗文作结 简洁凝炼
解说词写作必须遵循准确、简洁、凝炼的原则,注意其配合性与非独立性,才能长驻视屏。在创作中,调动一切可利用因素,去挖掘画面内涵,交代画面尚未交代或不善于交代又必须传递的信息,才能真正为电视节目的精品制作服务,这是解说词的生存发展之道。 电视解说词为观众提供画面之外的大量鲜活有用的信息,起到美化、扩充、延伸画面内涵,深化、升华、概括画面主旨的作用。而利用以少胜多,内涵深广又广为传诵的诗词歌赋的经典名句,作为解说词的结语,那是妙不可言的。
例如《毒祸》:
今天,中国政府销烟禁毒的决心和措施,正在续写着中国近代禁烟史的新篇章!借问瘟神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专题片借用诗文作结,显示出其高度浓缩、简洁、凝炼的风格。在这里重复啰嗦和喧宾夺主都是观众所摒弃的,我们力荐解说词写作,尤其结尾之处,能借用名家大师之言为我所用,起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传播效果。当然这一切都应围绕画面来铺开,不然就是陷入掉书袋的泥坑。
九、 言简意赅 精辟透彻
解说词写作要求精炼、精到,进而达到言简意赅的水平。因为解说词写作具有很强的交流性、对话性,可以说是面对面与观众进行各个层面的信息交流、情感互动。
这就要求我们在撰稿时要有很强的传播意识,力避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必须亲切随和,又尊重观众,才能使信息传播链条畅通无阻地到达目的地。
如《和平:使沙漠变绿洲》的结语:
因为两个生活在沙漠里的民族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寓言,这个寓言是他们的祖先留给他们的寓言,这就是——战争能够使绿洲变成沙漠,而和平将使沙漠变成绿洲。
如《八千里路云和月"风土》:热河不长,它是我国最短的河,但遗恨很长,源远流长,直到现在。
上述两例都是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解说词结尾之佳作。它真正做到了“意则求多,字惟求少”的语言表述准则。这里传递出的信息内涵无比丰厚深刻,又精辟透彻。
《解说词结尾的十种方法》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十、着眼写人 情深意长
镜头对准人,对准普通人,是当今电视创作的指南。而解说词写作也必须对准人,对准人的生活、生存、生命,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部活动的现实生活影像,也是一部活动的历史。
电视媒介在人们心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它写人,影响人,关注人,而且通常只有当它对人有影响时,电视屏幕才能活起来,才能立起来。在撰写解说词时,同样把焦点对准人,着眼写人,这其中编导的情感与思想的渗入,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长征——生命的歌“大别山之魂”》就用浓墨重彩写人,写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烈士:
吴焕先走了,什么也没有留下。他没有亲人,他所有的亲人都死在那难忘的岁月。他更没有财产,因为连他自己都属于人民。但是,他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留下了一条用鲜血浸透的道路和一座永存千古的大别山!
解说词的结尾处,英烈吴焕先的崇高心境,灵魂光辉,在观众眼前熠熠发光。编导融情于
叙,在人物身上融进情感和思想,把观众带进情深意浓的思想境界、艺术境界和审美境界中,感受到内心的强烈震撼与感动。
解说词结尾的十种方法 [篇2]
(一)解说词
解说词,即口头解释说明的词。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宣传的效果。
解说词有补充视觉和听觉的作用。电影解说词,文物古迹解说词,专题展览解说词等,可帮助观众观看实物和形象的过程中,让其在发挥视觉作用的同时,也发挥听觉的作用。
解说词是供群众听的,是通过语言的表达来宣传和教育群众的,为此要求读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另外,解说词是对实物和形象的解说,以实物和形象为写作依据,它起着启承和转合的作用。全篇结构不苟求严谨,段落之间不苟求紧扣。这种文体不是干巴巴的说明和说教,而是通过形象的语言对实物和形象进行描绘,文艺性很强。从某种角度上看,它是说明和诗词的结合。一篇好的解说词,就是一首感人的诗词。
(二)解说词的分类
解说词的种类从内容上看,解说词可分为以下几类:
(1)影、视、剧的解说词。这类解说词主要用于专题纪录片、体育比赛等,真实生动的画面,精彩激烈的场面,配以声情并茂的解说词的描述,能使观众身临其境。这类解说词能发挥补充视觉的作用。
(2)文物古迹的解说词。面对着一些古代建筑、文物、古董等,通过导游员的解说,能够带领参观者重温历史,再现昨日的故事,加深参观者的认识和感受。
(三)解说词特点
解说词是配合实物或图画的文字说明,它既要便于讲解,又要便于观众一目了然。这就必须三言两语,用不多的文字把实物介绍给观众,使观众在观看实物或图画时,借助于简明的文字介绍,对实物或图画获得深刻的认识。
解说词是按照实物陈列的顺序或画面推移的顺序编写的。陈列的各实物或各画面有相对的独立性,反映在解说词里,应该节段分明,每一件实物或一个画面有一节或一段文字说明。在书面形式上,或用标题标明,或用空行表示。
(四)解说词的格式写法
解说词的结构分标题、开头、主体、结尾四个部分,其结构原则与一般文章的结构原则大致一样。主要的几种写作形式有:
i.描述型以时间的先后作解说的顺序,对说明对象进行内在或外部的描述。人物、产品介绍、生产流程等解说多采用这种方法。
2.说明介绍型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整体到局部,把事物的名称、功用、类型、特点、关系等依次解释明白,使观众、听众了解、熟悉。
3.分析型按照事物体的内在逻辑关系安排顺序。这种内在的逻辑关系或为因果,或为递进,或为主次,或为总分,或为并列等。其基本方法是从一般原理到特点结论,或从一系列事实抽提出一般原理。所遵循的写作思维方式是演绎、归纳或对比。
4.一般认识型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习惯,一般总是由浅人深、由近及远、由抽象到具体对事物体进行解释说明。
【解说词结尾的十种方法】相关文章:
投篮十种方法11-11
十种经典咖啡的制作方法10-18
十种缓解工作压力的方法07-05
增强记忆的十种方法03-25
十种激励员工的薪酬设计方法08-30
PS抠图的十种方法05-08
自学考试的十种学习方法08-22
培养意志力的十种方法12-02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十种方法02-14